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DOM光谱特征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晨
白雪冬
+5 位作者
赵海超
黄智鸿
刘松涛
卢海博
刘子刚
刘雪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9-1432,共14页
通过连续4年定点秸秆还田试验,设置大垄轮播、翻耕、旋耕3种还田方式,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及玉米各生育时期(播种前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收获期)0-...
通过连续4年定点秸秆还田试验,设置大垄轮播、翻耕、旋耕3种还田方式,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及玉米各生育时期(播种前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收获期)0-20cm土层DOM组分特征,以期优化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结果表明,土壤DOC质量分数在202-364mg∙kg^(-1)之间,DOM类胡敏酸组分(23.6%-54.3%)占比最高,类富里酸组分(23.6%-31.6%)占比次之,秸秆还田降低土壤(0-20 cm)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增加土壤DOM类蛋白组分占比、陆源特征及芳香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DOM质量分数增加,类胡敏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源特征降低,疏水性分子增加。大垄轮播提高0-40cm土层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翻耕提高20-40cm土层DOM类蛋白组分、疏水性组分占比,旋耕提高0-20 cm土层DOM类富里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随着玉米的生长土壤DOM质量分数降低,类胡敏酸组分呈先降后升趋势,DOM小分子组分占比增加,生物源增强,腐殖化程度减弱。大垄轮播增加灌浆期土壤DOM类富里酸、类蛋白组分占比,翻耕降低拔节期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旋耕增加苗期DOM类蛋白组分占比。秸秆还田通过提高微生物及酶活性和作物产量影响DOM组分,大垄轮播通过延长根际秸秆腐解时间影响土壤DOM组分,提高DOM供肥能力及春玉米产量;翻耕和旋耕通过机械作用影响DOM含量和组分,增强DOM腐解。因此,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适宜采用大垄轮播秸秆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DOM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DOM光谱特征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晨
白雪冬
赵海超
黄智鸿
刘松涛
卢海博
刘子刚
刘雪玲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省
农产品
食品
质量
安全
分析检测
重点
实验室
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市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9-1432,共14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寒旱区春玉米抗逆丰产栽培岗位专家”(HBCT2023020202)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0526401D)
+2 种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D2019097)
张家口市科技局项目(2311025C)
河北北方学院项目(XJ2023018)。
文摘
通过连续4年定点秸秆还田试验,设置大垄轮播、翻耕、旋耕3种还田方式,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及玉米各生育时期(播种前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收获期)0-20cm土层DOM组分特征,以期优化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结果表明,土壤DOC质量分数在202-364mg∙kg^(-1)之间,DOM类胡敏酸组分(23.6%-54.3%)占比最高,类富里酸组分(23.6%-31.6%)占比次之,秸秆还田降低土壤(0-20 cm)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增加土壤DOM类蛋白组分占比、陆源特征及芳香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DOM质量分数增加,类胡敏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源特征降低,疏水性分子增加。大垄轮播提高0-40cm土层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翻耕提高20-40cm土层DOM类蛋白组分、疏水性组分占比,旋耕提高0-20 cm土层DOM类富里酸组分占比、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随着玉米的生长土壤DOM质量分数降低,类胡敏酸组分呈先降后升趋势,DOM小分子组分占比增加,生物源增强,腐殖化程度减弱。大垄轮播增加灌浆期土壤DOM类富里酸、类蛋白组分占比,翻耕降低拔节期DOM类胡敏酸组分占比,旋耕增加苗期DOM类蛋白组分占比。秸秆还田通过提高微生物及酶活性和作物产量影响DOM组分,大垄轮播通过延长根际秸秆腐解时间影响土壤DOM组分,提高DOM供肥能力及春玉米产量;翻耕和旋耕通过机械作用影响DOM含量和组分,增强DOM腐解。因此,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适宜采用大垄轮播秸秆还田方式。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DOM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春玉米
Keywords
straw return method
soil DOM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spring maize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寒旱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DOM光谱特征的影响机制
刘晨
白雪冬
赵海超
黄智鸿
刘松涛
卢海博
刘子刚
刘雪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