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泽生 安国芝 张久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skin,LIS)的病因、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报告1例少见的LIS,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典型皮损表现为紫红色或黄红色浸润性斑块,好发于面... 目的:探讨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skin,LIS)的病因、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报告1例少见的LIS,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典型皮损表现为紫红色或黄红色浸润性斑块,好发于面部;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团块状浸润,表皮无异常改变。病程经过良性,常可自发性缓解和复发。LIS需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日光疹、网状红斑黏蛋白病、假性淋巴瘤鉴别,但鉴别困难。治疗方法有多种,但不能预防复发。结论:LIS皮损主要累及头、面、颈部等曝光部位,组织病理学表现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LIS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无不良反应,但是否复发,须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小英 高晓莉 +2 位作者 王庆谊 王剑锋 周向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因面部红斑、破溃及结痂1年,于2019年11月13日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前因玉米秸秆划伤鼻尖后出现黄豆大结痂,无痒痛,未予诊治。皮损逐渐扩展至鼻翼两侧,伴疼痛,曾接受伊曲康唑、碘化钾... 1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因面部红斑、破溃及结痂1年,于2019年11月13日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前因玉米秸秆划伤鼻尖后出现黄豆大结痂,无痒痛,未予诊治。皮损逐渐扩展至鼻翼两侧,伴疼痛,曾接受伊曲康唑、碘化钾及异烟肼等治疗,皮损时有好转,反复发作。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饮食及二便均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发热、咳嗽、咳痰、头痛、骨痛及关节胀痛。否认恶性肿瘤病史,否认器官移植等手术史,无养鸽等接触禽类史。否认遗传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皮肤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素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自噬的研究
3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性对照(NC)组、si-NC+HA组(转染NC si RNA+1.0μmol/L HA)及si-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HA组(转染PTEN siRNA+1.0μmol/L H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胶原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及m TOR途径中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si-PTEN+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i-NC+HA组(P<0.05);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低于si-NC+HA组(P<0.05)。结论:HA通过调控m TOR途径介导的细胞自噬可抑制KF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竹红菌素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干扰素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影响——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黑色素瘤》
4
作者 贾莎莎 赵旭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中国肿瘤整合诊断指南:黑色素瘤》由郭军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4201248。本书以美国、欧洲的相关指南为参考,同时与中国患病人群的遗传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密切结合起来。研究中更强调中国特点,还考虑到了医疗的可及... 《中国肿瘤整合诊断指南:黑色素瘤》由郭军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4201248。本书以美国、欧洲的相关指南为参考,同时与中国患病人群的遗传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密切结合起来。研究中更强调中国特点,还考虑到了医疗的可及性,更适合中国人群。主要对黑色素瘤的发病原因和特点、诊断原则、外科手术原则、治疗康复等内容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从流行病学、预防和筛查方面概述黑色素瘤;第二章分析了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与影像诊断原则;第三章研究了黑色素瘤分期;第四章研究了黑色素瘤外科手术原则,包括原发灶、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淋巴结清扫术;第五章研究了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分为传统、免疫与靶向、淋巴结辅助放疗和不同亚型的辅助治疗原则;第六章对黑色素瘤的晚期治疗方法开展研究,分为药物治疗、处理特殊病灶,以及特殊类型处理方法等;第七章,则是对黑色素瘤的康复方法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治疗 黑色素瘤 康复方法 科学技术出版社 诊断指南 外科手术 诊断原则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BANCR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晓静 孟玮 +1 位作者 徐宏俊 周向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59,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BANCR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q PCR检测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BANCR的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ANC...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BANCR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q PCR检测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BANCR的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抑制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NCR在黑色素瘤中高表达,而且在淋巴结转移或病理分期越高的患者中越显著;BANCR的表达越高,黑色素瘤患者生存越差;抑制BANCR表达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沉默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长链非编码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同时它也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BANCR 迁移 侵袭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泽生 岳良 +1 位作者 安国芝 孟昭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7-570,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80例女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CIU组)和2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及总IgE水平,并将其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和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CIU组血清总IgE...