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南邯郸—邢台地区矽卡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59
1
作者 郑建民 毛景文 +2 位作者 陈懋弘 李广栋 班长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冀南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偏碱性闪长岩-二长岩类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其中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 冀南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偏碱性闪长岩-二长岩类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其中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往往是多期脉动形成的,早期侵入体在钠长石化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后期侵入体带来的岩浆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载体,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也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在分析此成矿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邯邢地区 矽卡岩型铁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错侵入岩序列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琦胜 吴珍汉 +6 位作者 江万 胡道功 叶培盛 柯东昂 张汉成 邵兆刚 冯向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申错侵入岩为一套中性 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组合 ,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 ,具有钙碱性岩的基本岩石化学特征和演化趋势。应用非正式的填图单位 ,可以划分为 5个单元 ,归并为 1个序列。最大的单元为 丁空巴单元 ,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序列... 申错侵入岩为一套中性 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组合 ,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 ,具有钙碱性岩的基本岩石化学特征和演化趋势。应用非正式的填图单位 ,可以划分为 5个单元 ,归并为 1个序列。最大的单元为 丁空巴单元 ,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序列内部相邻单元之间为涌动或脉动接触关系 ,序列与中生代火山碎屑岩、沉积岩之间为侵入接触关系。根据岩石化学与同位素资料分析 ,早期单元形成于火山弧环境 ,晚期单元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错侵入岩 地球化学 地质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铅锌矿源层与地球化学块体 被引量:7
3
作者 师淑娟 宫进忠 张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6-282,共7页
文章以河北省岩石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了省内铅锌矿源层、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地球化学块体与矿源层的关系,旨在为研究区内的铅锌矿产勘查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以高于该地区表壳岩石铅锌元素丰度的... 文章以河北省岩石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了省内铅锌矿源层、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地球化学块体与矿源层的关系,旨在为研究区内的铅锌矿产勘查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以高于该地区表壳岩石铅锌元素丰度的重要矿床的围岩作为铅锌矿源层的判别标志,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及燕山期侵入岩、遵化岩群、红旗营子岩群等可确定为铅锌矿源层。以25μg/g为异常下限,圈定出水系沉积物铅地球化学块体7处;以100μg/g为异常下限,圈定出水系沉积物锌地球化学块体4处。在铅锌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及边缘,有多处大、中型铅锌矿床产出。在丰宁、围场一带出现大范围的铅元素连续成片的岩石高背景分布,锌元素的岩石高背景分布则位于崇礼和围场地区,铅锌高背景区主要分布于侏罗系-白垩系分布区内。侵入岩铅锌高背景区主要集中在乌龙沟-上黄旗岩浆岩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及马兰峪复背斜东、西两端。经研究发现,据水系沉积物所圈定出的异常与铅锌矿床分布的一致性要好于据岩石所圈定的异常。在一个地球化学块体分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地质体,而其中对异常形成贡献最大者可能是矿源层和矿床。矿源层与地球化学块体都强调其在成矿作用中是物质的供应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与矿床关系更紧密,而后者则与成矿省关系比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 矿源层 地球化学块体 地球化学异常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磨曲家金矿成矿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煌 孙柏年 +4 位作者 吴靖宇 康鸿杰 倪克庆 朱多录 李洪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4,共7页
通过对山东大磨曲家金矿蚀变带和主要围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了金矿蚀变带母岩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属于同源,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则是由于中生代地壳加厚,下地壳发生拆沉而形成的.阐述了由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形成过... 通过对山东大磨曲家金矿蚀变带和主要围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了金矿蚀变带母岩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属于同源,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则是由于中生代地壳加厚,下地壳发生拆沉而形成的.阐述了由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形成过程中,形成大量富含O_2的CO_2+H_2O的流体,使地幔金属化合物被氧化.当该流体沿着断裂带上升到一定位置,与围岩发生钾化、绿泥石化和绢英岩化后,使金发生沉淀,最后完成了金矿的地球动力学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金成矿作用 郭家岭花岗闪长行岩 大磨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刘琦胜 吴珍汉 +4 位作者 叶培盛 胡道功 江万 柯东昂 张汉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7,共7页
念青唐古拉花岗岩体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是拉萨地块中部出露的巨型侵入岩岩基,其面积超过1500km2,以大面积出露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体。本文分别应用单矿物K-Ar法、全岩-单矿物Rb-Sr等时线法和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离子探针法(SHRIMP-)... 念青唐古拉花岗岩体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是拉萨地块中部出露的巨型侵入岩岩基,其面积超过1500km2,以大面积出露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体。本文分别应用单矿物K-Ar法、全岩-单矿物Rb-Sr等时线法和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离子探针法(SHRIMP-)对念青唐古拉岩体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性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得到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K-Ar年龄为8.49±0.14Ma,Rb-Sr等时线年龄为8.07±0.35Ma和8.70±1.40Ma,SHRIMPU-Pb年龄为18.3±0.4Ma;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K-Ar年龄为9.80±0.35Ma,Rb-Sr等时线年龄为9.33±0.41Ma,SHRIMPU-Pb年龄为11.01±0.24Ma。