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究与实践——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媛 王健 +3 位作者 杨立亭 兰凤英 赵瑞平 王丽霞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7期111-112,115,共3页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趋势,也是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构建全面、连贯和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趋势,也是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构建全面、连贯和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详细阐述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在相关专业的推广普及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专业教育 深度融合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生物防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沈凤英 吴伟刚 +1 位作者 袁军海 沈福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235-236,共2页
生物防治技术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本研究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运用于课程实践之中,针对前期调研结果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互动平台、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防治技术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本研究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运用于课程实践之中,针对前期调研结果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互动平台、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课程的掌握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技术 微课 翻转课堂 超星学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十字花科庭荠属一新分布变种——北方庭荠
3
作者 荣冬青 荣冬波 +5 位作者 戚艳凤 柴莹 牛雪飞 孙李光 樊英鑫 乔永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58,共1页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康宝县十字花科庭荠属一新分布变种——北方庭荠(Alyssum lenense Adams var.lenense)。
关键词 北方庭荠 新分布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遗传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再民 魏伟 +3 位作者 任根增 王敏 黄智鸿 魏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遗传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遗传学课程是培养“大国三农”人才的内在要求。科学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蕴含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拥有巨大的育人价值,为专业课思... 遗传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遗传学课程是培养“大国三农”人才的内在要求。科学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蕴含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拥有巨大的育人价值,为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路径。分析了遗传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遗传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的意义,提出了遗传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法,以期为农科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课程 思政元素 混合式教学 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钙土田菜用架芸豆根系的建成
5
作者 宋晋辉 韩云杰 +3 位作者 张继宗 王志辉 张立峰 李会彬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4,共17页
水土资源匮乏背景下的农田精准水肥管理,需要以作物根系时空建成规律为基础。本研究结合分层挖掘与扫描成像分析技术,对两种栗钙土田菜用架芸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生物量、长度、表面积、体积和直径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栗... 水土资源匮乏背景下的农田精准水肥管理,需要以作物根系时空建成规律为基础。本研究结合分层挖掘与扫描成像分析技术,对两种栗钙土田菜用架芸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生物量、长度、表面积、体积和直径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栗钙土田菜用架芸豆根系生物量的建成规律一致,大致分为缓慢增长、线性增长和缓慢下降3个时期,线性增长期为初花期~结荚盛期,此阶段轻壤质栗钙土田芸豆根系鲜重与干重的日增长速率分别为2.46与0.24 g·2株^(-1),沙壤质栗钙土田分别为1.79与0.20 g·2株^(-1);芸豆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与根系鲜干重间呈正相关增长。从垂直分布上看,沙壤质栗钙土田芸豆根系分布较浅,82.68%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30 cm土层内;轻壤质栗钙土田芸豆在结荚初期之后86.24%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60 cm土层。从侧向分布上看,轻壤质栗钙土田芸豆全生育期内77%以上的根系分布在植株两侧30 cm范围内,而沙壤质栗钙土田该范围内根系占比随生育期推移呈下降趋势,至结荚末期降至66%以上。根系的等值线图表明,轻壤质栗钙土田芸豆根系的总体分布呈“瘦长型”,沙壤质栗钙土田呈“扁宽型”。本研究为坝上地区菜用架芸豆依根创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挖掘 滴灌 菜用架芸豆 根系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臭氧水应用于双孢蘑菇覆土消毒效果研究
