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治疗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缪静 李新伦 +2 位作者 黄志芳 景洪江 伦立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91-1694,共4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高磷血症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蛋白饮食组〔16例,每日蛋白摄入量(DPI...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高磷血症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蛋白饮食组〔16例,每日蛋白摄入量(DPI)为0.8 g·kg-1·d-1〕、常规蛋白饮食组(12例,DPI为1.2 g·kg-1·d-1),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血清磷、血清矫正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患者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饮食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蛋白饮食组患者血清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及人体测量学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I为0.8 g·kg-1·d-1可降低我国MHD患者血清磷水平及钙磷乘积,且对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限制蛋白质 高磷血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培楠 成垚昱 +1 位作者 杨新明 武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3-638,共6页
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损伤最为常见,MCL前束是肘关节对抗外翻应力、维持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实际工作当中需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MRI及超声检查是较为常用的影... 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损伤最为常见,MCL前束是肘关节对抗外翻应力、维持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实际工作当中需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MRI及超声检查是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MCL前束损伤可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或重建肘关节内侧稳定性,可行MCL修复术或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 前束 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 IDEAL序列对腰骶神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莉华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东 李相生 李海宁 王冬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及后处理重建,观察图像中L1~S1各水平腰骶神经显示情况,包括腰骶神经走形、节前神经长度、神经根鞘长度及神经节大小。结果 1 L1~S1各水平节前神经、脊神经节以及L3~S1各水平节后神经显示率达100%,并且形态结构清晰;L1及L2水平节后神经形态结构能够清晰显示达Ⅰ级的显示率分别为12%和42%,达Ⅱ级显示欠清晰者分别为16%和32%,达Ⅲ级结构辨认不清者分别为72%和26%。各水平节前神经、神经节长径、神经节橫径及神经根鞘长度从L1~S1逐渐增大(P〈0.05、P〈0.001)。正常腰骶神经根走形于腰神经通道内,表现为边缘光滑,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下的条形等信号。结论 IDEAL序列腰骶神经成像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正常腰骶神经根的形态走形和细微结构特点,以及腰骶神经根受压后的变化,能够为临床准确评估腰腿痛患者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标准和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IDEAL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小旋 任艳艳 +2 位作者 安金 董艳红 吕佩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09-1812,共4页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当其表现为脑缺血及视网膜缺血等时,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如果没有这些临床症状,则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虽无临床症状,却会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而认知功能减退的最终结...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当其表现为脑缺血及视网膜缺血等时,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如果没有这些临床症状,则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虽无临床症状,却会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而认知功能减退的最终结局是痴呆,因此,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容小觑。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发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破坏脑连接网络、损伤白质及灰质微观结构、降低脑灌注及干扰大脑皮质电生理活动等机制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对于预防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毛琳 吕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通常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通常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主要作为mCRC的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正加速度暴露致兔缺血心肌动作电位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兰 端木鲁健 +8 位作者 焦琳 柳百梅 孙红娇 李玉茜 于心亚 黄丛春 罗慧兰 王俊华 王建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正常和缺血心肌在正加速度(+Gz)暴露下动作电位的变化,探讨心肌在冠脉病变所致缺血基础上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加速度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加速度组(D组),每组15只... 目的对比研究正常和缺血心肌在正加速度(+Gz)暴露下动作电位的变化,探讨心肌在冠脉病变所致缺血基础上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加速度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加速度组(D组),每组15只。采用单向动作电位法,记录并对比分析各组动物心肌缺血、+Gz暴露后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复极达50%振幅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50)、复极达90%振幅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的变化;记录完动作电位后再行S1S1程序刺激,观察心律失常诱发率。结果各组间MAPA和Vmax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比较,B、C、D组MAPD50和MAPD90均明显缩短(P<0.05),其中D组较B、C组缩短程度大(P<0.05)。B、C、D组心律失常诱发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D组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Gz或缺血暴露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心律失常诱发率增加,且两因素之间有叠加效应,提示复极过程中存在相关离子通道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3.0T Delta-Flow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应用:与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冬梅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萍 毕永民 李海宁 孙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标准,评估NCE-MRA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分析两者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NCE-MRA和CE-MRA检查,N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有532个。