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维梅 何璐羽 +2 位作者 刘心宇 杨乐医 王贺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有先兆偏头痛亚型,可伴有除可逆性肢体无力之外的包括视觉、言语、感觉等任一先兆,其致病基因均编码离子通道亚基,并影响与先兆发生有关的皮质扩散性抑...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有先兆偏头痛亚型,可伴有除可逆性肢体无力之外的包括视觉、言语、感觉等任一先兆,其致病基因均编码离子通道亚基,并影响与先兆发生有关的皮质扩散性抑制的启动和传播。与之相反,更常见形式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的易感基因难以明确。本文综述FHM致病基因突变特点及其影响皮质扩散性抑制启动和传播的机制,分析FHM预防性治疗的可能策略,以期为更常见类型偏头痛提供可供参考的遗传模型,探索更多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CACNA1A ATP1A2 SCN1A 皮质扩散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慧 陈淑霞 +1 位作者 谷剑 齐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1-485,共5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机体纤维化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脏中广泛表达。随着对PDGF的研究,我们对其在心肌纤维化机制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晰。PDGF通过其活性形式与其受体结合,介导下游信号转导,在心肌纤维化的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机体纤维化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脏中广泛表达。随着对PDGF的研究,我们对其在心肌纤维化机制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晰。PDGF通过其活性形式与其受体结合,介导下游信号转导,在心肌纤维化的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PDGF受体相关靶向药物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可改善心肌纤维化,但其疗效仍需通过大量临床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方明 尚文璇 +2 位作者 张靖雯 吉盈肖 李俐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0,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如何发挥自噬的调节作用,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成为减轻脑卒中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热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综述自噬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本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大鼠耳蜗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4
作者 胡涛 屈永涛 +2 位作者 贾玉其 许夏 郭明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DDAVP,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MKP-1在耳蜗的表达位置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ABR阈值较造模前上升约1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耳蜗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膜迷路积水表现,实验组积水率达8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KP-1广泛表达于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柯蒂器、以及螺旋神经节。两组血管纹、螺旋韧带及螺旋神经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M和OC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实验组MKP-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DAVP可能通过下调MKP-1促进膜迷路积水形成,进而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韩佳宾 陈静 +1 位作者 王静康 封顺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高新技术经历了由理论的提出到工业的应用 ,由间歇法到半连续法生产的发展历程。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此项技术创造性地开发了茶叶综合利用方法 ,在提取的不同阶段 ,在超临界流体中添加不同的添加溶剂来提取出茶...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高新技术经历了由理论的提出到工业的应用 ,由间歇法到半连续法生产的发展历程。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此项技术创造性地开发了茶叶综合利用方法 ,在提取的不同阶段 ,在超临界流体中添加不同的添加溶剂来提取出茶叶中的咖啡因以及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芳香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咖啡因 研究进展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 放射性粒子单平面布源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富龙 任菊娜 +4 位作者 吴娟 张宏涛 高贞 于慧敏 王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同数量、同活度125I粒子单平面不同排列的剂量分布及其效应。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模拟9颗2.59×107Bq125I粒子的9种排列方式,得出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曲线包含的... 目的探讨同数量、同活度125I粒子单平面不同排列的剂量分布及其效应。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模拟9颗2.59×107Bq125I粒子的9种排列方式,得出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及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结果粒子排列方式不同时相同等剂量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和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存在差异。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曲线内面积最大的粒子排列方式分别为:x1.5y1.5、x1y1.5、x1y1、x1y1、x0.5y1,相应的面积分别为:1 583.86、1 146.03、768.30、621.85和480.97 mm2。结论 125I粒子数量、活度相同时,不同的排列方式显著影响周边剂量及治疗效果。相同等剂量曲线内面积最大时的粒子排列方式剂量分布较均匀,靶区内无剂量学冷点,可能会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TPS 剂量分布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 OGFR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建功 金小萍 +2 位作者 谢朝辉 邢恩鸿 张祥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6-338,3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性导管癌组中OGF表达率分别为55.43%、43.48%、34.50%、13.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GFR表达率分别为68.80%、44.22%、40.00%、25.5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组织中可能存在着OGF-OGFR的相互作用;OGF、OGFR的表达减少,减弱了OGF-OGFR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加OGF、OGFR的表达,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SP法 相互作用 正常乳腺 上皮增生 乳腺腺病 乳腺组织 表达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于鑫伟 左庆娟 +4 位作者 和丽丽 汪妍 杨凯同 李刚 郭艺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CRS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CRS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65岁)CHF(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302例,中位年龄73(69,79)岁,男性135例,占比44.7%。