6
作者 闫海燕 赵树根 +1 位作者 忻龙祚 丛日升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以双孢蘑菇As2796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臭氧水覆土消毒处理对其菌丝生长、出菇、病虫害发生和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8 mg/L和16 mg/L的臭氧水处理覆土后,可以增加覆土中菌丝生长速度,12 d后均达到了2.5 cm,而且菌丝非常密且齐整... 以双孢蘑菇As2796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臭氧水覆土消毒处理对其菌丝生长、出菇、病虫害发生和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8 mg/L和16 mg/L的臭氧水处理覆土后,可以增加覆土中菌丝生长速度,12 d后均达到了2.5 cm,而且菌丝非常密且齐整;在出菇数和产量方面,以浓度为8 mg/L的臭氧水处理的出菇数最多,产量最高,分别为62.75个、 1.0927 kg;臭氧水处理覆土后,对菌菇的影响较小,同时可对干扰菌菇生长的杂菌等起到抑制作用,易长出大个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覆土 臭氧水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在北京地区的发生动态调查及性诱剂田间控害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澳丽 黄建雷 +3 位作者 姚佳祺 闫祖青 渠成 王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0,共8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为明确该虫在北京地区番茄基地的种群动态,筛选番茄潜叶蛾高效性诱剂配方,利用性诱监测法对北京平谷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等3个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在...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为明确该虫在北京地区番茄基地的种群动态,筛选番茄潜叶蛾高效性诱剂配方,利用性诱监测法对北京平谷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等3个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在田间评价了两种性信息素组分不同配比及单一主成分不同剂量对番茄潜叶蛾的诱集效果。种群动态监测结果显示:3个区的监测点均有番茄潜叶蛾发生,且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从番茄定植至5月上中旬成虫发生量均较少,进入5月下旬至番茄拉秧,成虫发生量显著增加并处于高位状态。性诱剂配方筛选结果显示:两种性信息素组分不同配比试验中,(3E,8Z,11Z)-十四碳三烯-1-乙酸酯(TDTA)∶(3E,8Z)-十四碳二烯-l-乙酸酯(TDDA)=85∶15、90∶10、95∶5、100∶0这4种配比均对番茄潜叶蛾雄成虫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单月每诱捕器平均诱虫量均在400头以上;单一主成分不同剂量试验中,TDTA为1.8 mg·诱芯^(-1)的诱虫量最大,略高于TDTA为0.2 mg·诱芯^(-1)和0.6 mg·诱芯^(-1)的诱虫量,除第3周3号棚1.8 mg·诱芯^(-1)诱虫量显著高于0.6 mg·诱芯-1外,其余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北京地区番茄潜叶蛾监测预警及性诱剂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剂 种群动态 监测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皂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霍俊奇 尚鹤婷 +5 位作者 郭晨 马悦 栗慧 武二斌 冯亭亭 魏东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产自安第斯山脉,具有较好的耐旱、耐碱、耐盐性。藜麦种子表皮含有大量皂苷,呈苦味,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抗营养性,影响藜麦市场发展。皂苷干法去除需经研磨、加热等,具有一定效果但易造成藜麦破碎和营养物...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产自安第斯山脉,具有较好的耐旱、耐碱、耐盐性。藜麦种子表皮含有大量皂苷,呈苦味,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抗营养性,影响藜麦市场发展。皂苷干法去除需经研磨、加热等,具有一定效果但易造成藜麦破碎和营养物质流失;湿法去除经浸泡、水洗、沸水煮制等,可彻底去除,但易产生大量污水,导致藜麦萌发等问题。通过多级处理、干湿结合、辅助加热等方法,更易于去除皂苷。虽然,藜麦皂苷影响口感,但藜麦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故皂苷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提取手段为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_(2)提取法、水浸等,结合辅助方法(如微波、超声、复合酶等)会有更好的提取效果,且提取皂苷还缺少符合大量生产的设备及更优的工艺条件。对皂苷的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合成途径是进一步发展藜麦产业的前提。代谢组学技术已在分析物质结构鉴定和合成途径方面较为成熟。目前,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法等。通过代谢组学检测手段为苦味产生机制和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综述了藜麦皂苷的去除、提取、代谢组学分析研究进展,以期为藜麦皂苷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皂苷 苦味去除 提取 分析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9
作者 贾峥芳 孙振宇 +6 位作者 贾云梦 张美惠 范洁茹 贾秋珍 曹世勤 刘伟 周益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28,359,共5页
