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SP-2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曹雨 周艳 贾天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1-666,共6页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是补体凝集素激活途径中的关键酶。当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被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纤维胶原素(FCN)识别时,MASP-2被激活,进而裂解C4和C2形成C3转化酶,从而启动凝...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是补体凝集素激活途径中的关键酶。当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被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纤维胶原素(FCN)识别时,MASP-2被激活,进而裂解C4和C2形成C3转化酶,从而启动凝集素激活途径。多项研究发现MASP-2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含量的变化与肿瘤、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对MASP-2与肿瘤、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凝集素途径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 肿瘤 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衣原体诱导炎症中的作用
2
作者 曹天爱 周艳 贾天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4-570,共7页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其感染可引起人和动物广泛的疾病。衣原体感染常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严重影响宿主健康。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的关键分子,在衣原体诱导的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衣原体感染早期,肿瘤...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其感染可引起人和动物广泛的疾病。衣原体感染常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严重影响宿主健康。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的关键分子,在衣原体诱导的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衣原体感染早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γ干扰素(IFN-γ)等促炎性的细胞因子被迅速激活,参与招募免疫细胞至感染部位,启动炎症反应;而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炎症持续阶段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程度与功能,从而影响炎症的发展进程。上述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与调节机制。本综述总结了细胞因子在衣原体诱导炎症中的作用,为衣原体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细胞因子 炎症 免疫反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及其作为基因工程疫苗候选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荣荣 张晓磊 张进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rhoptry protein18,ROP18)是由棒状体分泌的、属于棒状体蛋白2家族的一员,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虫体入侵和毒力的发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就ROP18蛋白的结构、毒力和作用机制及其作为基因疫苗候选分...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rhoptry protein18,ROP18)是由棒状体分泌的、属于棒状体蛋白2家族的一员,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虫体入侵和毒力的发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就ROP18蛋白的结构、毒力和作用机制及其作为基因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棒状体蛋白18 毒力 作用机制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赫聪慧 贾天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了建立有益于病原体复制的细胞内环境,衣原体依赖于它们操纵宿主细胞内环境的能力,并且进化成了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本文从感染衣原体后宿主细胞变化、免疫反应...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了建立有益于病原体复制的细胞内环境,衣原体依赖于它们操纵宿主细胞内环境的能力,并且进化成了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本文从感染衣原体后宿主细胞变化、免疫反应及蛋白质组改变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衣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衣原体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相互作用 宿主细胞反应 免疫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19(MAp19)在HeLa细胞的表达
5
作者 李婷 李萍 +3 位作者 贾天军 贾晓晖 赵霞 程永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构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19(MAp19)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MAp19。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MAp19基因,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 A-MAp19,酶切及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H... 目的构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19(MAp19)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MAp19。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MAp19基因,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 A-MAp19,酶切及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He La细胞,并采用G418筛选已获得整合有pc DNA3.1/Myc-His A-MAp19的阳性细胞克隆,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Ap19融合蛋白在He La细胞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MAp19融合蛋白的水平。结果构建了具有筛选特征和能够稳定表达的pc DNA3.1/Myc-His A-MAp19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比对完全一致;采用G418筛选后获得表达外源性MAp19蛋白的He La细胞,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结果确定MAp19为分泌性蛋白。结论 MAp19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出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19 真核表达 转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38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蕊 赵颖 +4 位作者 安晶 曾琳 薛刚 宋鸿儒 张玉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8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532例疑似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8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532例疑似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家属(呼吸科、皮肤科及耳鼻喉科家属除外)245名设为对照组,对AR患者和对照组进行AR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532例疑似AR患者中,388例(72.9%)至少一种变应原呈阳性。AR患者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艾蒿(89.9%)、普通豚草(44.1%)、猫上皮(21.4%)。在单一变应原阳性患者中,艾蒿阳性检出率(86.0%)明显高于其他变应原。在变应原的阳性程度分布中,艾蒿以2级、3级及6级为主,屋尘和屋尘螨以1级为主,其他变应原均以2级为主。不同月份、地区、年龄段的AR患者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份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坝上地区明显高于坝下地区,且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性别AR患者普通豚草、猫上皮、屋尘、屋尘螨及交链孢霉5种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过敏史、父/母患AR、哮喘史、吸二手烟、熬夜以及年龄3~24岁为AR发病的高危因素(OR>1);经常锻炼身体为AR的有效保护因素(OR<1)。结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艾蒿、普通豚草。变应原的分布与月份、地区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发生AR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既往过敏史、哮喘史、父/母患AR、年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变应性鼻炎 吸入性变应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18岁以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蕊 赵颖 +3 位作者 安晶 马翠 宋鸿儒 张玉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1-857,共7页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18岁以下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本地区AR患者食入性、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54例18岁以下有AR临床表现的患者...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18岁以下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本地区AR患者食入性、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54例18岁以下有AR临床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捕获法对患者血清进行15种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分析变应原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就诊月份的差异。结果454例患者中,438例(96.48%)至少有1种变应原阳性,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71.59%(325/454),其中艾蒿的阳性率最高(52.20%,237/454),其次为普通豚草(28.85%,131/454)、屋尘(28.85%,131/454);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67.18%(305/454),其中以鸡蛋和牛奶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5.51%(252/454)、34.14%(155/454)]。变应原总阳性率、吸入性变应原总阳性率、食入性变应原总阳性率在1-6岁组、7-14岁组和15-17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1-6岁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低于7-14岁组(χ^(2)=18.897,P<0.001),15-17岁组与1-6岁组、7-14岁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959,P=0.047;χ^(2)=0.818,P=0.366);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1-6岁组高于7-14岁组及15-17岁组,且7-14岁组高于15-1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艾蒿、普通豚草、猫上皮、柳树、粉尘螨、屋尘螨、屋尘、鸡蛋、牛奶的阳性率在3个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AR患者艾蒿、普通豚草、猫上皮、交链孢霉变应原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AR患者主要以单一变应原致敏为主(29.45%,129/438),变应原阳性个数与患者的性别无关。AR患者就诊人数于8月份达到高峰(37.22%,169/454)。结论张家口地区18岁以下AR患者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艾蒿、普通豚草、屋尘,食入性变应原为鸡蛋、牛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逐渐降低。AR患者以单一变应原为主,就诊人数于8月份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张家口 未成年人 食入性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