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良包皮系带成形术联合环切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评《泌尿外科护理手册》
1
作者 武洁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泌尿外科护理手册》由刘玲、何其英、马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030455642。包皮过长是很多男性都会出现的烦恼,如不进行治疗,会引发炎症,容易导致龟头包皮炎,也容易使男人患上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影响夫妻生活,还... 《泌尿外科护理手册》由刘玲、何其英、马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030455642。包皮过长是很多男性都会出现的烦恼,如不进行治疗,会引发炎症,容易导致龟头包皮炎,也容易使男人患上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影响夫妻生活,还会引起细菌的交叉感染导致伴侣患上疾病,甚至有可能会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龟头包皮炎 综合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护理 夫妻生活 交叉感染 应用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其全域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比较DCIS-Mi和DCIS组间各参数差异,并分析最佳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Mi组K^trans 参数中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Ke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50、P75、P90 ,V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25、P50、P75 均高于DCIS组(P均<0.05)。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K^trans 平均值、K^trans -P25、K^trans -P50、K^trans -P75、K^trans -P90、KeP-P50、KeP-P75、KeP-P90、VP平均值、VP-P75 为诊断DCIS-Mi的最佳变量,且其诊断DCIS-Mi的ROC曲线AUC均>0.80。联合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AUC(0.968),其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52、0.962和0.947。结论 DCE-MRI全域直方图分析能量化反映肿瘤特征,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DCIS与DCIS-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位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及DCE-MRI对乳腺纯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较3组DWI和MRI-DCE特点。结果:纯DCIS、DCIS-Mi及IDC的最小ADC值(ADCMin)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33,1.36)、1.25(1.23,1.26)和1.08(1.06,1.12)×10-3mm^2/s,呈降低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与最小ADC值的差值(ADCDR)的中位数分别为0.13(0.11,0.14)、0.21(0.19,0.24)和0.34(0.31,0.37)×10-3mm^2/s,呈增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值取1.285×10-3mm^2/s是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1.175×10-3mm^2/s是鉴别DCIS-Mi和IDC最佳阈值;ADCDR值取0.165×10-3mm^2/s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值0.265×10-3mm^2/s是鉴别纯DCIS-Mi和IDC最佳阈值。DCIS-M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倾向于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少数肿块样DCIS-Mi常边缘呈毛刺状或不规则,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边缘强化;非肿块样纯DCIS趋向于线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一般较均匀,肿块样DCIS往往边缘清晰,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或不均匀;IDC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其边缘和内部强化特点常表现多种形成。结论:DCE-MRI联合DWI有助于鉴别乳腺纯DCIS、DCIS-Mi和IDC,尤其ADCMin、ADCDR、簇环状强化和边缘强化强化对诊断DCIS-Mi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微浸润癌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8
4
作者 岳瑞雪 胡崇珠 +10 位作者 郝鑫 杨进强 韩猛 崔国忠 王建军 张志生 孔凡庭 张维 何文博 李现桥 周新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8-254,共7页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三种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1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TCbHP组78例、THP组70例、AC-THP组3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影响。结果:总人群tpCR率为58.9%(106/180)。TCbHP组的tpCR率为64.1%(50/78),高于THP组的54.3%(38/70)和AC-THP组的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TCbHP组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10/78),高于THP组的4.3%(3/70)和AC-THP组的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HP组的既定方案完成率为98.6%(69/70),高于TCbHP组的92.3%(72/78)和AC-THP组的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180例患者中绝经后组与绝经前组的tpCR率分别为65.4%(70/107)与49.3%(36/73),HER-2免疫组织化学法(IHC)3+组与HER-2 IHC2+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的tpCR率分别为65.0%(102/157)与17.4%(4/23),激素受体(HR)阴性组与HR阳性组的tpCR率分别为78.0%(64/82)与42.9%(42/98),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与其他紫杉类药物组的tpCR率分别为66.3%(65/98)与50.0%(41/8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 IHC3+、HR阴性、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t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CbHP、THP、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TCb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745,共9页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微小浸润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27例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DCIS-Mi)...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微小浸润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27例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行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和乳腺专用相控阵列表面线圈进行乳腺检查。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中从多个感兴趣区中选出ADCMin和最大表观扩散系数,同时计算ADCDR,此外,分析MRI-DCE特点。结果DCIS-Mi的ADCMin明显低于DCIS[(1.15±0.03)×10-3 mm2/s比(1.34±0.04)×10-3 mm2/s,t=-7.192,P=0.002],ADCDR值高于DCIS[(0.32±0.03)×10-3 mm2/s比(0.18±0.08)×10-3 mm2/s,t=-10.228,P<0.001];DCIS-Mi早期强化率高于DCIS[159.71(157.82,162.49)%比147.29(143.59,160.22)%,Z=-3.578,P=0.007]。DCIS-M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以节段为主,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肿块内部特点、肿块边缘、肿块内部强化特点、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ADCMin及ADCDR为诊断DCIS-Mi最佳变量,最佳变量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特点和肿块内部强化特点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临界值分别为:1.12×10-3 mm2/s、0.31×10-3 mm2/s、1.50、1.50。结论DCE-MRI联合ADC值有助于鉴别乳腺DCIS-Mi和DCIS,尤其ADCMin、ADCDR、非肿块内部强化和肿块内部强化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磁共振增强扫描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应用Philips In...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差(ADCDR)及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3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术前应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乳腺检查。在ADC图中寻找ADCMin和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Max),计算ADCDR=ADCMax-ADCMin,另外分析DCE-MRI特征。结果 DCIS-Mi的ADCMin低于DCIS(t=-3.284,P=0.003),ADCDR高于DCIS(t=16.541,P <0.001),DCIS-Mi早期强化率高于DCIS(Z=13.726,P <0.001)。ADCMin临界值为1.15×10^-3mm^2/s,ADCDR临界值为0.30×10^-3mm^2/s。DCI非肿块样强化,以局灶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表现为均匀强化;DCIS-Mi表现非肿块样强化,其以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结论 ADCMin、ADCDR和内部强化特点对DCIS和DCIS-Mi鉴别诊断最有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C和FISH检测乳腺癌HER-2与ER、PR、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孙喜斌 王立坤 梁晚平 刘运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HER-2蛋白()表达74.42%、63.89%;在ER、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有HER-2基因扩增分别为22.39%、24.32%,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46.51%、47.22%;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蛋白表达()为62.86%,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38.67%;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38.10%,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27.94%,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淋巴结转移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胃十二指肠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东东 武雪亮 +3 位作者 何琨 周海丰 王立坤 陶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63-2764,共2页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术后常见的一种早期并发症.以术后胃动力紊乱、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1]。以往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报道较多,但非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有关报道...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术后常见的一种早期并发症.以术后胃动力紊乱、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1]。以往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报道较多,但非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有关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我院行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术后发生PGS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与同期未发生PGS的患者作对照,讨论与PGS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瘫综合征 胃十二指肠手术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胃大部切除术后 腹部术后 胃动力紊乱 早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