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紫监 陈敏 +3 位作者 梁晶 张海洋 韩培天 李新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SAP组、UAP组、NSTEMI组、STEACS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因子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含量。结果:UAP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含量与对照组、SAP组无差异;NSTEMI组、STEACS组的CK-MB、hs-cTn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UAP组、NSTEMI组、STEACS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质-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Hcy、IMA含量与CRP、IL-6、MMP9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Hcy、IMA含量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阶段即出现明显异常,且与炎症因子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Hcy、IMA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修饰白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体外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洪艳 张燕娇 +4 位作者 郑静静 卞睿 顾鑫 李文慧 任卫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2-3066,共5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以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的方法构建体外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模拟D...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以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的方法构建体外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取传代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紫草素(2μmol/L)组、C16-PAF[有效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剂,4μmol/L]组、紫草素+C16-PAF(2μmol/L+4μmol/L)组,药物干预、建模后,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细胞损伤、凋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及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紫草素可增强体外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活力(P<0.05),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尼氏小体数减少,细胞明显损伤,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数增加,损伤减轻,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C16-PAF可逆转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紫草素可抑制MAPK信号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合成,减轻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炎症损伤,抑制其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体外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 海马神经元 凋亡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孙红芝 李新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 :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的疗效。方法 :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45例)、单纯抗凝组(47例)。比较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 目的 :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的疗效。方法 :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45例)、单纯抗凝组(47例)。比较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和单纯抗凝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136支)与单纯抗凝组(145支)比较,血栓完全溶解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7支(49.26%)和54支(37.24%);血栓进展或复发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支(4.41%)和16支(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的疗效优于单纯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胸腺肽Α1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