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3D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亚南 李聪聪 +1 位作者 马丽 任力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8,共8页
为解决传统实践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增强实践教学的互动性,以虚拟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中融入价值创造和创业素养,构建融入“创新实验路径”和“多层次综合实验项目”... 为解决传统实践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增强实践教学的互动性,以虚拟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中融入价值创造和创业素养,构建融入“创新实验路径”和“多层次综合实验项目”的物联网专业沉浸式3D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采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设计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目标,并按照IAPVE的实施模型,构建基于3D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实施模型和考核评价模型。实施结果表明,该3D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模型可指导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虚拟仿真 布鲁姆教学目标 教学实施模型 考核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多结构树种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旭 余富强 +2 位作者 蔡金金 么炜 刘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5,共8页
针对由于树木种间相似性和种内差异性带来的识别困难,以及由于采集环境及设备的多样性导致的点云质量差异,提出面向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多结构树种识别方法(MSTSR)。首先借助改进的组合采样策略,在有效降低数据冗余的同时,保留单木的主... 针对由于树木种间相似性和种内差异性带来的识别困难,以及由于采集环境及设备的多样性导致的点云质量差异,提出面向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多结构树种识别方法(MSTSR)。首先借助改进的组合采样策略,在有效降低数据冗余的同时,保留单木的主体枝干结构;其次通过内建的近邻感知与增强模块(NAE)层次化聚合点云属性,以形成高阶的语义描述;最后通过融合树冠、主干以及整树的多结构信息,生成跨尺度的树木点云表征。在地面激光雷达采集的树种点云数据集上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数据集由7个树种共690棵树组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4.2%。相比主流的PointNet和PointNet++深度点云分类网络,分别提升13.04和9.42个百分点;相比基于点云的多视图2D投影方法,提升8.19个百分点;相比基于多个测树因子的随机森林方法,提升24.63个百分点,从而证实采用深度网络直接进行树种点云识别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识别 激光雷达 点云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璠 陶佳 +1 位作者 赵洋 么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4,176,共8页
针对计算机专业国家一流课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心二驱三段四融五步”的创新教学改革策略。该策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人任务与团队任务双驱动模式,... 针对计算机专业国家一流课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心二驱三段四融五步”的创新教学改革策略。该策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人任务与团队任务双驱动模式,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教学活动,融合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及双创思维,并实施“课前引导、自主探索、深度解析、测试评价和能力拓展”五步教学法。通过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及学习—评价—反馈—改进循环机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近3年的改革创新实践表明,该策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任务驱动 创新实践 多元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和双向LSTM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
4
作者 刘永福 张天颖 +1 位作者 霍殿阳 张立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099-8107,共9页
开展多元负荷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实现节能减排、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元负荷同时预测的精度,构建了奇异谱分析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耦合... 开展多元负荷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实现节能减排、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元负荷同时预测的精度,构建了奇异谱分析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耦合特征提取,以识别多元负荷数据中的内在关联和依赖关系;其次,使用奇异谱分析进行特征提取,以便更全面地捕捉多元负荷数据的动态特性,降低预测难度。最后,针对所提模型引入多任务学习,利用多个负荷预测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相互辅助进行预测,提升预测精度。实验分别通过多区域多元负荷和柔性负荷及风光发电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区域中电、热、冷负荷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提高0.41%,均方根误差平均提高0.0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负荷同时预测 奇异谱分析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任务学习模型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结构增强的番茄叶部病害识别方法
5
