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型小麦春播条件下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尚前 王晓春 +1 位作者 牛瑞明 赵连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积温越多。小麦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因生态型而异,冬性小麦幼穗分化各个时期对应的叶龄均高于春性小麦;不同生态型小麦幼穗分化同一时期内经历的叶片数目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穗分化 小麦 生态型 积温 冬性 春播 叶龄 条件 增加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春 刘尚前 +3 位作者 季静 王罡 王萍 王军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以大豆球形期体细胞胚为外植体 ,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为指标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频率的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菌液浓度以OD6 0 0 =0 .5 - 0 .7、AS浓度为5 0 - 10 0 μmol/L、侵染时间 10分钟、共培养时间 2... 以大豆球形期体细胞胚为外植体 ,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为指标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频率的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菌液浓度以OD6 0 0 =0 .5 - 0 .7、AS浓度为5 0 - 10 0 μmol/L、侵染时间 10分钟、共培养时间 2 - 3天 ,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胚 遗传转化 农杆菌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条件下几种胡枝子渗透物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杜金友 陈晓阳 +2 位作者 胡东南 高琼 陈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40-44,共5页
以胡枝子属中的6个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胡枝子脯氨酸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较少,... 以胡枝子属中的6个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胡枝子脯氨酸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较少,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增加。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增加,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减少。认为在脯氨酸、热稳定蛋白质与可溶性糖之间可能存在着互为补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 干旱胁迫 脯氨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热稳定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晓春 王罡 +2 位作者 季静 王萍 刘尚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5,共5页
 用大豆体细胞胚为外植体,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为转化率的指标,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系统的几种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用球形期的体细胞胚受伤处理作为转基因的受体、预培养1.5天有利于转化;筛选不同的代数,转化率在...  用大豆体细胞胚为外植体,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为转化率的指标,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系统的几种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用球形期的体细胞胚受伤处理作为转基因的受体、预培养1.5天有利于转化;筛选不同的代数,转化率在3个月以前明显下降,而在3个月以后则基本稳定在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胚 大豆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预培养 外植体 影响因子 受体 筛选 左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尚前 王晓春 +2 位作者 栗占芳 袁丁 刘志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苗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苗龄有关,用...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苗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苗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室温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简称“固体+蛭石”培养方式,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蛭石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春 刘尚前 +2 位作者 王罡 季静 王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以球形期大豆体细胞胚为材料,对其进行继代增殖、萌发及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体细胞胚每隔15-20天分割成3mm左右的小块在MS培养基附加10-20 mg/L 2,4-D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弱光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继代增殖能力强,扩繁系数为3n(... 以球形期大豆体细胞胚为材料,对其进行继代增殖、萌发及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体细胞胚每隔15-20天分割成3mm左右的小块在MS培养基附加10-20 mg/L 2,4-D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弱光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继代增殖能力强,扩繁系数为3n(n为继代培养次数);大豆体细胞胚性组织先在含有活性碳的培养基上培养,能提高其萌发率以及正常胚率,1个月以后转移到无活性碳的培养基,又能提高其再生速度以及再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胚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尚前 袁丁 +1 位作者 张凤英 栗占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83-6384,共2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 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大大提高了试管薯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蛭石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春 刘尚前 《长江蔬菜》 2009年第9期37-38,共2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青霉素、农用链霉素、头孢霉素混合使用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抗生素均以50mg/L浓度混合使用为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在此浓度下,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最高,为96.7%,而且植株高大,生长... 研究了不同浓度青霉素、农用链霉素、头孢霉素混合使用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抗生素均以50mg/L浓度混合使用为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在此浓度下,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最高,为96.7%,而且植株高大,生长健壮,叶片多,生根最好,根的条数多,根系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生素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坝上高原冬麦春播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9
作者 王晓春 刘尚前 +1 位作者 刘广雷 赵连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播期、播量、土壤类型、品种等因素对春播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最适合播量为25万粒/667m2;其他因素产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土壤类型>播期>品种,滩地产量显著高于砂地;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产量、穗数、... 研究了播期、播量、土壤类型、品种等因素对春播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最适合播量为25万粒/667m2;其他因素产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土壤类型>播期>品种,滩地产量显著高于砂地;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品种以弱冬性小麦豫麦13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品种 冬麦春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苗“藕式”快速繁殖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晓春 刘尚前 +1 位作者 牛斌 丁成芳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5期264-266,共3页
传统的马铃薯脱毒苗切繁方法是将带有一个叶片的单茎节切段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花的试管苗为材料,用剪去根部和顶芽的多茎节切段,接种于含有不同激素及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1.0mg... 传统的马铃薯脱毒苗切繁方法是将带有一个叶片的单茎节切段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花的试管苗为材料,用剪去根部和顶芽的多茎节切段,接种于含有不同激素及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1.0mg/L BA和1.0 mg/L的NAA,可使得每个腋芽萌发并快速生根、成苗,按照此程序继续进行继代扩繁,我们称之为"藕式"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多茎节切段 不同激素 快速成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