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苓多糖对S180细胞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丽娟 王润田 +3 位作者 刘京生 佟慧 邓郁青 李全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 :研究猪苓多糖对肿瘤细胞系S180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有或无猪苓多糖作用的肿瘤细胞S180培养上清 (简称肿瘤上清 ) ,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L 2产生 ,对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 ,以及对CTLL 2... 目的 :研究猪苓多糖对肿瘤细胞系S180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有或无猪苓多糖作用的肿瘤细胞S180培养上清 (简称肿瘤上清 ) ,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L 2产生 ,对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 ,以及对CTLL 2细胞对IL 2反应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该培养上清对小鼠脾细胞表面IL 2Rα表达的影响。结果 :无猪苓多糖作用的肿瘤上清可强烈抑制上述 5项指标 ;而猪苓多糖作用的肿瘤上清则可明显上调上述方法中所测 5项指标。若先用含猪苓多糖培养液培养肿瘤细胞 2 4h或 48h ,而后洗去或不洗去猪苓多糖 ,再培养肿瘤细胞 2 4h ,所获肿瘤上清也可明显上调上述 5项指标。结论 :猪苓多糖可抵消肿瘤上清的免疫抑制作用 ,下调肿瘤细胞S180合成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多糖 肿瘤 免疫抑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S180肿瘤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丽娟 王润田 +3 位作者 刘京生 佟慧 邓郁青 李全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研究黄芪对S180肿瘤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有或无中药作用的肿瘤培养上清 ,以MTT法检测其对小鼠脾细胞转化、IL 2产生、NK杀伤活性及CTLL 2细胞IL 2反应性的影响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小鼠脾细胞表面IL 2Rα表达... 目的 :研究黄芪对S180肿瘤培养上清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有或无中药作用的肿瘤培养上清 ,以MTT法检测其对小鼠脾细胞转化、IL 2产生、NK杀伤活性及CTLL 2细胞IL 2反应性的影响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小鼠脾细胞表面IL 2Rα表达的影响。结果 :单纯肿瘤上清可强烈抑制所测 5项指标。在单纯肿瘤上清中加入中药可明显上调上述 5项指标。先用含中药培液培养肿瘤细胞 ,而后洗去或不洗去中药再培养肿瘤细胞所得的上清 ,也可明显上调所测 5项指标。结论 :黄芪可以直接对抗肿瘤上清的免疫抑制作用 ;下调S180肿瘤细胞合成和 /或分泌免疫抑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肿瘤 免疫抑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介素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平 王润田 +4 位作者 王丽 王从印 佟慧 李全海 杨丽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 :制备鼠抗人白细胞介素 15(hIL 15)单克隆抗体 (mAb) ,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5(rhIL 15)基因工程菌中 ,提取融合蛋白GST IL 15,以 12 0g/LSDS PAGE分离鉴定 ,切取含有目的条带的凝胶 ,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 目的 :制备鼠抗人白细胞介素 15(hIL 15)单克隆抗体 (mAb) ,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5(rhIL 15)基因工程菌中 ,提取融合蛋白GST IL 15,以 12 0g/LSDS PAGE分离鉴定 ,切取含有目的条带的凝胶 ,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 / 0骨髓瘤细胞常规融合 ,依次进行HAT选择培养 ,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及克隆化。对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及其分泌的mAb的特性进行鉴定。另外 ,以rhIL 15包涵体蛋白 (rhIL 15IBP)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抗hIL 15的多克隆抗体 (多抗 )。用抗hIL 15的mAb与多抗建立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结果 :获得 1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IL 15mAb的杂交瘤细胞。建立了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 ,检测rhIL 15蛋白的敏感性达 10 μg/L。结论 :成功地制备抗hIL 15mAb ,并建立了一种可用于hIL 15检测的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涵体蛋白 人IL-15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及中药黄芪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潮 王润田 刘殿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观察烧伤后120h内小鼠巨噬细胞Mφ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中药黄芪对烧伤小鼠Mφ功能和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吞噬法、RT-PCR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伤后不同时间及给予黄芪后Mφ各种功能的变化。结果①伤后Mφ的吞噬功能显著下降,酸... 目的观察烧伤后120h内小鼠巨噬细胞Mφ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中药黄芪对烧伤小鼠Mφ功能和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吞噬法、RT-PCR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伤后不同时间及给予黄芪后Mφ各种功能的变化。结果①伤后Mφ的吞噬功能显著下降,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减低,IL-15mRNA表达发生波动,TNF-αmRNA表达显著增高。②腹腔注射黄芪2.5g·kg-1.d-1连续5天后,Mφ吞噬功能和AcP显著升高P<0.01,对IL-15mRNA没有影响,不能降低TNF-αmRNA表达,不能提高烧伤小鼠的存活率。结论烧伤小鼠早期死亡的原因可能与TNF-α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黄芪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IV-1 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特性鉴定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中 王润田 +3 位作者 王蕙芬 张坤娟 王从印 王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6-647,共2页
