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树脂粘接剂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和IPS e.max Press铸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袁硕 陈志宇 马晓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3种树脂粘接剂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和IPSe.max Press铸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和铸瓷试件各45个,随机分为A-F共6组。A、B、C组均为氧化锆全瓷试件,分别采用FujiCEM、RelyX Unicem和RelyX Veneer树脂粘贴;D、... 目的:探讨3种树脂粘接剂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和IPSe.max Press铸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和铸瓷试件各45个,随机分为A-F共6组。A、B、C组均为氧化锆全瓷试件,分别采用FujiCEM、RelyX Unicem和RelyX Veneer树脂粘贴;D、E、F组均为铸瓷试件,分别采用FujiCEM、RelyX Unicem和RelyX Veneer树脂粘贴。Shadepilot数字比色仪测量人工唾液浸泡前(T0)、浸泡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和9个月(T4)时的光学值和色差值。结果:T0-T4各时间点,A、B、C组以及D、E、F组的L^*、a^*、b^*和△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间点,A组△E值大于B、C组(P<0.05),D组△E值大于E、F组(P<0.05)。为期9个月的实验期间,A、B、C组以及E、F组均未出现人眼可辨别的颜色改变,D组在T3点(6个月)时出现了人眼可辨别的颜色改变,在T4点(9个月)时颜色改变进一步加大。结论:与RelyX Unicem和RelyX Veneer树脂粘接剂比较,FujiCEM树脂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铸瓷试件颜色稳定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剂 氧化锆全瓷 铸瓷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高嵌体与全冠修复上颌前磨牙的抗折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洁 达云萌 +2 位作者 张钊 袁硕 马晓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7-73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缺损类型的上颌前磨牙分别行高嵌体与全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大小形态相似的6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制备成以下缺损类型:A牙合面缺损1/3组,B牙合面缺损1/2组,C邻牙合面缺损1/3组,D邻牙合... 目的:比较不同缺损类型的上颌前磨牙分别行高嵌体与全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大小形态相似的6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制备成以下缺损类型:A牙合面缺损1/3组,B牙合面缺损1/2组,C邻牙合面缺损1/3组,D邻牙合面缺损1/2组。各组按照修复方式不同再分成两个亚组(n=8),A1-D1组行IPS e.max CAD高嵌体修复,A2-D2组行IPS e.max CAD全冠修复。在万能力学测试机上测试各组抗折力,记录折断力值、折断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嵌体与全冠抗折力最大值均出现在A组,分别为(1203±148)N和(985±103)N。高嵌体修复组中A1组和B1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1组和D1组(P<0.05),全冠修复组中A2组和B2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2组和D2组(P<0.05)、C2组明显高于D2组(P<0.05)。同种缺损类型两种修复方式比较高嵌体抗折强度明显高于全冠(P<0.05)。各组间折裂模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磨牙缺损洞型会对修复强度产生影响,牙合面缺损及邻牙合缺损前磨牙行高嵌体修复较全冠抗折强度更高,可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全冠 上颌前磨牙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材质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阳 陈志宇 +2 位作者 付艺璇 李绍萍 高毛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4-958,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不同角度倾斜的上颌中切牙后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创建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上颌中切牙及改向修复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桩核材质采用铸造金钯合金,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碳纤维增...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不同角度倾斜的上颌中切牙后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创建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上颌中切牙及改向修复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桩核材质采用铸造金钯合金,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分析全瓷冠修复后不同模型在正中咬合接触受力下桩核、牙本质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改向角度相同时,金钯桩核应力最高,对应的牙本质应力最低;CFR-PEEK桩核应力最低,牙本质应力最高。同一材质改向修复时,桩核应力与牙本质应力随核向唇侧倾斜角度增大而减小。结论:固定载荷方向下,桩核角度的改变对修复体和牙体抗力影响并不显著;牙本质肩领完整时,建议选择低弹性模量桩核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一体化桩核 应力分布 上颌中切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不同剂量抗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
4
作者 周静 张婧 +3 位作者 王璐 马玲 苏静洋 张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及不同剂量间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30只(对照组9只,实验组21只),通过皮下注射地塞...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及不同剂量间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30只(对照组9只,实验组21只),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建模5周后进行模型验证,模型验证成功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Ⅱ、Ⅲ于1、3、7 d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腭侧黏骨膜下注射兔抗大鼠RANKL抗体0.1μg/位点和1μg/位点,实验组Ⅰ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测量右上第一磨牙区牙槽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牙槽骨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破骨细胞数目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牙龈中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比值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Micro-CT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注射RANKL抗体后,牙槽骨BMD、BV/TV增加,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成骨细胞活跃,骨髓腔减小,但高、低剂量抗体相比变化不显著;ELISA结果显示,注射高剂量抗体后牙龈中RANKL/OPG比值显著降低,注射低剂量抗体后RANKL/OPG比值虽降低,但变化不显著。