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樊宇兵 王保芝 +3 位作者 崔慧先 曹雷 陈凯宁 刘贵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探讨松果体分泌物在细胞外转运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本研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nm),借基膜与宽阔的血管周隙分隔;(2)松果体细胞借基膜与结... 为探讨松果体分泌物在细胞外转运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本研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nm),借基膜与宽阔的血管周隙分隔;(2)松果体细胞借基膜与结缔组织间隙分隔,松果体细胞之间形成与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及血管周隙相通的细胞间小管;(3)松果体囊表面为扁平上皮,上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其内可见松果体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囊上皮细胞间存在瓣膜样连接(叶瓣间宽处可达1μm)和囊上皮孔(2.5μm)。以上结果提示,松果体细胞表面可分为结缔组织间隙面、连接面和细胞间小管面三个功能面,松果体分泌物可能通过血管周隙-细胞间小管-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囊上皮瓣膜样连接或囊上皮孔,释放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中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细胞 血管周隙 细胞间小管 松果体囊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电子染色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丽 崔芳 +1 位作者 龚淼 武惠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0,共2页
为提高透射电镜生物样品超薄切片的染色效率,在传统染色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使用自制染色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批生物样品超薄切片的电子染色。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省时省药,减少污染机率,电镜观察的超微结构清晰,反差较好。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电子染色 方法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甲镰刀菌病真菌的扫描电镜观察和特殊制样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崔芳 胡丹丹 +2 位作者 黄攀登 王丽 林元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表面有较规律且微微隆起的分隔,其上偶有分支,彼此连通。大、小分生孢子则以孢尖或孢体依附贴合于菌丝上,其中大分生孢子较稀疏,呈镰刀形或纺锤形,两端较尖,孢体稍弯曲,背腹明显,有2~5个环状竹节样膨隆,其中小分生孢子较密集,呈卵圆形或梨形,无或偶见一隔膜,且两种孢子均有顶端和侧壁出芽。SEM观察结果为真菌的病原学分类和抗真菌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镰刀菌 真菌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结肠正常及癌变黏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玉珍 王丽 +3 位作者 张连巍 李淑荣 李中信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表面与正常对比变得非常不平整,细胞大小不一,肠腺明显增多,腺管共壁现象明显,杯状细胞相对减少,且细胞顶部质膜有局部特异性。扫描电镜观察法对诊断正常及癌变大肠黏膜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黏膜 黏膜腺癌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崔芳 刘超 +1 位作者 杨建民 王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36,共2页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长脱水时间。通过对这些具体操作细节进行改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脂肪组织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状细胞扫描电镜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 闫静 +1 位作者 张连威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1,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杯状细胞不同分泌阶段的时"相",结果表明,由于分泌阶段的不同,杯状细胞表面有明显变化,在起始或合成阶段,黏液合成的速率超过集聚和释放的速率;其次是中间阶段,细胞位于肠腺上部及绒毛的下半段,合成与释放几...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杯状细胞不同分泌阶段的时"相",结果表明,由于分泌阶段的不同,杯状细胞表面有明显变化,在起始或合成阶段,黏液合成的速率超过集聚和释放的速率;其次是中间阶段,细胞位于肠腺上部及绒毛的下半段,合成与释放几乎平衡,细胞内充满了黏原颗粒;最后排泌阶段是细胞抵达绒毛上部或项部,黏液释放速率超过合成速率,细胞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细胞 分泌颗粒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松果体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NaOH消蚀法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宇兵 王保芝 +2 位作者 侯广棋 王丽 李向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T007,共5页
