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科专业认证的核心课程改革——以河北北方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中兽医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素芳 苏杰 +2 位作者 吉梅 崔平 关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3期254-255,共2页
为促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认证,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对河北北方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兽医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核心课程改革 专业认证 中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大学生技能大赛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与改革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玉芳 白莉莉 +1 位作者 李尚 张丽云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大学生技能大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个别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从教学与改革的角度探讨技能大赛对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作用,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综合型人才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技能大赛 动物科学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5株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3
作者 张锦程 白和平 +4 位作者 赵桂新 王少华 郭建军 吴同垒 史秋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
为了确定肉牛场犊牛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致病原,本试验采集河北省秦皇岛地区5个肉牛养殖场病牛的肺脏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支原体特异性oppD/F基因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并通... 为了确定肉牛场犊牛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致病原,本试验采集河北省秦皇岛地区5个肉牛养殖场病牛的肺脏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支原体特异性oppD/F基因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检测中西药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PPLO肉汤固体基础培养基上为针尖大小白色菌落,瑞氏染色菌体呈球状;oppD/F基因和16S rRNA基因扩增均可得预期目的条带,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牛支原体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共从病牛肺脏分离鉴定出5株牛支原体,分别命名为ZYT-1~ZYT-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牛支原体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和氟苯尼考极度敏感,对中药苏木、五味子、白头翁和乌梅极度敏感。结果表明,肉牛场患病犊牛的致病原为牛支原体,本试验结果可为当地牛支原体感染临床病例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瑞氏染色 16S rRNA序列比对 特异基因检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峰 段长飞 +2 位作者 李喜旺 张佳音 李龙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17-220,共4页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优化教育模式,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职业道德高尚的兽医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兽医药理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株诱导及单核苷酸多态性杂合度分析
5
作者 方素芳 顾小龙 +2 位作者 郝成宇 关琛 崔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诱导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对莫能菌素的耐药虫株,并分析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杂合度(Hp),采用常规药物浓度递增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0.5 g/kg莫能菌素预混剂为起始浓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性进行诱导... 为诱导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对莫能菌素的耐药虫株,并分析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杂合度(Hp),采用常规药物浓度递增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0.5 g/kg莫能菌素预混剂为起始浓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性进行诱导,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相对卵囊产量(ROP)、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抗球虫指数(ACI)指标综合判定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莫能菌素的耐药性。将诱导出的耐药株和敏感株(豪顿株)基因组重测序,并进行基因组Hp分析。经过12次传代,获得了柔嫩艾美耳球虫1倍、2倍、4倍和10倍耐药虫株,其中10倍耐药株的POAA为14.3%,ROP为68%,RLS为27%,ACI为107。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检测到132691个突变,其中豪顿株共计11085个突变,耐药株共计121606个突变。从SNPindex分布图中可见,豪顿株、1倍和2倍耐药株绝大多数位点基因频率接近0,而在4倍及10倍耐药株中SNP频率显著增加,其中部分位点的基因频率达到1。耐药群体在第6、第12、第14和第15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低水平Hp,推测其与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莫能菌素耐药性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莫能菌素 耐药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替代干草对桑阳驴产奶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徐占云 韩昱 +3 位作者 赵月平 马旭平 李忠浩 秦睿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4,共3页
【目的】探究全株青贮玉米替代干草对泌乳期桑阳驴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乳品质的影响。【方法】40头215±5 kg的泌乳中期健康桑阳驴,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头,Ⅰ组为饲喂基础日粮+干草的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 【目的】探究全株青贮玉米替代干草对泌乳期桑阳驴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乳品质的影响。【方法】40头215±5 kg的泌乳中期健康桑阳驴,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头,Ⅰ组为饲喂基础日粮+干草的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 kg、1.5 kg和2 kg全株青贮玉米代替干草并与干草混饲的试验组,试验期60 d。【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全株青贮玉米代替等量干草可以提高桑阳驴日均产奶量、血清IgG、血清IgM的含量以及驴乳乳糖、乳脂率、乳蛋白指标。【结论】在日粮中添加青贮玉米可以使泌乳期桑阳驴产乳性能、免疫功能还有乳品质均有所提高,最佳全株青贮玉米添加剂量为1.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青贮玉米 桑阳驴 产奶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代替玉米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艺萌 崔涛 +5 位作者 赵鑫淼 王佳宁 吴淑琴 杨翠军 李秀花 赵月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谷子代替玉米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日龄伊拉肉兔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幼兔。