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指标及超声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曾伟 高辰玮 +2 位作者 孙毅 刘伟亮 阎学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水平及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水平及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老年UAP患者13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曲美他嗪组69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嗪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硝酸甘油服用量、脂代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心脏超声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血清指标[Ang-2、YKL-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差异,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美他嗪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vs 67.2%,P<0.05)。2组治疗后SAQ评分、HDL-C、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曲美他嗪组治疗后SAQ评分、HDL-C、LVEF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服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LVEDD、LVMI、血清Ang-2、YKL-40、vWF、MMP-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曲美他嗪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服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LVEDD、LVMI、血清Ang-2、YKL-40、vWF、MMP-9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UAP能提升疗效,改善老年UAP患者脂代谢及心功能,下调血清Ang-2、YKL-40、vWF、MMP-9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脂类代谢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与人工智能在预测和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坤 郝琦 +6 位作者 金炜涵 董时正 武雪亮 胡晓峰 武亮 荀敬 马洪庆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0-1078,共9页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凸显了对更精确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凸显了对更精确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对结直肠癌生物学机制的理解。这些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蛋白质变化和代谢重编程,所有这些因素均参与了转移过程的形成。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复杂的多组学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以及协助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的先进的能力,探讨了AI在多组学分析的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和临床转化方面的挑战,以及单细胞测序和空间组学等新兴技术结合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增强这些工具的临床应用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人工智能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朝喜 温德惠 +1 位作者 刘伟亮 陆海永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921-923,927,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效果评价价值。方法: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TC方案进行化疗,即环磷酰胺600mg/m^2、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效果评价价值。方法: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TC方案进行化疗,即环磷酰胺600mg/m^2、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注射,3周为1个疗程,均完成2~4个周期,化疗结束休息1~2周进行手术。CDFI诊断仪观察病灶位置、目数、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周围回声、后方回声、腋窝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测量病灶阻力指数(RI)。结果:CDFI检查结果显示,CF 3例,PR 35例,SD 20例,PD 2例,诊断敏感度为80.6%,符合率为68.3%;乳腺癌患者NCT后CDFI检查病灶长、宽、厚、面积、体积均较NCT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NCT前后CDFI对病灶边界清晰度及回声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评价结果显示,有效31例(有效组),无效29例(无效组),其中有效组NCT后病灶内血流RI比NCT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NCT后病灶内血流RI与NCT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对乳腺癌NCT疗效结果与病理学评价一致性较高,依据CDFI检查观察乳腺癌患者病灶内大小、边界、回声、血流指标变化评价NCT疗效,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能量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高辰玮 徐大奎 任占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PDUS和CE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滑膜炎的诊断结果及其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种超声技术检出的血管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出的血管分级0~1级更少,2~3级更多。CEUS检查得到的关节滑膜炎评分显著高于PDUS检查(P<0.05)。两种超声技术检出的血管分级结果、关节滑膜炎评分与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CEUS与PDUS均能较好地反映RA患者关节滑膜内的血管形成变化,预测RA的疾病活动程度,且CEUS在检测微血管方面的效果优于P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超声造影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跟腱损伤术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敏霞 温德惠 +2 位作者 王立坤 阴彦林 张培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跟腱损伤诊断和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并通过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are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对双侧跟腱弹性测值来预测跟腱恢复过程。方法对54例疑似跟腱损伤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和SWE检查。40例术后跟腱损伤患者...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跟腱损伤诊断和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并通过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are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对双侧跟腱弹性测值来预测跟腱恢复过程。方法对54例疑似跟腱损伤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和SWE检查。40例术后跟腱损伤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6个月行高频超声和SWE检查。观察患侧跟腱厚度、回声、血流和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变化,并与健侧跟腱作对比。结果54例患者中,高频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7.6%(40/41),特异性为76.9%(10/13),准确性为92.6%(50/54)。术后跟腱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其内部回声逐渐均匀,血流及粘连情况减少,与临床症状一致。而其剪切波速度值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加。结论高频超声和剪切波速度可以确定跟腱损伤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跟腱损伤的诊断和康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损伤 高频超声 剪切波速度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敏霞 温德惠 +2 位作者 王立坤 徐大奎 张培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研究肌骨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单侧跟腱完全断裂修复术后临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80例,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24周、48... 目的研究肌骨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单侧跟腱完全断裂修复术后临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80例,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24周、48周行双侧跟腱肌骨超声联合SWE检查。