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EGF途径探究丹参素对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对视网膜功能的改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志强 李亚坤 +2 位作者 白玫 郭向东 梁春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0,共9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择8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左眼利用孟加拉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法诱导BRVO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素低(15 mg/kg)、中(30 mg/kg)、高...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择8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左眼利用孟加拉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法诱导BRVO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素低(15 mg/kg)、中(30 mg/kg)、高剂量组(60 mg/kg),每组各8只,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每日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1 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技术观察视网膜静脉结构;耳静脉微循环检测静脉血液流速;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fERG)评估视网膜功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层厚度;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学变化;RT-qPCR技术检测VEGF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黏着斑激酶(FAK)、p-FAK、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视网膜静脉血流中断、远端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厚度增加,ffERG a波、b波振幅降低,耳静脉血液流速降低(P<0.05);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丹参素三个给药组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处再通,视网膜厚度、ffERG a波、b波振幅及耳静脉血液流速降低(P<0.05),视网膜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结构不完整,神经节细胞层(GCL)细胞数目减少,外核层(ONL)感光细胞层几乎丧失,视网膜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和HIF1α、p-ERK1/2、p-FA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EDF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三个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及因子表达水平均逆转(P<0.05),视网膜病理损伤逐渐减轻;丹参素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丹参素可减轻RVO大鼠视网膜组织损伤,促进阻塞静脉微循环恢复并改善视网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血管生成相关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TF上调miR-495表达减缓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
2
作者 白玫 苗得雨 +4 位作者 李雅丽 李亚坤 吕建东 郭向东 吴忧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黄岑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RGC-5细胞分成高糖(HG)组、对照(Con)组、HG+SSTF-低剂量(L)组、HG+SSTF-中剂量(M)组、HG+SSTF-高剂量(H)组、HG+miR-NC组、HG... 目的探讨黄岑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RGC-5细胞分成高糖(HG)组、对照(Con)组、HG+SSTF-低剂量(L)组、HG+SSTF-中剂量(M)组、HG+SSTF-高剂量(H)组、HG+miR-NC组、HG+miR-495组、HG+SSTF+anti-miR-NC组、HG+SSTF+anti-miR-495组,每组设置9复孔。检测MDA含量以及CAT、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495表达。结果HG组RGC-5细胞凋亡率、MDA含量高于Con组(P<0.05),CAT、SOD的活性、miR-495表达低于Con组(P<0.05)。HG+SSTF-L组、HG+SSTF-M组、HG+SSTF-H组RGC-5细胞凋亡率、MDA含量低于HG组(P<0.05),CAT和SOD的活性、miR-495表达高于HG组(P<0.05)。HG+miR-495组RGC-5细胞凋亡率[(14.96±1.26)%]、MDA含量[(4.62±0.44)μmol/g]分别低于HG+miR-NC组[(33.28±2.25)%、(9.73±0.81)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SOD的活性、miR-495表达水平高于HG+miR-NC组(P<0.05)。HG+SSTF+anti-miR-495组RGC-5细胞凋亡率[(22.21±2.18%)]、MDA含量[(8.07±0.75)μmol/g]高于HG+SSTF+anti-miR-NC组[(9.19±0.84)%、(3.59±0.32)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和SOD的活性、miR-495表达水平低于HG+SSTF+anti-miR-NC组(P<0.05)。结论SSTF通过上调miR-495表达减缓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黄岑茎叶总黄酮 miR-495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