小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少(Z=4.92,P<0.01),腹盆部、大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多(Z=4.58、3.56,P<0.01)。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9%、97.69%、97.74%、93.92%、99.2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P<0.05)。结论在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方面,NCE-MRA具有与CE-MRA相近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MRA检查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波 杨新明 赵御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将带蒂筋膜瓣作为膜引导材料,研究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提高后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将带蒂筋膜瓣作为膜引导材料,研究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提高后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采用单纯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设为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并在第4、8、12、16周后进行标本大体观察,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组织学检查及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实验组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结果示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修复区组织学检查新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两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分析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后,膜下空间及植骨区得到更好的维持,有利于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筋膜瓣 膜引导性骨再生 组织工程骨 超临界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熵风险度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博 王建国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1-405,共5页
本文将熵理论引入到股票投资领域,提出了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熵风险度量方法.该方法将股票收益区间均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利用收益率落在各收益子区间中的频数度量熵风险值,并引入调节因子将初始熵风险值标准化.实证算例选取上海证券交... 本文将熵理论引入到股票投资领域,提出了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熵风险度量方法.该方法将股票收益区间均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利用收益率落在各收益子区间中的频数度量熵风险值,并引入调节因子将初始熵风险值标准化.实证算例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数据对该度量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初始熵风险值随收益子区间数目指数的增大而递增,标准化后的熵风险值在收益子区间数目指数取到5后趋于稳定,说明熵风险度量方法能有效评估股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度量 收益子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在胸腺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佳 李月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73-2575,共3页
胸腺瘤(thymic tumor,TT)位于前纵膈内、来源于胸腺上皮,是一种潜在恶性生长且相对惰性的罕见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2%~1.5%。常发生在40~70岁,儿童罕见约占10%。根据2004年WHO病理组织学分型,TT分为(A,AB,B1,B2和B3型)或TC... 胸腺瘤(thymic tumor,TT)位于前纵膈内、来源于胸腺上皮,是一种潜在恶性生长且相对惰性的罕见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2%~1.5%。常发生在40~70岁,儿童罕见约占10%。根据2004年WHO病理组织学分型,TT分为(A,AB,B1,B2和B3型)或TC(已被单列)。目前Masaoka-Koga分期为TT的最新分期,但临床上仍以Masaoka分期(Ⅰ~Ⅳ期)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术后放疗 组织学分型 纵膈 腺上皮 肌无力危象 MYASTHENIA 重症肌无力 GRAVIS 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包绕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超临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御森 杨新明 王海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以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作为膜引导材料,比较二者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不限雌雄,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以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作为膜引导材料,比较二者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不限雌雄,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骨缺损区采用可吸收医用膜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骨缺损区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实验组。两组术中均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4、8、12、16周行实验动物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术后16周实验组髓腔完全贯通,对照组髓腔仍封闭,实验组骨缺损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植入物的降解吸收程度强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骨小梁、软骨组织、成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骨干结构的重塑均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分析术后4、8、12、16周两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的膜引导成骨作用显著,其联合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筋膜瓣 生物膜 膜引导性骨再生 骨缺损 组织工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龙葵果红色素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博 曹熙敏 范翠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927-4928,共2页
