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分析蔬菜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海香 贾艳霞 +2 位作者 丁明玉 孙大江 赵孟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3-449,共7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测定蔬菜中6种有机氯和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方法。采用双柱(HP-50和HP-1色谱柱)双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蔬菜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SPE柱净...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测定蔬菜中6种有机氯和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方法。采用双柱(HP-50和HP-1色谱柱)双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蔬菜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SPE柱净化,正己烷溶解上样,丙酮-正己烷(7∶3,v/v)洗脱,13种农药中有11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高于70%。将该净化方法用于荷兰黄瓜、卷心菜、红圣女果、奶油生菜、紫甘蓝、韭菜、大葱和洋葱等样品的净化,与弗罗里硅土SPE柱相比较,净化效果更好,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色素的能力,可以避免色素对测定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农药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衍生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猪肝与猪肾中4种巴比妥药物残留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海香 杨素萍 +1 位作者 刘海萍 曲平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5-1530,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猪肝和猪肾中4种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和苯巴比妥)的残留量。残留药物用乙腈超声提取,浓缩后用5 mL 0.1 mol/LK2HPO4(pH 7.4)溶解,采用C18SPE柱净化,正己烷-乙...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猪肝和猪肾中4种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和苯巴比妥)的残留量。残留药物用乙腈超声提取,浓缩后用5 mL 0.1 mol/LK2HPO4(pH 7.4)溶解,采用C18SPE柱净化,正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经CH3I微波辅助衍生化,甲基化产物经TR-5MS毛细管柱分离,在MS/MS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4种巴比妥药物的检出限(LOD,S/N≥3)在猪肝中不高于0.65μg/kg,猪肾中不高于1.00μg/kg。定量下限(LOQ,S/N≥10)在猪肝中不高于2.20μg/kg,猪肾中不高于3.35μg/kg。4种药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8%~9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10%。方法可以准确监测动物组织中的巴比妥类药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妥类药物 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 微波辅助衍生化 猪肝 猪肾 超声提取 C18 SPE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03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废水中苯甲酸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桂琴 赵娜 郭芬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研究了H-103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甲酸废水的最适合的工艺条件。在苯甲酸质量浓度为3 000 mg/L时,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室温,pH=2,动态吸附流速为7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用量为80 mL。静态吸附后苯甲酸的去除率为78.... 研究了H-103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甲酸废水的最适合的工艺条件。在苯甲酸质量浓度为3 000 mg/L时,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室温,pH=2,动态吸附流速为7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用量为80 mL。静态吸附后苯甲酸的去除率为78.7%,动态吸附后其去除率为99.98%,树脂的反复使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苯甲酸 吸附条件 脱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近红外光谱法鉴别大黄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汤彦丰 侯占忠 +1 位作者 郗青川 范国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3-425,共3页
测定了41个大黄(Rhubarb)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正品与非正品大黄加以鉴别。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在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模型之前,通过小波变换压缩了光谱变量,分析了建立模型的参数。结果... 测定了41个大黄(Rhubarb)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正品与非正品大黄加以鉴别。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在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模型之前,通过小波变换压缩了光谱变量,分析了建立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法对大黄样品的识别正确率达97.56%,可用于大黄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Rhubarb) 近红外光谱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电动-膨润土吸附处理土壤镉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素霞 王亭 雷旭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5-1682,共8页
电动修复和吸附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去除。为提高电动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去除效率、解决修复过程中引起的土壤pH突变、降低处理成本,该研究将超声波强化与电动力修复-吸附技术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是一种非常良... 电动修复和吸附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去除。为提高电动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去除效率、解决修复过程中引起的土壤pH突变、降低处理成本,该研究将超声波强化与电动力修复-吸附技术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吸收材料,对重金属镉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吸附速率非常快,一般35 min就能吸附完成。在电动修复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电场强度、土壤的pH值是影响镉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电压强度1 V·cm^−1,每隔2 d周期切换电极条件下,镉的去除率能达到69.5%;最终处理结束后,土壤pH值仅比初始值略有降低。进一步实验表明,超声波强化后能显著提高电动-膨润土吸附修复装置对镉的去除率,在同样电压强度1 V·cm^−1、超声波装置功率100 W条件下,土壤中的镉具有更高的去除率,能达到84.8%,比不施加超声波强化时镉的去除率提高了15.3%,并在一定程度了节约了能耗;超声波强化电动-膨润土吸附联合修复技术,不使用有机酸等化学淋洗剂,基本保持原有土壤环境,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原位土壤重金属镉去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强化 电动力-吸附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