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80例女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CIU组)和2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及总IgE水平,并将其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和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CIU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3.887,P<0.01)。CIU组血清DHEA-S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2.431,P<0.05)。DHEA-S水平与CIU的轻、中、重度分级呈负相关(rs=-0.562,P<0.05)。CIU患者血清总IgE≥175 g/L时,其与病情分级呈正相关(rs=0.764,P<0.05),与DHEA-S水平呈负相关(rs=-0.69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女性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血清总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孟昭影 周向昭 +1 位作者 安国芝 成日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阴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金良 任占芬 +1 位作者 罗寰 吴远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5-752,共8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和皮...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和皮肤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81例CTD-P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LE-PAH)36例,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systemic sclerosi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Sc-PAH)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肺动脉高压(primary Sj?gren syndrome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SS-PAH)21例。收集并分析这81例CTD-PAH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经胸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TD-PAH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1例CTD-PAH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54±9.76)岁,57例(70.4%)伴有雷诺现象,女性77例(95.1%)。SLE-PAH(44.4%)是最常见的CTD-PAH,其次是SSc-PAH(29.6%)、pSS-PAH(25.9%)。自身抗体以抗U1核糖核蛋白(U1 ribonucleoprotein,U1RNP)抗体为主(56.8%)。SLE-PAH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pSS-PAH和SSc-PAH患者(P<0.05)。81例CTD-PAH患者均完成随访,无一人失访。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2%、77.9%、65.7%。其中SLE-PAH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4%、88.5%、78.5%,SSc-PAH患者依次为74.1%、63.9%、47.3%,pSS-PAH患者分别为85.7%、74.6%、62.6%。单因素Cox分析显示,CTD类型、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2.0 L/(mL·m^(2))、合并轻度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440 m、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15.0%、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合并雷诺现象、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1400 ng/L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0.55 ng/L是影响CTD-PAH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经校正年龄、右心房压力(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及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SSc-PAH患者的死亡风险是SLE-PAH患者的3.728倍(P<0.05),6MWD<440 m的CTD-PAH患者的死亡风险是6MWD≥440 m者的5.629倍(P<0.05),RDW-CV>15.0%的CTD-PAH患者死亡风险是RDW-CV≤15%者的2.785倍(P<0.05),合并HUA的CTD-PAH患者死亡风险是未合并HUA者的3.978倍(P<0.05),血清ET-1浓度>0.55 ng/L的CTD-PAH患者死亡风险是血清ET-1浓度≤0.55 ng/L者的3.186倍(P<0.05)。结论:CTD-PAH患者以女性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雷诺现象,过半数的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SLE-PAH是最常见的CTD-PAH,SSc-PAH患者的预后最差。CTD类型、6MWD<440 m、RDW-CV>15.0%、合并HUA和血清ET-1水平>0.55 ng/L是CTD-PA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CTD-PAH患者,加强早期干预并积极有效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尿酸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检测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远慧 黄攀登 +1 位作者 安国芝 周向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13-315,319,共4页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表达量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取黑色素瘤组织和肿瘤旁正常组织,检测RI的表达量;培养B16-F10细胞,过表达RI后测定细胞的增殖、侵袭行为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表达量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取黑色素瘤组织和肿瘤旁正常组织,检测RI的表达量;培养B16-F10细胞,过表达RI后测定细胞的增殖、侵袭行为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建立黑色素瘤移植瘤动物模型,称量移植瘤的重量。结果:(1)临床组织标本相关结果:不同TNM分期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均低于肿瘤旁正常组织且TNM分期越高、RI的表达量越低;(2)细胞实验相关结果:过表达RI组细胞的OD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少于阴性对照组,PKB、GSK-3β、ILK、PI3K、AKT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3)动物实验相关结果:过表达RI组小鼠的黑色素瘤移植瘤重量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增加RI的表达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 侵袭 增殖 移植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IL-2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远慧 陈雷刚 +5 位作者 杨亚慧 杨晓静 黄攀登 冯冬梅 杨金良 周向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19-1623,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IL-2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处于活动期的皮肌炎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间质性肺病(ILD)将其分为ILD组(n=37)和非ILD组(n=52)...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IL-2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处于活动期的皮肌炎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间质性肺病(ILD)将其分为ILD组(n=37)和非ILD组(n=52)。