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分为单纯CHF组(220例,eGFR≥60 ml·min^(-1)·1.73 m^(-2))和CRS组(82例,eGFR<60 ml·min^(-1)·1.73 m^(-2))。将所有患者根据4∶1的比例,利用R语言sample函数随机分为训练组(242例)和验证组(6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情况、血脂、ApoB、ApoA1、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ApoB/ApoA1比值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组Ⅱ型CRS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向后回归分析筛选出训练组Ⅱ型C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拟合优度。运用临床决策曲线对临床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CRS组年龄、高血压患病比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使用比例、利尿剂使用比例、三酰甘油、ApoB、ApoB/ApoA1比值、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单纯CHF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血红蛋白均低于单纯CHF组(均为P<0.05)。CRS组患者ApoB/ApoA1比值与三酰甘油(r=0.347,P=0.001)、总胆固醇(r=0.626,P<0.001)、LDL-C(r=0.763,P<0.00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552,P<0.001)均呈正相关。年龄(OR=1.098,P<0.001)、应用利尿剂(OR=4.180,P<0.001)、白细胞计数(OR=1.540,P<0.001)和ApoB/ApoA1比值(OR=1.031,P=0.006)是Ⅱ型CRS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是Ⅱ型CRS的保护因素(OR=0.946,P<0.001)。根据年龄、应用利尿剂、白细胞计数和ApoB/ApoA1比值构建CRS预测模型,训练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5%CI:0.756~0.883),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08~0.987)。该CRS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拟合度较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ApoB/ApoA1比值与老年CHF患者发生Ⅱ型CRS呈正相关,对老年CHF患者Ⅱ型CRS发生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由年龄、是否应用利尿剂、白细胞计数和ApoB/ApoA1比值构建的CRS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心肾综合征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颈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宁文杰 唐丽梅 +4 位作者 张英秀 王圆圆 殷立士 高俊香 田素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93-95,共3页
颈肩综合征[1]主要是由于人体颈椎长期劳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改变后压迫颈脊神经,导致其所支配的肩周有关肌肉痉挛、挛缩而引起颈项部及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以肩、臂、手疼... 颈肩综合征[1]主要是由于人体颈椎长期劳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改变后压迫颈脊神经,导致其所支配的肩周有关肌肉痉挛、挛缩而引起颈项部及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以肩、臂、手疼痛,麻木不适,功能障碍等表现突出。在一般人群中,颈肩综合征是常见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综合征 手术室护士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防护 生理曲度改变 颈椎骨质增生 人体颈椎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与自酸蚀封闭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蕊 林桂书 刘春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度,以及托槽去除后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结果: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接技术粘接正畸托槽,虽然不如传统的复合树脂粘接强度高,但已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尤其对那些隔湿条件差、易受污染的粘接环境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自酸蚀封闭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 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循环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鑫月 贾振华 袁国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40-1942,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对微循环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微循环在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循环 发病机制 诊断 疗效 经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12
作者 赵志卿 张忠波 +3 位作者 房娉平 段新飞 贾俊栋 胡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37-4043,共7页
为了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脑白质病变以及脑萎缩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续纳入105例V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n=77)和重度组(n=28),同时选取认知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71);... 为了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脑白质病变以及脑萎缩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续纳入105例V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n=77)和重度组(n=28),同时选取认知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71);比较3组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缺血性脑梗死、脑萎缩的差异,分析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和V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组间缺血性卒中病史和腔隙≥2个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脑白质高信号、脑室旁白质、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全脑皮质萎缩GCA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发现颈内动脉C1段、颈内C2~C7段、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是VCI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颈内动脉C1段、颈内C2~C7段狭窄程度与VCI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低等程度正相关,而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脑白质病变、脑萎缩分级与VCI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可见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病史及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受试者发生VCI的风险显著增加。表明颅内外大动脉病变情况可作为VCI的检测指标之一,存在一定的可行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哲 蒋国卿 +3 位作者 吕静静 张会凯 王炯妹 范明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715-2717,共3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阻碍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本文综述了PSD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康康 王岩 +2 位作者 王立立 陈淑霞 谷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8-576,共9页
