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浸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武变英 徐月清 王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84-87,共4页
报道了灵芝对Balb/c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的能力及对迟发性变态反应(DHT)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的灵芝浸液,每天灌注1次,连续灌15d,对照组自由摄水。用... 报道了灵芝对Balb/c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的能力及对迟发性变态反应(DHT)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的灵芝浸液,每天灌注1次,连续灌15d,对照组自由摄水。用SRBC免疫小鼠,免疫后第5d用溶血空斑实验(PFC)进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以反映B细胞生成IgM抗体的能力;于免疫后第4d用足底增厚法测定DHT强度,以检测T细胞功能;用碳粒廓清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高、中剂量组溶血空斑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小鼠DHT反应程度,p<0.05。表明灵芝能提高小鼠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碳粒廓清实验用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变态反应 灵芝浸液 调节作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慧媛 徐月清 +4 位作者 武变英 臧晓霞 申文增 李立平 孙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对兔结膜瘢痕的影响,确立适宜用药浓度和时间,为MMC治疗翼状胬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部分:60只青紫蓝兔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C组。将兔双眼内眦侧角结膜缘结膜瓣切...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对兔结膜瘢痕的影响,确立适宜用药浓度和时间,为MMC治疗翼状胬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部分:60只青紫蓝兔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C组。将兔双眼内眦侧角结膜缘结膜瓣切开,结膜瓣下贴敷浸有不同药物的棉片,冲洗后再制造角膜创面(逆行术式)。术后进行光镜、电镜观察。(2)临床应用:翼状胬肉患者 65眼行逆行术式,术中应用 0. 2 mg/ml MMC 3 min。结果 0. 2 mg/ml MMC能有效抑制家兔结膜纤维组织增生,无角膜、巩膜并发症;病人术后随访6~22月未见复发和角膜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0.2mg/ml MMC 3 min,能有效抑制结膜纤维组织增生,对角膜和巩膜无损害;逆行术式可有效地保护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MMC 动物实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低氧时尼群地平对家兔肺动脉压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超英 武变英 +2 位作者 凌亦凌 黄善生 郝振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8-382,共5页
本文在正常及低氧(吸10%O_2气体)情况下给家兔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尼群地平,观察平均肺动脉压(P_(Pa))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正常时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尼群地平后P_(Pa)分别增高0.22±0.13kPa和0.28±0.24kPa;低氧时给药... 本文在正常及低氧(吸10%O_2气体)情况下给家兔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尼群地平,观察平均肺动脉压(P_(Pa))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正常时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尼群地平后P_(Pa)分别增高0.22±0.13kPa和0.28±0.24kPa;低氧时给药则P_(Pa)分别增高0.06±0.19kPa和0.14±0.09kPa,其中侧脑室给药后P_(Pa)的变化幅度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通过预先给予阿托品、纳络酮或切断颈部迷走神经后重复上述给药表明,尼群地平增高肺动脉压的作用主要不是由Ach介导的,其中枢作用可能与中枢的阿片受体有关,主要传出途径是迷走神经。结果提示尼群地平可增高正常及缺氧时的肺动脉压,临床对缺氧性肺高压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动脉 血压 尼群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或外周静脉注入5-羟色胺对家兔体动脉血压和肺动脉压的影响
4
作者 武变瑛 李超英 +2 位作者 凌赤凌 黄善生 申文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50-653,共4页
本文观察麻醉情况下,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5羟色胺(5-HT),家兔颈动脉血压及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发现,耳静脉注入5-HT(100 μg/20 μl)后,肺动脉压上升,颈动脉血压下降,侧脑室注入5-HT后,肺动脉压和颈动脉血压的反应与耳静脉注入柑反。侧... 本文观察麻醉情况下,侧脑室及耳静脉注入5羟色胺(5-HT),家兔颈动脉血压及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发现,耳静脉注入5-HT(100 μg/20 μl)后,肺动脉压上升,颈动脉血压下降,侧脑室注入5-HT后,肺动脉压和颈动脉血压的反应与耳静脉注入柑反。侧脑室注入5-HT引起的肺动脉压及颈动脉血压的变化有阿片样肽类物质的参与;肺动脉压反应还与迷走神经传导及乙酰胆硷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素 肺动脉 脑室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O休克时肺对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清除作用
5
作者 王乐丰 凌亦凌 +1 位作者 黄善生 杨殿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应用指示剂稀释技术观察了家兔SMAPO休克时肺对 ̄(125)I标记的P物质( ̄(125)-SP)和血管活性肠肽( ̄(125)I-VIP)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SMAO休克早期注入SP(lpmol/kg)一次流经肺... 本文应用指示剂稀释技术观察了家兔SMAPO休克时肺对 ̄(125)I标记的P物质( ̄(125)-SP)和血管活性肠肽( ̄(125)I-VIP)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SMAO休克早期注入SP(lpmol/kg)一次流经肺循环的清除率(35.01±0.64%)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2.96±2.22%),P<0.01,注入VIP(1.5pmol/kg)一次流经肺循环的清除率(37.89±2.30%),与假手术对照组(38.50±229%)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结果证明家兔肺具有清除循环血中SP和VIP的作用。休克时肺加强清除SP可能具有代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休克 肠系膜血管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肺对血液抗凝物质及纤溶活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慧英 凌亦凌 黄善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犬(9只)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为模型,测定了蛋白C活性、纤溶个原激活物总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犬出肺血蛋白C活性明显高于入肺血(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也高于入肺血,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入肺血(P... 以犬(9只)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为模型,测定了蛋白C活性、纤溶个原激活物总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犬出肺血蛋白C活性明显高于入肺血(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也高于入肺血,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入肺血(P<0.01)。正常及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出肺血蛋白C活性在松夹后10分钟之前基本稳定,之后略微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在松夹后30分钟时才开始下降,二者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804,P<0.05)。入、出肺血抗凝血酶Ⅲ活性呈一定的波动性变化,尤以入肺血更为明显,且二者波动的方向相反。提示:1)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抗凝物质蛋白C、纤溶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的调节;2)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早期,肺对血液抗凝物质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3)体内不同抗凝系统发挥作用的特征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休克 SM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时缺血-再灌流中肺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殿华 凌亦凌 黄善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0-70,35,共2页
本实验应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休克时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入、出肺血浆总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肺自身的抗氧化作用及休克时缺血-再灌流肺易损伤的机理,为休克肺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缺血 再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