以柠檬酸水溶液为溶剂,水浴浸提法提取龙葵(Solanum nigrnm)果红色素,考察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红色素提取量的影响,将检测结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并建立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结果显示浸提液的A527nm随提取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 以柠檬酸水溶液为溶剂,水浴浸提法提取龙葵(Solanum nigrnm)果红色素,考察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红色素提取量的影响,将检测结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并建立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结果显示浸提液的A527nm随提取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提取时间延续呈现出先急后缓的增加趋势,提取温度与红色素的提取量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提取时间与红色素提取量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数学模型显示在50~60℃的提取温度、70 min的提取时间下提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函数 龙葵(Solanum nigrnm)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与LC-MS^n联用测定脑组织中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其脑内药代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雪辉 杨志宏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LC-MSn方法测定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其在大鼠脑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股静脉注射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剂量5 mg·kg-1)。采用微透析技术,在2μl·min-1流速下收集脑微透析液...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LC-MSn方法测定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其在大鼠脑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股静脉注射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剂量5 mg·kg-1)。采用微透析技术,在2μl·min-1流速下收集脑微透析液样品2.4 h,收集时间间隔为8 min。以LC-MSn法在线检测微透析样品。选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为2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方式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咪达唑仑m/z:326.1/291.1;1'-羟基咪达唑仑m/z:342.1/324.1;内标地西泮m/z:285.1/154.0。结果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8~100和0.195~12.5μg·L-1,最低定量下限0.2μg·L-1,批内、批间RSD均<7%,RE值在-1.34^-8%范围内。结论此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脑微透析液中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含量测定,结合微透析技术有助于深入进行脑代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代谢 微透析技术 咪达唑仑 1′-羟基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14
作者 袁博 曹熙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2,共2页
制取0~270 mmol/L 10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进行盐胁迫试验,分别观察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分别随NaCl溶液浓度升高依次呈现三次函数、二次函数、... 制取0~270 mmol/L 10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进行盐胁迫试验,分别观察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分别随NaCl溶液浓度升高依次呈现三次函数、二次函数、线性函数递减趋势。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函数 玉米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预测糖尿病足愈合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红 杨彩哲 +8 位作者 朱迪 陈莹 王良宸 王璐宁 肖黎 王晨蕊 张妲 陈红梅 李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84-1688,共5页
背景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足(DF)是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约25%的DM患者会发生DF。多种因素影响着DF的发生、发展,其中下肢动脉闭塞及微循环障碍引起的下肢缺血缺氧是导致DF治疗周期长的主要原因。经皮氧分压(TcPO_2... 背景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足(DF)是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约25%的DM患者会发生DF。多种因素影响着DF的发生、发展,其中下肢动脉闭塞及微循环障碍引起的下肢缺血缺氧是导致DF治疗周期长的主要原因。经皮氧分压(TcPO_2)是检测血管病变的技术之一,可以评价肢体的微血管功能状态。目的探讨足背TcPO_2预测DF愈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6月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者102例,根据患肢足背TcPO_2将其分为重度缺血组24例(TcPO_2≤20 mm Hg)、轻中度缺血组42例(20 mm Hg<TcPO_2<40 mm Hg)及无缺血组36例(TcPO_2≥40 mm Hg)。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记录患肢足背、胫后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足背动脉血流量,检测TcPO_2,并随访12周记录愈合情况。结果重度缺血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均高于无缺血组,三酰甘油(TG)、患肢足背ABI、患肢TBI均低于无缺血组,下肢动脉闭塞率高于轻中度缺血组,患肢足背ABI低于轻中度缺血组(P<0.05);轻中度缺血组HbA_(1c)水平高于无缺血组,患肢TBI低于无缺血组(P<0.05)。随访12周后,重度缺血组愈合1例(4.2%),轻中度缺血组愈合12例(28.6%),无缺血组愈合31例(86.1%)。重度缺血组、轻中度缺血组的12周愈合率均低于无缺血组(P<0.01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TcPO_2、患肢足背ABI、患肢胫后ABI预测DF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0.874、0.691、0.650。当TcPO_2的最佳临界值为38.5 mm Hg时,Youden指数为0.687,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1.4%。年龄、HbA1c与TcPO_2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TG、患肢足背ABI、患肢TBI、患肢足背动脉血流量与TcPO_2水平均呈正相关;12周愈合情况与TcPO_2水平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TcPO_2对DF愈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TcPO_2越高,DF愈合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气监测 经皮 预测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心房电机械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成少永 张晓婷 +8 位作者 徐雪纯 李利 孔冬梅 郭元芳 端木鲁健 郑军 黄丛春 王建昌 王俊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PAF)成功前后心房电机械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PAF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的窦律患者20例,实验分3组:对照组(n=20)、射频消融组(n=30)、药物治疗组(n=30)。所...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PAF)成功前后心房电机械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PAF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的窦律患者20例,实验分3组:对照组(n=20)、射频消融组(n=30)、药物治疗组(n=30)。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后随访时复查上述检查。