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初治处于缓解期的皮肌炎患者(缓解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肌病活动性视觉模拟评分(MYOACT)评估病例组患者疾病活动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YKL-40和IL-23的水平。结果:病例组和缓解组血清YKL-40、IL-23、ESR、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ILD组血清YKL-40、IL-23、MYOACT评分、ESR、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高于非ILD组(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和缓解组皮肌炎患者血清YKL-40、IL-23与MYOACT评分、ESR、铁蛋白呈不同程度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YKL-40、IL23对于诊断皮肌炎均有一定价值,AUC分别为0.904、0.881,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AUC为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6%、90.00%,准确性为89.26%。结论:血清YKL-40和IL-23参与了皮肌炎发病过程,并且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有望成为临床辅助诊断皮肌炎的生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人软骨糖蛋白-39 白细胞介素-23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及相关上下游分子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雷刚 周向昭 +3 位作者 王世宁 李亚维 刘媛媛 李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5-720,共6页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TSG)-6及相关上下游分子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瘢痕疙瘩样本,另取50例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SG-6的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SG-6、磷酸化磷酸肌...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TSG)-6及相关上下游分子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瘢痕疙瘩样本,另取50例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SG-6的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SG-6、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样本中微小RNA(miR)-23b、miR-181a及miR-376b的表达水平。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TSG-6的阳性表达率、TSG-6、Fas及FasL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PI3K、pAKT、TGF-β1、p-Smad3、miR-23b、miR-181a及miR-376b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组织中TSG-6的表达水平与p-PI3K、p-AKT、TGF-β1、p-Smad3、miR-23b、miR-181a及miR-376b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Fas及FasL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TSG-6表达降低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关,其机制可能涉及上游miR-23b、miR-181a、miR-376b及下游PI3K/AKT、Fas/FasL、TGF-β1/Smad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 微小RNA PI3K/AKT通路 Fas/FasL通路 TGF-β1/Smad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综合征并发急性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静 周向昭 侯文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1,共2页
患者女,39岁。因双下肢红斑结节2个月余,复发伴口腔、外阴溃疡l周于2012年3月22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患上呼吸道感染,随后于双小腿出现少数红斑、结节,伴有疼痛及低热,曾在我科门诊诊断为“结节性红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 患者女,39岁。因双下肢红斑结节2个月余,复发伴口腔、外阴溃疡l周于2012年3月22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患上呼吸道感染,随后于双小腿出现少数红斑、结节,伴有疼痛及低热,曾在我科门诊诊断为“结节性红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皮损逐渐消退,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白血病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并发肠梗阻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国芝 冯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91-691,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左侧腰背部起皮疹伴疼痛5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腰背部出现疼痛,未诊治。后发现左侧腰背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当地医院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无好转。皮疹进一步增多,... 患者男,69岁。因左侧腰背部起皮疹伴疼痛5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腰背部出现疼痛,未诊治。后发现左侧腰背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当地医院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无好转。皮疹进一步增多,疼痛加重,不能入眠。患者2个多月前行腹股沟疝气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棉胶样婴儿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昭影 安国芝 +1 位作者 周向昭 马文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2-532,共1页
关键词 火棉胶样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Fn14/γδT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温杰 冯冬梅 +4 位作者 孟昭影 郝丽莎 周向昭 吴远慧 连晶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对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Fn14/γδT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30例,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功能亚群的表达,分析γδT细胞亚群表达... 目的:对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Fn14/γδT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30例,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功能亚群的表达,分析γδT细胞亚群表达与过敏性紫癜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过敏性紫癜组患者γδT细胞中Vδ2^(+)T细胞比例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患者Vδ1^(+)/Vδ2^(+)T细胞比值以及γδT细胞中Vδ1^(+)T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n14/Vδ1^(+)T细胞亚群、Fn14/Vδ2^(+)T细胞亚群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得出γδT细胞中Fn14/Vδ2^(+)T细胞亚群的表达是影响过敏性紫癜患者一线治疗药物疗效的危险因素(P=0.038,OR=135.24,95%CI:34.453~428.163)。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会受到Fn14/γδT细胞亚群的影响,对于复发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治疗,Fn14信号通路可能会成为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过敏性紫癜 受体Fn14 肿瘤坏死因子氧弱凋亡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型分布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温丽英 葛丽平 +1 位作者 张斌 冯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4-495,共2页