不同方法测年结果均表明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形成于中新世,属拉萨地块内部最年轻的巨型花岗岩岩基,其侵位结晶时代处于青藏高原地壳由南北向挤压增厚向东西向伸展的转变时期,岩浆来源于地壳局部熔融,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测定 唐古拉 地质意义 SHRIMP 二长花岗岩 等时线年龄 拉萨地块 同位素测年 黑云母 花岗岩体 岩石样品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 青藏高原 局部熔融 岩浆来源 岩浆活动 碰撞构造 单矿物 当雄县 侵入岩 代表性 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辽地区太古宇与下元古界间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学文 张江满 权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我们经过对冀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地层、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龄以及中间界面的研究,表明上、下部岩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的存在,对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地壳演化史、开展地质调查及找矿都有一定... 我们经过对冀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地层、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龄以及中间界面的研究,表明上、下部岩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的存在,对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地壳演化史、开展地质调查及找矿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营子群 不整合面 地层 太古宇 下元古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堆晶岩中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7
作者 胡培远 李才 +2 位作者 李林庆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7-1308,共12页
桃形湖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回答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不存在完整蛇绿岩剖面的质疑,是该缝合带存在的重要证据,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时间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斜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 桃形湖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回答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不存在完整蛇绿岩剖面的质疑,是该缝合带存在的重要证据,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时间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斜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洋脊花岗岩的属性,包括Al2O3含量较高,准铝质至过铝质(12.56%~16.19%),富Na2O,贫K2O(Na2O/K2O>3),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等,但是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又与标准大洋斜长花岗岩有所区别,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很明显,具强烈的Eu正异常(Eu/Eu*=1.92~9.19,均值为5.18),初步推测原因是岩浆迅速上升过程中Ca分离不完全和样品中石榴子石分布不均匀。结合斜长花岗岩的野外产状及以往的研究成果,初步结论是:桃形湖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形成于近洋脊或准洋脊环境,岩浆源自地幔,与桃形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基性熔岩的岩浆同源,是基性—超基性岩浆分异的残余,应属桃形湖蛇绿岩中的浅色岩组分,是蛇绿岩的端元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蛇绿岩 早古生代 斜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羌塘中部首次发现泥火山
8
作者 解超明 李才 +2 位作者 李林庆 吴彦旺 胡培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9-1324,共6页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戈木错新生代盆地首次发现大量泥火山,少数泥火山喷发物中有含沥青脉的岩石。区内泥火山群出露在第四纪沉积物之上,明显受新构造断裂活动的控制。喷发物中含沥青脉岩石泥火山的发现说明羌塘中部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戈木错新生代盆地首次发现大量泥火山,少数泥火山喷发物中有含沥青脉的岩石。区内泥火山群出露在第四纪沉积物之上,明显受新构造断裂活动的控制。喷发物中含沥青脉岩石泥火山的发现说明羌塘中部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运聚活动,沥青脉赋存在古近纪唢呐湖组湖相灰岩的层间裂隙中,为层间缝型沥青脉。泥火山喷出物中含沥青脉岩石的发现说明羌塘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新生代盆地 泥火山 沥青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羌塘中部中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的证据
9
作者 杨韩涛 李才 李林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在西藏1∶5万双湖区戈木日东部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对羌塘中部大沙河泥火山群、河流构造阶地、活动断层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明泥火山60个,获得的2个泥火山喷出物热释光年龄分别为151.97ka±12.92ka和10.76ka±0.91ka,... 在西藏1∶5万双湖区戈木日东部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对羌塘中部大沙河泥火山群、河流构造阶地、活动断层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明泥火山60个,获得的2个泥火山喷出物热释光年龄分别为151.97ka±12.92ka和10.76ka±0.91ka,表明泥火山群自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存在多次喷发活动。大沙河实测剖面显示,大沙河存在Ⅱ级河流阶地,3次新构造活动。获得的6个热释光年龄分别为中更新世(167.17ka±14.21ka)、晚更新世(113.27ka±9.63ka、83.84ka±7.13ka、75.47ka±6.41ka、42.22ka±3.59ka)和全新世(7.61ka±0.65ka)。结合大沙河流域特殊的泥火山-断层构造组合,认为中更新世以来大沙河地区受北西西向活动断层的控制,经历了3次阶段性差异隆升与强烈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地区 大沙河 新生代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八宿地区朱村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10
作者 谢尧武 李林庆 +2 位作者 强巴扎西 王明 蒋光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4-1252,共9页
藏东八宿县城西南出露一套由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成的火山岩地层体,研究程度不高,报道较少,时代争论较大,构造意义不明确,称之为朱村组。在朱村组获得角闪英安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8Ma±2Ma,将朱村组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 藏东八宿县城西南出露一套由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成的火山岩地层体,研究程度不高,报道较少,时代争论较大,构造意义不明确,称之为朱村组。在朱村组获得角闪英安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8Ma±2Ma,将朱村组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朱村组火山岩形成于怒江洋壳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俯冲、消减的火山弧环境,是伯舒拉岭火山岩浆弧的组成部分,与伯舒拉岭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应为同源不同相的产物,并认为藏东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闭合在早白垩世晚期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 八宿地区 朱村组 火山岩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