用 Na OH消蚀法扫描电镜观察了 11例人松果体的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研究表明 ,人松果体脑砂成群分布 ,位于松果体小叶和纤维隔内。松果体隔内的脑砂被胶原纤维包围 ,部分胶原纤维缠绕在脑砂表面 ,有少数胶原细纤维甚至被埋入脑... 用 Na OH消蚀法扫描电镜观察了 11例人松果体的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研究表明 ,人松果体脑砂成群分布 ,位于松果体小叶和纤维隔内。松果体隔内的脑砂被胶原纤维包围 ,部分胶原纤维缠绕在脑砂表面 ,有少数胶原细纤维甚至被埋入脑砂之中。脑砂大小不等 ,主要为球形和桑椹状 ,球形脑砂和构成桑椹状脑砂的卵圆形钙化球则由更小的钙化微粒构成。脑砂的主要成分为钙、磷和银 ,分别占 5 4.82 %、2 5 .83%和 16 .0 1% ,还有少量的铁 (3.34% )。钙磷比值约为 2 .12。研究结果提示 ,胶原纤维与人松果体结缔组织的钙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 脑砂 胶原纤维 松果体 形态结构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喉粘膜游离面的扫描电镜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 张连威 +1 位作者 樊敬峰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超微结构特征 胎儿发育 粘膜表面 扫描电镜 游离 显微镜观察法 粘膜上皮 扫描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孢子真菌发癣患儿毛干超微结构改变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 胡莎莎 +1 位作者 姜斌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7-599,共3页
为了唤起社会关注及探究发癣的超微病理变化,提醒社会及家庭,尽量使儿童远离宠物或不养宠物,减少任何可能的传染源。本文对6例确诊为小孢子菌癣患儿的毛发,按常规制备扫描电镜样品,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小孢子菌对毛干损害部位... 为了唤起社会关注及探究发癣的超微病理变化,提醒社会及家庭,尽量使儿童远离宠物或不养宠物,减少任何可能的传染源。本文对6例确诊为小孢子菌癣患儿的毛发,按常规制备扫描电镜样品,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小孢子菌对毛干损害部位主要在毛小皮,而毛干主体的皮质柱则少见损伤。毛小皮细胞的超微变化特征在于使原来呈叠瓦且贴附平整规律的毛小皮,逐步干裂翘起失去固有形象,毛干逐渐由圆滑润泽变成毛刺状,最后导致毛小皮细胞解体或脱落,毛根松动,毛干易折断。上述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毛小皮硬角质受体蛋白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菌 毛干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00透射电镜二十年故障维修工作小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贵生 王丽 李向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88-588,共1页
H-500透射电镜二十年故障维修工作小结刘贵生王丽李向印(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7)我校日立H-500透射电子显微镜已经使用了20余年,是我校使用效率较高的大型精密仪器。现作者仅就多年来遇到的故障... H-500透射电镜二十年故障维修工作小结刘贵生王丽李向印(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7)我校日立H-500透射电子显微镜已经使用了20余年,是我校使用效率较高的大型精密仪器。现作者仅就多年来遇到的故障现象和维修处理的心得体会做一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维修 H-5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电镜观察
11
作者 王丽 张莽 +3 位作者 王敏彦 赵玉珍 丛庆文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粘膜 食团 饮液 生理阈值 自愈功能 病理变化 食管上皮细胞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螺旋器神经纤维及毛细胞突触的电镜观察
12
作者 赵玉珍 李淑荣 +1 位作者 张连巍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内耳螺旋器 神经纤维 毛细胞 突触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末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揭示家兔心包的结构特点及其心房肽转运意义
13
作者 王保芝 陈凯宁 +2 位作者 崔慧先 曹雷 王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常规和NaOH消蚀/叔丁醇冻结干燥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家兔心包腔面的结构特征,为心包液中心房肽的来源、去向及其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结果显示:脏层心包表面可见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1μm^4μm);壁层心包表面,可见立方形和扁平... 采用常规和NaOH消蚀/叔丁醇冻结干燥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家兔心包腔面的结构特征,为心包液中心房肽的来源、去向及其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结果显示:脏层心包表面可见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1μm^4μm);壁层心包表面,可见立方形和扁平形两种上皮细胞;在相邻的3个立方细胞之间,存在三角形的孔隙(5μm);还可见到乳斑样结构。在NaOH消蚀处理的心包,可见成簇筛孔(10μm^20μm)组成的筛斑,另有网状纤维把筛孔分割成许多网眼(0.5μm^2μm)。这些结构特征提示,心房颗粒或心房肽可能通过心外膜直接进入心包腔,再由心包膜的淋巴管吸收、转运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颗粒 心房肽 心包膜 筛孔 扫描电镜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大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卞小芸 宋秀君 +3 位作者 董士民 王丽 李向印 雷建章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37,共1页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zin,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观察糖尿病SD大鼠晶状体大体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应用牛磺酸后对晶状体大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牛磺酸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
关键词 牛磺酸 实验性糖尿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 超微结构 SD大鼠 STZ 影响 制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粘膜上皮淋巴细胞浸润过程的电镜观察
15
作者 李淑荣 闫敬敏 +1 位作者 赵玉珍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粘膜 上皮淋巴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何首乌组织的电镜制样技术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16