作者 刘博 王斌成 +2 位作者 陶旭 郭娜炜 马寅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2,共8页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常受到各类叶部病害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病害的自动识别中。现有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提取与深度学习两大类。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虽然简洁高效,但在鲁棒性方面存...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常受到各类叶部病害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病害的自动识别中。现有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提取与深度学习两大类。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虽然简洁高效,但在鲁棒性方面存在限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尽管能有效提升识别准确性,但往往需要较大的数据标注量与较高的计算复杂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结构增强的番茄叶部病害识别框架(TDR—EGS)。TDR—EGS通过整合样本间的拓扑关系,实现图学习与单样本学习的交替训练,从而在不增加模型推理阶段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分类性能。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单样本特征,然后利用这些特征构建k近邻图以挖掘样本间的结构信息。这种方法使得图学习和单样本学习能够在共享的网络结构和外部存储机制的支持下协同工作。在11种番茄病害上的试验结果表明,TDR—EGS能在不增加推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多种主流基准模型的性能,最高达到98.61%的识别精度。此外,即使在仅使用60%标签信息的条件下,TDR—EGS的性能仍可以接近或超过完全监督学习的基准模型,充分证明该框架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为农业病害识别应用提供一种高效且通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部 病害识别 图学习 k近邻图 交替训练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网络特征融合的病理步态识别方法
6
作者 李聪聪 王斌 +1 位作者 李亚南 李一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9-2116,共8页
针对病理步态识别方法中存在空间信息或时序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时空网络特征融合的病理步态识别方法。结合卷积网络和时序网络,学习更具判别性的步态时空特征。卷积网络中引入阶梯融合式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获得更鲁棒的多尺度融... 针对病理步态识别方法中存在空间信息或时序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时空网络特征融合的病理步态识别方法。结合卷积网络和时序网络,学习更具判别性的步态时空特征。卷积网络中引入阶梯融合式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获得更鲁棒的多尺度融合步态表征。联合卷积核替换和残差块改进对卷积网络进一步优化。时序网络中引入全局与局部时空特征融合模块,形成对时空特征的更细节表达。融合空间特征和时空特征,减轻Bi LSTM学习空间特征中时间模式的过程中丢失空间特征的影响。所提模型在自建数据集和GAIT-IST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69%和94.1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其它方法取得了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步态识别 时空网络 特征融合 时空特征 阶梯融合式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 多尺度特征 全局与局部时空特征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3DSSD网络的麦穗点云麦粒检测与计数方法
7
作者 马寅驰 张光伟 +1 位作者 刘智国 刘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准确高效的麦粒计数对小麦育种和产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人工计数方法费时费力且易出错。目前的自动计数方法主要基于二维图像处理技术,但在处理麦粒遮挡和获取立体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局限。点云数据能够完整记录麦穗的三维几何结构,... 准确高效的麦粒计数对小麦育种和产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人工计数方法费时费力且易出错。目前的自动计数方法主要基于二维图像处理技术,但在处理麦粒遮挡和获取立体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局限。点云数据能够完整记录麦穗的三维几何结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现有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在处理密集分布麦粒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3DSSD网络用于麦穗点云中的麦粒检测与计数。该方法充分利用麦粒的形态学特征,设计了2个核心创新模块:一是提出局部形状感知采样策略(Local shape-aware sampling,LSAS),通过分析点云的局部几何结构来指导采样过程,有效缓解了传统最远点采样(Farthest point sampling,FPS)算法在密集目标场景下的特征退化问题;二是引入部件感知损失函数(Part-aware loss function,PALF),将麦粒建模为具有多个关键部位的目标,增强了网络对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在麦粒检测任务中AP@25达到72.68%,较基线3DSSD提升14.02%,计数任务MAE降至3.87,较3DSSD下降了85.54%,Recall提升至93.21%,从而在处理形态复杂、目标密集的麦穗点云时表现出显著优势。本研究为实现麦穗表型的快速、准确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并成功地在马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应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计数 点云处理 3DSSD 局部形状感知采样 部件感知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作物种植种类解析技术
8
作者 郭佳希 姚竟发 滕桂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2-360,共9页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先引入轻量级网络MS—MobileNetV2替代原有主干,显著提升识别效率;其次集成ECANet模块,有效抑制背景干扰因素,使模型专注于作物信息的提取;最后调整ASPP的膨胀率,级联不同尺度的信息,增强特征抓取能力。选取蠡县周边农田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构建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玉米、山药、荒地、乔木、菜地的分类精度上分别提高0.7%、1.15%、5.04%、2.59%、0.95%,并且减少87.8%的参数量和50.5%的训练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作物 无人机 深度分离卷积 编解码结构 特征融合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专业“三师五环”全流程实践教学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亚南 马丽 +1 位作者 李聪聪 尹辉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47,共6页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根据专业知识递进规律和工程技术人才能力形成规律,设计了物联网实践体系布鲁姆三领域教学目标;研发了“思、产、科、创”多元融入的多主题智慧物联网高阶实践项目,以及多学科交叉的“边端-云端”项目资源;模拟企业产...