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大黄酚制剂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记忆功能的实验筛选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超 张丹参 +3 位作者 赵晓倩 师方圆 朱成琳 薛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7-1612,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方法采用小鼠脑I/R损伤模型,进行避暗、探索、跳台、穿梭实验,观察3... 目的研究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方法采用小鼠脑I/R损伤模型,进行避暗、探索、跳台、穿梭实验,观察3种大黄酚制剂对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对各剂量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进行测定,以及小鼠断头缺氧后存活时间和脑指数的测定。结果 3种大黄酚制剂可明显改善脑I/R损伤所致的记忆障碍;提高SOD、GSH-Px活力,延长缺氧后存活时间和增加脑指数,以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3种大黄酚制剂对脑I/R损伤小鼠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以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缺氧 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淑娟 吴艳娜 +4 位作者 康毅 尹永强 高卫真 刘艳霞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对心脏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凋亡的影响而进一步探讨其对心脏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1次,3个循环下肢无创性5 min缺血5 min再灌建立NLIP模型。实验分3组:心肌缺血/再灌组(I/R)、心脏缺... 目的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对心脏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凋亡的影响而进一步探讨其对心脏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1次,3个循环下肢无创性5 min缺血5 min再灌建立NLIP模型。实验分3组:心肌缺血/再灌组(I/R)、心脏缺血预适应组(IP)、NLIP组。再灌末取心肌组织,以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AAR×100%);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基因的表达;分离心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基因表达率。结果与I/R组(47.6%±7.5%)比较,IP和NLIP能明显降低梗死面积(24.6%±8.7%和23.1%±7.4%,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在I/R组,细胞凋亡率高(16.21%±2.12%),Bcl-2/Bax比值低(0.66±0.03),IP和NLIP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5.30%±0.81%,4.82%±1.15%,P<0.01),提高Bcl-2/Bax的比值(1.44±0.08,1.51±0.09,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其一致。结论NLIP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伤 肢体 远端缺血预适应 凋亡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补骨脂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沈丽霞 董晓华 +2 位作者 李炜 王继峰 牛建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和补骨脂素(psor-alen,Pso)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槲皮素和补骨脂素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来评价槲...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和补骨脂素(psor-alen,Pso)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槲皮素和补骨脂素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来评价槲皮素和补骨脂素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结果①槲皮素、补骨脂素在10μmol.L-1可使MCF-7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升高,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与10-3μmon.L-1E2阳性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一致。当ICI182,780分别与E2、金雀异黄素、槲皮素、补骨脂素共孵育48 h后,E2、金雀异黄素、槲皮素、补骨脂素的增殖效应被抑制,细胞周期S期细胞数比例下降,G0/G1期细胞数比例上升。②10μmol.L-1槲皮素和10μmol.L-1补骨脂素均上调MCF-7细胞ERα蛋白水平,而对ERβ蛋白表达没有影响;当分别与ICI182,780共孵育MCF-7细胞ERα蛋白表达被拮抗。结论槲皮素和补骨脂素具有雌激素活性,此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产生的类似金雀异黄素促进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增加ERα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槲皮素 补骨脂素 雌激素受体 细胞增殖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立卿 刘建华 +3 位作者 张丹参 杨建明 薛贵平 武海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9-590,共2页
蛇床子素(osthol,Ost)具有抑制细菌增长,调节肝脏脂代谢,延缓脑缺血损伤,保肝[1-4]等活性。药代动力学是药效学的基础。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组织分布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A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董晓华 俞学忠 +3 位作者 孟宪勇 张丹参 沈丽霞 李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A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的蛇床子素进行干预,应用HE染色、TUNEL法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蛇床子素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A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的蛇床子素进行干预,应用HE染色、TUNEL法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蛇床子素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极少见凋亡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极少;模型组视野内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多,且Bax蛋白表达升高幅度更大;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素组凋亡细胞数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多,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结论蛇床子素调节AD大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具有抗凋亡、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蛇床子素 淀粉样肽 学习记忆 细胞凋亡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大黄酚制剂在兔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晓倩 张丹参 +2 位作者 师方园 朱成琳 薛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3-1757,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酚脂质体(chrysophanol liposomes)、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chrysophanol loaded polybu-tylcyanoacrylate,Chry-PBCA-NC)、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chrysophano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 目的研究大黄酚脂质体(chrysophanol liposomes)、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chrysophanol loaded polybu-tylcyanoacrylate,Chry-PBCA-NC)、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chrysophano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Chry-HP-β-CD)在兔血浆内的药动学特征,为优选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将3种制剂各分为高、中、低(9、3、1 mg.kg-1)3个剂量组,分别静脉注射于家兔体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大黄酚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3种大黄酚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中、高剂量下,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相对于另两种制剂其消除相半衰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3种大黄酚制剂静注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在血浆中消除过程较快,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的消除最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脂质体 纳米囊 包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脂质体对阿尔采末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成琳 张丹参 +2 位作者 宋金艳 宋志斌 薛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8-98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酚脂质体对β-淀粉样肽(Aβ25-35)致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方法小鼠1次性脑室内注射凝聚态Aβ25-353μl(1.0 mmol.L-1... 