结论:局部注射抗RANKL抗体可以改善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低剂量即可达到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 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牙槽骨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宁 孙旭 +1 位作者 张晓 陈瑞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治疗的108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其中对照组54例患者选用局部冲洗+盲袋内注满碘甘油;54例实验组选用局部涂抹复方甘菊利多...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治疗的108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其中对照组54例患者选用局部冲洗+盲袋内注满碘甘油;54例实验组选用局部涂抹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局部冲洗+盲袋内注满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两组患者持续治疗+观察7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时疼痛程度、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显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P<0.05)。在治疗过程中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显示实验组35.2%认为有点痛;1.8%认为疼痛严重;0认为疼痛剧烈,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8%认为无痛,29.6%认为疼痛明显,人数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MCHEOPS评分实验组分数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I、SBI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牙周指标降低较明显(P<0.05)。实验组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缓解时间、牙龈出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智齿冠周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缓解炎症,减轻治疗疼痛,增加患者舒适体验,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智齿冠周炎 龈沟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量前伸髁道斜度和侧方髁道斜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宁 孙旭 +2 位作者 陈志宇 杨佳迪 郭长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比较使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测量青年人群中个别正常牙合前伸髁道斜度、侧方髁道斜度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本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中选取32例个别正常牙合,使用Zebris下颌运动描记仪(JMA... 目的:比较使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测量青年人群中个别正常牙合前伸髁道斜度、侧方髁道斜度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本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中选取32例个别正常牙合,使用Zebris下颌运动描记仪(JMA)、牙合蜡以及咬合记录硅橡胶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前伸髁道斜度和侧方髁道斜度。结果:下颌运动描记仪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好于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其测量结果分别与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比较,前伸、侧方髁道斜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蜡牙合记录与硅橡胶咬合记录比较,前伸、侧方髁道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Zebris下颌运动描记仪(JMA)获取前伸、侧方髁道斜度一致性好,灵敏度高且操作便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描记仪 前伸髁道斜度 侧方髁道斜度 全可调牙合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琛 姜杉杉 +5 位作者 刘阳 吴素然 邱桐 白月辉 吴洁 贾语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取3只作为未治疗组,其余大鼠为治疗组,并随机分为3组:HA治疗组(A组)、LPCGF治疗组(B组)、LPCGF和HA联合治疗组(C组)。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后的2、4、6周随机选取3只大鼠进行取材。对其髁突软骨苏木精-伊红(HE)和番红O-固绿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TMJOA模型,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经注射治疗后可见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修复,各治疗组改良Mankin’s的评分均有所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药物注射治疗可明显抑制关节软骨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且联合治疗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更强(P<0.05)。结论:自体LPCGF和HA均能治疗大鼠TMJOA,但LPCGF联合HA注射治疗对髁突软骨的修复及抑制关节软骨内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α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浓缩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磨牙不同固位型单端IPS e.max CAD粘接桥的抗折强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美康 韩碧潭 +3 位作者 王学谦 陈志宇 安奕霖 马晓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位型设计对上颌前磨牙单端IPS e.max CAD粘接桥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上颌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n=10),A组:牙合支托固位型;B组:D形固位型;C组:覆盖腭尖型。制作IPS e.max CAD单端粘接桥,树脂水门汀粘接,万能... 目的:研究不同固位型设计对上颌前磨牙单端IPS e.max CAD粘接桥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上颌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n=10),A组:牙合支托固位型;B组:D形固位型;C组:覆盖腭尖型。制作IPS e.max CAD单端粘接桥,树脂水门汀粘接,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各组粘接桥的破坏载荷力值并观察折裂模式。结果:A组、B组、C组破坏载荷分别为(269.91±69.49)N、(279.79±35.21)N、(394.33±88.37)N。A组破坏载荷力值小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破坏载荷力值大于A组和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折裂模式以粘接桥连接体处折裂最多。结论:3种固位型单端粘接桥均能满足临床修复需求,覆盖腭尖型单端粘接桥具有更佳的抗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粘接桥 固位型 全瓷 破坏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C4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艳宁 石宏 +4 位作者 李荷香 王洁 郝亚丽 王旭 袁云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探讨SDC4在CXCL12介导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周围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不同浓度CXCL12对SACC-83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共沉淀分析SDC4与CXCL12的相互作用;构建靶向敲低SDC4基因的shRNA慢病毒... 