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根据专业知识递进规律和工程技术人才能力形成规律,设计了物联网实践体系布鲁姆三领域教学目标;研发了“思、产、科、创”多元融入的多主题智慧物联网高阶实践项目,以及多学科交叉的“边端-云端”项目资源;模拟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流程和项目实施情景,建设包括“场景导入、产品构思、产品设计、产品实现、评价运作”的“ICDIO”五步实施路径,开展商业情景模拟下“三师五环”全流程实践教学。为学生营造出高度仿真企业式工作学习一体的实践环境,构建“多阶段、多维度和多元”可视化成果评价体系,全面、客观、量化的评价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和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 三师五环 可视化成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SPP算法的道路车辆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涛 冯浩 +4 位作者 秘蓉新 李林 何振学 傅奕茗 吴姝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8,共11页
针对在城市道路场景下视觉检测车辆时,车辆密集和远处车辆呈现小尺度,导致出现检测精度低或者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SPP算法,对激活函数进行优化,以DIOU-NMS Loss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增强网络的表达能力。为提高所提... 针对在城市道路场景下视觉检测车辆时,车辆密集和远处车辆呈现小尺度,导致出现检测精度低或者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SPP算法,对激活函数进行优化,以DIOU-NMS Loss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增强网络的表达能力。为提高所提算法对小目标和遮挡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空洞卷积模块,增大目标的感受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检测车辆目标时m AP提高了1.79%,也有效减少了在检测紧密车辆目标时出现的漏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YOLOv3-SPP算法 激活函数 空洞卷积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特征权重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振超 苑迎春 +1 位作者 王克俭 何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数据呈现特征数量高、冗余度高等特点,这使目前的分类算法在教育数据上分类准确率不理想。提出一种将特征权重算法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融合的混合式特征选择算法(RF-ATPSO)。该算法首先使用RELIEF-F算法计算...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数据呈现特征数量高、冗余度高等特点,这使目前的分类算法在教育数据上分类准确率不理想。提出一种将特征权重算法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融合的混合式特征选择算法(RF-ATPSO)。该算法首先使用RELIEF-F算法计算各个特征的权重,筛除冗余特征,然后在筛选后的特征集合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优特征子集。实验结果表明,在6个UCI公共数据集上,经RF-ATPSO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后,平均准确率提升了10.04%,且平均特征子集规模最小、收敛速度最快;在学生学业成绩画像特征数据集上,该算法以较小的特征子集规模达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平均准确率为94.77%,明显优于其它特征选择算法,实验充分证明了该算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特征权重 改进粒子群优化 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onvNeXt的奶牛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恩泽 王克俭 +2 位作者 司永胜 苑迎春 何振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2-289,404,共9页
奶牛的动作行为(进食、躺卧、站立、行走和甩尾)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奶牛的健康及生理状况,是奶牛疾病监测及感知奶牛异常的关键,为准确高效地对奶牛行为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和空间注意信息的多分支并行的CAFNet(ConvNeXt-ACM-F... 奶牛的动作行为(进食、躺卧、站立、行走和甩尾)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奶牛的健康及生理状况,是奶牛疾病监测及感知奶牛异常的关键,为准确高效地对奶牛行为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和空间注意信息的多分支并行的CAFNet(ConvNeXt-ACM-FAM)奶牛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在卷积网络ConvNeXt的基础上融合非对称多分支卷积模块(ACM)和特征注意力模块(FAM)。首先,利用ACM划分通道分支提取特征并保留一部分原始特征,防止信息过度丢失。其次,FAM对不同通道的特征进行融合并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不增加网络参数的同时增强重要特征的有效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进食、躺卧、站立、行走和甩尾行为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50%、93.72%、90.26%、86.43%、89.39%,平均准确率为91.06%,参数量相较于原模型减少了1.5×10^(6),浮点运算量减少了3×10^(8),相较于其他模型,本文模型识别平均准确率平均提升8.63个百分点。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奶牛疾病监测及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行为识别 非对称卷积 SimAM注意力 ConvNeX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BP神经网络的温室环境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万帆 任力生 王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9,106,共7页