6组幼兔分别饲喂含0(CN组)、5%(GZ5%组)、10%(GZ10%组)、15%(GZ15%组... 试验旨在探究谷子代替玉米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日龄伊拉肉兔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幼兔。6组幼兔分别饲喂含0(CN组)、5%(GZ5%组)、10%(GZ10%组)、15%(GZ15%组)、20%(GZ20%组)和25%(GZ25%组)张杂谷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5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Z15%组和GZ20%组幼兔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GZ15%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GZ15%和GZ20%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幼兔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幼兔饲粮中以不同水平的谷子代替玉米可改善幼兔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不会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谷子最适宜的使用比例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幼兔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32
8
作者 崔平 方素芳 +1 位作者 顾小龙 郭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4,共4页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5.1%(148/197),感染强度66~112 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7%(64/115),感染强度100~27 900。根据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16个虫种,即: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说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感染率仍然是很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种类 感染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瑞华 李春红 +1 位作者 徐彤 郑雪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7-1839,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疾病种类多,涉及的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逐渐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PBL教学模式 CBL 教学实习 临床课程 教学效果 临床实践 技能考核 知识的理解 课堂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羊草群落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3 位作者 汪诗平 张英俊 宛新荣 郝树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和克氏针茅的数量减少,星毛委陵菜比例增加;随牧压的增加,绵羊采食黄囊苔草的比例显著增加,在重度放牧区,绵羊没有采食西伯利亚羽茅和米氏冰草,而是增加了对星毛委陵菜的采食;达乌尔黄鼠在围栏内采食羊草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栏外放牧区;但在围栏内没有采食米氏冰草、黄囊苔草和星毛委陵菜;围栏内无法捕捉亚洲小车蝗,在放牧区亚洲小车蝗对克氏针茅的采食随牧压的增加显著降低,但增加了对米氏冰草和星毛委陵菜的采食。三者同时采食羊草和糙隐子草,且对羊草的选择性指数最高;随牧压的增大,绵羊的生态位宽度变宽,而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窄,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因此,重度放牧改变了羊草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星毛委陵菜群落,从而导致了草地的退化,而鼠类和蝗虫的危害则加剧了草地的退化演替,三者对草地资源的共同掠夺导致草原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3 位作者 汪诗平 韩建国 宛新荣 郝树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6-866,共11页
为探讨荒漠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小针茅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 为探讨荒漠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小针茅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小针茅数量显著减少,猪毛菜比例随着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的主要食物均来源于猪毛菜,且采食比例随牧压增大而递增;3种食草动物对牧草的选择性指数随牧压的变化而变化,双齿葱和多根葱优先被采食;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很高且生态位宽度随牧压的增加而变窄。重度放牧改变了小针茅群落的植物组成,使其演替为猪毛菜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代替部分玉米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秦艺萌 崔涛 +5 位作者 王佳宁 张艳磊 吴淑琴 孙全文 马旭平 赵月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84-3594,共11页
【目的】探讨谷子(张杂谷)代替部分玉米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筛选谷子适宜的使用比例。【方法】选取30日龄伊拉肉兔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张杂谷使用比例为0(... 【目的】探讨谷子(张杂谷)代替部分玉米对伊拉肉兔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筛选谷子适宜的使用比例。【方法】选取30日龄伊拉肉兔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张杂谷使用比例为0(对照组)、5%(试验Ⅰ组)、10%(试验Ⅱ组)、15%(试验Ⅲ组)、20%(试验Ⅳ组)和25%(试验Ⅴ组)的试验饲粮。预饲期5d,正式试验期55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兔,耳静脉采血5mL,测定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相关指标及脏器重量,并采集背最长肌样品,检测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1)试验Ⅲ和Ⅳ组伊拉肉兔的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和Ⅳ组兔的肝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和Ⅳ组兔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各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血清免疫指标方面,试验Ⅲ和Ⅳ组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Ⅴ组,试验Ⅱ、Ⅲ和Ⅳ组兔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血清α-干扰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蛋白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血清抗氧化指标中,试验Ⅲ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且试验Ⅳ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结论】综合以上结果,以15%张杂谷代替玉米可以提高伊拉肉兔的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大针茅群落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4 位作者 汪诗平 张英俊 邵新庆 宛新荣 郝树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9-445,共7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的数量减少,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比例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采食羊草、猪毛菜和大针茅时优先采食羊草;随牧压的增大,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宽,且在放牧区绵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放牧改变了大针茅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糙隐子草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曹玲芝 马利芹 +6 位作者 王丽叶 张晓利 徐倩倩 霍晓青 靳喜朋 秦建华 董世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383-11385,共3页