对比治疗前3组的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等指标及两组PAF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参数。结果治疗前射频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的PAF患者间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和应变率等心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房参数均出现好转,应变率等机械参数明显改善(P<0.05);6个月时心房参数进一步好转,且射频消融组各参数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讨论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可以较好地评价心房电机械功能,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后PAF患者的心房传导、机械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且射频消融组在疗效和心房参数改善上均优于药物治疗组。机械运动功能改善早于电传导功能,可作为评价PAF患者复律后心房功能改善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房电机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后输注供体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鹏飞 段连宁 +4 位作者 罗渊 王喆 陆承荣 向培德 雷英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715,共5页
本研究在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模型上,观察移植后早期输注供体免疫细胞对促进植入及改善疗效的作用。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4 d经尾静脉注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移植前2 d和1 d分别通... 本研究在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模型上,观察移植后早期输注供体免疫细胞对促进植入及改善疗效的作用。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4 d经尾静脉注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移植前2 d和1 d分别通过腹腔注射阿糖胞苷0.015 g/只,移植前1d予450 cGy全身照射(TBI),移植当天给予供鼠骨髓及脾细胞混合物6×107个/只,移植后15 d输注供体免疫淋巴细胞6×107个/只,移植后定期监测受鼠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状态和供鼠性别决定基因(SRY),观察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疾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表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不予治疗,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5±1 d;混合骨髓移植组移植后供者细胞获得植入,SRY基因在移植后30和60 d时检测PCR结果均阳性,移植后14、30、60 d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率分别为(17.95±12.03)%、(37.34±2.78)%,(47.06±6.1)%;DLI组移植后30、45、60 d嵌合率为(69.78±12.62)%、(75±15.97)%、(83.41±16.07)%;小鼠移植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6.66±1.47 d、78.2±7.82 d。结论:移植前高肿瘤负荷影响供体细胞植入及预后,移植后早期行供体免疫淋巴细胞输注可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预处理 单倍体骨髓移植 红白血病 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然杀伤细胞代谢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丽 高会斌 赵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6-660,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性感染的关键是病毒复制环节中形成的闭合环状DNA,现有治疗措施难以将其彻底清除。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K)在HBV慢性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的表型和功能变化不同于急性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性感染的关键是病毒复制环节中形成的闭合环状DNA,现有治疗措施难以将其彻底清除。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K)在HBV慢性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的表型和功能变化不同于急性感染,提示NK细胞的功能可能与机体能否清除HBV有关。NK细胞作为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其发育、分化和活化依赖于代谢活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是一类与细胞代谢活性高度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其磷酸化水平决定着NK细胞的代谢活性和功能。本文从HBV的慢性持续性感染、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NK细胞发育分化与m TOR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自然杀伤细胞 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远期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相冉 王建昌 +1 位作者 王恩普 赵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后4~5年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方法选择正视眼飞行员22例(44眼)、低中度近视飞行学员33例(64眼)、LASIK术后4~5年飞行学员15例(29眼)。应用CSV-1000CS仪分别进行单眼明视、暗...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后4~5年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方法选择正视眼飞行员22例(44眼)、低中度近视飞行学员33例(64眼)、LASIK术后4~5年飞行学员15例(29眼)。应用CSV-1000CS仪分别进行单眼明视、暗视、暗视+眩光3种环境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CS的检测,分别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低空间频率(3cpd)在3种环境下3组人群c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6cpd、18cpd暗视+眩光下飞行员Cs值优于LASIK术后和近视眼外,其他各种情况LASIK术后的cs值均与正视眼飞行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飞行员cs值明显优于低中度近视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度近视患者行LASIK术后远期cs值基本能够达到飞行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低中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作用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艳楠 童贻刚 +2 位作者 米志强 李璞媛 柏长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1-826,共6页
细菌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不易被抗生素或常规消毒剂杀死,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带来极大困难。研究表明,噬菌体可以有效破坏细菌生物被膜,与其他抗菌物质联用作用效果明显增强。然而,应用噬菌体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同样... 细菌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不易被抗生素或常规消毒剂杀死,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带来极大困难。研究表明,噬菌体可以有效破坏细菌生物被膜,与其他抗菌物质联用作用效果明显增强。然而,应用噬菌体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近几年噬菌体作用于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临床防控细菌生物被膜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噬菌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