由于温室环境中温湿度的调控过程存在滞后响应特性,预测温室环境变化趋势是构建温室精准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在温室预测方面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蛇优化算法(snake optimizer,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 由于温室环境中温湿度的调控过程存在滞后响应特性,预测温室环境变化趋势是构建温室精准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在温室预测方面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蛇优化算法(snake optimizer,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温室环境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15 min内温度的决定系数R^(2)为0.9564,比BP模型、HHO-BP模型分别提高14.87%、2.19%,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值分别为0.4813、2.2378、0.6729;预测15 min内湿度的R^(2)为0.9821,比BP模型、HHO-BP模型分别提高13.12%、2.37%,预测指标MAE、MAPE、RMSE值分别为1.7090、2.5842、2.2838。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较理想,可用于温室温湿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环境 温湿度预测 精准控制系统 蛇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任务番茄叶片病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富强 王斌成 +2 位作者 郭娜炜 魏弋杰 刘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9,共8页
为解决传统方法在识别番茄叶片病害方面准确率低且难以应对复杂环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任务番茄叶片病害识别方法(Attention-based multi-task tomato leaf disease recognition method,AMTDR)。首先,采用了ResNet18... 为解决传统方法在识别番茄叶片病害方面准确率低且难以应对复杂环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任务番茄叶片病害识别方法(Attention-based multi-task tomato leaf disease recognition method,AMTDR)。首先,采用了ResNet18作为骨干网络,并在每个残差块后引入了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CBA)。其次,设计了1个多任务结构,该结构包括病害识别和病害程度2个分支。病害识别分支用于准确识别番茄叶片的病害类型,而病害程度分支则用于精确评估病害的严重程度。在每个分支中,引入了卷积三元组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triplet attention,CTA),以增强对病害特征的表征能力。结果显示,所提出的AMTDR方法在复杂环境下的11种番茄病害数据集中的准确率和F1分数均达到了98.54%。相较于ResNet50网络,准确率和F1分数上分别提高了1.27%和1.25%,同时参数量和FLOPs仅为ResNet50的48.72%和44.30%。本文提出的AMTDR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复杂环境下的番茄叶片病害,为农业病害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识别 病害评估 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群游走机制的灰狼优化算法的F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
15
作者 曹新龙 何振学 +4 位作者 王伊瑾 赵晓君 张艳 肖利民 王翔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7,共7页
针对基于XNOR/OR的固定极性Reed-Muller电路(F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方法搜索最优解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F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方法,利用基于分群游走机制的灰狼优化算法(GDGWO)搜索电路面积最小的FPRM电路.GDGWO... 针对基于XNOR/OR的固定极性Reed-Muller电路(F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方法搜索最优解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FPRM逻辑电路面积优化方法,利用基于分群游走机制的灰狼优化算法(GDGWO)搜索电路面积最小的FPRM电路.GDGWO在初始化种群后,采取“轮盘赌”选择算法选出合适的新群体头狼,以提高种群多样性;执行种群分裂机制,防止因原始种群陷入局部最优而降低算法的鲁棒性;在分群搜索开发过程中引入改进后的随机游走策略,使灰狼种群能够更快地包围猎物,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基于北卡罗来纳微电子中心Benchmark测试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GDGWO与粒子群算法相比,电路面积优化率提升57.42%;与黑猩猩算法相比,提升41.94%;与原始灰狼优化算法相比,提升4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极性Reed-Muller电路 面积优化 灰狼算法 分群机制 随机游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苹果苦痘病与磕碰伤识别 被引量:7
16
作者 司永胜 曹珊珊 +2 位作者 张晓雪 籍颖 吕继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7-384,共8页
对苦痘病进行持续、准确、量化的无损检测,以及育种专家对新品种苹果的抗苦痘病表型研究,都需要苦痘病准确识别技术的支持。针对磕碰伤对苦痘病识别产生干扰,降低了识别准确率问题,基于苹果CT图像,提出了一种苹果苦痘病和磕碰伤识别方... 对苦痘病进行持续、准确、量化的无损检测,以及育种专家对新品种苹果的抗苦痘病表型研究,都需要苦痘病准确识别技术的支持。针对磕碰伤对苦痘病识别产生干扰,降低了识别准确率问题,基于苹果CT图像,提出了一种苹果苦痘病和磕碰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区域标记、中值滤波等方法,对337帧苹果CT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伤病区域定位;其次,对伤病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其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位置特征共18种特征信息;然后,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和类距离可分离性判据2种方法分别选取特征信息,将2种方法选出的相同特征作为本文的选用特征信息;最后,分别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和默认参数的支持向量机,对苹果苦痘病和磕碰伤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总体识别准确率高于93%,默认参数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总体识别准确率高于84%。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的识别准确率明显优于默认参数的支持向量机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苦痘病 磕碰伤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的奶牛视频行为识别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克俭 孙奕飞 +2 位作者 司永胜 韩宪忠 何振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1-267,358,共8页