测量并比较患侧跟腱缝合端最厚处及健侧同一水平处的厚度、横截面积和杨氏模量值,并记录患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分析其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术后4周、8周、12周、24周、48周患侧与健侧跟腱厚度(t=50.60、56.03、59.62、37.78、16.89,P均<0.05)、横截面积(t=64.10、77.73、72.71、32.70、20.64,P均<0.05)、杨氏模量值(t=19.73、26.54、37.52、54.52、66.37,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患侧跟腱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2,P<0.05);术后24周、48周患侧跟腱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63);术后4周、8周、12周、24周、48周患侧跟腱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1,P>0.05),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8,P<0.05)。(3)术后12周、24周、48周跟腱厚度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r=-0.221,P=0.048;r=-0.251,P=0.026;r=-0.283,P=0.011)、杨氏模量值与AOFAS评分呈正相关(r=0.324,P=0.003;r=0.406,P=0.014;r=0.432,P=0.028)。结论肌骨超声联合SWE可以动态监测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不同恢复时期的声像图变化,并指导患者康复训练,为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术后康复 肌骨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软件联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晓宇 刘利平 +3 位作者 辛雨薇 闫晓慧 温雅 温德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软件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7例甲状腺结节,共257个结节,包括恶性177个、良性80个,采...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软件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7例甲状腺结节,共257个结节,包括恶性177个、良性80个,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术前AI量化的超声特征、CEUS增强模式及两者联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AI软件量化的超声特征低回声(χ^(2)=4.350,P=0.037)、微钙化(χ^(2)=51.740,P<0.001)、纵横比>1(χ^(2)=59.862,P<0.001)、边缘不规则(χ^(2)=8.485,P=0.004)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89.83%、76.25%;CEU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80.23%、85.00%;AI联合CEU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92.26%、90.00%,AI联合CEUS的AUC大于AI、CEUS(Z=2.660,P=0.008;Z=3.916,P<0.001),特异度高于AI、CEUS(χ^(2)=23.367,P=0.004;χ^(2)=6.563,P=0.025),准确度高于AI、CEUS(χ^(2)=7.962,P=0.001;χ^(2)=5.698,P=0.033),敏感度高于CEUS(χ^(2)=10.647,P=0.017),但AI联合CEUS的敏感度与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5,P=0.692);AI与CEUS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2,P=0.770)。结论AI软件量化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参考价值。AI与CEU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基本相当,但AI的敏感度更高,而CEUS的特异度更高,AI联合CEUS比单独应用AI、CEUS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人工智能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纹理分析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亚宁 温德惠 +2 位作者 王立坤 王琪 武雪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 研究超声纹理分析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31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图像,采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域(ROI),软件自动计算出均值、峰度、偏度、对比度、熵、方差和、自相关、能量、逆差距纹理... 目的 研究超声纹理分析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31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图像,采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域(ROI),软件自动计算出均值、峰度、偏度、对比度、熵、方差和、自相关、能量、逆差距纹理特征参数,比较不同分期直肠癌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统计得到,峰度、偏度、对比度、熵、方差和、自相关均是直肠癌T分期的影响因素,晚期直肠癌(pT3-4期)较早期直肠癌(pT1-2期)偏度、熵、方差和、自相关偏高(P <0.05),而峰度、对比度较早期直肠癌偏低(P <0.05)。其中,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88。结论 超声纹理分析可为直肠癌T分期提供更客观的影像学依据,与早期直肠癌相比,晚期直肠癌的纹理特征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超声 纹理分析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7通过靶向调控SHP-2/Wnt/β-catenin/ROS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9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5 位作者 马洪庆 李少东 梁艳 惠志龙 韩磊 薛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研究SOX7调控SHP-2/Wnt/β-catenin/ROS通路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SOX7 NC组(n=5)、SOX mimic组(n=5)、SOX7 NC+PHPS1组(n=5)和SOX7 mimic+PHPS1组(n=5),观察肿瘤... 目的研究SOX7调控SHP-2/Wnt/β-catenin/ROS通路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SOX7 NC组(n=5)、SOX mimic组(n=5)、SOX7 NC+PHPS1组(n=5)和SOX7 mimic+PHPS1组(n=5),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通过脂质体法将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转染后,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SOX7 NC组、SOX7 mimic组、SOX7 NC+H_(2)O_(2)组、SOX7 mimic+H_(2)O_(2)组、SOX7 NC+PHPS1组、SOX7 mimic+PHPS1组。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SW480细胞SHP-2/Wnt/β-catenin/RO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SW480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通过CCK-8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结果小鼠体内实验显示:SOX7 mimic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SOX7 NC组(P<0.01),经过PHPS1干预的肿瘤体积明显增大,SOX7 mimic+PHPS1组肿瘤体积和SOX7 NC+PHPS1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发现:SOX7 mimic抑制了SW480细胞Wnt、β-catenin、NOX2、NOX4、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P<0.01),促进了p-SHP-2蛋白表达(P<0.01);加入H_(2)O_(2)和SHP-2抑制剂后SOX7 mimic组和SOX7 NC组的Wnt、β-catenin、NOX2、NOX4、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P-2、p-SHP-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和CCK-8实验结果表明SOX7通过氧化应激和SHP-2通路抑制了SW480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P<0.01)。