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P与LEV混合物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
1
作者 沈洪艳 刘爱真 +4 位作者 杨雷 孙新宇 白玉玮 宁静 孙昊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共9页
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单一毒性试验、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二元联合毒性试验,运用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评估强度,探究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BP)与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混合暴露对2种藻的... 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单一毒性试验、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二元联合毒性试验,运用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评估强度,探究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BP)与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混合暴露对2种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BP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EC_(50)分别为2.0×10^(-6)和6.7×10^(-5) mol/L;LEV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EC_(50)分别为3.4×10^(-7)和4.3×10^(-6) mol/L。TBP与LEV对铜绿微囊藻的单一毒性均大于斜生栅藻。基于均分射线设计的二元联合实验结果表明,随LEV占比降低,联合毒性减弱,且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大于斜生栅藻。不同TBP和LEV配比下的二元混合体系对2种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均具有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低浓度协同、高浓度拮抗。联合毒性作用强度随TBP和LEV浓度配比变化而变化,LEV浓度占比与其联合毒性作用呈正相关,TBP浓度占比与联合毒性作用呈负相关。TBP和LEV单一及混合体系对藻类生长均呈现出毒物兴奋(Hormesis)效应,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研究结果可为有机磷阻燃剂和抗生素共存时的水生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左氧氟沙星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毒物兴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昌黎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毅丽 李红玉 +1 位作者 贺艳楠 高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4-60,共7页
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同时参与发酵过程,可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风味。该研究以昌黎产区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将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两种非酿酒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Angel Sacchar... 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同时参与发酵过程,可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风味。该研究以昌黎产区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将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两种非酿酒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Angel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别按照3∶1、1∶1、1∶3(体积比,下同)的比例混合接种后进行混菌发酵。结果表明,东方伊萨酵母与安琪酵母以3∶1的比例混合发酵时,挥发性香气成分多达48种,含量比安琪酵母单独发酵酒样增加68.56%;其中品种香气成分4种,发酵香气成分酯类15种、高级醇10种、酸类7种,发酵香气成分含量与安琪酵母单独发酵酒样相比分别增加了18.98%、93.96%和85.96%,占其全部香气成分的14.43%、71.51%和8.17%;酒样中苯乙醇、乙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香气成分的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强了葡萄酒中的花香和果香;经感官评定,该样品评分最高,为89.5。因此,可将东方伊萨酵母与安琪酵母以3∶1的比例混合发酵作为昌黎产区赤霞珠葡萄酒理想的混菌发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发酵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香气成分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两个品种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红玉 贺艳楠 李毅丽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
本研究将东方伊萨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两种非酿酒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分别按照1∶1的比例混合接种到‘美乐’和‘赤霞珠’葡萄原料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与安琪酵母单独发酵相比,东方伊萨酵母的参与能增加‘美乐’葡萄酒中酯类、... 本研究将东方伊萨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两种非酿酒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分别按照1∶1的比例混合接种到‘美乐’和‘赤霞珠’葡萄原料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与安琪酵母单独发酵相比,东方伊萨酵母的参与能增加‘美乐’葡萄酒中酯类、醇类和酸类成分的种类;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参与能使‘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成分的含量分别增加51.42%和48.40%,并使苯乙醇、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香气成分的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还能提高两种葡萄酒中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的OAV值,使果香和脂肪味的香气量大幅增加,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苯乙醇、辛酸等香气物质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发酵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香气成分 OA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渣主要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8,共8页
柑橘是我国产量第一的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渣,造成资源浪费。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的柑橘果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功能成分组成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性分析主要抗氧化物质,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差异分析... 柑橘是我国产量第一的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渣,造成资源浪费。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的柑橘果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功能成分组成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性分析主要抗氧化物质,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果渣中膳食纤维(39.17~49.72g/100g DW)、果胶(19.12~26.56g/100g DW)、总黄酮(12.89~24.17mg/g DW)、总多酚(23.17~43.67mg/g DW)、维生素C(111.59~152.32mg/100g DW)和类胡萝卜素(12.92~56.38mg/100g DW),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12.92 ~17.13μmol TE/g DW;铁离子还原能力:27.18~40.67μmol FE/g DW)。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C、黄酮和多酚与抗氧化能力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柑橘果渣功能性成分组成相似,但由于含量差别而呈现出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集群。来自江西赣州的柑橘果渣综合评分最高,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柑橘果渣高效和综合循环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渣 功能成分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大豆多肽复合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87,92,共4页
以藜麦粉和大豆多肽为主要原料,研发一种新型的营养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优化藜麦粉、大豆多肽、白砂糖和黄原胶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藜麦大豆多肽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藜麦粉35%、大豆多肽1.5%、白砂糖8%... 以藜麦粉和大豆多肽为主要原料,研发一种新型的营养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优化藜麦粉、大豆多肽、白砂糖和黄原胶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藜麦大豆多肽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藜麦粉35%、大豆多肽1.5%、白砂糖8%、黄原胶0.2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藜麦大豆多肽复合饮料口感润滑、营养丰富,并且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大豆多肽 饮料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粉基复合营养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06,114,共4页
以改性高粱粉为主料,改性荞麦粉、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为辅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改性高粱复合粉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影响改性高粱复合营养粉品质的主次顺序为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改... 以改性高粱粉为主料,改性荞麦粉、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为辅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改性高粱复合粉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影响改性高粱复合营养粉品质的主次顺序为改性燕麦粉>改性小米粉>改性糯米粉>改性荞麦粉,以改性高粱粉质量为基准,当添加改性燕麦粉20%、改性荞麦粉7%、改性小米粉4%、改性糯米粉6%时,得到的高粱复合粉营养丰富,感官评分为93.84,口感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改性粉 复合营养粉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丁香提取物对调理牛排低温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毅丽 张铎 崔润丽 《现代食品》 2022年第15期148-152,共5页
本文以调理牛排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Nisin、丁香提取物和Nisin-丁香提取物复配保鲜剂处理调理牛排,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蒸煮损失率、pH、TVB-N和菌落总数的变化,探讨Nisin、丁香提取物及复配保鲜剂对调理... 本文以调理牛排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Nisin、丁香提取物和Nisin-丁香提取物复配保鲜剂处理调理牛排,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蒸煮损失率、pH、TVB-N和菌落总数的变化,探讨Nisin、丁香提取物及复配保鲜剂对调理牛排贮藏品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期间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添加Nisin和丁香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调理牛排中微生物的生长,降低TBA,延缓脂质氧化,抑制TVB-N增加,降低pH,减少碱性物质的产生,并抑制肌肉组织的水分流失,降低调理牛排的蒸煮损失率。其中,将Nisin-丁香提取物复配并应用到调理牛排中,保鲜效果最佳,可使调理牛排货架期延长2~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牛排 乳酸链球菌 丁香提取物 低温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