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万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共6页
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铝铁、聚合硅酸铝铁等阳离子复合型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硅酸硫酸铝、聚合硅酸氯化铝、聚合磷酸氯化铝、聚合硫酸氯化铁、聚合硅酸硫酸铁、聚合磷酸硫酸铁等阴离子复... 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铝铁、聚合硅酸铝铁等阳离子复合型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硅酸硫酸铝、聚合硅酸氯化铝、聚合磷酸氯化铝、聚合硫酸氯化铁、聚合硅酸硫酸铁、聚合磷酸硫酸铁等阴离子复合型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铝铁、聚硅酸硫酸铝铁、聚合磷硫酸铝铁等阴阳离子复合型絮凝剂的国内研究进展,指出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净水效果好而成为当前开发的重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絮凝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脂肪酸甲酯快速筛选植物油中掺假地沟油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海香 任荷玲 +5 位作者 许秀丽 张凤霞 丁罡斗 乐粉鹏 马小宁 仲维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8-152,共5页
根据植物油和地沟油中脂肪酸酯存在方式的不同,建立植物油中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筛选方法。植物油中脂肪酸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地沟油中脂肪酸以脂肪酸甲酯的形式存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全扫描模式,结合NIST 05标准谱库检索功能,对3... 根据植物油和地沟油中脂肪酸酯存在方式的不同,建立植物油中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筛选方法。植物油中脂肪酸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地沟油中脂肪酸以脂肪酸甲酯的形式存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全扫描模式,结合NIST 05标准谱库检索功能,对37种脂肪酸甲酯进行测定。样品采用直接稀释-气相色谱-质谱全扫描分析脂肪酸甲酯,100个植物油样品中均未检出脂肪酸甲酯;20个地沟油样品中13个检出肉豆蔻酸甲酯(C14:0)、棕榈酸甲酯(C16:0)和硬脂酸甲酯(C18:0)等14种脂肪酸甲酯,检出率为65%,且70%的检出脂肪酸甲酯的地沟油样品中脂肪酸甲酯种类多、含量较高。因此,若植物油样品脂肪酸甲酯种类多、含量高,则可判定为有地沟油掺假;若脂肪酸甲酯含量低或没有脂肪酸甲酯,则可以进一步用其他指标和方法进行检测,脂肪酸甲酯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粗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植物油 地沟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桑(Morus notabilis)枝条的药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甄攀 倪刚 +3 位作者 郭伟强 史国茹 陈若云 于德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2,共6页
桑树的枝条是传统的中药材,以我国特有野生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的枝条为材料,提取分离药用化学成分。桑枝粉首先采用95%乙醇粗提、减压浓缩,然后分别用硅胶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葡聚糖凝... 桑树的枝条是传统的中药材,以我国特有野生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的枝条为材料,提取分离药用化学成分。桑枝粉首先采用95%乙醇粗提、减压浓缩,然后分别用硅胶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型HPLC色谱仪等,对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富集和分离、纯化,共得到13种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以及与已有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对比分析,鉴定13种化合物分别为川桑素A(1)、桑辛素I(2)、桑呋喃B(3)、桑酮T(4)、桑酮C(5)、桑酮U(6)、5,5'-双丁氧基-2,2'-双呋喃(7)、异香草醛(8)、丁香醛(9)、东莨菪素(10)、反式-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川桑素L(13)。编号为2~13的12种化合物系首次从川桑中分离的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川桑素L)为一种新的天然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枝条 药用化学成分 色谱 波谱 川桑素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与金属的协同作用对镁基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桂玲 王春 +2 位作者 杨晓民 赵娜 焦晓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3-839,共7页
用机械球磨法分别以Ti、B、复合物TiB对非晶态Mg45Ti3V2Ni50储氢合金进行了表面修饰.实验结果表明,恰当比例的TiB球磨修饰对镁基储氢合金循环稳定性远好于Ti、B同比例单独修饰合金电极的效果.Mg45Ti3V2Ni50与TiB质量比为2∶1的Mg45Ti3V2... 用机械球磨法分别以Ti、B、复合物TiB对非晶态Mg45Ti3V2Ni50储氢合金进行了表面修饰.实验结果表明,恰当比例的TiB球磨修饰对镁基储氢合金循环稳定性远好于Ti、B同比例单独修饰合金电极的效果.Mg45Ti3V2Ni50与TiB质量比为2∶1的Mg45Ti3V2Ni50-TiB(2∶1)复合合金电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529.4mAh·g-1,第50次循环放电容量仍为277.1mAh·g-1.复合物TiB中Ti、B元素之间和复合合金中合金元素与TiB之间产生了金属与非金属的协同作用,导致复合合金新的立体褶皱结构的生成,增强了修饰层与合金间的作用,Mg45Ti3V2Ni50-TiB(2∶1)合金电极表面活性增强,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循环稳定性 表面修饰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有机高分子净水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万林 王永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共4页
综述了国内在合成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和微生物等三类净水剂的研究进展。指出国产有机高分子净水剂仍以非离子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其改性物为主。以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为主的天然改性高分子净水剂和微生物净... 综述了国内在合成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和微生物等三类净水剂的研究进展。指出国产有机高分子净水剂仍以非离子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其改性物为主。以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为主的天然改性高分子净水剂和微生物净水剂由于其对环境友好和生物可降解而成为净水剂开发的重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剂 有机净水剂 高分子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6
作者 王万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4,30,共4页
评述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次氯酸根离子中阳离子C l+的高离子势所决定的。介绍了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讨论了温度、溶液... 评述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次氯酸根离子中阳离子C l+的高离子势所决定的。介绍了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讨论了温度、溶液的pH、重金属离子、稳定剂对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指出降低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低温和避光储存,控制次氯酸钠溶液的酸度及添加稳定剂是提高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稳定性 分解反应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毛微曦 赵晓胜 +2 位作者 王立华 宋瑞杰 王永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387-13389,共3页
