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BB和CSF1R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宇龙 李庚 +2 位作者 吴靖芳 薛刚 林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基因表达的特点,探寻CRSwNP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从美国GEO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CRSwNP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筛选CRSwNP与健康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基因表达的特点,探寻CRSwNP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从美国GEO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CRSwNP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筛选CRSwNP与健康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获取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包分析关键基因对常见免疫细胞的影响。(2)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32例CRSwNP患者为CRSwNP组,另选取同期无鼻窦炎病史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两组标本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RSwNP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关键蛋白的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关键蛋白诊断CRSwNP的效能。结果(1)对获取的3个基因表达数据库集(GSE36830、GSE23552和GSE194282)进行分析显示,CRSwNP有156个DEGs;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的作用多与免疫功能有关;筛选出细胞色素b-245β链(CYBB)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等关键基因。(2)HE染色结果显示,CRSwNP组织上皮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间质水肿;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CYBB、CSF1R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血浆CYBB[(21.20±3.00)μg/ml vs.(17.66±1.66)μg/ml,P<0.001]和CSF1[(477.37±86.63)pg/ml vs.(370.71±66.24)pg/ml,P<0.001]水平均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YBB和CSF1水平诊断CRSw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95%CI 0.802~0.974)、0.821(95%CI 0.711~0.931),二者联合诊断CRSwNP的AUC为0.927(95%CI 0.851~1.000)。结论CYBB、CSF1R可能参与了CRSwNP的发生发展,血浆CYBB、CSF1水平可能成为CRSwNP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筛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鼻旁窦壁骨质厚度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胡瑞利 张晓辰 +5 位作者 徐晓燕 李泽飞 丁永清 解琪 张青俊 薛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分析正常鼻旁窦各窦壁骨质厚度差异,探讨其对于慢性鼻窦炎整体骨炎评分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就诊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于我院行鼻窦CT检查的39例患者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双侧上颌窦后外侧壁、双侧筛窦前壁和后壁、... 目的分析正常鼻旁窦各窦壁骨质厚度差异,探讨其对于慢性鼻窦炎整体骨炎评分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就诊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于我院行鼻窦CT检查的39例患者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双侧上颌窦后外侧壁、双侧筛窦前壁和后壁、双侧额窦后壁及双侧蝶窦前壁骨质厚度,分析各鼻旁窦骨质厚度差异,估测各鼻旁窦骨质厚度95%可信区间。结果测得各窦壁骨质平均厚度,上颌窦后外侧壁为(1.35±0.17)mm,前组筛窦外侧壁为(0.82±0.08)mm,后组筛窦壁为(0.80±0.06)mm,额窦后壁为(1.22±0.21)mm,双侧蝶窦前壁为(0.81±0.11)mm,各组鼻旁窦骨质厚度总体存在统计学差异(F=134.6,P<0.05),多重比较显示上颌窦后外侧壁、额窦后壁骨质较厚且与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壁骨质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壁骨质厚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鼻旁窦骨质厚度存在差异,上颌窦、额窦骨质较厚而筛窦、蝶窦骨质较薄。这种差异可导致对慢性鼻窦炎上颌窦、额窦骨质增厚程度的高估以及筛窦、蝶窦骨质增厚程度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旁窦 厚度 慢性鼻窦炎 整体骨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黏膜肥厚的定量研究
3
作者 胡瑞利 张晓辰 +5 位作者 徐晓燕 李泽飞 丁永清 解琪 张青俊 薛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黏膜代偿性肥厚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手术治疗的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CT图像,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3组:A组1~5 a,B组6~10 a,C组病程10 a以上,比较各组患者下鼻甲内侧面黏膜厚度、密度的差异。结果3组...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黏膜代偿性肥厚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手术治疗的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CT图像,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3组:A组1~5 a,B组6~10 a,C组病程10 a以上,比较各组患者下鼻甲内侧面黏膜厚度、密度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下鼻甲内侧面黏膜厚度分别为(4.2±0.8)mm、(5.2±0.7)mm及(4.7±1.3)mm,B组患者下鼻甲内侧面黏膜较A组及C组厚,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下鼻甲内侧面黏膜密度逐渐增高,分别为(38.6±7.1)HU,(49.7±4.5)HU,56.7(41.6,59.3)HU,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程鼻中隔偏曲患者其下鼻甲黏膜代偿性肥厚存在形态学差异,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病程患者下鼻甲黏膜肥厚的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 代偿性黏膜肥厚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眼耳鼻喉科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少华 薛刚 李洁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慢性鼻窦炎可引起患者产生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并影响其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和生命活力。而《眼耳鼻喉科护理》一书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有较详细的记录。《眼耳鼻喉科护理》由席淑新编写,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慢性鼻窦炎可引起患者产生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并影响其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和生命活力。而《眼耳鼻喉科护理》一书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有较详细的记录。《眼耳鼻喉科护理》由席淑新编写,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14章,其中眼科9章;耳科、鼻科、咽喉科及气管、食管异物各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食管异物 健康教育护理 鼻科 咽喉科 耳鼻喉科护理 手术患者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C1高表达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凋亡
5