为了解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在2010年-2023年间的毒性变化动态,本研究对甘肃省病原菌群体进行了10年的毒性监测,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Pm1c、Pm1e、Pm5e、Pm12、Pm13、Pm16、Pm21、Pm34、Pm35、Pm36、Pm46、Pm2+MLD以及PmXBD等抗白粉病基... 为了解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在2010年-2023年间的毒性变化动态,本研究对甘肃省病原菌群体进行了10年的毒性监测,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Pm1c、Pm1e、Pm5e、Pm12、Pm13、Pm16、Pm21、Pm34、Pm35、Pm36、Pm46、Pm2+MLD以及PmXBD等抗白粉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平均毒性频率普遍低于30%,表明上述基因或基因组合仍是当前可以在甘肃省小麦品种上有效利用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对Pm1a、Pm3c、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0、Pm4+Pm8和Pm4b+Pm5b等抗白粉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平均毒性频率均超过70%,表明这些基因或基因组合在甘肃省已失去抗病作用,不建议在甘肃省内小麦抗病育种和生产上继续使用。此外,病菌群体对Pm2、Pm3a、Pm3b、Pm3d、Pm4c、Pm5b、Pm17、Pm24、Pm25、Pm43、Pm2+Pm6和Pm5+Pm6等抗白粉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平均毒性频率介于30%至70%之间。近10年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2和Pm21毒性频率均为0,对Pm1c和Pm16平均毒性频率分别为1.96%和2.41%,说明这4个基因是甘肃省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建议加强在抗病育种和生产上对这些基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病菌群体毒性监测 毒性频率 抗病基因布局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小麦白粉菌钙网蛋白基因表达量
10
作者 王振花 贾云梦 +7 位作者 张美惠 徐飞 李松杰 商昭月 范洁茹 袁军海 刘伟 周益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引起的小麦白粉病现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究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基因在小麦白粉菌抵御高温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筛选出温度敏感性菌株13-1-5-5-1-②、13-10-5... 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引起的小麦白粉病现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究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基因在小麦白粉菌抵御高温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筛选出温度敏感性菌株13-1-5-5-1-②、13-10-5-3-①、13-10-5-1-①和耐高温菌株13-14-1-②、13-14-8-2-②、13-10-5-3-②,并对其在24℃热激处理下钙网蛋白CR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白粉菌钙网蛋白gDNA序列测序全长为1887 bp,cDNA序列1650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9个氨基酸,含有钙网蛋白家族保守结构域,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在24℃热激处理后,多数情况下温度敏感菌株和耐高温菌株CRT基因的表达量要高于未经高温处理的表达量,最高可达40.56倍;同一菌株处理不同时间,CRT基因的表达量有一定差异,且多数处理时间下耐高温菌株CRT基因相对表达量要高于敏感菌株,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白粉菌耐高温菌株的产生和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钙网蛋白 热激处理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份玉米自交系茎秆针刺强度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11
作者 张喜成 曹晓良 +3 位作者 杨会勇 吕爱枝 李坤 何美敬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目的]倒伏对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有重大影响,是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茎秆皮层针刺强度(Rind Penetrometer Resistance,RPR)是衡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旨在利用61份玉米自交系材料探究玉米茎秆针刺强度与解剖结构之... [目的]倒伏对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有重大影响,是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茎秆皮层针刺强度(Rind Penetrometer Resistance,RPR)是衡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旨在利用61份玉米自交系材料探究玉米茎秆针刺强度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秆切片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61份玉米自交系茎秆进行结构观察,利用针刺强度仪进行茎秆强度测定,探究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强度与厚壁组织厚度、外围皮层单个维管束面积、厚壁组织厚度与茎秆半径的比值、厚壁组织面积以及厚壁组织面积占茎秆截面积的比例等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针刺强度还与茎秆的周长和直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基于隶属函数D值进行系统聚类将所有材料分为3个类群,类群Ⅲ的玉米茎秆针刺强度最高,且与其它2类差异显著。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玉米茎秆厚壁组织厚度和外围单个维管束的面积共同决定着47%的玉米茎秆针刺强度,从而进一步影响玉米抗倒伏能力。