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肖雅寅 蒲子天 +3 位作者 张瑞芳 王灿 侯振军 王鑫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影响较大的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对农业生产有着耕作困难、作物减产的影响,而有机物料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且副作用较小的资源,是应用于改良盐碱地的较为有效的修复方法。汇总了不同的有机物料(粪肥、植物残体、社会生活副...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影响较大的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对农业生产有着耕作困难、作物减产的影响,而有机物料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且副作用较小的资源,是应用于改良盐碱地的较为有效的修复方法。汇总了不同的有机物料(粪肥、植物残体、社会生活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等)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渗透性、孔隙等)、化学性质(土壤养分、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和生物性质(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微生物丰度等)方面的具体响应。为了进一步改善盐碱地的状况,防止土壤退化,综述了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的具体改良效果并总结了物料的使用方法,以期为后续盐碱地改良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土壤改良 盐碱地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种植形式生态资源利用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顺风 张桂萍 +2 位作者 管霞 刘瑶 张凤路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期209-214,共6页
为探究适于河北省农作区节水、丰产、高效的作物种植形式,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辛集市马庄试验站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种植(T1)、青贮—... 为探究适于河北省农作区节水、丰产、高效的作物种植形式,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辛集市马庄试验站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种植(T1)、青贮—粒用玉米一年两熟(T2)、双季甜玉米(T3)和传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CK)4种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田间耗水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种植模式中以CK的生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分别比T1、T2、T3模式高出49.6%、23.1%、38.3%和0.53%、0.25%、0.43%;T1、T3的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CK低7.6%、9.0%,T2比CK高7.0%;3种试验模式的田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的45.4%、28.5%、32.1%;4种种植模式中以T3收益最高,分别高于其他模式的45.3%、30.4%、8.7%。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河北省当前水资源现状的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可为该区域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种植制度 经济效益 冀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霍贯中 张欣濡 +1 位作者 田士军 李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生菌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开发和优化,建立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和引导编辑技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众多基因编辑工具。这些基... 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生菌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开发和优化,建立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和引导编辑技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众多基因编辑工具。这些基因编辑工具能够高效精准地编辑目的基因组,产生各种类型的突变体,在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构建、基因治疗以及作物育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CRISPR/Cas12a作为Ⅱ类Ⅴ型成员,Cas12a(Cpf1)核酸酶分子量较小,识别TTTV PAM序列,仅依赖单个crRNA结构,且无需tracrRNA的加工,操作简单以及具有多基因编辑等优点备受关注。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自开发以来,已经成功应用在各种动植物基因组编辑中,为基因治疗及作物育种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详细介绍了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基于CRISPR/Cas12a开发的碱基编辑和引导编辑技术,重点阐述了通过提高基因编辑效率、扩展靶向编辑范围和提高特异性等方面对CRISPR/Cas12a进行优化的策略,着重总结了该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以期为CRISPR/Cas12a在植物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2a 基因组编辑 优化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AAPs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规律分析
4
作者 马文骁 马睿 +4 位作者 藏金萍 张康 曹宏哲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5,共9页
氨基酸通透酶(Amino acid permeases,AA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探究玉米AAPs家族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AAPs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保守结构... 氨基酸通透酶(Amino acid permeases,AA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探究玉米AAPs家族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AAPs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对该家族基因在茉莉酸(JA)、水杨酸(SA)处理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下的表达规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获得了ZmAAP13基因的转座子插入突变体Zmaap13,通过对突变体进行抗病性检测明确其在玉米抗病过程中的功能。结果发现,玉米基因组中包含23个AAPs家族成员,与水稻AAPs家族成员的亲缘关系最近;23个ZmAAPs家族成员均含有Aa_trans保守结构域,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规律;禾谷镰孢侵染后,ZmAAP3、ZmAAP13和ZmAAP2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野生型相比,ZmAAP13基因的突变体Zmaap13对禾谷镰孢的侵染表现出更为敏感。结果表明,AAPs家族基因在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阐明玉米AAPs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AAPs家族基因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性状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顺风 张桂萍 +3 位作者 MARASINI Mukti 管霞 刘瑶 张凤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1-558,565,共9页
以14个不同熟性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m^-2)下系统分析了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情况。在收获期测定了穗粒质量、干物质量、子粒的含水率和苞叶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苞... 以14个不同熟性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m^-2)下系统分析了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情况。在收获期测定了穗粒质量、干物质量、子粒的含水率和苞叶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苞叶质量、苞叶层数、苞叶长、苞叶宽和苞叶面积等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与品种互作对苞叶质量、苞叶宽和苞叶面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子粒含水率与苞叶含水率、苞叶层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苞叶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在进行适宜子粒机收的品种筛选时,除产量和子粒含水率外,应注意选择苞叶层数较少、苞叶宽度较小和含水率较低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苞叶性状 子粒含水率 品种筛选 子粒机械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光谱分析无损测定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东方 张君 +3 位作者 范晓飞 谈卓 陈雪平 申书兴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67,共6页
测量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的传统方法步骤繁琐、测量周期较长、试验耗材多,本课题组提出一种通过光谱扫描茄子果皮测定其花青素含量的新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蔬菜育种试验基地的茄子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光谱仪扫描果皮获取其光谱反射率... 测量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的传统方法步骤繁琐、测量周期较长、试验耗材多,本课题组提出一种通过光谱扫描茄子果皮测定其花青素含量的新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蔬菜育种试验基地的茄子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光谱仪扫描果皮获取其光谱反射率,使用pH示差法测量花青素含量,使用主成分分析,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建立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的预测模型(R^(2)=0.999),因此,利用光谱技术测定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具有可行性,为利用光谱快速测定茄子果皮花青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果皮 花青素 光谱 数据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光合能力及光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王倩云 卢银 +3 位作者 王彦华 赵建军 申书兴 冯大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4,67,共6页
植株的大小与光合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和其野生型WT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对光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解析大白菜植株大小与光合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 植株的大小与光合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和其野生型WT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对光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解析大白菜植株大小与光合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9%;Fv/Fm和Y(II)值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s1的外叶和新叶ETR值都显著低于WT;进一步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PSII、PC、FNR、ATP合酶相关基因表达下调0.94~1.69倍。由此证实,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光合速率低与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基因表达下降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大白菜植株大小相关的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也为大白菜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小植株突变体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