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组织中TRIM28和p1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微 刘博 +4 位作者 李秀娟 李坤 林媛媛 吕洋 李凤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8(TRIM 28)和p16基因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136例,并选取37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食... 目的研究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8(TRIM 28)和p16基因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136例,并选取37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对各个组织中TRIM28、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位二者在ESCC中的表达部分,依据结果对它们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 (1)TRIM28与p16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2%(124/136)、32.4%(44/136),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9/37)、57%(21/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二者均主要定位于ESCC癌细胞的胞核中。(3)二者的表达情况均与ESCC的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4)TRIM28与p16在E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4,P=0.001)。结论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TRIM28及p16均可呈异常表达,协同检测二标记物可辅助ESCC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TRIM28 P16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病理生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作者 张静 赵自刚 +2 位作者 牛春雨 樊贵 张玉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52-2252,共1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 医学科研方法 课程教学 科研特色 教学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对DIC大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舒婷 刘艳凯 +5 位作者 王培达 贾彤 姜华 张玉平 赵自刚 牛春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LHI)对DIC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静脉推注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复制DIC模型,采用淋巴学研究方法,观察LHI对DIC大鼠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结果:DIC时,大鼠...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LHI)对DIC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静脉推注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复制DIC模型,采用淋巴学研究方法,观察LHI对DIC大鼠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结果:DIC时,大鼠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明显降低,淋巴液中出现少量单核细胞,且黏度明显升高。经LHI治疗后,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显著升高,淋巴液黏度降低,淋巴液中淋巴细胞数目增加,且单核细胞所占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LHI能通过增强淋巴管转运功能、淋巴液细胞总数及单核细胞数目、降低淋巴液黏度作用,改善DIC时的淋巴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Dextran500 DIC 淋巴循环 淋巴液 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颖 郭建华 +4 位作者 符航 田芝瑜 罗强 刘芳 张林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80、160μmol·L-1)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Lovo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80、160μmol·L-1)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Lovo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对Lovo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Lovo细胞内HMGB1和MMP-2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青蒿琥酯能有效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组HMGB1和MMP-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蛋白,下调MM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大肠癌 增殖 侵袭 HMGB1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linc0051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静 王思思 +4 位作者 马会 王萍 武欣 刘晓娟 马春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84-2586,2591,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inc0051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标本各80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0511在癌组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00511表达水平与...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inc0051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标本各80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0511在癌组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0051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期其与病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linc00511在癌组中的表达水平(3.22±1.27)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组中的表达(1.20±0.9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linc0051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1)、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02)、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1)、与CA125(+)呈正相关(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linc00511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和生存明显相关(P=0.011),且Cox回归模型证实linc00511是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inc0051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卵巢癌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linc00511 卵巢癌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胰腺形态与功能及自由基、一氧化氮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1 位作者 侯亚利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胰腺的变化及机制。方法:60只家兔均分为4组。ARF模型1组:皮下注射1%HgCl2(1·3mL/kg);ARF模型2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Hg-Cl2或甘油分别作为对照1、2组。24h后,经Aero... 目的:探讨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胰腺的变化及机制。方法:60只家兔均分为4组。ARF模型1组:皮下注射1%HgCl2(1·3mL/kg);ARF模型2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Hg-Cl2或甘油分别作为对照1、2组。24h后,经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BUN、Cre及胰淀粉酶(AMY)活性;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制作胰腺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等变化;制备10%胰匀浆,检测自由基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ARF时胰腺细胞有空泡变性、坏死等改变。ARF模型1、2组血清AMY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血清INS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P<0·01);胰匀浆MDA、NO2-/NO3-含量及NOS活性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胰腺可发生形态及功能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损伤及NO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胰腺 胰淀粉酶 胰岛素 自由基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淋巴液对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3 位作者 陈瑞华 侯亚利 张玉平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51-2053,2059,共4页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损伤MMLEC的机制。方法:正常大鼠MMLEC原代培养,应用第三代MMLEC进行研究。无...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损伤MMLEC的机制。方法:正常大鼠MMLEC原代培养,应用第三代MMLEC进行研究。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血压40mmHg,维持90min),引流休克时肠淋巴液及门静脉血,并以正常肠淋巴液、门静脉血作为对照。以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MMLEC6h,以休克血浆、正常淋巴液、正常血浆、胎牛血清(FBS)、DMEM培养液作为对照。提取MMLEC的cDNA,RT-PCR检测iNOS、TNF-α及IL-6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及IL-6含量的变化。结果: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h后,MMLEC的iNOS、TNF-α、IL-6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休克血浆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且休克血浆作用MMLEC6h后的iNOS、TNF-α、IL-6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的MDA、NO、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结论:休克淋巴液可使大鼠MMLEC的iNOS、TNF-α及IL-6mRNA表达增强,促进自由基释放,从而诱导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淋巴 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 炎症介导素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癌中iNOS和COX-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白美玲 王淑强 +3 位作者 张凡 葛丽平 张林西 武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中iNOS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大肠腺癌标本及33例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iNOS和COX-2的表达,并对两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iNOS和COX-...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中iNOS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大肠腺癌标本及33例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iNOS和COX-2的表达,并对两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iNOS和COX-2在大肠腺癌中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阳性率(P<0.05);②iNOS、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③iNOS和COX-2在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在TNM分期中Ⅲ+Ⅳ期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④大肠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iNOS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iNOS过度表达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其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大肠腺癌中COX-2和iNOS的表达具有正向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腺癌 INOS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自刚 张静 +3 位作者 牛春雨 韩敏 樊贵 张玉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8-2268,共1页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学生 开放式实验教学 病理生理 科研意识 综合性实验 生理实验课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MODS大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2 位作者 侯亚利 张静 樊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4-1664,共1页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二次打击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淋巴在MODS发病学中的意义.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三组.前两组以失血-LPS(E.coli LPS,O111:B4,Sigma)二...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二次打击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淋巴在MODS发病学中的意义.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三组.前两组以失血-LPS(E.coli LPS,O111:B4,Sigma)二次打击方法,复制大鼠MODS模型.检测各组动物实验前后血清反映肝、肾、心肌功能的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肺、肝、心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作为判断器官功能障碍的指标.所有动物实验前后的血清均以免疫比浊法检测IgH、IgA、IgM、C3、C4含量,同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作为反映炎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肠系膜淋巴管 体液免疫功能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结扎 免疫法检测 病理形态学变化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