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IL-17、IL-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琦 范凌 +1 位作者 佟长青 李亚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的影响。方法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长春地...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的影响。方法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长春地辛,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益气养血活血方,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候积分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IL-17、IL-21的水平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两组在完成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神疲乏力"症状积分从(4.23±1.03)分降低到(1.38±0.31)分,"气短懒言"症状积分从(4.15±0.87)分降低到(1.35±0.22)分,"头晕目眩"症状积分从(3.98±0.81)分降低到(1.27±0.33)分,"面色苍白"症状积分从(3.81±0.71)分降低到(1.03±0.33)分,观察组的"神疲乏力"症状积分从(4.22±1.02)分降低到(0.74±0.23)分,"气短懒言"症状积分从(4.21±0.91)分降低到(0.77±0.13)分,"头晕目眩"症状积分从(3.91±0.78)分降低到(0.79±0.15)分,"面色苍白"症状积分从(3.77±0.82)分降低到(0.67±0.11)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9,12.839,7.491,5.854,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从(29.81±3.73)×10^9/L升高到(42.32±4.61)×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从(16.23±2.71)fL降低到(11.27±1.98)fL,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从(29.73±3.82)×10^9/L升高到(65.67±7.51)×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从(16.31±2.98)fL降低到(6.87±0.87)fL,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89,11.509,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IL-17从(19.64±3.21)pg/mL降低到(17.21±3.07)pg/mL,IL-21从(879.63±142.36)pg/mL降低到(687.51±122.67)pg/mL,观察组的IL-17从(19.78±3.17)pg/mL降低到(13.21±2.76)pg/mL,IL-21从(887.91±137.81)pg/mL降低到(493.35±100.86)pg/mL,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481,6.916,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28,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43.75%(14/32)VS.15.63%(5/3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3,P<0.05)。结论使用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血小板水平,抑制IL-17、IL-21的表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活血方 长春地辛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125b以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洁 佟长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mi R-125b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将mi R-125b inhibitor和mi R-125b NC转染于白血病K562细胞中,应用RT-PCR法检测mi R-125b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琼脂糖形成实... 目的:探讨下调mi R-125b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将mi R-125b inhibitor和mi R-125b NC转染于白血病K562细胞中,应用RT-PCR法检测mi R-125b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琼脂糖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CL-2同源拮抗物1(Bak1)、p53及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表达。结果:与mi R-125b NC比较,mi R-125b inhibitor组mi R-125b表达下调(P<0.01),细胞活力及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BCL-2表达下调(P<0.01),BAK1、p53和Puma表达上调(P<0.01)。结论:mi R-125b表达量下调能显著地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这一效应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K1、p53及Pum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硫化氢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凌 陈立锋 +1 位作者 范静 李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53-354,3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硫化氢(H2S)、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关系。方法:随机挑选初治APL住院患者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测定病例组和对...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硫化氢(H2S)、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关系。方法:随机挑选初治APL住院患者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2S、Hcy和叶酸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急性发病期、临床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病例组在急性发病期血浆中的H2S和Hcy浓度明显升高,叶酸浓度明显下降,与临床缓解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经治疗后进入临床缓解期的患者血浆中的H2S和Hcy浓度降低,叶酸浓度升高,接近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治疗前后血浆H2S和Hcy浓度变化均呈正相关,与叶酸浓度变化呈负相关。结论:APL血浆H2S升高可能与Hcy和叶酸浓度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硫化氢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 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时与炎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凌 陈立锋 +2 位作者 范静 张灵 郭力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感染时的临床作用。方法:挑选APL合并感染住院病例30例为实验组,APL不合并感染住院病例26例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中的H_2S、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硫化氢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感染时的临床作用。方法:挑选APL合并感染住院病例30例为实验组,APL不合并感染住院病例26例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中的H_2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以上指标在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实验组血中的H_2S、CRP、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经治疗感染控制后患者血浆中的H_2S、CRP、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上升,与感染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_2S与CRP、TNF-α和IL-1β呈正相关(r=0.506,r=0.609,r=0.583,P<0.01),H_2S与IL-10呈负相关(r=-0.561,P<0.01)。