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学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略开辟了崭新路径。然而,单一组学方法固有的局限性,仅能从单一维度剖析疾病背后的生物学与分子机制,难以全面捕捉DR的复杂本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多组学联合分析融合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深入探究DR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多组学技术在揭示DR发病机制及其复杂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多组学技术为DR研究带来的新机遇、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多组学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6-801,共6页
目的探讨植入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CTR)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5例(15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尺寸组、小尺... 目的探讨植入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CTR)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5例(15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尺寸组、小尺寸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50眼)。所有患眼均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其中,大尺寸组患者术中联合植入CTR1311(开放直径13 mm),小尺寸组患者术中联合植入CTR1210(开放直径12 mm),对照组不植入CTR。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效IOL位置(ELP)、平均屈光误差绝对值、前囊口面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三组患者UCVA、BCVA均优于术前(均为P<0.05),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大尺寸组、小尺寸组IOL倾斜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小尺寸组IOL倾斜度均高于大尺寸组(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间IOL偏心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眼轴长度>30 mm大尺寸组患者术后IOL偏心量及倾斜度均较小尺寸组小(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前囊口面积均较大尺寸组和小尺寸组明显缩小(均为P<0.05),大尺寸组患者前囊口面积与小尺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屈光误差绝对值均较大尺寸组和小尺寸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尺寸组与小尺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示,三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植入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疗效明确。大尺寸CTR较小尺寸CTR术后IOL更稳定,对于眼轴长度>30 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建议植入较大尺寸C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囊袋张力环 悬韧带松弛 囊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3对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张越 刘晓静 +10 位作者 甄宇涵 姚瑶 邵斌 徐嫚鸿 王艳辉 刘志强 王伟 毛爱玲 张宝月 张铭连 陈志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IR组小鼠诱导OIR模型。出生后第17天(PN17)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体外培养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分别采用转染试剂和转染试剂+si-TRPC3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PC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PC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si-TRPC3组和Pyr3(TRPC3通道抑制剂)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si-TRPC3转染72 h)和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1μmol/L Pyr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REC增生能力;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结果PN17时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57±0.244和1.517±0.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3±0.033和0.87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5、3.094,均P<0.05)。si-TRPC3组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Nrf2和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A值明显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横向迁移率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横向迁移率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少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中TRPC3表达水平升高,下调TRPC3可抑制HREC增生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Nrf2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氧化应激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意情 王萌萌 +4 位作者 董兴国 马利肖 孙会静 贾鑫 刘延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23例(46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23例(46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夸磷索钠组11例(22眼)与玻璃酸钠组12例(24眼)。地夸磷索钠组患者在SMILE术后使用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每天6次;玻璃酸钠组患者在术后使用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术前及术后1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裸眼远视力(UDVA)、眼压、屈光状态、SimK值、中央角膜厚度(CCT)、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眼部药物舒适度(ECS)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UDVA、球镜度、柱镜度、眼压、SimK值、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表功能客观参数TMH、BUT、SIt与眼表功能主观参数眼部VAS评分、ECS评分、OS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UDVA、球镜度、柱镜度、眼压、SimK值、C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眼表功能客观参数TMH、BUT、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眼表功能主观参数方面,地夸磷索钠组的眼部VAS评分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ECS评分和OS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地夸磷索钠组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玻璃酸钠组发生结膜充血4眼,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不仅具有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相似的疗效,而且用药后患者的主观眼部感受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夸磷索钠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玻璃酸钠 泪膜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患者Toric 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许衍辉 孟克青 +4 位作者 刘晓静 陈雨梦 郭雨语 李佳鱼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9期725-730,共6页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26 mm)100眼。根据晶状体前节OCT(CASIA2)测量所得的囊袋等效直径与CTR标准直径比值将受试眼分为匹配组(比值为0.8~1.2)与不匹配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Toric IOL旋转角度、残余散光、裸眼视力等指标,并根据术中及随访期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评估安全性。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囊袋-CTR匹配度、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对Toric IOL旋转及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匹配组患眼术后各时间点平均IOL旋转角度均显著小于不匹配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匹配组患眼IOL偏心距离和倾斜角度表现出更好稳定性。术后12个月,匹配组患眼残余散光为(0.53±0.29)D,优于不匹配组(0.71±0.34)D(P=0.008)。匹配组患眼裸眼视力改善更明显,视觉质量主观评分更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囊袋-CTR匹配度及术前角膜散光度是影响Toric IOL旋转角度(R^(2)=0.52)及残余散光度(R^(2)=0.46)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基于CASIA2测量实现精准囊袋-CTR匹配有助于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减少残余散光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个性化CTR型号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囊袋-CTR匹配度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