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理特性和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梦芸 门福圆 +5 位作者 张颖君 孙丽静 刘茜 李倩影 刘富爽 李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40,共9页
水、肥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两个因子。随着农业水资源紧缺日趋严峻和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范围扩大,减少作物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水氮互作对... 水、肥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两个因子。随着农业水资源紧缺日趋严峻和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范围扩大,减少作物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水氮互作对作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水氮互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互作 生长发育 氮素利用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 被引量:65
2
作者 何中虎 夏先春 +5 位作者 罗晶 辛志勇 孔秀英 景蕊莲 吴振录 李杏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国际小麦育种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保护性耕作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常规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慢病性利用是抗病研究的主流方向;四是品质研究更注重营养特性。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慢病性 分子标记 常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区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武兰芳 陈阜 +1 位作者 欧阳竹 张庆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利用统计资料和通过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 ,对黄淮海平原藁城市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藁城市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总体上粮食产量与化肥的投入仍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是 ,目前实际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存... 利用统计资料和通过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 ,对黄淮海平原藁城市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藁城市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总体上粮食产量与化肥的投入仍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是 ,目前实际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存在极其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合理现象 ,所以增施化肥已不再是增产的主要措施 ,而合理统筹、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是节能增效的重要措施。在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中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 ,N、P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 ,表现出显著的产量差异 ;而且增施N、P肥 ,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比冬小麦更为明显 ;而在N、P配施的基础上 ,施K却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小麦 玉米 两熟区 粮食 产量 化肥 田间试验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述评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洪杰 刘志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8-94,共7页
对1981~1990年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相当狭窄,塘四平头、获嘉白马牙和美国血缘种质的播种面积占主要玉米杂交种的83.8%.黄早四、Mo17、自33... 对1981~1990年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相当狭窄,塘四平头、获嘉白马牙和美国血缘种质的播种面积占主要玉米杂交种的83.8%.黄早四、Mo17、自330和获白四大自交系1万hm2以上,占杂交种面积的50%左右。选系的方式以二环系为主。河北省生产用玉米杂交种主要来自周围相邻省份。1990年河北省自育杂交种播种面积只占16.9%,自选自交系为12.0%.单交种更加普及,三交和双交种则大大减少。期间,全省玉米籽粒产量的育种进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交种 种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长友 田静 +2 位作者 范保杰 曹志敏 王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1,173,共4页
以河北省作物种质库中385份小豆资源为材料,根据13个农艺性状,利用地理来源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确定取样数法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择2种个体选择法构建5个小豆初选核心样本,对不同的取样方法及总资源间进行品种间平均遗传... 以河北省作物种质库中385份小豆资源为材料,根据13个农艺性状,利用地理来源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确定取样数法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择2种个体选择法构建5个小豆初选核心样本,对不同的取样方法及总资源间进行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性状符合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比较,探讨构建河北省小豆初选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聚类选择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在聚类选择条件下采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优于平方根法,最终确定按地理来源分组、利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聚类选择个体为小豆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方案。采用该最佳方案,构建包含79份小豆种质的初选核心种质,取样比例为20.5%,13个农艺性状的性状符合度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小豆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承试点效应分析
6
作者 祝丽英 周进宝 +2 位作者 陈景堂 李海军 韩振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1,共3页
根据1996~2003年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先后承担区域试验的17个试验点判别品种的能力、产量年际间的稳定性及各试验点产量结果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利用这3项指标对9个多年承担区域试验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廊... 根据1996~2003年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先后承担区域试验的17个试验点判别品种的能力、产量年际间的稳定性及各试验点产量结果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利用这3项指标对9个多年承担区域试验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廊坊和安国是最理想的承试点,遵化、文安和阜城是较理想的承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区域试验 试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大豆品种合丰25的遗传组成 被引量:12
7
作者 关荣霞 秦君 +4 位作者 胡静深 陈为秀 常汝镇 刘章雄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0-1596,共7页
合丰25由合丰23和克4430-20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本研究利用463个SSR标记对合丰25及亲本进行检测,并分析其遗传组成及其与亲本的遗传关系。463个SSR位点中有177个位点在合丰25的两个亲本间无多态性,合... 合丰25由合丰23和克4430-20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本研究利用463个SSR标记对合丰25及亲本进行检测,并分析其遗传组成及其与亲本的遗传关系。463个SSR位点中有177个位点在合丰25的两个亲本间无多态性,合丰23和克4430-20对合丰25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39.4%和48.3%。在G和E两个连锁群发现克4430-20有大片段传递给合丰25,特别是G连锁群没有发现来自合丰23的片段,而合丰23在L连锁群传递给合丰25的位点是克4430-20的2.3倍。不同连锁群亲本染色体片段的组成不同,可能与产量、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相关QTL的分布有关,从而使合丰25通过重组集合了两个亲本的优点。合丰25在57个位点出现新等位变异。为分析位点突变对合丰25纯度的影响,用包括57个位点在内的207个SSR标记对12个不同销售点的合丰25种子进行检测,207对SSR引物中有13对在4个大豆样本中检测到杂合条带,而8个样本的纯度均为100%。说明大部分突变位点已在品种利用过程中纯合,合丰25的优异基因型及其在推广20多年后仍保持的高纯度,是其在生产上利用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合丰25 系谱 SSR 遗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农14及其系谱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重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秦君 姜成喜 +8 位作者 刘章雄 付亚书 关荣霞 陈维元 李英慧 张孟臣 景玉良 常汝镇 邱丽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1-1427,共7页
