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矮砧密植苹果园养分投入与叶片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睿晴 李艳杰 +4 位作者 赵鑫 柳鹭 杨建豪 王琛 张丽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
为明确河北矮砧密植苹果施肥现状及叶片营养状况,促进当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调研了太行山和燕山主产区矮砧果园肥料投入情况,并采集叶样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主产区矮砧密植苹果园N、P2O5、K_(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 为明确河北矮砧密植苹果施肥现状及叶片营养状况,促进当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调研了太行山和燕山主产区矮砧果园肥料投入情况,并采集叶样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主产区矮砧密植苹果园N、P2O5、K_(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779.27、596.32、634.78 kg/hm^(2)。2)88%的矮砧果园施用有机肥,以羊粪、牛粪、猪粪等农家肥为主,并有16%的果园选择商品有机肥,其中有机肥氮、磷、钾养分分别占总养分投入的40.04%、35.49%、34.46%。3)化肥N、P_(2)O_(5)、K_(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401.27、345.55和375.34 kg/hm^(2),占总养分投入的59.96%、64.51%和65.54%,处于过量水平。4)果园叶片磷、钙、镁、铁、铜、锌、硼总体均处于正常水平,叶片钾处于正常偏高水平,叶片氮并未出现缺乏状况,但叶片锰处于低值范围。5)果园施肥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叶片镁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叶片镁、磷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钙与镁、铁与锰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减氮控磷稳钾,补充微量元素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矮砧密植 肥料投入 叶营养诊断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文赞 韩建 +4 位作者 倪玉雪 李记园 尹兴 王琛 张丽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供试材料为13年生富士苹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传统施肥(CT)、推荐施肥(OPT)、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OPT25)、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OPT50),测定了历年苹果产量、品质,并在试验第5年监测了果园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1)与CT相比,OPT和OPT25处理苹果产量在后3年显著增加(P<0.05);OPT、OPT25和OPT50的苹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产量均以OPT25最高,2021年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8.42%(P<0.05)。2)有机肥替代处理的苹果品质优于传统施肥处理,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较高比例的有机肥处理对苹果品质提升效果更显著;而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糖度与糖酸比,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度。3)OPT25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为2.40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降低6.98%;OPT50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最高,为3987.93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16%;果园土壤为CH4弱汇,各处理间CH4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与CT处理相比,OPT和OPT25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显著降低12.65%和15.16%,其中以OPT25处理最低,为0.071 kg/kg。【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作用表现为OPT25>OPT50>OPT>CT;有机肥替代可降低土壤N_(2)O排放与GHGI,增加CO_(2)排放。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该地区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产量 品质 有机肥替代 N_(2)O排放 CH_(4)排放 CO_(2)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千年秀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碳储量与碳通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雨沙 王琛 +3 位作者 朱会营 韩建 吉艳芝 张丽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8,共8页
为明确雄安“千年秀林”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影响林区土壤碳储量及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对雄安后期城市森林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测定林区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容重、微生物量碳等15项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综合肥... 为明确雄安“千年秀林”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影响林区土壤碳储量及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对雄安后期城市森林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测定林区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容重、微生物量碳等15项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综合肥力状况,利用ArcGIS10.2绘制土壤肥力分布图;使用土壤呼吸仪监测林区土壤碳通量,明确土壤碳储量、碳通量及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肥力状况差异较大。生态基础林林区土壤综合肥力最高,西南部近自然林土壤等级最低。土壤碳通量表现为夏季高,春秋低,现存碳储量与原始储量差异不大;林区土壤碳通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碳储量仅与有机质及蔗糖酶活性极显著相关。从提升林地土壤综合肥力、提高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角度来看,多彩花林景观是“千年秀林”最适宜建造的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秀林 土壤肥力 综合肥力等级 碳储量 碳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