作者 张玉英 李向印 +1 位作者 宋春凤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89-389,共1页
新鲜何首乌组织的电镜制样技术及其超微结构观察张玉英李向印宋春凤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7)本研究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探索新鲜植物制备成电镜观察样品的技术流程;其二是观察中草药的超微结构。中药材... 新鲜何首乌组织的电镜制样技术及其超微结构观察张玉英李向印宋春凤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7)本研究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探索新鲜植物制备成电镜观察样品的技术流程;其二是观察中草药的超微结构。中药材料选用新鲜何首乌,取其块根、茎、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何首乌 电镜制样 制片术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黑颗粒致肺损伤透射电镜染色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艳 周晨明 +2 位作者 闫静 张荣 孟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碳黑颗粒是碳氢化合物进行不完全燃烧形成的无定形碳,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可沉积在肺泡,刺激炎症反应的发生,造成肺部组织的损伤。透射电镜是观察和研究碳黑颗粒沉积和肺泡细胞损伤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常规包埋后的肺组织... 碳黑颗粒是碳氢化合物进行不完全燃烧形成的无定形碳,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可沉积在肺泡,刺激炎症反应的发生,造成肺部组织的损伤。透射电镜是观察和研究碳黑颗粒沉积和肺泡细胞损伤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常规包埋后的肺组织进行连续切片,将不染色的超薄切片和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染色的超薄切片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可有效排除染色对碳黑颗粒观察的干扰,结合其形态、大小和电子密度,以及对肺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可提高电镜观察碳黑颗粒沉积的肺组织损伤的图像分辨率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颗粒 肺组织损伤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485通过抑制P300/CBP诱导的H3K18ac/H3K27ac减轻糖尿病肾小管细胞脂质沉积
19
作者 孟丽 朱艳 +5 位作者 杨琰 吴婷 任韫卓 杜林珊 曾士洁 杜春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观察A-485对糖尿病小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和A-485治疗组。DKD小鼠模型构建采用高脂饲料饲喂8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天的方法... 目的观察A-485对糖尿病小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和A-485治疗组。DKD小鼠模型构建采用高脂饲料饲喂8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天的方法。随后,A-485治疗组隔日给予1次A-485(10 mg/kg)腹腔注射,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肾功能、P300酶活性及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1、FASN、ACC、ChREBP、P300、CBP、H3K18ac和H3K27a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DKD小鼠FBG(2.52倍)、BUN(2.89倍)、Scr(2.13倍)及UAE(4.21倍)显著升高(P<0.01);A-485干预能够降低BUN(0.511倍)、Scr(0.636倍)及UAE(0.574倍)的水平(P<0.01)。电镜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A-485干预抑制糖尿病小鼠肾小管细胞内脂滴形成及SREBP-1(0.544倍)、FASN(0.449倍)、ACC(0.306倍)、ChREBP(0.317倍)蛋白高表达(P<0.01)。同时,A-485干预下调P300酶活性(0.546倍),抑制H3K18ac(0.337倍)和H3K27ac(0.308倍)的表达(P<0.01)。结论A-485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脂代谢紊乱,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00诱导的H3K18ac和H3K27ac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P300/CBP A-485 脂质沉积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佩源 尹昱 +3 位作者 马洪峻 王伟斌 梁翠萍 李文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及其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 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动物模型。取两组小鼠海马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结构均...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及其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 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动物模型。取两组小鼠海马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结构均正常。(2)VD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核肿胀、有局部凹陷现象;核周体细胞器明显减少,多聚核糖体稀散;仅残留受到破坏的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变性。髓鞘层裂;轴突中神经微管结构模糊。神经毡中可见树突和轴突不同程度水肿,尤其是树突呈现极度扩张形成不规则的"气球",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薄膜空泡。突触数量显著减少,可见穿孔和异形的突触;有的突触小泡破裂,呈片状均质化。结论: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突触可塑性降低,可能在VD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小鼠 VD 超微病理 血管性痴呆 轴突 突触 高尔基体 树突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