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对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大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卞小芸 宋秀君 +3 位作者 董士民 王丽 李向印 雷建章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37,共1页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zin,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观察糖尿病SD大鼠晶状体大体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应用牛磺酸后对晶状体大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牛磺酸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
关键词 牛磺酸 实验性糖尿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 超微结构 SD大鼠 STZ 影响 制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485通过抑制P300/CBP诱导的H3K18ac/H3K27ac减轻糖尿病肾小管细胞脂质沉积
3
作者 孟丽 朱艳 +5 位作者 杨琰 吴婷 任韫卓 杜林珊 曾士洁 杜春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观察A-485对糖尿病小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和A-485治疗组。DKD小鼠模型构建采用高脂饲料饲喂8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天的方法... 目的观察A-485对糖尿病小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和A-485治疗组。DKD小鼠模型构建采用高脂饲料饲喂8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天的方法。随后,A-485治疗组隔日给予1次A-485(10 mg/kg)腹腔注射,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肾功能、P300酶活性及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1、FASN、ACC、ChREBP、P300、CBP、H3K18ac和H3K27a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DKD小鼠FBG(2.52倍)、BUN(2.89倍)、Scr(2.13倍)及UAE(4.21倍)显著升高(P<0.01);A-485干预能够降低BUN(0.511倍)、Scr(0.636倍)及UAE(0.574倍)的水平(P<0.01)。电镜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A-485干预抑制糖尿病小鼠肾小管细胞内脂滴形成及SREBP-1(0.544倍)、FASN(0.449倍)、ACC(0.306倍)、ChREBP(0.317倍)蛋白高表达(P<0.01)。同时,A-485干预下调P300酶活性(0.546倍),抑制H3K18ac(0.337倍)和H3K27ac(0.308倍)的表达(P<0.01)。结论A-485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脂代谢紊乱,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00诱导的H3K18ac和H3K27ac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P300/CBP A-485 脂质沉积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佩源 尹昱 +3 位作者 马洪峻 王伟斌 梁翠萍 李文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及其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 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动物模型。取两组小鼠海马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结构均...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及其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 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动物模型。取两组小鼠海马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结构均正常。(2)VD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核肿胀、有局部凹陷现象;核周体细胞器明显减少,多聚核糖体稀散;仅残留受到破坏的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变性。髓鞘层裂;轴突中神经微管结构模糊。神经毡中可见树突和轴突不同程度水肿,尤其是树突呈现极度扩张形成不规则的"气球",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薄膜空泡。突触数量显著减少,可见穿孔和异形的突触;有的突触小泡破裂,呈片状均质化。结论: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突触可塑性降低,可能在VD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小鼠 VD 超微病理 血管性痴呆 轴突 突触 高尔基体 树突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酞菁绿G颜料微胶囊 被引量:17
5
作者 冯薇 王申 王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8-540,共3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酞菁绿G颜料微胶囊 ,采用了酸催化下的缩聚反应工艺。讨论了反应介质的 pH值、催化剂、酸化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微胶囊结构的影响。优化的缩聚反应条件为 :以NH4 Cl做酸性催化剂 ,...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酞菁绿G颜料微胶囊 ,采用了酸催化下的缩聚反应工艺。讨论了反应介质的 pH值、催化剂、酸化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微胶囊结构的影响。优化的缩聚反应条件为 :以NH4 Cl做酸性催化剂 ,酸化时间 4h ,终点 pH值为1 5 ,固化温度 70℃ ,固化时间 2h。可制得包覆良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小于 5 μm的流动性固体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颜料 原位聚合 微胶囊 酞菁绿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组织学动态观察 被引量:49