结论SOX7可通过靶向SHP-2/Wnt/β-catenin/ROS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OX7 ROS SHP-2 WNT/Β-CATENIN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3 位作者 薛军 马鹏程 杨东东 陶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550-3553,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ME)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直肠癌TME术后获得完整随访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同时比较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影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ME)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直肠癌TME术后获得完整随访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同时比较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研究随访时间至2013年1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TME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49%(16/356),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TME患者癌灶距肛缘距离、远切缘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术后放化疗、术前肠梗阻、肿瘤穿孔、吻合口瘘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周径、肿瘤分型与术后局部复发无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灶距肛缘距离、远切缘长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术后放化疗、术前肠梗阻、肿瘤穿孔、吻合口瘘与直肠癌TME术后局部复发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直肠癌TME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其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其中吻合口瘘、肿瘤穿孔、分化程度、术前肠梗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系膜切除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GLUT-1、HIF-1α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周海丰 郭飞 杨永江 刘博 杨东东 屈明 薛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组织50例(结直肠癌组)、5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结直肠组织的GLUT-1、HIF-1α...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组织50例(结直肠癌组)、5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结直肠组织的GLUT-1、HIF-1α的表达,分析GLUT-1、HIF-1α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组和正常组中GLU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34/50)、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和正常组中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36/50)、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T-1和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相关(r=0.508,P<0.001);GLUT-1、HIF-1α的表达阳性率均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有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GLUT-1和HIF-1α表达均增高,均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雪亮 薛军 +6 位作者 王立坤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孙光源 韩磊 杨瑞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以及CD34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72.00%(36/50)、78.00%(39/5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4.00%(12/50)、28.00%(14/50)(P=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MVD值为17.22±2.0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36±2.17(P=0.000);Id-1、MMP-9和MVD均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癌胚抗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癌组织中Id-1和MMP-9阳性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Id-1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性(r=0.429,P=0.000);生存分析显示:Id-1与MMP-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二者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Id-1、MMP-9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演进高度相关,并与MVD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微血管的生成、肿瘤的浸润及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屈明 周海丰 郭飞 杨永江 刘博 杨东东 薛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9-742,746,共5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癌组)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各5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GLUT-1 ...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癌组)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各5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GLUT-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GLUT-1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分析GLUT-1表达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临床意义,同时积极随访,分析GLUT-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癌组中GLUT-1mRNA的表达水平为(0.96±0.05),明显高于正常组(0.17±0.02),P=0.00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LUT-1蛋白在癌组中的表达水平为(0.84±0.06),明显高于正常组(0.17±0.05),P=0.011。SP结果显示:GLUT-1在癌组中阳性表达为68.00%(34/50)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255,P=0.000)。GLUT-1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脉管浸润、在CEA(+)、CA199(+)等密切相关,均P <0.01,而与病变大小无关,P> 0.05;GLUT-1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7 d(95%CI为230.07~303.93),而阴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7 d(95%CI为279.16~335.82),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GLUT-1表达上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结直肠肿瘤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结直肠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武雪亮 杨东东 +1 位作者 王立坤 何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癌组)和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各90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OTAIR在癌组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OTAIR表达水平与结直肠...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癌组)和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各90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OTAIR在癌组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OTAIR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病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HOTAIR mRNA在癌组中的表达水平(0.86±0.05),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组中的表达(0.17±0.02),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01);HOTAIR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39)、TNM分期(P <0.001)、肝转移(P <0.001)、淋巴结转移(P <0.001)、脉管浸润(P <0.001)、神经浸润(P <0.001)均密切相关;共48例患者死亡,生存率为46.66%,其中死亡患者HOTAIR表达水平为(0.880±0.105),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的(0.662±0.11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2);进一步的Kaplan-Meier分析显示:HOTAIR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HOTAIR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且Cox回归模型证实HOTAIR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OTAI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新的潜在的结直肠肿瘤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结直肠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RUNX3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3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贾光辉 赵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5-1828,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癌中RUNX3的表达水平,同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RUNX3和LMVD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预后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癌中RUNX3的表达水平,同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RUNX3和LMVD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RUNX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结直肠腺癌中的L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 <0.01);RUNX3表达水平和LMVD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的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本组患者中51例接受了随访,中位生存期为25.5个月(7~55个月).