目的研究大黄酚脂质体对β-淀粉样肽(Aβ25-35)致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方法小鼠1次性脑室内注射凝聚态Aβ25-353μl(1.0 mmol.L-1)制造AD小鼠模型,然后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或溶剂,采用Y型迷宫法和跳台法测试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脑组织SOD和CAT活性。结果脑室1次性注射3μl Aβ25-35溶液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使脑组织SOD和CAT活性降低;而大黄酚脂质体制剂可不同程度改善Aβ25-35造成的学习记忆障碍,提高脑组织SOD和CAT活性,延长小鼠断头耐缺氧的生存时间。结论大黄酚脂质体制剂对Aβ25-35致AD小鼠记忆障碍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提高脑组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关。大黄酚脂质体有望成为治疗AD疾病临床应用的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脂质体 Β-淀粉样肽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Y型水迷宫:跳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两种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丽霞 牛建昭 王继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和补骨脂素的雌激素作用以及调控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10μmol.L-1槲皮素和10μmol.L-1补骨脂素分别处理T47D细胞48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T47D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 目的探讨槲皮素和补骨脂素的雌激素作用以及调控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10μmol.L-1槲皮素和10μmol.L-1补骨脂素分别处理T47D细胞48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T47D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来评价槲皮素和补骨脂素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结果槲皮素、补骨脂素在10μmol.L-1可明显诱导T47D细胞ERαmRNA和蛋白表达,而对ERβ表达没有影响。当与ICI182,780共孵育T47D细胞ERα表达被拮抗。结论槲皮素、补骨脂素产生的促进ER阳性细胞增殖的雌激素样作用是通过增加ERα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金雀异黄素 槲皮素 补骨脂素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_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内质网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丹参 任雷鸣 张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内质网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对大鼠海马颗粒细胞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DPCPX对大鼠海马神经...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内质网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对大鼠海马颗粒细胞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DPCPX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质网数量的影响。结果DPCPX(0.1 mg.kg-1,ip,15 d)可增加海马颗粒细胞BDN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数目。DPCPX(0.5 mg.kg-1,ip,15 d)能增加BDNF蛋白在海马颗粒细胞的表达,使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染色加深;同时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内质网的数量,使内质网密度增加。结论DPCPX可促进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内BDNF蛋白表达和诱导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环戊-1 3-二丙基黄嘌呤 腺苷A1受体 学习 记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后纤溶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淑娟 吴艳娜 +4 位作者 康毅 尹永强 高卫真 刘艳霞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对心脏缺血/再灌损伤后纤溶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心脏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连续3d,每天1次,3个循环下肢无创性5min缺血,5min再灌建立NLIP模型。实验分3组:模型组(I/R);心脏缺血预适应组(CIP);N... 目的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对心脏缺血/再灌损伤后纤溶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心脏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连续3d,每天1次,3个循环下肢无创性5min缺血,5min再灌建立NLIP模型。实验分3组:模型组(I/R);心脏缺血预适应组(CIP);NLIP组。再灌末取心肌组织,以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AAR×100%)。取血,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t-PA和PAI-1活性,以羟胺法测定血浆中SOD活性。结果与I/R组(44.5±8.1)%比较,CIP和NLIP能明显降低梗死面积(28.6%±9.5%和25.4%±8.7%,P<0.01);与I/R组t-PA(1.01±0.33)U·ml-1和PAI-1(27.11±0.63)AU·ml-1比较,CIP和NLIP均能明显对抗血t-PA活性的降低〔(1.98±0.46)和(1.89±0.44)U·ml-1,P<0.01〕和PAI-1活性的升高〔(25.42±0.56)和(22.01±0.45)AU·ml-1,P<0.01〕;与I/R组(300±49)NU·ml-1比较,CIP和NLIP均能明显提高再灌后SOD活性〔(366±72)和(388±67)NU·ml-1,P<0.05和P<0.01〕。结论NLIP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伤 肢体 远端缺血预适应 t—PA PAI-1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一洁 张丹参 +2 位作者 张力 张夏微 金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制备微丸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及对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和筛选,制备释药行为理想的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考察滴速、滴距、滴管直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微丸成型性的影响;考察海藻... 目的通过对制备微丸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及对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和筛选,制备释药行为理想的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考察滴速、滴距、滴管直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微丸成型性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氯化钙pH值以及投药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微丸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自制微丸光滑,圆整度好,且载药均匀,载药率在96%以上;其在人工胃液中2 h的释放度<5%;在PBS(pH 6.8)中,释放曲线表明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大黄酸肠溶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良好,且质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肠溶缓释 微丸 海藻酸钠 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对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利娟 雷虹 +1 位作者 郭琪 王彦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牛樟芝能否延长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生存时间,并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先选取80只雄性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给药组每天用牛樟芝(150mg/kg)灌胃治疗,记录... 