6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2 位作者 李国明 王利慧 甄彦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分别于术后 7d、15d、30d脑部取材 ,石蜡切片 ,HE与Nissl染色 ,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进行较长期动态观察。结果 :7d...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分别于术后 7d、15d、30d脑部取材 ,石蜡切片 ,HE与Nissl染色 ,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进行较长期动态观察。结果 :7d模型小鼠大脑皮质变薄 ,部分神经细胞核固缩 ,局限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出现筛网状结构 ,胶质细胞增生 ,15d、30d镜下与 7d基本相同。海马CA1区细胞脱失 ,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至术后 30d ,海马CA1区细胞几乎完全脱失 ,胶质细胞大量增生 ,形成结节 ,CA2 、CA3 区细胞也严重脱失 ,呈现海马硬化。结论 :海马锥体细胞的迟发性坏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致痴呆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大脑皮层 细胞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樊宇兵 王保芝 +3 位作者 崔慧先 曹雷 陈凯宁 刘贵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探讨松果体分泌物在细胞外转运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本研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nm),借基膜与宽阔的血管周隙分隔;(2)松果体细胞借基膜与结... 为探讨松果体分泌物在细胞外转运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本研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nm),借基膜与宽阔的血管周隙分隔;(2)松果体细胞借基膜与结缔组织间隙分隔,松果体细胞之间形成与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及血管周隙相通的细胞间小管;(3)松果体囊表面为扁平上皮,上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其内可见松果体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囊上皮细胞间存在瓣膜样连接(叶瓣间宽处可达1μm)和囊上皮孔(2.5μm)。以上结果提示,松果体细胞表面可分为结缔组织间隙面、连接面和细胞间小管面三个功能面,松果体分泌物可能通过血管周隙-细胞间小管-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囊上皮瓣膜样连接或囊上皮孔,释放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中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细胞 血管周隙 细胞间小管 松果体囊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肽胆囊收缩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CD14的表达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淑瑾 丛斌 +3 位作者 郑力芬 姚玉霞 马春玲 凌亦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 8)对体外脂多糖 (LPS)激活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 (IM)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大鼠肺IM ,经LPS、CCK - 8、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溶剂单独或共同孵育后 ,测定细胞CD14的表达及上清中TNF -α含量。结果... 目的 :初步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 8)对体外脂多糖 (LPS)激活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 (IM)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大鼠肺IM ,经LPS、CCK - 8、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溶剂单独或共同孵育后 ,测定细胞CD14的表达及上清中TNF -α含量。结果 :LPS(1mg/L)孵育 12h ,肺IMmCD14表达上调 ,上清中sCD14及TNF -α含量均明显增加 ;CCK - 8(10 -7- 10 -6mol/L)抑制了LPS的上述效应 ,且可被丙谷胺所拮抗。结论 :CCK - 8对LPS激活的肺IM的部分功能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该作用是由其受体介导的 ,可能是CCK - 8减轻内毒素血症时肺组织炎性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胆囊素 脂多糖类 CD14抗原 巨噬细胞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血症 八肽胆囊收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电子染色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丽 崔芳 +1 位作者 龚淼 武惠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0,共2页
为提高透射电镜生物样品超薄切片的染色效率,在传统染色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使用自制染色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批生物样品超薄切片的电子染色。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省时省药,减少污染机率,电镜观察的超微结构清晰,反差较好。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电子染色 方法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甲镰刀菌病真菌的扫描电镜观察和特殊制样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芳 胡丹丹 +2 位作者 黄攀登 王丽 林元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表面有较规律且微微隆起的分隔,其上偶有分支,彼此连通。大、小分生孢子则以孢尖或孢体依附贴合于菌丝上,其中大分生孢子较稀疏,呈镰刀形或纺锤形,两端较尖,孢体稍弯曲,背腹明显,有2~5个环状竹节样膨隆,其中小分生孢子较密集,呈卵圆形或梨形,无或偶见一隔膜,且两种孢子均有顶端和侧壁出芽。SEM观察结果为真菌的病原学分类和抗真菌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镰刀菌 真菌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除草剂对小鼠睾丸超微结构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惠珍 王贵娟 +1 位作者 刘贵生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除草剂 小鼠 睾丸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结肠正常及癌变黏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玉珍 王丽 +3 位作者 张连巍 李淑荣 李中信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表面与正常对比变得非常不平整,细胞大小不一,肠腺明显增多,腺管共壁现象明显,杯状细胞相对减少,且细胞顶部质膜有局部特异性。扫描电镜观察法对诊断正常及癌变大肠黏膜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黏膜 黏膜腺癌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状细胞扫描电镜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丽 闫静 +1 位作者 张连威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1,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杯状细胞不同分泌阶段的时"相",结果表明,由于分泌阶段的不同,杯状细胞表面有明显变化,在起始或合成阶段,黏液合成的速率超过集聚和释放的速率;其次是中间阶段,细胞位于肠腺上部及绒毛的下半段,合成与释放几...