背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被用来对心力衰竭(HF)进行分型,但部分HF患者经治疗后射血分数会发生改善,因此产生了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这一概念。然而目前HFimpEF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关于此类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预... 背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被用来对心力衰竭(HF)进行分型,但部分HF患者经治疗后射血分数会发生改善,因此产生了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这一概念。然而目前HFimpEF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关于此类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HFimpEF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于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和基线临床信息,根据基线及复查时的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HFrEF)组、射血分数改善(HFimpEF)组。自最后一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开始,通过电子病历、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及全因再住院,随访时间截至2021-06-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和全因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患者530例,HFpEF组245例(占46.2%),HFmrEF组55例(占10.4%),HFrEF组133例(占25.1%),HFimpEF组97例(占18.3%)。HFimpEF组死亡率低于HFpEF组(P=0.014)和HFrEF组(P<0.001)。HFimpEF组再住院率低于HFpEF组(P=0.011)和HFmrEF组(P=0.001)。基线时收缩压较高〔OR=1.036,95%CI(1.019,1.053),P<0.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37 mm〔OR=0.245,95%CI(0.118,0.507),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OR=2.868,95%CI(1.304,6.305),P=0.009〕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OR=2.691,95%CI(1.316,5.503),P=0.007〕是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HFrEF、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瓣膜病、慢性肾脏病、贫血、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口服抗凝药是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HFpEF、HFmrEF、慢性肾脏病是CHF患者全因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合并心脏瓣膜病〔HR=6.499,95%CI(1.504,28.089),P=0.012〕、贫血〔HR=4.884,95%CI(1.242,19.208),P=0.023〕是HFimpEF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论HFimpEF是一组独立的HF表型,此类患者临床表现较轻、心室重构程度较小、预后较好,收缩压较高、LVESD≤37 mm、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贫血是HFim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室重构 射血分数改善 疾病特征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清清 赵振彪 +2 位作者 赵越 杨玉慧 尹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失语是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语言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是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和书写障碍。失语多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据报道,约有30%的卒中患者遗留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交流... 失语是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语言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是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和书写障碍。失语多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据报道,约有30%的卒中患者遗留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交流和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参与感,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失语症的方式包括:Schuell刺激疗法、交流效果促进法、去除阻断法等,但对失语改善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障碍 书写障碍 阻断法 脑血管疾病 卒中后 失语症 参与感 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河北省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0
16
作者 王笑笑 刘情 +3 位作者 张英奎 李进华 杨洁 王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92-2596,共5页
目的了解2016年河北省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01-01至2016-12-31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该系统包括分布在河北省各地市的22个监测点(医院)。本研究统计2016... 目的了解2016年河北省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01-01至2016-12-31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该系统包括分布在河北省各地市的22个监测点(医院)。本研究统计2016年所有出院的分娩产妇的相关数据。分析2016年河北省GDM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其中后者包括地区分布(城市分布、城乡分布)、医院级别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时间分布(季节分布)、高危因素[经产妇、多胎妊娠、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结果共有产妇64 931例,其中GDM患者3 460例,GDM患病率为5.33%。保定产妇GDM患病率为13.99%,张家口为0.06%。城市医院分娩的产妇GDM患病率(7.20%)高于乡镇医院(3.51%,P<0.05)。三级医院分娩的产妇GDM患病率高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分娩的产妇GDM患病率高于一级医院(P<0.05)。25~29、30~34、35~39、≥40岁产妇GDM患病率均高于≤24岁产妇,30~34、35~39、≥40岁产妇GDM患病率均高于25~29岁产妇,35~39、≥40岁产妇GDM患病率均高于30~34岁产妇(P<0.05)。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增长,GDM患病率增高(拟合方程式为y=0.390 5x-5.893,R^2=0.692 4)。产妇GDM患病率春季为5.71%,夏季为4.74%。GDM产妇HDP发生率、接受高等教育率高于非GDM产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经产妇情况、贫血情况、HDP情况、受教育程度、医院级别、城乡分布、季节均为GD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6年河北省GDM患病率处于我国中间水平,其患病特点有明显的地区、人群、时间差异。为此,针对不同地区应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切实做好高危人群GDM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以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患病率 流行病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韩景钊 脱红芳 +1 位作者 王泽普 彭彦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83-1987,共5页