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RUNX3表达、LMVD、癌灶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RUNX3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大肠癌中RUNX3和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军 武雪亮 +4 位作者 贾光辉 屈明 王立坤 史永兴 赵秀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RUNX3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UNX3和Ki-67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8.33%(23/60)... 目的:探讨RUNX3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UNX3和Ki-67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8.33%(23/60)、80.00%(48/60),3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RUNX3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6.67%(26/30)、1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UNX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Ki-6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RUNX3和Ki-67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Ki-67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监测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UNX3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结直肠癌中GLUT-1、HIF-1α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周海丰 郭飞 杨永江 刘博 杨东东 屈明 薛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组织50例(癌组)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两组结直肠组织的GLUT-1、HIF-1α...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组织50例(癌组)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两组结直肠组织的GLUT-1、HIF-1α的表达量,分析GLUT-1、HIF-1α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致癌机制。结果癌组和癌旁正常组中GLUT-1表达量分别为(2.285±0.459)和(1.086±0.148),差异有显著性(t=8.919,P<0.001);癌组和癌旁正常组中HIF-1α表达量分别为(2.203±0.401)和(1.055±0.127),差异有显著性(t=7.144,P<0.05);GLUT-1和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58,P<0.001);GLUT-1、HIF-1α的表达量均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浆膜浸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有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GLUT-1和HIF-1α表达量均增高,提示二者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Id-1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薛军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杨瑞敏 刘博 李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蛋白表达情况及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Id-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的...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蛋白表达情况及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Id-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合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Id-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并建立Cox回归模型评估Id-1及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d-1表达阳性率为72.00%(36/50)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24.00%(12/50)(χ2=23.431,P=0.000);Id-1的表达与肿瘤浆膜浸润(χ2=4.521,P=0.034)、肿瘤TNM分期(χ2=7.044,P=0.008)、淋巴结转移(χ2=15.253,P=0.000)、肝转移(χ2=8.333,P=0.003)、脉管浸润(χ2=4.079,P=0.043)明显相关;死亡患者Id-1的表达程度为85.19%,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的56.52%(χ2=5.062,P=0.025);Id-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RR=1.193,P=0.002)。结论 I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侵袭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1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C和FISH检测乳腺癌HER-2与ER、PR、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孙喜斌 王立坤 梁晚平 刘运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HER-2蛋白()表达74.42%、63.89%;在ER、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有HER-2基因扩增分别为22.39%、24.32%,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46.51%、47.22%;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蛋白表达()为62.86%,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38.67%;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38.10%,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27.94%,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淋巴结转移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1在结直肠腺癌、腺瘤、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薛军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杨瑞敏 刘博 候占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切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30例(中低度16例、重度14例)、腺癌50例、邻近正常黏膜50例,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Id.1的表达...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切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30例(中低度16例、重度14例)、腺癌50例、邻近正常黏膜50例,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Id.1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Id-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0%、31.25%、57.14%、72.00%;Id-1mRNA在结直肠正常黏膜、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5.00%、57.14%、76.00%;Id-1蛋白及Id-1 mRNA在正常黏膜组织、腺瘤伴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步增强(P〈0.01);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中吻合系数分别为k:0.791、0.729、0.905;从TNMⅠ-Ⅳ期Id-1表达也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1表达与肿瘤浆膜浸润、CEA(+)、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Id-1异常表达在肿瘤癌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监测指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指明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ID-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