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改良经皮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杜秀玉 翟晓东 +5 位作者 刘志 李媛莉 杨静 孙志强 杨晓洪 高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6期109-111,138,共4页
目的 评估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1例实施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镇痛镇静药物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 评估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1例实施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镇痛镇静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36)给予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照组(n=35)给予地西泮或冬眠合剂.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术中血氧饱和度、气道刺激反应、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结果 两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渗血及术后渗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刺激反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操作期间血氧饱和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及气胸病例.结论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可显著减轻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气道刺激反应,维持操作期间血氧饱和度的稳定,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镇痛 经皮气管切开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疗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对脑神经损伤患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很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但采用这种方式治疗患者经常会出现脑神经损伤,导致患者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眼睑下垂、肢体瘫痪等。脑神经损伤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维生素B...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很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但采用这种方式治疗患者经常会出现脑神经损伤,导致患者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眼睑下垂、肢体瘫痪等。脑神经损伤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维生素B1、营养神经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高压氧疗会有所提升脑神经损伤患者的血氧含量和血氧张力,提高受损神经的有氧代谢速度,减少酸性代谢物质产生。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给脑部组织供应营养物质、能量,也可以修复受损神经、效应器,活化无效神经元、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损伤 眼睑下垂 肢体瘫痪 高压氧疗 有氧代谢 血氧含量 吞咽困难 氧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秀峰 李小菲 +5 位作者 王静辉 王慧静 王立雯 甄诚 王鹏飞 刘熙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和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以药物分组处理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大鼠血脑屏障功能、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和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伊文思蓝渗出量、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COX-2、IL-6、iNOS水平、脑组织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CAT、GSH-Px、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蒲公英提取物组比较,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54±0.23)分vs(1.43±0.19)分]、伊文思蓝渗出量[(22.15±3.61)ng/mg vs(6.54±1.24)ng/mg]、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31.97±5.26)%vs(3.51±0.94)%]、血清COX-2[(5.82±1.16)ng/ml vs(1.34±0.42)ng/ml]、IL-6[(1.47±0.31)ng/ml vs(0.43±0.14)ng/ml]、iNOS[(59.91±10.36)U/ml vs(13.94±3.78)U/ml]、脑组织活性氧[(4.70±0.45)U/kg vs(1.70±0.51)U/kg]、丙二醛水平[(3.72±0.52)nmol/mg vs(1.17±0.34)nmol/mg]显著升高(P<0.05),CAT[(2.54±0.59)U/mg vs(5.68±1.04)U/mg]、GSH-Px[(8.01±0.86)U/mg vs(16.97±3.03)U/mg]、Nrf2(0.67±0.13 vs 1.07±0.19)、HO-1(0.55±0.07 vs 0.86±0.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ICH大鼠抗氧化活性,阻止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展,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修复血脑屏障功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Sprague-Dawley 蒲公英属 蒲公英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贝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乔建新 刘熙鹏 +2 位作者 刘明 王静辉 管超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加贝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125只实验用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贝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5只,其中加贝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经... 目的探讨加贝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125只实验用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贝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5只,其中加贝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经腹腔注射加贝酯25、50、75 mg进行干预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行盲法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神经细胞凋亡状况,测定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炎症因子、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mRNA、质核因子κB(NF-κB)均低于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凋亡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溶性相关蛋白(Bax)mRN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NF-κB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贝酯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A、SOD、bcl-2 mRNA、质NF-κB均高于加贝酯低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率、GSH-Px、CAT、TNF-α、IL-1β、IL-6、Bax mRNA、Caspase-3、核NF-κB均低于加贝酯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贝酯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A、SOD、bcl-2 mRNA、质NF-κB均高于加贝酯中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率、GSH-Px、CAT、TNF-α、IL-1β、IL-6、Bax mRNA、Caspase-3、核NF-κB均低于加贝酯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贝酯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A、SOD、bcl-2 mRNA、质NF-κB均高于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CAT、TNF-α、IL-1β、IL-6、Bax mRNA、Caspase-3、核NF-κB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贝酯低剂量组GSH-Px水平高于模型组,加贝酯中、高剂量组GSH-Px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贝酯能够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病理损伤程度,能够抑制再灌注后脂质氧化反应,发挥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损伤,而以上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降低脑组织炎症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贝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用胃肠内营养乳剂对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洪 刘熙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8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120例需肠内营养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方法分为实验组:胃肠内营养乳剂组和对照组:自制均浆膳...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120例需肠内营养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方法分为实验组:胃肠内营养乳剂组和对照组:自制均浆膳组,于受伤48h内分别开始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瑞高)胃管注入护理和自制均浆膳胃管注入一般常规营养治疗,两种不同营养治疗持续期限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的动态变化。结果低蛋白血症实验组发生率3.4%,对照组发生率36.7%(χ2=54.2,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实验组为(38.1±6.77)g/L(t=4.05,P<0.01),对照组为(32.2±6.57)g/L(t=3.98,P<0.01),TP实验组为(71.8±8.28)g/L,对照组为(63.4±7.62)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预防和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结论胃肠内营养乳剂早期应用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低蛋白血症有明确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营养乳剂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内营养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璐 乔建新 王鹏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行肿瘤切除术的脑胶质瘤8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WHO胶质瘤分级分为低级别组32例、高级别组50例;另选取同期行颅...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行肿瘤切除术的脑胶质瘤8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WHO胶质瘤分级分为低级别组32例、高级别组50例;另选取同期行颅内减压手术的脑外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脑胶质瘤组织、正常脑组织中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c-Myc和骨膜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级别组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低级别组(P<0.05,P<0.01)。c-Myc和骨膜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侵袭转移呈正相关。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可为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骨膜蛋白 侵袭 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季晓军 翟晓东 +3 位作者 栗晓芳 赵佩林 岳森卉 张月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2组均治疗30 d。统计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清除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脊液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总清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WBC)、多核细胞水平及血清TNF-α、PCT、CRP水平降低,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2组脑脊液糖水平升高,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加环素可提高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率,改善脑脊液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颅内感染 耐药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永达 冯晓崧 刘熙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指与患者颅脑外伤首次CT检查比较,手术CT或第2次CT扫描出现全新出血病灶或既有出血病灶范围扩大。一般情况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目前,颅脑损伤已成为导致青壮年伤残和死...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指与患者颅脑外伤首次CT检查比较,手术CT或第2次CT扫描出现全新出血病灶或既有出血病灶范围扩大。一般情况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目前,颅脑损伤已成为导致青壮年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如何有效救治颅脑损伤现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国内颅脑损伤患者多数在基层医院就诊,但基层医院医师专业知识和救治能力有限,需要一些专业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帮助提高对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以降低颅脑损伤的残疾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出血病灶 颅脑外伤 救治水平 救治能力 医院医师 残疾率 全球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慧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颅脑外伤是一种由外界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头部损伤的外伤性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发生率逐渐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其中昏迷时间> 12 h、意识障碍加重或二次昏迷者称为重度颅脑外伤。颅脑外伤病情发展速度快,病程迁移,... 颅脑外伤是一种由外界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头部损伤的外伤性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发生率逐渐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其中昏迷时间> 12 h、意识障碍加重或二次昏迷者称为重度颅脑外伤。颅脑外伤病情发展速度快,病程迁移,易引起多种后遗症,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对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在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还要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有效治疗措施 负面情绪 意识障碍 间接暴力 外伤性疾病 昏迷时间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