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梁峰 张玮 +2 位作者 李飞 聂双发 高晓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收治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每组64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1 d微环...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收治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每组64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1 d微环境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时间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相比,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术后1 d比较,观察组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 S)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水平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急性尿潴留、阴囊积液、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低热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微环境相关指标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疗效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环充填与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峰 李飞 +1 位作者 聂双发 高晓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97-3601,共5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和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TEP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2例,62例行开放TEP术(观察组),60例行Rutkow术(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和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TEP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2例,62例行开放TEP术(观察组),60例行Rutkow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膀胱和输精管损伤、感染、切口血肿等,术后随访均无复发、补片排异、感染、睾丸萎缩等;观察组伤口疼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CS、M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开放TEP术较Rutkow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更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腹股沟疝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9-9、CA125、CA242联合检测对胆管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大鹏 韩磊 +2 位作者 刘振显 杨贺 张迎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70-1872,187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CA19-9、CA125、CA242联合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5例胆管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良性组,术前采集血清标本并测定CA19-9、CA125、CA242含量,术后... 目的:研究血清CA19-9、CA125、CA242联合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5例胆管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良性组,术前采集血清标本并测定CA19-9、CA125、CA242含量,术后采集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并测定增殖、侵袭分子的含量。结果:恶性组血清中CA19-9、CA125、CA24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管癌组织中PROX-1、Ki-67、Bcl-2、Bad、Gab1、LOXL2、TRPM7、CXCL12含量高于良性胆管组织(P<0.05),E-cadherin含量低于良性胆管组织(P<0.05);血清CA19-9、CA125、CA242含量与PROX-1、Ki-67、Bcl-2、Bad、Gab1、LOXL2、TRPM7、CXCL12的含量呈正相关,与E-cadherin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A19-9、CA125、CA242联合检测不仅能够为胆管癌的诊断提供参考,还能够为增殖、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肿瘤标志物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9-9、s-ULBP2、Dkk1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崔大鹏 张迎春 +5 位作者 连晶晶 刘博 刘斐 韩磊 王玉佳 高树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86-4089,共4页
目的研究CA19-9、s-ULBP2、Dkk1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胰腺癌患者56例,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45例和良性胰腺病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血清CA19-9、Dkk1与s-ULBP2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 目的研究CA19-9、s-ULBP2、Dkk1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胰腺癌患者56例,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45例和良性胰腺病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血清CA19-9、Dkk1与s-ULBP2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CA19-9、s-ULBP2、Dkk1及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s-ULBP2及Dkk1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胰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CA19-9、s-ULBP2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且CA19-9与肿瘤部位也有关。联合检测诊断值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CA19-9、s-ULBP2、Dkk1与胰腺癌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糖类抗原199 分泌蛋白 U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24-2对良恶性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大鹏 张迎春 +5 位作者 高树全 韩磊 张一君 赵丽娟 刘振显 杨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在良恶性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和普外科住院的胆道疾病患者214例,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胆道良性病变组(n=162)和恶性病...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在良恶性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和普外科住院的胆道疾病患者214例,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胆道良性病变组(n=162)和恶性病变(胆管癌)组(n=52),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40)。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TBil、DBil、IBi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9-9、CA24-2水平。计量资料多组样本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良、恶性胆道病变组患者血清TBil、CA19-9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胆道良性病变组相比,胆道恶性病变患者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血清CA19-9、CA24-2水平与胆管癌组织学肿瘤位置无关,与组织学不同分化程度有关(χ^2值分别为6.860、9.010,P值均〈0.05)。联合检测CA19-9与CA24-2诊断胆管癌的敏感度为88.5%,特异性为82.1%,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良性胆道疾病与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清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4、0.346,P值均〈0.05)。结论联合检测CA19-9和CA24-2对胆管癌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异常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大鹏 张迎春 +5 位作者 宋文丽 张鹏娟 张星月 刘振显 连晶晶 刘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63-1966,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胆囊癌患者,均于术后进行癌组织AEG-1检测。随访2年,记录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因...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胆囊癌患者,均于术后进行癌组织AEG-1检测。随访2年,记录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128例患者癌组织AEG-1阳性率71.87%。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胆总管浸润、淋巴结转移、AEG-1表达是生存影响因素(P<0.05)。AEG-1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胆囊癌组织AEG-1表达与肿瘤最大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周围组织侵犯等有关,且AEG-1表达是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临床病理 预后 生存分析 血管新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