[目的]探究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压力、恒温时间和料液比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对上述... [目的]探究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压力、恒温时间和料液比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对上述4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该方法提取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压力为0.7 MPa,恒温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12,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可达84.94%。[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秸秆纤维素的利用率提供了试验基础,为后期研究玉米秸秆纤维复合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纤维素 高压蒸煮 单因素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棉木种子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庞策 左亚奇 +1 位作者 张冠腾 甄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 研究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丝棉木种子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D101、反相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 目的 研究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丝棉木种子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D101、反相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甲基正丁酰氧基-2β-苯甲酰氧基-4α-羟基-6α-呋喃酰氧基-9β,12-二乙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6α,9β,12-三乙酰氧基-1β,2β,8β-三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6α,9β,12-三乙酰氧基-1β,8β-二苯甲酰氧基-2β-正己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3)、6α,9β,12-三乙酰氧基-1β,8β-二苯甲酰氧基-2β-正辛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4)、6α,9β,12-三乙酰氧基-1β,8β-二苯甲酰氧基-2β-正癸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5)、卫矛羰碱(6)、6α,12-二乙酸基-1β,9α-二乙酸(β-呋喃羧氧基)-4α-羟基-2β-2-甲基丁酯-β-二氢沉香呋喃(7)、6α,9β,12-三乙酰氧基-1β,8β-二苯甲酰氧基-2β-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8)、6α,12-二乙酸基-1β,9 α-二乙酸(β-呋喃羧氧基)-4α-羟基-1β-2-甲基丁酯-β-二氢沉香呋喃(9)、6α,9β,12-四乙酰氧基-1β,8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0).化合物6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9.76 μg/m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6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 种子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和鸡肉中的磺胺多残留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海香 刘海萍 闫早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猪肉和鸡肉中多种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NaH2PO4缓冲溶液(pH5.5~6.0)溶解上样,5%(v/v)丙酮-正己烷淋洗,...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猪肉和鸡肉中多种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NaH2PO4缓冲溶液(pH5.5~6.0)溶解上样,5%(v/v)丙酮-正己烷淋洗,丙酮-二氯甲烷(1:1,v/v)洗脱。色谱分离以50mmol/LNaH2PO4-乙腈(7:3,v/v)为流动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m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LOD)为0.003mg/L,定量限(LOQ)为0.01mg/L。在0.02~0.2mg/kg添加范围内,9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高于70%,RSD低于8%,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富集能力。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动物组织及产品中磺胺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磺胺 猪肉 鸡肉 多壁碳纳米管 solid-phase extraction(SP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ion( HPLC-UV) sulfonamides( SA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的红外光谱和径向基神经网络鉴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彦丰 侯占忠 +1 位作者 王志宝 甄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42种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样品,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对红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野生紫花地丁和栽培紫花地丁,正确率达到95.24%,可以用来进行紫花地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 ) 红外光谱 鉴别 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黑T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痕量镍 被引量:3
11
作者 斯琴高娃 王立华 +2 位作者 王宁 陈梦琪 陈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5-737,共3页
在pH 10.0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铬黑T[1-(1-羟基-2-萘偶氮)-6-硝基-2-萘酚-4-磺酸钠]与镍(Ⅱ)形成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19×104L·mol-1·cm-1。镍(Ⅱ)的质量浓度... 在pH 10.0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铬黑T[1-(1-羟基-2-萘偶氮)-6-硝基-2-萘酚-4-磺酸钠]与镍(Ⅱ)形成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19×104L·mol-1·cm-1。镍(Ⅱ)的质量浓度在1.2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饮料样品中微量镍(Ⅱ)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回收率在99.6%~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9)在1.4%~1.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饮料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菌群对菲的降解及萘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芬 王立华 +2 位作者 宁大亮 郭光 王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2-1669,共8页
从胜利油田富集了一个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嗜盐菌群,通过克隆文库技术解析了菌群萘双加氧酶(ndo)基因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嗜盐菌群有6种ndo基因型,其中3种主要基因型(占总克隆子92.7%)与经典nah-like基因的相似度为89%.采用real-time RT... 从胜利油田富集了一个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嗜盐菌群,通过克隆文库技术解析了菌群萘双加氧酶(ndo)基因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嗜盐菌群有6种ndo基因型,其中3种主要基因型(占总克隆子92.7%)与经典nah-like基因的相似度为89%.采用real-time RT-PCR等技术分析了不同盐度下菲降解过程中ndo基因的表达量、降解速率、生长曲线以及菲的生物可利用度,探索了菌群对菲的降解及ndo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当盐度由10%升高到20%,菌群完全降解100mg/L菲的时间从6d延长到9d,菌群生长的迟滞期由1d延长为3d.溶解菲的浓度在菌群生长过程中呈增加的趋势.Ndo基因的表达量在降解过程中呈先降低后随溶解菲浓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表明高浓度菲在初始阶段可能抑制ndo基因的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n=3,P>0.05)表明溶解菲浓度在10%和20%盐度下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一定范围的盐度不会影响菌群降解过程中菲的溶解度.菌群nd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10%盐度下较在20%盐度下高,说明盐度对嗜盐菌群功能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群 基因表达 生物可利用度 菲的溶解度 萘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