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次灌胃杂色曲霉素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晋红 张祥宏 +6 位作者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黄向华 邢凌霄 李月红 王凤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单次ig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方法 ,研究ST对BALB/c小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 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 ,ig小剂量ST(3μg·kg-1 )后 1 2h或大剂量ST(3mg·... 目的 探讨单次ig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方法 ,研究ST对BALB/c小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 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 ,ig小剂量ST(3μg·kg-1 )后 1 2h或大剂量ST(3mg·kg-1 )后6h即可见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出现胞核固缩深染、胞浆嗜酸性变、空泡变性等病理变化 ,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 ,病变神经元逐渐增多 ;光镜下对海马CA2区病变神经元进行计数分析 ,结果表明ST处理组发生病理变化的神经元比例均高于相应对照组 ,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高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igST 3,30 ,30 0和30 0 0 μg·kg-1 1 2h后 ,小鼠脑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ig3mg·kg-1 的ST后 6~48h,随ST作用时间的延长 ,脑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结论经口给予ST可导致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大脑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P-1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月红 张祥宏 +4 位作者 邢凌霄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A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半定量RT- PCR方法, 从蛋白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对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量 效关系...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A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半定量RT- PCR方法, 从蛋白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对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量 效关系。结果: FCM定量检测表明, 用不同浓度的DON处理, 均可一定程度地抑制人PBMC中TAP -1蛋白的表达, 且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865,P<0. 01)。半定量RT -PCR检测显示, 不同浓度的DON处理均可抑制人PBMC中TAP -1mRNA的表达。结论: DON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 对阐明食管癌高发区被DON污染的粮食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AP-1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人食管上皮细胞TAP-1和L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月红 孙巍 +4 位作者 严霞 王娟 王俊灵 姚志刚 张祥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处理24小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处理24小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量-效关系。结果:不同浓度(50、100、1 000、2 000μg/L)DON处理人食管上皮细胞24小时后,DON各处理组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47±0.22、0.28±0.16、0.24±0.18和0.21±0.19,统计分析表明DON 100、1 000、2 000μg/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随DON处理浓度增高,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r=-0.595,n=4,P〈0.01)。RT-PCR结果发现,经不同浓度DON处理食管上皮细胞TAP-1mRNA的相对表达量虽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DON各处理组LMP-2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25±1.03、3.31±1.35、1.90±1.19和2.12±0.2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91±0.21),其中100μg/L处理组相对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DON 100μg/L处理组的L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2.2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TAP-1蛋白的表达,但对TAP-1的mRNA未见显著影响。DON(100μg/L)可以促进食管上皮细胞LMP-2蛋白和mRNA表达,其余各浓度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人食管上皮细胞 TAP-1 L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向华 张祥宏 +7 位作者 左连富 刘晋红 杨建柱 李月红 刘艳丽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02-1303,1321,共3页
目的 :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kg ,30 μg/kg,30 0 μg/kg ,30 0 0 μ... 目的 :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kg ,30 μg/kg,30 0 μg/kg ,30 0 0 μg/kg)后 12h ,ST处理组小鼠肾脏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 3-30 0 0 μg/kg剂量范围内 ,ST剂量与凋亡率之间呈明显的量效正相关 (r=0 5 73,P <0 0 1)。同时 ,灌喂剂量为30 0 0μg/kg的ST后 6 - 4 8h ,随着ST处理时间的延长 ,肾脏细胞的凋亡率也明显增高 ,ST处理时间与凋亡率之间呈明显的时效正相关 (r=0 830 ,P <0 0 1)。但不同剂量的ST和ST处理后不同时间对小鼠肾脏细胞的增殖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经口给予ST可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曲菌素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向华 张祥宏 +8 位作者 左连富 李月红 杨建柱 刘晋红 刘艳丽 严霞 王俊灵 刘福英 王凤荣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和ST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 kg ,30 μg kg,30 0 μg k... 目的 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和ST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 kg ,30 μg kg,30 0 μg kg ,30 0 0 μg kg) 12h ,ST处理小鼠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 3~ 30 0 μg kg剂量范围内 ,ST剂量与凋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正相关 (r=0 6 42 ,P <0 0 1)。同时 ,灌喂剂量为30 0 0 μg kg的ST后 6~ 48h ,随ST处理后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凋亡的增长率也明显增高 (r =0 72 2 ,P <0 0 1)。另外 ,ST尚有一定抑制肝细胞增殖的作用 ,但量效关系不明显 ,相同剂量ST(30 0 0 μg kg)处理小鼠后不同时间 (6~ 48h)与其对肝细胞增殖指数抑制率之间存在正相关 (r=0 46 9,P =0 0 2 1)。结论 经口给予ST可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曲菌素 脱噬作用 流式细胞术 杂色曲霉素 霉菌毒素 肝细胞凋亡 小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SG1 survivin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志刚 张祥宏 +5 位作者 刘巍 崔东辉 董智明 李秀清 王丙红 宋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BCSG1、survivi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BCS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取1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BCSG1、survivin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表... 目的:探讨BCSG1、survivi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BCSG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取1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BCSG1、survivin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分别为65%(65/100)、67%(67/100),二者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r=0.288,P<0.01),进一步发现共表达率达到50%,明显高于c-erbB-2的阳性率,BCSG1、survivin共表达和共表达阴性且c-erbB-2阴性的两组病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为86.4%(19/22)和17.6%(3/1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c-erbB-2阴性表达乳腺癌病例中,BCSG1、survivin共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BCSG1和survivin均呈阴性表达者,BCSG1、survivin的共表达可能是不好的预后因素。因此,同时检测BCSG1、survivin和c-erbB-2的表达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 BCSG1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