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标记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雅辉 闫红飞 +3 位作者 杨文香 孟庆芳 张汀 刘大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的F2植株为材料,首次应用SRAP技术开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一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命名为M73,与目的基...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的F2植株为材料,首次应用SRAP技术开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一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命名为M73,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 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和最终实现Lr19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SRAP LR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血清学检测——抗原处理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亚宁 魏艳敏 +2 位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与不同种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用异种抗原黑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吸附这4种抗血清,排除其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专化性明显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表明:经吸附后的4种抗血清可以准确地将大丽轮枝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仍不能区分其生理型和致病类型。另外,当分别使用菌丝研磨物或菌丝蛋白为特异性测定抗原时,ADD检测的结果虽然一致,但前者阳性反应沉淀线粗糙,轮廓不清晰,后者的沉淀线较细,且清晰、明显。因此适宜选择菌丝蛋白为抗原进行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血清学检测 超氧化物歧化酶 e抗原 间接ELISA方法 棉花黄萎病菌 菌丝蛋白 交叉反应 抗血清 尖孢镰刀菌 抗原免疫 阳性反应 非特异性 致病类型 反应沉淀 测定试验 V20 扩散法 专化性 生理型 ADD 研磨 酶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基因Lr44的AFLP分子标记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文香 贾璇 +4 位作者 闫红飞 魏新燕 刘大群 孟庆芳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利用AFLP技术借助于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和TcLr44×ThatcherF2代分离群体材料,获得4个Lr44的分子标记,分别为Paag:Mcta300,Paac:Mcgt85,Paag:Mcta395和Paac:Mcgt90,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1cM、1 1cM、3cM、2 2cM和2 8cM,... 利用AFLP技术借助于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和TcLr44×ThatcherF2代分离群体材料,获得4个Lr44的分子标记,分别为Paag:Mcta300,Paac:Mcgt85,Paag:Mcta395和Paac:Mcgt90,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1cM、1 1cM、3cM、2 2cM和2 8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克隆Lr44以及研究基因编码特性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AFLP Lr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亚宁 魏艳敏 +2 位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马铃薯疮痂病菌RB5(Streptomyces scabies)的菌丝-孢子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RB5,并采用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抗血清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0 株马铃薯疮痂病菌,1 株玫瑰黄链霉菌和1株玫瑰暗黄链霉菌与AsR... 以马铃薯疮痂病菌RB5(Streptomyces scabies)的菌丝-孢子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RB5,并采用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抗血清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0 株马铃薯疮痂病菌,1 株玫瑰黄链霉菌和1株玫瑰暗黄链霉菌与AsRB5 反应为阳性,其他15 株疮痂链霉菌与AsRB5 反应为阴性,作为对照的棉花黄萎病菌、立枯病菌、炭疽病菌与AsRB5 反应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使用抗血清AsRB5 检测马铃薯疮痂病菌,基本上可以将其鉴定到种的水平上。但不能对同种内菌株进一步区分或进行多样性评价,并且这种鉴定与其地理来源及寄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菌 血清学 琼脂双扩散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