建立腹泻模型是研究腹泻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建立相应的腹泻模型,主要包括急性腹泻模型、慢性腹泻模型、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模型等,就目前常用的动物腹泻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动物 腹泻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春红 张瑞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物免疫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兽医专业重要主干课,其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治疗[1]。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动物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2]。既往授课多以传统... 物免疫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兽医专业重要主干课,其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治疗[1]。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动物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2]。既往授课多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学生主要是听课,由于概念繁多,内容抽象,逻辑推理严谨,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方面难度很大。进而学习主动性差,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这种状况日渐积累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动物 生命科学 学习主动性 基础学科 临床诊断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丽 李忠浩 +1 位作者 秦睿玲 李继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类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学科迈向临床知识的桥梁课程[1-2]。该课程内容广泛且复杂,概念多且难于理解和记忆[3],课时多且不能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传统...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类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学科迈向临床知识的桥梁课程[1-2]。该课程内容广泛且复杂,概念多且难于理解和记忆[3],课时多且不能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师全程讲,学生被动听,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 临床知识 畜牧兽医类 桥梁课程 理解和记忆 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性 学习的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牛淑卿 唐春梅 +2 位作者 田树飞 屈振华 王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3-136,140,共5页
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借助DPS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评价采用多指标评分法,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实际值,再通过数学模型转换成综合评价值来综合评价河北省农业... 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借助DPS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评价采用多指标评分法,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实际值,再通过数学模型转换成综合评价值来综合评价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评价体系 模型 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动物组织块染色石蜡包埋制片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成林 张煜 崔红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制片方法 组织块染色 石蜡包埋 动物组织 加温振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高振涛 高斌 +2 位作者 张瑞华 徐彤 李旭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4,共12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亲本毒株(SD11、SD341)和重组毒株(re_SD341),将重组毒株PA基因中携带的宿主适应性位点突变为禽源模式(PA-R356K/N409S),检测3株毒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进一步检测SD341和re_SD341毒株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从54份病料中分离获得2株H9N2亚型AIV,2株分离株与2000年之后国内疫苗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达90%以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均属于B分支中的B4.7.2分支,且8个基因片段均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A、PB1、PB2和PA基因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超过90%;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符合2020年左右B分支中流行毒株分子特征;与早期代表毒株相比,NA蛋白茎部均有缺失且在第368位均增加1个新的潜在糖基化位点;2株毒株的HA、PB1、PB2和PA蛋白均携带宿主适应性突变位点,其中PA蛋白发生K356R和S409N适应性突变;生物学特性验证结果显示,与re_SD341重组毒株相比,SD341亲本毒株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复制能力更强(P<0.000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2株H9N2 AIV毒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进化,其中一些病毒蛋白包含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加了其跨种传播的风险,本试验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跨种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河北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青 王爱华 +5 位作者 张秀珊 潘丽娜 杜冬华 周静 闫书彩 孙继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参照GenBank中NDV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F基因并得到长约1.7kb的全基因片段,并将其构建到pMD-19T载体上。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13株参考毒株F基因比较... 参照GenBank中NDV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F基因并得到长约1.7kb的全基因片段,并将其构建到pMD-19T载体上。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13株参考毒株F基因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99.2%和96.9%。98.7%;但与LaSota、F48E9及B1等常见疫苗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8.6%~91.5%。NDV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苑为112R.R-Q—K—R—F—I—G119,属于基因ⅦN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 F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