[结论]综合2个不同指标的系统聚类可以得出TIAN77、TY1是抗倒伏性优异的自交系,以上结果可为选育抗倒伏玉米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能力 针刺强度 茎秆 解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张家口苹果树腐烂病病斑发生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军海 张晓亮 +1 位作者 张红杰 曹克强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2011年春,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3个苹果园237株苹果树1 691个苹果树腐烂病病斑调查发现,病斑大小与数量呈负相关;以单个调查单元计算,不同部位病斑总数从高至低为:中心干>主干>主枝>干与基部三主枝交叉处>其他交叉处>侧... 2011年春,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3个苹果园237株苹果树1 691个苹果树腐烂病病斑调查发现,病斑大小与数量呈负相关;以单个调查单元计算,不同部位病斑总数从高至低为:中心干>主干>主枝>干与基部三主枝交叉处>其他交叉处>侧枝>其他部位,有枝干越粗病斑越多的趋势,主干、中心干、主枝、干与基部三主枝交叉处等关键部位病斑数占总病斑数的74.09%;不同方位病斑数排序为:西南>东南>正南>东北>西北>正西>正北>正东>四周,南面、东南面和西南面病斑数约占总病斑数的60%;不同高度病斑数排序为:1 m以下>1~2 m>2 m以上,2 m以下病斑数占总病斑数的96.63%,有高度越低病斑越多的趋势。随着病情加重,特大型和大型病斑、主枝部位病斑、"四周"型病斑、东南和东北方位病斑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苹果树腐烂病 病斑 发生特点 张家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坝上菜花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和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爱香 张树发 +1 位作者 刘会清 章彦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0,共2页
对河北坝上新发生的菜花叶斑病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将该菌人工接种到健康的菜花植株上,发现菜花发病,其产生的症状与先前菜花叶斑病的症状相同,经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该菌为菊苣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cho... 对河北坝上新发生的菜花叶斑病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将该菌人工接种到健康的菜花植株上,发现菜花发病,其产生的症状与先前菜花叶斑病的症状相同,经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该菌为菊苣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chorii)。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花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配施调理剂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及莜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金翰 田小明 +4 位作者 胡晨阳 索文康 董萌萌 谢世兴 王梦园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为明确氮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和莜麦(Avena chinensis L.)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添加(CK)、80%氮肥(N_(80))、100%氮肥(N_(100))、80%氮肥+调理剂(PN_(80))、100%氮肥+调理剂(PN_(100))5个处理,研究其对土壤... 为明确氮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和莜麦(Avena chinensis L.)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添加(CK)、80%氮肥(N_(80))、100%氮肥(N_(100))、80%氮肥+调理剂(PN_(80))、100%氮肥+调理剂(PN_(100))5个处理,研究其对土壤物理结构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和莜麦产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氮肥基础上添加调理剂能够通过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7.2%~30.6%)、降低土壤容重(3.4%~13.5%),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2.8%~73.4%),增加莜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80%氮肥+调理剂(PN_(80))处理能够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促进有机碳组分的积累。该结果明确了调理剂对土壤物理结构及有机碳组分和莜麦产量的作用方式,这为当地莜麦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剂 土壤物理结构 土壤有机碳组分 莜麦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丽丽 谷建才 +3 位作者 何淑娟 冯莎莎 庞海慧 陈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河北省未来8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造成全省耕地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其改善了粮食...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河北省未来8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造成全省耕地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其改善了粮食生产环境,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从而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河北省未来人口持续增长,对耕地和粮食资源产生很大压力;在影响河北省粮食总产的诸因素中,粮食单产和灌溉是决定粮食总产的首要因素,而化肥施用量则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粮食生产 GM(1 1)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外来逸生种子植物——欧洲千里光 被引量:3
16
作者 荣冬青 樊英鑫 乔永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66,共2页
报道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外来引种半逸生植物——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