目的:制备抗HIV1p24单克隆抗体(mAb)及特性鉴定。方法: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可稳定分泌抗HIV1p24mAb的杂交瘤细胞。选择高效价、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mAb纯化后,分别包被ELISA板及作为酶标记mAb,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检测400份正常人血浆... 目的:制备抗HIV1p24单克隆抗体(mAb)及特性鉴定。方法: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可稳定分泌抗HIV1p24mAb的杂交瘤细胞。选择高效价、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mAb纯化后,分别包被ELISA板及作为酶标记mAb,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检测400份正常人血浆,20份抗HIV抗体阳性(p24抗原阴性)的血浆,20份HIV1感染的细胞培养上清及HIV1p24抗原国家参考品,并同时用进口p24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经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共获得10株可分泌高效价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的腹水mAb经配对试验,选A值≥2.50的2株mAb建立的双mAb夹心ELISA法,敏感性可达2.5ng/L,且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建立了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双mAb夹心ELISA法,为研制可用于检测HIV1p24抗原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P24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15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从印 王润田 +1 位作者 陈良 葛锡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338,共4页
目的 获得rhIL 15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肺癌细胞株A549中提取细胞总RNA ,用RT PCR法扩增编码人IL 15成熟区基因的片段。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 ,插入融合表达质粒pGEX 4T 2的相应酶切位点 ,构建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并转化感受态... 目的 获得rhIL 15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肺癌细胞株A549中提取细胞总RNA ,用RT PCR法扩增编码人IL 15成熟区基因的片段。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 ,插入融合表达质粒pGEX 4T 2的相应酶切位点 ,构建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并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 1而得到工程菌。结果 重组质粒插入片段核酸序列测定的结果 ,与文献报道的IL 15蛋白成熟区的核酸序列相一致。该工程菌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多数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占菌体蛋白总量的 39%。复性后 ,纯化的rhIL 15蛋白经MTT比色法初步测定 ,具有促进CTLL 2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15 基因重组 表达 包涵体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IV p24和人A型红细胞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孟文霞 王润田 +2 位作者 张玉芬 张红中 王蕙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 :制备抗HIVp2 4和人A型红细胞双特异性单抗 (mAb) ,并建立检测HIVp2 4的间接血凝试验。方法 :将分泌抗HIVp2 4mAb的杂交瘤株 2 E4和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mAb的杂交瘤株S2 ,分别用 8 Ag和 5 BrdU驯化 ,使成为HAT敏感株。将两者常规融... 目的 :制备抗HIVp2 4和人A型红细胞双特异性单抗 (mAb) ,并建立检测HIVp2 4的间接血凝试验。方法 :将分泌抗HIVp2 4mAb的杂交瘤株 2 E4和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mAb的杂交瘤株S2 ,分别用 8 Ag和 5 BrdU驯化 ,使成为HAT敏感株。将两者常规融合 ,筛选分泌双特异性mAb的杂交 杂交瘤株。然后制备并纯化双特异性mAb ,用其建立的间接血凝法检测p2 4。结果 :共获得 6株杂交 杂交瘤细胞株 ,以其分泌的双特异性mAb建立了检测HIVp2 4的间接血凝法 ,敏感性可达 4 0 0ng/L。结论 :获得可稳定分泌双特异性mAb的杂交 杂交瘤株 ,并用纯化的双特异性mAb建立了快速检测HIV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杂交瘤 双特异性mAb HIV P24 间接血凝试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庆军 王润田 +3 位作者 张坤娟 郝林娟 张红中 王蕙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3-744,共2页
目的: 制备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gp120的ELISA法.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抗原HIV-1 gp120免疫BALB/c小鼠, 通过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IV-1 gp120的mAb.用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用饱和硫酸铵(... 目的: 制备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gp120的ELISA法.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抗原HIV-1 gp120免疫BALB/c小鼠, 通过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IV-1 gp120的mAb.用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用饱和硫酸铵(SAS)纯化mAb,并用HRP标记后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结果: 筛选出10株稳定分泌抗HIV-1 gp120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9株为IgG,其中4株的腹水效价为32×10-4~256×10-4.所得mAb与HIV-1 gp41、HIV-1 p24及HIV-2 gp36 Ag均无交叉反应,仅与HIV-1 gp120产生特异性反应.用 mAb 6H9和9H12建立了双夹心ELISA法, 检测gp120抗原的灵敏度是10 μg/L.结论: 获得10株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HIV-1 gp120的mAb, 并建立了灵敏度良好的双mAb夹心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120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