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对中年大鼠协调运动及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的影响
1
作者 郝颖艳 靳玉川 +4 位作者 曹翠丽 贾苗苗 刘风藏 田园园 李媛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0,219,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中年大鼠协调运动行为以及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年SD大鼠经背部皮下给予EGF(0.1 mg/ml)7 d,通过粘附物去除实验、楔形板行走实验和网格棒下降实验检测协调运动行为的改变,并检测黑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中年大鼠协调运动行为以及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年SD大鼠经背部皮下给予EGF(0.1 mg/ml)7 d,通过粘附物去除实验、楔形板行走实验和网格棒下降实验检测协调运动行为的改变,并检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变化。结果:粘附物去除实验、楔形板行走实验和网格棒下降实验各行为参数,中年组大鼠均较成年组大鼠下降(P<0.05),EGF处理后中年组大鼠上述行为参数均有改善(P<0.05);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TH和DAT的表达中年组大鼠均较成年组大鼠下降(P<0.01),EGF处理后中年组大鼠TH和DAT的表达均上升(P<0.01)。结论:EGF改善中年大鼠协调运动行为衰退并提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协调运动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 衰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部瘢痕挛缩力对腭裂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刘奕斐 陈关越 +3 位作者 王宇 刘静 耿红宝 黄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模拟比较不同区域腭部瘢痕挛缩力对腭裂术后上颌牙槽骨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17.0软件,在原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硬腭区域分组添加相同的瘢痕力并进行运算。根据施力区域分为4组:前半区(第1组)、后半区(第2组)、外侧半区(第3... 目的:模拟比较不同区域腭部瘢痕挛缩力对腭裂术后上颌牙槽骨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17.0软件,在原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硬腭区域分组添加相同的瘢痕力并进行运算。根据施力区域分为4组:前半区(第1组)、后半区(第2组)、外侧半区(第3组)和内侧半区(第4组)。选取裂侧和非裂侧牙槽骨区的节点作为观察点,获得三维位移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第1组>第3、4组>第2组(P<0.01)。结论:硬腭不同部位瘢痕均会导致上颌牙槽骨长、宽、高度降低,其中前部瘢痕影响最重,内外侧瘢痕次之,后部瘢痕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瘢痕挛缩力 上颌牙槽骨 位移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清河 曹凯 +4 位作者 杜少杰 王宏润 岳少博 李娟 胡钰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8-220,271,共4页
为了激励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在潜能,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及其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业绩水平,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实现数据库管理并对教... 为了激励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在潜能,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及其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业绩水平,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实现数据库管理并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建立一套激励与监督机制,对提高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业绩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绩效考核、量化考核奠定信息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信息系统 评价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铜绿蝇蛹发育形态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贺 王辉 +3 位作者 王卫杰 李嘉 赵文爱 齐莉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铜绿蝇Lucilia cuprina蛹期蛹壳颜色变化和蛹的形态发育规律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饲养铜绿蝇直至其化蛹,每12 h取蛹10头,固定、观察,并利...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铜绿蝇Lucilia cuprina蛹期蛹壳颜色变化和蛹的形态发育规律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饲养铜绿蝇直至其化蛹,每12 h取蛹10头,固定、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收集并分析蛹壳颜色的变化信息;在体式显微镜下剥离蛹壳,观察蛹体外部形态变化并拍照记录,描述蛹期发育特征。【结果】自然条件下,铜绿蝇蛹壳颜色随时间呈现逐渐加深趋势,尤其在化蛹初期和临近羽化时变化明显,根据采集到的蛹壳颜色RGB值可做出标准色板。蛹的形态发育呈规律性变化,可将蛹期划分为8个阶段,包括隐头期、显头期、棕翅期、黑鬃胸期、黑鬃腹期、半红眼期、红眼期和预成虫期。【结论】在案发现场,蛹壳颜色标准色板可用于目视比色,初步粗略估算蛹期,同时依据蛹期发育阶段进程表可进一步推算化蛹后时间,从而推断P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蝇 法医昆虫学 嗜尸性昆虫 死后间隔时间 形态发育 标准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冬欣 黄娣 +3 位作者 张国华 张志涛 张宏炜 生晓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42例VCI患者(VCI组)、4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6例健康...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42例VCI患者(VCI组)、4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BDNF基因 G196A位点及C270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与发病的关系。结果 3组间BDNF基因G196A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VCI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障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频率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71
6
作者 王锃 鲁忠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5,共8页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及其对于人的认知的影响。实验1采用迫选法,在明确要求被试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时,发现在意识层面,被试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上部,把不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及其对于人的认知的影响。实验1采用迫选法,在明确要求被试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时,发现在意识层面,被试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上部,把不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部。实验2采用无关任务法,对实验词语作褒贬义判断,实验结果发现,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上方(相对于下方)时,被试对道德词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短;不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下方(相对于上方)时,被试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则短。实验3通过记忆任务发现,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高估了相继出现的客体的高度和长度,不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低估了其高度和长度。