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组织学动态观察 被引量:49
1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2 位作者 李国明 王利慧 甄彦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分别于术后 7d、15d、30d脑部取材 ,石蜡切片 ,HE与Nissl染色 ,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进行较长期动态观察。结果 :7d...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分别于术后 7d、15d、30d脑部取材 ,石蜡切片 ,HE与Nissl染色 ,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进行较长期动态观察。结果 :7d模型小鼠大脑皮质变薄 ,部分神经细胞核固缩 ,局限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出现筛网状结构 ,胶质细胞增生 ,15d、30d镜下与 7d基本相同。海马CA1区细胞脱失 ,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至术后 30d ,海马CA1区细胞几乎完全脱失 ,胶质细胞大量增生 ,形成结节 ,CA2 、CA3 区细胞也严重脱失 ,呈现海马硬化。结论 :海马锥体细胞的迟发性坏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致痴呆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大脑皮层 细胞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_1区细胞定量分析及电针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李国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5-725,744,共2页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变化及电针的影响。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给予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和药物喜德镇治疗 15d ,运用高清晰度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做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海马...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变化及电针的影响。方法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给予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和药物喜德镇治疗 15d ,运用高清晰度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做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海马CA1区的场数目、面数密度、面密度均显著减少 ,电针和药物可明显增加以上各参数 ,且以电针作用为优。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可显著抑制海马CA1区细胞坏死、脱失 ,抑制其细胞数目减少 ,可能为针刺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海马 锥体细胞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