目的研究牛樟芝能否延长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生存时间,并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先选取80只雄性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给药组每天用牛樟芝(150mg/kg)灌胃治疗,记录卒中大鼠的自然死亡时间。另外再选取6只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给药组给予牛樟芝灌胃治疗(150mg/kg),连续90d后取大鼠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用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对用药前后产生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并用蛋白质印迹法进一步验证组学的鉴定结果。结果牛樟芝延长了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生存时间(P<0.05),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显示牛樟芝上调了脑组织抗氧化酶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P<0.05),这一结果得到了蛋白质印迹法的验证。对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研究发现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增强[T-AOC:(66.48±16.17)U/g vs(124.75±28.43)U/g,P<0.05),表现在GST和SOD的酶活性增加[GST:(40.33±5.24)U/mg vs(70.50±6.24)U/mg,P<0.05;SOD:(109.25±23.61)U/mg vs(192.60±23.95)U/mg,P<0.05],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含量减少[(3.96±0.45)nmol/mg vs(2.04±0.31)nmol/mg,P<0.05]。结论长期服用牛樟芝能延长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生存时间,这可能与其增加脑组织抗氧化酶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易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卒中 氧化性应激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光啉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立卿 阴慧娟 +1 位作者 李迎新 陈洪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3-577,共5页
目的研究癌光啉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特点,为药物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兔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10 mg.kg-1癌光啉,于给药后的10 min、30 min、1h、2 h、4 h、8 h、24 h、48 h、72 h耳缘静脉采血,以全波长酶标仪荧光法测定... 目的研究癌光啉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特点,为药物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兔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10 mg.kg-1癌光啉,于给药后的10 min、30 min、1h、2 h、4 h、8 h、24 h、48 h、72 h耳缘静脉采血,以全波长酶标仪荧光法测定兔血浆中癌光啉浓度,用3P97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房室模型,得到最佳房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腹腔注射癌光啉10 mg.kg-1的时量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时的时量曲线符合三室模型,但其消除快于ip。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ip给药组,T12Ke=11.6 h,Cmax=2.312 mg.L-1,AUC=43.177 mg.L-1.h,CL=0.232 L.kg-1.h-1,V/F(c)=3.888 L.kg-1;iv给药组,Vc=0.75 L.kg-1,T12α=2.824 h,T 12β=40.632 h,AUC=65.161 mg.L-1.h,CL(s)=0.153 L.kg-1.h-1。腹腔给药后绝对生物利用度是66.2%。结论癌光啉在兔体内吸收快、起效快、消除快,无蓄积现象,给药方式不同,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癌光啉 新西兰兔 荧光 血浆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SAMP10的老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琳娜 毕明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6-1199,共4页
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是日本京都大学Takeda教授从AKR/J系小白鼠中通过表型选择培育出的快速老化模型。根据老化速度和病状特征,SAM鼠可以分为快速衰老的P系和抗快速老化的R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作为P系的... 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是日本京都大学Takeda教授从AKR/J系小白鼠中通过表型选择培育出的快速老化模型。根据老化速度和病状特征,SAM鼠可以分为快速衰老的P系和抗快速老化的R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作为P系的一种,主要特征表现为与衰老相关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脑萎缩、神经DNA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理变化,在行为学、神经递质以及分子水平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衰老变化,是目前较理想的研究阿尔采末病(AD)的动物模型。同龄对照组SAMR1具有正常的衰老特征,常用于SAMP10的正常对照。目前SAMP10是比较理想的用于研究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评价抗衰老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小鼠SAMP10 阿尔采末病 动物模型 理变化 衰老变化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_1受体阻断剂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丹参 任雷鸣 张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与中枢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蟾蜍腹直肌生物测定法,通过离体器官测定仪,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对小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采用在体记录...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与中枢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蟾蜍腹直肌生物测定法,通过离体器官测定仪,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对小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采用在体记录麻醉大鼠LTP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DPCPX与东莨菪碱在海马齿状回基础突触传递活动和高频刺激诱导的LTP中作用的相关性。结果:DPCPX(0.3μg,icv)可显著增加小鼠脑内ACh含量,使蟾蜍腹直肌收缩幅度增强,该作用可被预先给予筒箭毒碱所拮抗;DPCPX(0.03μg)不影响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但可拮抗或取消东莨菪碱对高频刺激诱导LTP的抑制作用。结论: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DPCPX可影响中枢胆碱能神经递质水平并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环戊-1 3-二丙基黄嘌呤 东莨菪碱 腺苷A1受体 胆碱受体 齿状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在兔体内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晓虹 张丹参 +4 位作者 张力 安芳 王书华 姜华 白雪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1-1212,共2页
关键词 大黄酚 HPLC法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大黄酚的含量
17
作者 谭晓虹 张丹参 +4 位作者 张力 安芳 王书华 白雪梅 姜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4-97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组织中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5μm,4.6mm×200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5: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小于4%。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 目的:建立测定组织中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5μm,4.6mm×200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5: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小于4%。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分离效果好,适应于组织样品的快速、大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大黄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