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既存在于无意识层面又可以在意识的层面显现;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会影响对物体的高度和长度的估计,表现为汉语道德概念隐喻表征的"认知偏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概念隐喻 空间表征 知觉符号 体验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乳腺病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振龙 张钰 +2 位作者 杨艳红 魏守礼 王松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6,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Ⅰ型 乳腺病 上皮样纤维母细胞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CH2-PINCH蛋白家族新成员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钰 朱振龙 +1 位作者 杨艳红 王大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PINCH1 PINCH2 ILK 整合素 LIM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IH预处理对大鼠脑低氧损伤后顶叶皮层c-Fos、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玉哲 钱金泽 +4 位作者 王慧娟 钱俊乔 王立轩 张翼 李陈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IH)预处理对大鼠脑低氧损伤后顶叶皮层c-Fo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组(CIIH)、急性低氧组(AH)和低氧预处理组(CIIH+AH)。采用甲苯...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IH)预处理对大鼠脑低氧损伤后顶叶皮层c-Fo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组(CIIH)、急性低氧组(AH)和低氧预处理组(CIIH+AH)。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大鼠脑顶叶皮层c-Fos、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CIIH组未见损伤变性的改变,与CON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ON组和CIIH组相比较,AH组可见大鼠脑顶叶皮层神经元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变性的改变,c-Fos、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AH组相比,CIIH+AH组神经元损伤变性减轻,Bcl-2表达增高(P<0.05),c-Fos表达降低(P<0.05)。结论:CIIH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大鼠脑低氧损伤后Bcl-2表达,下调c-Fos表达,抑制缺氧对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 低氧损伤 BCL-2 C-FOS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国军 于淑靖 李忠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对1211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1例完整冠状动脉CTA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8例,检出率为2.17%。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窦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对1211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1例完整冠状动脉CTA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8例,检出率为2.17%。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窦5例,伴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圆锥动脉单开口4例;左冠状动脉主干起源于右窦3例;回旋支起源于右窦1例。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4例;共有8例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对侧窦,其中有3例该段有50%左右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安全和有效的确诊方法,并可对预后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宏 凌子旭 +3 位作者 张净 李思雨 白天科 李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新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因其传染性强和对疫苗的逃逸突变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SARS-CoV-2变异株的易感染性和抗体抗性主要由病毒刺突(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上的突变决...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新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因其传染性强和对疫苗的逃逸突变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SARS-CoV-2变异株的易感染性和抗体抗性主要由病毒刺突(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上的突变决定。然而,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完整实验评估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在此,研究人员将对奥密克戎株的传染性、疫苗策略以及血清抗体中和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尽快科学了解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关键特性,提早制定长远对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株 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变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医师宣言》的差异性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云章 梁香阁 +1 位作者 张笑微 王晶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556-558,共3页
《中国医师宣言》和美欧国家的《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是弘扬与培育当代医师职业精神的两个重要文献。研究比较发现,它们在形成的社会背景、指导思想等方面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医药卫... 《中国医师宣言》和美欧国家的《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是弘扬与培育当代医师职业精神的两个重要文献。研究比较发现,它们在形成的社会背景、指导思想等方面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宣言在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等层面也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对医师职业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医师职业精神所依托的伦理学理论基础、对医师职业精神要求的规范性性质与程度以及医师职业精神的实践保障等方面。因此,对中美《医师宣言》的差异性比较与研究有助于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宣言 医师职业精神 差异性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法的陈醋熏醅过程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娟 刘建军 +1 位作者 彭艳杰 张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45,156,共5页
针对山西老陈醋的香气成分,采用HS-SPME方法萃取,GC-MS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山西老陈醋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酸类、酯类、酮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并确定各成分含量。通过对山西老陈醋在熏醅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 针对山西老陈醋的香气成分,采用HS-SPME方法萃取,GC-MS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山西老陈醋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酸类、酯类、酮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并确定各成分含量。通过对山西老陈醋在熏醅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酸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总含量呈下降趋势,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对香气中各成分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熏醅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法 陈醋熏醅过程 香气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14
