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格肉芽肿胸部损害的CT征象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传贵 李娇娇 李家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观察韦格肉芽肿(WG)胸部CT征象,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45例临床确诊为WG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WG临床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上、下呼吸道受累最常见,胸部受累34例。胸部影像表现多样,多发空洞性结节、空洞性肿块最常见,空洞... 目的观察韦格肉芽肿(WG)胸部CT征象,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45例临床确诊为WG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WG临床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上、下呼吸道受累最常见,胸部受累34例。胸部影像表现多样,多发空洞性结节、空洞性肿块最常见,空洞多不规则,洞壁厚薄不一,空洞可成偏心性、内缘模糊并坏死碎屑。结论 WG可累及多系统,以胸部损害最常见。多发大小不等不规则空洞性结节,洞内壁模糊或伴坏死碎屑是相对典型的影像学征象,确诊仍需组织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肉芽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5p通过靶向APAF1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彦明 郝雁冰 +4 位作者 杨继雷 李传贵 陈万生 孙忠哲 容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2-628,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a-5p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吉非替尼(gefitinib,Gef)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人NSCLC耐药细胞株A549/GR和NSCLC细胞株A549,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p... 目的:探讨miR-125a-5p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吉非替尼(gefitinib,Gef)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人NSCLC耐药细胞株A549/GR和NSCLC细胞株A549,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pcDNA3.1-APAF1、空载体pcDNA3.1转染至A549/GR细胞。用qPCR检测细胞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ef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与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的靶向关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GR细胞中APAF1蛋白水平,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A549/GR细胞中miR-125a-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549细胞(P<0.01)。敲降miR-125a-5p显著增强Gef对A549/GR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均P<0.05),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5a-5p靶向APAF1,并负调控其表达。进一步实验显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APAF1缓解Gef对A549/G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均P<0.05),减弱Gef引起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的上调(均P<0.05)。结论:miR-125a-5p促进NSCLC细胞Gef耐药,其机制是通过靶向APAF1而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A549/GR细胞 获得性耐药 miR-125a-5p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颈椎病颈部肌群损伤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亚 刘怀军 杨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DTI在研究颈椎病颈部肌群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观察颈部肌群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患者(颈椎病组)与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以肌腹中心作为ROI,分别测量不同肌肉相应ROI内的ADC值和FA值,并比较颈椎... 目的探讨DTI在研究颈椎病颈部肌群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观察颈部肌群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患者(颈椎病组)与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以肌腹中心作为ROI,分别测量不同肌肉相应ROI内的ADC值和FA值,并比较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对应肌肉ADC值和FA值的差异。结果颈椎病组与对照组左侧颈半棘肌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侧颈半棘肌、两侧头半棘肌、两侧头颈夹肌、两侧胸锁乳突肌和两侧斜角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病组与对照组两侧颈半棘肌、两侧头半棘肌、两侧头颈夹肌、两侧胸锁乳突肌和两侧斜角肌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部分颈部肌群有受损表现。颈部肌群弥散受限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病 颈部肌肉 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