准确、高效的奶牛行为识别有助于疾病检测、发现异常,是感知奶牛健康的关键。通过分析奶牛在牛场中各时段的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奶牛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在时域段网络(TSN)的基础上融合了时态移位模块(TSM)、特征注意单元(FAU)... 准确、高效的奶牛行为识别有助于疾病检测、发现异常,是感知奶牛健康的关键。通过分析奶牛在牛场中各时段的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奶牛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在时域段网络(TSN)的基础上融合了时态移位模块(TSM)、特征注意单元(FAU)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首先,利用TSM融合时间信息以提高时序建模能力,并将时序建模后的视频帧输入TSN。其次,利用FAU融合高分辨率空间信息和低分辨率语义信息,增强模型空间特征的学习能力。最后,由LSTM聚合过去和当前信息进行奶牛行为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进食、行走、躺卧、站立行为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6.7%、90.0%、68.0%、96.0%,平均行为识别准确率为82.6%,和C3D、I3D、CNN-LSTM网络相比,本文模型平均行为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7.9、9.2、9.6个百分点。光照变化会对奶牛行为识别准确率产生一定影响,但本文模型受光照影响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感知奶牛健康和疾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行为识别 时域段网络 时空特征 时态移位 长短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WOA的多输出MPRM电路面积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俊才 何振学 +2 位作者 王福顺 霍志胜 肖利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混合极性Reed-Muller(MPRM)电路面积优化已成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MPRM电路面积优化是在众多的MPRM表达式中寻找与项个数最少的MPRM表达式,属于组合优化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爆炸和重启机制的鲸鱼优化算法(ERWOA)。同时,... 混合极性Reed-Muller(MPRM)电路面积优化已成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MPRM电路面积优化是在众多的MPRM表达式中寻找与项个数最少的MPRM表达式,属于组合优化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爆炸和重启机制的鲸鱼优化算法(ERWOA)。同时,提出一种多输出MPRM电路面积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改进的混合极性转换算法搜索含与项个数最少的MPRM电路。基于MCNC Benchmark测试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混合极性转换算法与基于列表技术的混合极性转换算法相比,转换效率最大提升了99.93%,与基于列表技术的极性间转换算法相比,转换效率最大提升了99.96%;改进后的鲸鱼优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相比,节省电路面积百分比最高为18.32%,平均为5.54%,与人工蜂群算法相比,节省电路面积百分比最高为14.41%,平均为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优化问题 鲸鱼优化算法 重启机制 爆炸机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mCSE的无监督句嵌入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江华 苑迎春 +1 位作者 王克俭 何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82-2388,共7页
针对无监督SimCSE相同语义正样本差异性不足、模型训练与预测阶段具有不一致性的问题,基于SimCSE提出一种改进的无监督句嵌入方法SimCSE-PSER。采用dropout和位置嵌入扰动联合进行数据增强,提升正样本质量;引入R-Drop正则化方法,降低无... 针对无监督SimCSE相同语义正样本差异性不足、模型训练与预测阶段具有不一致性的问题,基于SimCSE提出一种改进的无监督句嵌入方法SimCSE-PSER。采用dropout和位置嵌入扰动联合进行数据增强,提升正样本质量;引入R-Drop正则化方法,降低无监督SimCSE使用dropout作为数据增强方法带来的训练与预测阶段不一致性。实验基于BERT模型在跨领域的4个中文语义文本相似度任务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主流无监督句嵌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文本相似度 无监督 句嵌入 对比学习 数据增强 正则化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BFA的XNOR/OR电路面积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宇豪 何振学 +3 位作者 梁新艺 范新超 霍志胜 肖利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基于XNOR/OR的固定极性Reed-Muller(FPRM)电路面积优化是当前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基于XNOR/OR的FPRM电路面积优化属于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二进制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BFA)。该算法在复制操作中加入概率模式,提高种... 基于XNOR/OR的固定极性Reed-Muller(FPRM)电路面积优化是当前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基于XNOR/OR的FPRM电路面积优化属于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二进制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BFA)。该算法在复制操作中加入概率模式,提高种群多样性,采用模糊规则对复制概率和迁移概率进行修正,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使细菌在邻域内进行搜索,替代细菌群体感应机制中的斥力操作,细菌无需感应其他个体位置对其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XNOR/OR的FPRM电路面积优化方法,利用提出的二进制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搜索电路面积最小的FPRM电路。基于MCNC Benchmark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面积最大优化率为18%,时间最大节省率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优化 细菌觅食算法(BFA) 复制概率 模糊规则 固定极性Reed-Muller(FP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