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晔博 赵保礼 尹清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6例,根... 目的探究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53例和参照组53例。参照组实施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组实施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PNF技术。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运动功能差异。结果2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特异性蛋白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特异性蛋白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8±0.86)分vs(15.76±0.94)分,P<0.01;(1.56±0.24)μg/L vs(1.79±0.23)μg/L,P<0.01;(20.46±3.12)μg/L vs(24.75±3.69)μg/L,P<0.01]。2组干预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10 m步行测试步行速度、步长、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10 m步行测试步行速度、步长、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功能导向性训练联合PNF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还能增强其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康复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颈椎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保礼 张喜芬 吕立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椎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依从性。...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椎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依从性。结果治疗组不仅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患者在伏案时间、睡眠方式、自身锻炼、日常生活方式和重视程度方面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不仅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关节炎 治疗依从性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探讨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雨欣 王亚辉 +1 位作者 李杰(综述) 邢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通道,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脑肠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PD的影响,以及基于MGBA理论对PD的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微生物-脑-肠轴 肠道微生物 针刺 神经调控技术 益生菌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舌针联合个性化构音训练治疗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甫刚 常丽静 +4 位作者 邢军 王亚辉 张立庄 邸晓敏 王建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舌针联合个性化构音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构音训练,观察组采用舌针联合...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舌针联合个性化构音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构音训练,观察组采用舌针联合个性化构音训练,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等。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以及79.07%,综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患者不同构音障碍类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舌针配合个体化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对各类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舌针 个性化构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腰椎硬膜外腔灌注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保礼 张喜芬 张立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广义上指腰椎板切除术后或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狭义上仅指多次手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河北医...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广义上指腰椎板切除术后或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狭义上仅指多次手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行大剂量腰椎硬膜外腔灌注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腰椎硬膜外腔 临床观察 灌注治疗 大剂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SURGERY 椎板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强度间歇训练对冠心病心肺储备能力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钟玲 邢军 +1 位作者 赵保礼 王翠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中强度间歇训练(MIIT)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康复科住院或门诊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中强度间歇训练(MIIT)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康复科住院或门诊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强度间歇训练(MIIT),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脏储备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肺脏储备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潮气量(VT)。运动耐力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VO_(2))、无氧阈(AT)、峰值代谢当量(METs)、峰值氧脉搏(VO_(2)/HR)、峰值负荷功率(WR)、6min步行(6MWT)距离。结果:心脏储备指标:两组治疗后LVEF、LVESV、S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在LVESV、SV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LVEF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脏储备指标:两组治疗后FEV1、FVC、PEF、VT均有所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指标两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耐力指标:两组治疗后Peak VO_(2)、AT、METs、VO_(2)/HR、WR、6MWT距离均有所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强度间歇训练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方面优于单纯中强度间歇训练,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中强度间歇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储备能力 肺脏储备能力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邢媛 张楠 +5 位作者 申致远 王晓 张雨晴 唐鲜 闻振业 田书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5-311,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与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71例,另选同期与AIS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76例。使用Navios流式细胞...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与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71例,另选同期与AIS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76例。使用Navios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浆中11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包括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及IL-1β。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AIS组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11项细胞因子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AIS组中,IL-2及IL-10均与AIS入院时NIHSS评分严重程度成正相关(IL-2:r=0.254,P=0.033;IL-10:r=0.319,P=0.007);并且IFN-α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251,P=0.034)。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L-2和IL-10水平与发病时NIHSS评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IFN-α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程度判断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因子 白介素-2 白介素-10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