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杯状细胞不同分泌阶段的时"相",结果表明,由于分泌阶段的不同,杯状细胞表面有明显变化,在起始或合成阶段,黏液合成的速率超过集聚和释放的速率;其次是中间阶段,细胞位于肠腺上部及绒毛的下半段,合成与释放几乎平衡,细胞内充满了黏原颗粒;最后排泌阶段是细胞抵达绒毛上部或项部,黏液释放速率超过合成速率,细胞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细胞 分泌颗粒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芳 袁芳 +1 位作者 张秀琴 张翼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BKCa),是细胞膜上一类重要的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机体各部分,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心血管BKCa通道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结...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BKCa),是细胞膜上一类重要的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机体各部分,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心血管BKCa通道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结构特征、功能及其调控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分子结构 调控 功能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芳 刘超 +1 位作者 杨建民 王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36,共2页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长脱水时间。通过对这些具体操作细节进行改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脂肪组织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松果体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NaOH消蚀法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宇兵 王保芝 +2 位作者 侯广棋 王丽 李向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T007,共5页
用 Na OH消蚀法扫描电镜观察了 11例人松果体的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研究表明 ,人松果体脑砂成群分布 ,位于松果体小叶和纤维隔内。松果体隔内的脑砂被胶原纤维包围 ,部分胶原纤维缠绕在脑砂表面 ,有少数胶原细纤维甚至被埋入脑... 用 Na OH消蚀法扫描电镜观察了 11例人松果体的钙化及其与胶原纤维的关系。研究表明 ,人松果体脑砂成群分布 ,位于松果体小叶和纤维隔内。松果体隔内的脑砂被胶原纤维包围 ,部分胶原纤维缠绕在脑砂表面 ,有少数胶原细纤维甚至被埋入脑砂之中。脑砂大小不等 ,主要为球形和桑椹状 ,球形脑砂和构成桑椹状脑砂的卵圆形钙化球则由更小的钙化微粒构成。脑砂的主要成分为钙、磷和银 ,分别占 5 4.82 %、2 5 .83%和 16 .0 1% ,还有少量的铁 (3.34% )。钙磷比值约为 2 .12。研究结果提示 ,胶原纤维与人松果体结缔组织的钙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 脑砂 胶原纤维 松果体 形态结构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肿瘤免疫组化诊断中常用抗体的特殊性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振龙 张钰 +2 位作者 张荣 陈永军 魏守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肌病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佩源 宋春风 +2 位作者 李向印 赵玉珍 刘贵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922,共4页
目的 :结合线粒体肌病超微结构变化的特征 ,探讨该病的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 2例线粒体肌病患者腓肠肌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超微病理观察。结果 :发现病变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丰富 ,线粒体内类结晶包涵体形态独特 ,肌纤维间... 目的 :结合线粒体肌病超微结构变化的特征 ,探讨该病的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 2例线粒体肌病患者腓肠肌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超微病理观察。结果 :发现病变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丰富 ,线粒体内类结晶包涵体形态独特 ,肌纤维间存在脂滴沉积 ,糖原颗粒聚集和异形吞噬体。结论 :线粒体内不同形态的类结晶包涵体可能代表了不同种蛋白质的堆积 ,或是同一种蛋白质异常合成的不同时期的表现 ;脂滴沉积和糖原颗粒的异常增多 ,是继发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特征 线粒体肌病 类结晶包涵体 脂滴 糖原颗粒 异形吞噬体 发病机制 病因 活检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睾丸血睾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春风 尹桂山 +1 位作者 马洪骏 杨长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大鼠 睾丸 血睾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4GNT基因5'调控区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牧霞 张瑶 +2 位作者 赵萌 郭晓华 谷玮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5-961,共7页
为探索人α1,4-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α1,4-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A4GNT)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和引物延伸法确定了A4GNT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列5'缺失荧光... 为探索人α1,4-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α1,4-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A4GNT)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和引物延伸法确定了A4GNT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列5'缺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和定点突变载体.瞬时转染胃癌细胞MKN45和AGS.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A4GNT基因转录的核心启动子在-141bp~+116bp区域,该区域缺乏典型的TATA盒,但含有CCAAT盒、Sp1和ETS-1等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突变分析显示,-136bp~-131bp的Sp1结合位点及-93bp~-89bp正向CCAAT序列对A4GNT启动子转录激活至关重要.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表明,这两个顺式作用元件能够与转录因子Sp1和NF-Y结合.另外,在-1464bp~-771bp区域可能含有与基因的特异性表达相关的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4-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 启动子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