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常见急腹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式。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造瘘引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具有良好安全性,可用作通向择期手术的桥梁或部分高危患者的最终治疗。但是,目前各单位... 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常见急腹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式。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造瘘引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具有良好安全性,可用作通向择期手术的桥梁或部分高危患者的最终治疗。但是,目前各单位对该技术管理经验不同。因此,综述了经皮胆囊造瘘术在适应证、治疗时机和管理方面研究进展,为临床规范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经皮胆囊造瘘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河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笑笑 刘情 +5 位作者 王凤暖 靳颖 李雅丽 李进华 张英奎 王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分析2016年河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数据,了解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于河北省22所孕产妇监测医院出院的孕产妇资料,调查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病情况... 目的分析2016年河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数据,了解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于河北省22所孕产妇监测医院出院的孕产妇资料,调查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结果共监测孕产妇64966例,其中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者33986例,患病率为52. 3%,城乡及医院等级间差异明显;危重孕产妇162例,发生率为0. 2%。结论危重监测有助于了解危重孕产妇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产科质量,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妊娠合并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巧玲 翟葳葳 +2 位作者 刘平 邱博 吴惠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809-817,共9页
利伐沙班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药物-药物和食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常以固定剂量给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参数。但在某些紧急临床情况下,如出血、急性脑卒中、急性肾损伤、紧急手术... 利伐沙班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药物-药物和食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常以固定剂量给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参数。但在某些紧急临床情况下,如出血、急性脑卒中、急性肾损伤、紧急手术前和怀疑药物蓄积中毒等,有必要监测患者体内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现有研究表明,利伐沙班血药浓度范围广泛,个体差异性大,存在临床用药风险。监测利伐沙班血药浓度,探索其药物治疗窗,可辅助临床个体化用药和安全用药。本文旨在概述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治疗窗研究进展及相关病例报道,以期为临床上利伐沙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血药浓度监测 新型口服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闫海浩 张飞飞 党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303-3307,3313,共6页
背景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重要指标,且已有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会对ASCVD患者的临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关于RC与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RC与急性冠脉... 背景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重要指标,且已有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会对ASCVD患者的临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关于RC与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R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ACS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OCT技术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特征,根据OCT检查结果有无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将患者分为TCFA组(25例)和无TCFA组(11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患者冠状动脉内TCFA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C对TCFA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C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结果TCFA组患者糖尿病史比例、RC水平高于无TCF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RC水平[OR=5.241,95%CI(1.195,22.995),P=0.028]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内TCFA的危险因素。RC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内TCF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9[95%CI(0.579,0.798),P=0.003],最佳截断值为0.475 m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0%和65.0%。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与斑块破裂、TCFA、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s=0.213、0.249、0.186,P<0.05)。结论RC水平升高可能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内TCFA的危险因素,对ACS患者斑块易损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与冠状动脉内的炎症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胆固醇 急性冠脉综合征 残余胆固醇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