以绥农14及其系谱中的亲本品种为实验材料,对14个农艺性状及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139对SSR引物进行分析,揭示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重组关系,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似,每个SSR位点Shannon-... 以绥农14及其系谱中的亲本品种为实验材料,对14个农艺性状及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139对SSR引物进行分析,揭示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重组关系,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似,每个SSR位点Shannon-Weaver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1.677;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6380,变化范围为0.5380~0.7990。筛选出区分这些品种的最少SSR位点数为3个;如Satt543、Sat_130、Satt218。研究发现,连锁群中间区段重组率与两个末端区段重组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连锁群上各区段的遗传重组是随机分布的。在139对引物中有39对引物在绥农14及其8个亲本间没有多态性,表明这些位点可能对品种改良具有重要作用;位于B2连锁群的Satt168是从祖先亲本紫花4号保留给绥农14的唯一的多态性位点,可见,经过5个世代的杂交重组和遗传改良,绥农14的遗传组成与紫花4号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农14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重组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蔬菜之藜麦苗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志敏 和剑涵 +2 位作者 裴美燕 李顺国 吕玮 《蔬菜》 2020年第4期62-64,共3页
为了促进营养价值高而全、且是唯一的单体植物就可以满足人体全部基本物质需求的特色蔬菜——藜麦苗的广泛种植,对其进行试验和生产探索,挖掘藜麦菜的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耐霜冻等)、营... 为了促进营养价值高而全、且是唯一的单体植物就可以满足人体全部基本物质需求的特色蔬菜——藜麦苗的广泛种植,对其进行试验和生产探索,挖掘藜麦菜的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耐霜冻等)、营养丰富(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药用价值高(清热、解毒、降压)等优势,并且从栽培季节、整地施肥、催芽、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全面总结出一套藜麦苗高效栽培技术,为这种特色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藜麦菜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的叶菜类蔬菜,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特色蔬菜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乳源县大桥镇野生大豆自然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10
作者 赵青松 赵云云 +2 位作者 马启彬 年海 杨存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粤北山区的野生大豆是全世界分布最南端的野生大豆自然居群,本研究对来源于广东乳源县大桥镇的一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该自然居群的原位保护和异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乳源县大桥镇发现的1个野生大豆... 【目的】粤北山区的野生大豆是全世界分布最南端的野生大豆自然居群,本研究对来源于广东乳源县大桥镇的一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该自然居群的原位保护和异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乳源县大桥镇发现的1个野生大豆自然居群中根据地形等距离采集了98株野生大豆样本,分别用22和73对微卫星(SSR)引物对其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和结论】在98个样品中分别检测到27和85个等位变异,平均位点等位变异数分别为1.23和1.02个,居群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02.聚类结果表明,可将居群分为3个部分,沿坪乳公路两侧分布的野生大豆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各指标表明,广东乳源县大桥镇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保护和利用时选取部分单株即可代表该群体;在对居群遗传多样性初步评价时,用均匀分布的30对引物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自然居群 SSR标记 广东乳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长友 范保杰 +5 位作者 曹志敏 王彦 张志肖 苏秋竹 王素华 田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4-631,共8页
以19个绿豆品种(系)为亲本,采用非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及混合线性模型,研究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绿豆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较高且达极显著水平;单株... 以19个绿豆品种(系)为亲本,采用非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及混合线性模型,研究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绿豆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较高且达极显著水平;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总产量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显著或极显著,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单荚粒数主要受显性效应影响,广义遗传率较高;播种至开花天数与株高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和表型正相关;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与百粒重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总产量相关性不大;针对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的选择可在早期世代进行,而对产量的选择可以根据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在晚期世代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相关分析 混合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长友 范保杰 +5 位作者 曹志敏 苏秋竹 王彦 张志肖 程须珍 田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利用28对SSR引物对96份野生小豆资源、小豆近缘野生植物及栽培小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SSR引物9.10个,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从0.374到0.865,平均为0.722。野生小豆材料和近缘植物Vigna minima遗传... 利用28对SSR引物对96份野生小豆资源、小豆近缘野生植物及栽培小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SSR引物9.10个,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从0.374到0.865,平均为0.722。野生小豆材料和近缘植物Vigna minima遗传变异丰富。来自不同地域的野生小豆材料具有大量特异等位变异,基于非加权成组配对算术平均法的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地理来源的野生小豆单独分群,且与主坐标分析的结果相一致。4份栽培小豆材料与日本野生小豆遗传距离较近,表明目前国内小豆育种中较多使用了含有日本血缘的小豆材料,以及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工作落后于日本。本研究对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保存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以为这些资源的评价、利用和优异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豆 SSR 小豆近缘植物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抗低温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新旺 宋亚辉 贾然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10期116-117,120,共3页
根据大名县气候灾害特点以及高油酸花生栽培存在的问题,从优选种子、种子包衣、整地施肥、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探索了高油酸花生抗低温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油酸 花生 抗低温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