作者 赵琛 商庆龙 +4 位作者 赵甜甜 张毕承 苏彤 梁蓓蓓 刘博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714,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常咬合模型,建模后的第2、4、6、8周处死小鼠取双侧颞下颌关节。通过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结果: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建模组可见髁突软骨破坏,Mankin评分增高;而MF+HFD组破坏更加严重,Mankin评分更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建模组IL-1β、TNF-α和VEG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并且MF+ND、MF+HFD和MF+MD三组IL-1β、TNF-α、VEGF阳性细胞表达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加重咬合异常所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小鼠的髁突软骨破坏,加重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瘢痕对腭裂上颌骨发育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威 曹丁 +2 位作者 张晓燕 高玺鑫 李向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腭部不同部位瘢痕力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的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利用Ansys软件分组模拟腭部瘢痕力。第一组:整个腭板口腔面施加载荷力;第二组:裂隙缘处施加载荷力;第三组:腭板口腔面的外1/3处施加...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腭部不同部位瘢痕力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的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利用Ansys软件分组模拟腭部瘢痕力。第一组:整个腭板口腔面施加载荷力;第二组:裂隙缘处施加载荷力;第三组:腭板口腔面的外1/3处施加载荷力;第四组:腭板口腔面的内2/3处施加载荷力。结果:4组上颌骨均发生形变,第三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结论:4组腭部瘢痕力均对上颌骨发育产生抑制。腭板口腔面近牙槽突区的瘢痕力影响最大,腭板口腔面内侧瘢痕力影响次之,裂隙区瘢痕力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不同部位瘢痕 腭裂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生物力对上颌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威 曹丁 +2 位作者 周永川 郝福良 宗晓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这两种生物力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原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添加工况,模拟上唇软组织,形成含有上唇及腭板软组织的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在同一模型上,利用ANSYS软件分组添加上...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这两种生物力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原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添加工况,模拟上唇软组织,形成含有上唇及腭板软组织的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在同一模型上,利用ANSYS软件分组添加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比较上颌骨的位移形变情况。第一组添加上唇压力,第二组添加腭部瘢痕力,第三组添加以上两种生物力。结果: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均发生形变,形变位移: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结论:对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而言,唇、腭裂修复术均会对上颌骨生长(横向、垂直向、矢状向)产生抑制,且腭裂修复术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唇压力 腭部瘢痕力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7通道开放剂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佳瑜 徐晨悦 +4 位作者 赵伊珂 周彦宏 金鑫 张国红 赵志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Kv7通道开放剂氟吡汀、瑞替加滨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镇痛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氟吡汀组、瑞替加滨组、阿司匹林+瑞替加滨组、阿司匹林+氟吡汀组。采用冰醋酸致扭体法、热板法评... 目的探讨Kv7通道开放剂氟吡汀、瑞替加滨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镇痛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氟吡汀组、瑞替加滨组、阿司匹林+瑞替加滨组、阿司匹林+氟吡汀组。采用冰醋酸致扭体法、热板法评价各组药物的镇痛效果。结果扭体法中,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阿司匹林+氟吡汀组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阿司匹林+瑞替加滨组的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热板法中,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阿司匹林+氟吡汀组与阿司匹林+瑞替加滨组的舔后足潜伏期延长率均增加,其中,阿司匹林+瑞替加滨组在30 min、60 min时的舔后足潜伏期延长率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Kv7通道开放剂氟吡汀、瑞替加滨可以增强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7通道 氟吡汀 瑞替加滨 阿司匹林 镇痛作用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早期妊娠4例报告
18
作者 姜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939,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早期妊娠 瘢痕部位 保守治疗 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肝脓肿感染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王子逸儒 朱冬青 +3 位作者 付金文 程宝乾 凌宗欣 陈楠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5-302,共8页
探讨粪菌移植(FMT)对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所致小鼠肝脓肿(KLA)感染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小鼠随机分为对照(Healthy)组、肺炎克雷伯菌(Kp)组和干预(FMT)组.Kp组小鼠经口灌胃106 CFU 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FMT... 探讨粪菌移植(FMT)对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所致小鼠肝脓肿(KLA)感染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小鼠随机分为对照(Healthy)组、肺炎克雷伯菌(Kp)组和干预(FMT)组.Kp组小鼠经口灌胃106 CFU 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FMT组在给菌24 h后经口灌胃给予正常小鼠粪菌悬液(300 mg/mL,0.3 mL).结果表明,与Kp组相比,FMT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鼠KLA感染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FMT显著改变了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包括增加了Alloprevotella、norank_f_Muribaculaceae等益生菌的丰度;同时FMT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鼠血清TNF-α和胃肠内防御素分子浓度,同时增加了肠黏蛋白2(MUC2)的表达.因此,肠道菌群和免疫防御因子可能一起参与了FMT对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KLA感染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肺炎克雷伯菌 肝脓肿 肠道菌群 黏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