结论:内源性H_2S参与了APL合并感染时炎症的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作用可能与CRP、TNF-α、IL-1β的作用类似,与IL-10的作用相反,是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硫化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凌 陈立锋 范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组织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以NaHS作为H_2S供体;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NaHS 50μmol/L组、NaHS 100μmol/L组、NaHS 200μmol/L组、NaHS 100μmol/L+Gli 20μmol/...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组织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以NaHS作为H_2S供体;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NaHS 50μmol/L组、NaHS 100μmol/L组、NaHS 200μmol/L组、NaHS 100μmol/L+Gli 20μmol/L组、NaHS 100μmol/L+BayK8644 0.5μmol/L组,每组8只。制作豚鼠左心室乳头肌标本,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测H_2S对豚鼠左心室乳头肌组织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观测指标包括:静息电位(RP)、超射值(OS)、动作电位幅值(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Vmax)、复极20%、50%和90%时间(APD_(20)、APD_(50) and APD_(90))及复极化平均速度;利用离体心脏组织灌流系统和张力换能器,观察H_2S对左心室乳头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指标包括乳头肌收缩幅度(%)、主动张力上升最大速度(+dT/dtmax,mg/s)及主动张力下降最大速度(-dT/dtmax,mg/s)。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用50、100、200μmol/L NaHS均可使RP绝对值变大, APD_(50)、APD_90_缩短(P<0.05),复极化平均速度加快(P<0.05),乳头肌收缩能力降低;分别应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 20μmol/L)和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μmol/L)与H_2S同时灌流,均可部分地阻断H_2S对乳头肌细胞的生理效应。结论:H_2S可影响左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能力,这一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影响KATP通道和L-型钙通道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乳头肌 电生理 硫化氢 收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信号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血浆中的变化及关系研究
6
作者 范凌 陈立锋 +2 位作者 范静 李琦 张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血浆中CO、NO和H_2S浓度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IPI的关系。方法:病例组为本院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住院患者36例,按照IPI评分,0~1分9例(低危组),2分8例(低中危组),3分10例(高中危组),4~5...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血浆中CO、NO和H_2S浓度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IPI的关系。方法:病例组为本院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住院患者36例,按照IPI评分,0~1分9例(低危组),2分8例(低中危组),3分10例(高中危组),4~5分5例(高危组),对照组20例选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CO、NO和H_2S浓度,同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IPI的关系。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治疗前血浆中CO、NO和H_2S水平上升(P<0.05);且IPI 4~5分组CO、NO和H_2S水平水平高于IPI 0~1分组、2分组和3分组(P<0.05);IPI 3分组CO、NO和H_2S水平高于IPI 0~1分组(P<0.05)。经治疗致完全缓解以后,血浆中CO、NO和H_2S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化疗前的水平(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CO、NO和H_2S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三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发病时血浆中CO、NO和H_2S浓度明显上升,IPI评分越高,CO、NO和H_2S水平相对越高,经治疗致完全缓解后血浆中的CO、NO和H_2S水平明显下降,且三者呈正相关;CO、NO和H_2S共同参与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硫化氢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豚鼠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
7
作者 范凌 陈立锋 范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豚鼠主动脉前庭慢反应自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采集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电生理的影响。结果:(1)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 CSE)...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豚鼠主动脉前庭慢反应自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采集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电生理的影响。结果:(1)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 CSE)的不可逆抑制剂DL-propargylglycine (PPG, 200μmol/L)使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的Vmax、RPF和VDD加快,APA增大(P<0.05,CBS合成酶抑制剂氨基氧乙酸(aminooxyacetate acid,AOAA), 100μmol/L)对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无影响。(2)50、100和200μmol/L NaHS的浓度依赖性使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的RPF和VDD减慢、Vmax、APA减小(P<0.05)。(3)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阻断剂格列苯脲(glybenclamide, Gli, 20μmol/L)可部分阻断NaHS的电生理效应(P<0.05)。(4) 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 K 8644可部分阻断NaHS的电生理效应。结论: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有CSE催化产生的内源性H_2S的生成。H_2S对主动脉前庭自律细胞有负性变时变传导作用,其机制与开放KATP通道抑制L-Ca^(2+)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主动脉前庭 自律细胞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硫化氢和一氧化氮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范凌 范静 +2 位作者 陈立锋 吉慧姝 郭力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76-177,1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硫化氢(H_2S)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初治APL住院患者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_2S...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硫化氢(H_2S)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初治APL住院患者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_2S和NO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急性发病期、临床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病例组在急性发病期血浆中的H_2S和NO浓度明显升高,与临床缓解期和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经治疗后进入临床缓解期的患者血浆中的H_2S和NO浓度降低,接近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治疗前后血浆H_2S和NO浓度变化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内源性H_2S和NO可能参与了APL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两者之间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血浆 硫化氢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