目的:探讨SDC4在CXCL12介导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周围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不同浓度CXCL12对SACC-83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共沉淀分析SDC4与CXCL12的相互作用;构建靶向敲低SDC4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敲低SDC4在SACC-83细胞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趋化性;采用裸鼠体内周围神经侵袭模型检测周围神经侵袭能力。结果:CXCL12促进SACC-83细胞迁移,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P<0.01);SDC4与CXCL12有相互作用,SDC4基因敲低后,SACC-83细胞在CXCL12诱导下的迁移和趋化性均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改变(P>0.05),同时裸鼠体内试验表明,其周围神经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SDC4通过与CXCL12相互作用参与腺样囊性癌的周围神经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SDC4 CXCL12 周围神经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10
作者 赵琛 商庆龙 +4 位作者 赵甜甜 张毕承 苏彤 梁蓓蓓 刘博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714,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常咬合模型,建模后的第2、4、6、8周处死小鼠取双侧颞下颌关节。通过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结果: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建模组可见髁突软骨破坏,Mankin评分增高;而MF+HFD组破坏更加严重,Mankin评分更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建模组IL-1β、TNF-α和VEG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并且MF+ND、MF+HFD和MF+MD三组IL-1β、TNF-α、VEGF阳性细胞表达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加重咬合异常所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小鼠的髁突软骨破坏,加重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髁突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阳 白月辉 +1 位作者 崔玉兰 赵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法对大鼠施加为期1、2、3、4周时间的慢性睡眠剥夺,并利用旷场实验进行检验,通过HE染色观察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法对大鼠施加为期1、2、3、4周时间的慢性睡眠剥夺,并利用旷场实验进行检验,通过HE染色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和恢复组大鼠髁突软骨组织的结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髁突MMP-2、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旷场实验中各实验组及恢复组在结束慢性睡眠剥夺时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经过1周时间睡眠恢复后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观察发现,慢性睡眠剥夺后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出现了退行性表现。恢复组与实验组相比,软骨组织出现修复性增生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MP-2、MMP-9在各时间点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恢复组阳性表达强度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慢性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髁突软骨退行性改变,软骨细胞分泌的MMP-2、MMP-9参与了其病理改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剥夺 颞下颌关节 髁突软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方法及模型表面特点对全牙列扫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毛毛 郭晓阳 +2 位作者 马晓平 李绍萍 陈志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采用数字化模型三维配准方法,观察模型表面特点及扫描方法对口内直接扫描精度的影响。方法:对石膏和树脂材质的上下颌牙列模型分别以仓式扫描仪和口内扫描仪进行6次重复扫描,验证扫描仪的精确度。然后以仓式扫描仪获得的数字化模... 目的:采用数字化模型三维配准方法,观察模型表面特点及扫描方法对口内直接扫描精度的影响。方法:对石膏和树脂材质的上下颌牙列模型分别以仓式扫描仪和口内扫描仪进行6次重复扫描,验证扫描仪的精确度。然后以仓式扫描仪获得的数字化模型为参考模型,口内扫描仪采用3种不同扫描方法获取的数字化模型为配准模型,通过三维配准技术,对比二者的差异,观察模型表面特点及扫描方法对扫描数据精度的影响。结果:仓扫石膏模型数据的上下颌精确度分别为(15.03±1.61)μm、(16.13±1.68)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树脂模型的上下颌精确度分别为(75.92±15.52)μm、(48.51±9.27)μm,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模型和树脂模型分别采用3种扫描方法的扫描精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模型采用顺序扫描法的准确度(73.67±21.08)μm、(52.88±8.23)μm显著高于复面扫描法及交叉扫描法(P<0.05),而树脂模型的3种扫描方法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石膏模型的扫描精度普遍高于树脂模型(P<0.05)。结论:模型表面特点及扫描方法会影响扫描数据精度;口内直接扫描进行全牙列扫描时应采用特定扫描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 扫描方法 三维配准 精确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和内表面处理对高透氧化锆贴面抗折性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李彤 沈文静 +4 位作者 陈志宇 窦晨云 李贝贝 孙梦雯 孟令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下颌前磨牙高透氧化锆贴面的抗折性。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下颌前磨牙54个,5Y-PSZ贴面根据厚度不同分为两组,薄型贴面(A组)和厚型贴面(B组),每种厚度的贴面有3种内表面处理方式,对照组为不处理(A1、B1...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下颌前磨牙高透氧化锆贴面的抗折性。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下颌前磨牙54个,5Y-PSZ贴面根据厚度不同分为两组,薄型贴面(A组)和厚型贴面(B组),每种厚度的贴面有3种内表面处理方式,对照组为不处理(A1、B1组),两个实验组分别为喷砂(A2、B2组),陶瓷涂层(A3、B3组)。贴面粘接后,冷热循环5000次后测试贴面的静态折裂载荷,观察折裂模式,分析折裂载荷。结果:薄型贴面中,A2和A3的折裂载荷较大,且A2、A3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厚型贴面中,B3的折裂载荷较大,与B2、B1有显著差异;且B2与B1之间,B2折裂载荷较大。相同处理方式中,厚型贴面抗折性要强于薄型贴面。结论:薄型5Y-PSZ贴面和厚型贴面都适合下颌前磨牙的修复,贴面粘接之前建议对内表面进行喷砂或者陶瓷涂层处理,尤其是薄型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高透氧化锆 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