作者 宾禹 李子雯 +6 位作者 左素微 孙思诺 李敏 宋佳茵 林旭 薛刚 吴靖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70,共12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1(APO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PTC细胞增殖、凋亡及关键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 2及K-M数据库分析APOC1在PTC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C1在PTC和癌...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1(APO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PTC细胞增殖、凋亡及关键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 2及K-M数据库分析APOC1在PTC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C1在PT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3株PTC细胞和正常甲状腺Nthyori 3-1细胞的表达。采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APOC1敲低和过表达PTC细胞模型(TPC-1细胞和BCPAP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分别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验细胞模型构建是否成功。通过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APOC1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和集落形成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和过表达APOC1对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及凋亡相关靶基因P21,P27,CDK4,CyclinD1,BCL-2,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APOC1敲低和过表达PTC细胞模型;PTC组织及3个PTC细胞株APOC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Nthyori 3-1细胞(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高(P<0.01),S和G2期的细胞比例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CDK4,CyclinD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p-JAK2,p-STAT3蛋白表达下调(P<0.001);增强组与沉默组结果相反:P21,P27,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p-JAK2,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01)。JAK2抑制剂AG490显著减弱过表达APOC1对BCPAP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P<0.01)。结论APOC1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缩短G0/G1期进程,促进PTC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载脂蛋白C1 增殖 凋亡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38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蕊 赵颖 +4 位作者 安晶 曾琳 薛刚 宋鸿儒 张玉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8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532例疑似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8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532例疑似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家属(呼吸科、皮肤科及耳鼻喉科家属除外)245名设为对照组,对AR患者和对照组进行AR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532例疑似AR患者中,388例(72.9%)至少一种变应原呈阳性。AR患者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艾蒿(89.9%)、普通豚草(44.1%)、猫上皮(21.4%)。在单一变应原阳性患者中,艾蒿阳性检出率(86.0%)明显高于其他变应原。在变应原的阳性程度分布中,艾蒿以2级、3级及6级为主,屋尘和屋尘螨以1级为主,其他变应原均以2级为主。不同月份、地区、年龄段的AR患者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份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坝上地区明显高于坝下地区,且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性别AR患者普通豚草、猫上皮、屋尘、屋尘螨及交链孢霉5种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过敏史、父/母患AR、哮喘史、吸二手烟、熬夜以及年龄3~24岁为AR发病的高危因素(OR>1);经常锻炼身体为AR的有效保护因素(OR<1)。结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艾蒿、普通豚草。变应原的分布与月份、地区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发生AR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既往过敏史、哮喘史、父/母患AR、年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变应性鼻炎 吸入性变应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评《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学》
7
作者 田雨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I0001-I0001,共1页
《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学》由王强修,陈海燕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8110323。本书共十一个章节,分别为甲状腺的胚胎发生及解剖学特点、甲状腺的组织学特点及生理特点、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核医学诊... 《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学》由王强修,陈海燕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8110323。本书共十一个章节,分别为甲状腺的胚胎发生及解剖学特点、甲状腺的组织学特点及生理特点、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核医学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免疫组化诊断、甲状腺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学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内科治疗、甲状腺非肿瘤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诊断 细胞学诊断 非肿瘤性疾病 甲状腺乳头状癌 解剖学特点 甲状腺肿瘤 治疗学 病理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EGF-C、VEGF-D及VEGFR-3联合TSH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静 李燕萍 +4 位作者 薛刚 张文静 李少英 张静 吴靖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4-1817,182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分析3个指标与临床病理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及甲功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5例,甲状腺良性肿...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分析3个指标与临床病理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及甲功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BT)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C/D和VEGFR-3浓度,并分析每位患者上述3个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PTC组血清VEGF-C和VEGFR-3浓度明显高于BT组(P<0.05);VEGF-D浓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血清VEGF-C和VEGFR-3浓度在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TSH升高组明显高于TSH正常组、年龄>45岁者明显高于≤45岁者、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明显高于≤2 cm的患者(P<0.05或P<0.01),VEGF-C和VEGFR-3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变化不一致,淋巴结转移组VEGF-C浓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而VEGFR-3则低于无转移组;二者均与性别无关;血清VEGF-D浓度在PTC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TSH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以及年龄、性别均无关。血清VEGF-C、VEGFR-3和TSH浓度的ROC曲线及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34和0.707(P<0.01);VEGF-D浓度线下面积0.556(P>0.05)。