关节病性银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Ps 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毁损性关节炎,具有银屑病皮损,是银屑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在银屑病患者中发病率为6%~42%[1]。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证实,免疫功能异常在其... 关节病性银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Ps 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毁损性关节炎,具有银屑病皮损,是银屑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在银屑病患者中发病率为6%~42%[1]。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证实,免疫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起核心作用,研究外周血Th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对Ps A的发生发展目前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关节病性 TH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活血通络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杨洁 温丽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44-154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活血通络法内服配合解毒止痛中药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经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与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清肝活血通络的中药内服配合解毒止痛的中药外...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活血通络法内服配合解毒止痛中药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经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与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清肝活血通络的中药内服配合解毒止痛的中药外敷,两组均在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两组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清肝活血通络法内服配合解毒止痛的中药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清肝 活血 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与微生物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由瑾 温丽英 +4 位作者 杨晓静 冯冬梅 苏华 周向昭 安国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9-532,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与微生物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经治HSP患儿200例(观察组)及100位健康儿童(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咽拭子培养并进行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与微生物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经治HSP患儿200例(观察组)及100位健康儿童(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咽拭子培养并进行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血清学检测。对两组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咽拭子检出率、TORCH检出率及总体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2型相应IgG和IgM抗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SP各亚型间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整体检出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与HSP整体患病情况间存在正相关(r1、r2=0.118、0.123,P均<0.05),且均为HSP整体患病的危险因素(OR1=2.086[1.021,4.262],OR2=6.882[0.887,53.381])。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与单纯型HSP患病情况间存在正相关(r1、r2=0.496、0.371,P均<0.05),且两者均为单纯型HSP患病的危险因素(OR1=11.072[4.678,26.206],OR2=28.286[3.494,229.019])。结论:HSP发病(尤其是单纯型)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微生物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被引量:1
19
作者 冀斐 温杰 +1 位作者 佟长青 孟昭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8-550,共3页
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20 d,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消瘦、贫血貌、慢性重病容。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以双足踝、足底为主可见对称、密集分布的暗红色斑疹,部分融合成红褐... 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20 d,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消瘦、贫血貌、慢性重病容。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以双足踝、足底为主可见对称、密集分布的暗红色斑疹,部分融合成红褐色瘀斑。腹部CT示脂肪肝,胆汁淤积。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γ球蛋白升高;骨髓涂片可见骨髓增生活跃,分类见骨髓瘤细胞。结合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γ-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评《银屑病(第三版)》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海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F0004-F0004,共1页
《银屑病(第三版)》由方栩主编,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1420319。本书共分为6个篇章展开论述,涉及银屑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与临床鉴别、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重点对银屑病的流行概况、发病机制、各类型的临床特... 《银屑病(第三版)》由方栩主编,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1420319。本书共分为6个篇章展开论述,涉及银屑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与临床鉴别、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重点对银屑病的流行概况、发病机制、各类型的临床特征、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患者的自我保健等知识进行了深度阐述。全书内容适合临床医师、各级皮肤病专科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学习。且该书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进一步提升健康教育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保健 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医师 银屑病 自我保健 流行概况 患者家属 临床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