关键词 欧洲千里光 种子植物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野生龙葵果实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翠丽 李向东 曹熙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0-771,共2页
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具有分布广、蕴藏量大、抗逆性强、易栽培、营养丰富等特点。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野生龙葵果实的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龙葵选择最佳的生长环境、更有效地开发利用野生龙葵资... 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具有分布广、蕴藏量大、抗逆性强、易栽培、营养丰富等特点。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野生龙葵果实的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龙葵选择最佳的生长环境、更有效地开发利用野生龙葵资源、实现龙葵的人工栽培及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果实 营养成分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科技革命与节水抗旱农业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俊花 黄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528-5529,共2页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农业用水消耗水资源的70%之多,与此同时,农业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节水农业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介绍了一些节水抗旱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在节水抗旱应用过程中所...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农业用水消耗水资源的70%之多,与此同时,农业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节水农业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介绍了一些节水抗旱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在节水抗旱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今后节水抗旱农业中应突破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 现代科技革命 农业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96K SNP芯片的谷子抽穗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9
作者 王钰文 钟鑫 +4 位作者 范晓庆 刘颖慧 赵治海 范光宇 王晓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7,共15页
抽穗期是衡量农作物重要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作物对地区和季节的适应能力。了解不同谷子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对于农业生产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揭示控制抽穗期性状的遗传机制,为开展理想性状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抽穗期是衡量农作物重要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作物对地区和季节的适应能力。了解不同谷子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对于农业生产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揭示控制抽穗期性状的遗传机制,为开展理想性状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调查了230个样本的抽穗期叶姿、刚毛长度、刚毛颜色、护颖颜色、花药颜色、茎秆长度、茎秆粗度、伸长节间数8个抽穗期性状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拟以水稻抽穗期相关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R软件中GWASpoly方法对水稻抽穗前后的相关性状进行多层次的相关性研究,利用基于1-随机和正双(种群结构+血缘)的杂交Q+K(种群结构+血缘)方法,分别构建分位数-分位数(QQ-Plot)和曼哈顿图。筛选与表型相关性显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在10 kb区间找到与表型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SNPs进行功能注释。明确了每个性状与其具有显著关联性的染色体位置以及关联度,与抽穗期叶姿、刚毛长度、刚毛颜色、护颖颜色、花药颜色、茎秆长度、茎秆粗度、伸长节节间数关联的SNP的关键位点在9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抽穗期性状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在双孢蘑菇培育中的消毒效果研究
20
作者 王立伟 刘玉贤 +4 位作者 郑旺 丛日升 闫海燕 郑志新 忻龙祚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98-100,共3页
以双孢蘑菇为研究对象,从菌种制作的接种环境角度,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对接种箱空间及双孢蘑菇子实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处理后,对空间内微生物有显著杀灭效果,即当臭氧水浓度为100%时,24 h后观察其菌落数... 以双孢蘑菇为研究对象,从菌种制作的接种环境角度,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对接种箱空间及双孢蘑菇子实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处理后,对空间内微生物有显著杀灭效果,即当臭氧水浓度为100%时,24 h后观察其菌落数只有1 cfu/mL,效果最佳;在子实体培育过程中,发现不同浓度臭氧水对双孢蘑菇表面微生物有显著杀灭效果,当臭氧水浓度为100%时,双孢蘑菇表面微生物数量只有3.54 cfu/mL,杀菌率可达98.69%;对臭氧水处理后的双孢蘑菇进行贮藏,可以延长感官品质劣变2 d,延长货架期,且经臭氧水处理过的双孢蘑菇在感官上要优于对照组。综上,在本实验条件下,100%浓度臭氧水是在双孢蘑菇栽培和保鲜过程中的最佳杀菌条件,能够对双孢蘑菇表面以及空间中的微生物起到良好的消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 双孢蘑菇 消毒 杀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