联合VEGF-C、VEGFR-3和TSH三个指标线下面积0.862(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C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的TSH结果,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VEGFR-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5a-5p/P53信号通路探讨EMT与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东 辛运超 +3 位作者 刘博 容宇 李彦明 郝雁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5a-5p在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耐药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与DOX耐药之间的功能和机制联系。方法分别采用si-miR-15a-5p、miR-15a-5p模拟物转染A549、A549/DOX抗性细胞(A549/D)。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miR-15a-5p在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耐药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与DOX耐药之间的功能和机制联系。方法分别采用si-miR-15a-5p、miR-15a-5p模拟物转染A549、A549/DOX抗性细胞(A549/D)。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s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及P53蛋白表达,qRT-PCR检测miR-15a-5p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子分析miR-15a-5p潜在靶基因。采用A549/D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miR-15a-5p过表达促进DOX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MTT分析结果显示,miR-15a-5p的敲低提高了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IC 50值:8.86±0.32μmol/L),miR-15a-5p的过表达降低了A549/D细胞的细胞活力(IC 50值:1.92±0.11μmol/L)。并且在A549细胞中阻断miR-15a-5p减少凋亡(P<0.001),在A549/D细胞中增加miR-15a-5p表达促进凋亡(P<0.00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转染si-miR-15a-5p逆转了DOX调节EMT的作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证明P53和miR-15a-5p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在A549细胞中阻断miR-15a-5p减少P53蛋白表达(P<0.001),在A549/D细胞中增加miR-15a-5p表达增加P53蛋白表达(P<0.01)。体内实验显示,miR-15a-5p agomir联合DOX可降低肿瘤体积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强了P5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miR-15a-5p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P53抑制EMT过程,增强肺癌细胞对DOX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a-5p P53 上皮间充质转化 非小细胞性肺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雪 尚小领 +3 位作者 乔海霞 张彦霞 张存晖 张玉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体外建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生物膜(BF),观察细菌形成BF后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从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离体腺样体组织中分离30株流感嗜血杆菌,并以96微孔板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SEM)鉴定BF形成;分... 目的体外建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生物膜(BF),观察细菌形成BF后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从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离体腺样体组织中分离30株流感嗜血杆菌,并以96微孔板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SEM)鉴定BF形成;分别测定氨苄西林(AMP)、头孢曲松(CRO)、左氧沙星(LVFX)和阿奇霉素(AZM)4种抗菌药物浮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生物膜菌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 30株流感嗜血杆菌体外都有不同程度BF形成。当BF形成后,不同抗生素的MBEC较其MIC、MBC增高程度大小不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EC/MBC:H=91.54,MBEC/MIC:H=87.91;P均<0.001)。AMP的MBEC最高,可高达MBC和MIC的100多倍;CRO的MBEC较MBC和MIC可增高数十倍,LVFX和AZM对BF的MBEC最接近于MBC和MIC。结论 BF形成后,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增强;氟喹诺酮类LVFX和大环内酯类AZM对流感嗜血杆菌BF作用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生物膜 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侧全聋78例病因分析
11
作者 吴立新 林彦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一侧全聋的病因。方法对所有以耳聋就诊的患者行纯音测听,对其中78例一侧全聋的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并结合头颅CT或MRI,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78例一侧全聋的病因分析如下:爆震伤2例,耳外伤2例,耳带状疱疹并面瘫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 目的探讨一侧全聋的病因。方法对所有以耳聋就诊的患者行纯音测听,对其中78例一侧全聋的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并结合头颅CT或MRI,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78例一侧全聋的病因分析如下:爆震伤2例,耳外伤2例,耳带状疱疹并面瘫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例,脑外伤3例(其中1例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3例,突发性聋10例,有明确流行性腮腺炎病史者23例,31例患者的病因不清。结论一侧耳聋与腮腺炎有密切关系,而且多为幼儿或儿童期发病,因此使用腮腺炎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耳聋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病因 腮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载脂蛋白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超友 赵如华 +3 位作者 霍蓉花 倪涛 薛刚 吴靖芳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APOE在PTC发生及淋巴结转移(LNM)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161例PTC患者(PTC组)和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目的探讨APOE在PTC发生及淋巴结转移(LNM)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161例PTC患者(PTC组)和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PTC患者分为LNM组(PTC伴淋巴结转移,n=51)和单纯PTC组(PTC不伴淋巴结转移,n=110)。按照APOE中位数水平将PTC组分为:高水平组(>128.90 ng/L,n=80)及低水平组(≤128.90 ng/L,n=8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患者血浆中APOE的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基线资料、脂代谢相关指标及APOE蛋白水平与PTC及LNM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APOE对PTC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TIMER数据库分析APOE基因在泛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APOE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C组APO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POE是预测PTC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APOE预测PTC发生的AUC为0.639,诊断临界值为109.99 ng/L,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48.4%。LNM组APOE水平明显高于单纯PTC组(P=0.022)。APOE、年龄、LP(a)与PTC发生LNM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APOE的水平越高(OR=1.286,95%CI:1.033~1.602,P<0.05)。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APOE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P<0.01),且与B细胞、中性粒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水平血浆APOE是PTC发生LNM的重要标志物,且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其可作为评估PTC发生及进展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