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武志朴 杨文香 +1 位作者 刘大群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对影响SRAP扩增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DNA、引物、dNTPMixture、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变性、复性、延伸的时间及温度进行了摸索。获得了能够稳定扩增小麦基因组的体系:20μL体系中DNA25ng,dNTP188mmol/L,TaqDNA聚合酶0 75U,引物25ng。扩增... 对影响SRAP扩增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DNA、引物、dNTPMixture、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变性、复性、延伸的时间及温度进行了摸索。获得了能够稳定扩增小麦基因组的体系:20μL体系中DNA25ng,dNTP188mmol/L,TaqDNA聚合酶0 75U,引物25ng。扩增程序为:94℃1min,37℃1min,72℃10sec,5个循环;94℃1min,50℃1min,72℃10sec,35个循环;72℃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P 小麦基因组 扩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的小麦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阳 聂迎彬 +5 位作者 穆培源 姚占军 李星 周悦 李在峰 刘大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对来自新疆的104个小麦品种、高代品系及35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在苗期接种12个中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抗叶锈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检测;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连续2年度对这些材料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并筛选慢叶锈性品... 对来自新疆的104个小麦品种、高代品系及35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在苗期接种12个中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抗叶锈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检测;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连续2年度对这些材料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并筛选慢叶锈性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在41个品种中共鉴定出6个已知抗叶锈基因Lr26、Lr34、Lr50、Lr3ka、Lr1和Lr14a,其中Lr26存在于21个品种中,Lr34在17个品种被发现,Lr1和Lr14a分别存在于3个品种中,还有2个品种携带Lr3ka以及1个品种携带Lr50。2年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慢叶锈性品种,可用于小麦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叶锈病 基因鉴定 慢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系5R618抗叶锈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佳真 李在峰 +1 位作者 李星 刘大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8-1351,共4页
5R618是高抗叶锈病小麦品系。为了确定该品系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以5R618与感病小麦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用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对亲本、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进行叶锈抗性鉴定,然后进行分子标记... 5R618是高抗叶锈病小麦品系。为了确定该品系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以5R618与感病小麦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用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对亲本、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进行叶锈抗性鉴定,然后进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5R618对生理小种THJP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Lr5R。经过亲本和抗感池间分子标记筛选以及F2∶3家系的标记检测,Lr5R定位于染色体3DL上,barc71和STS24-16是Lr5R最近的2个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 M和2.1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抗叶锈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玉婷 魏学军 +5 位作者 高峰 胡亚亚 张娜 王晓辉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鉴定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10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混合菌对17个粗山羊草品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在田间对叶锈菌有抗性的材料。用抗叶锈基因Lr1、Lr9、Lr19、Lr21、Lr24、Lr28、Lr29和... 为鉴定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10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混合菌对17个粗山羊草品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在田间对叶锈菌有抗性的材料。用抗叶锈基因Lr1、Lr9、Lr19、Lr21、Lr24、Lr28、Lr29和Lr34的STS、SCAR或CAPS标记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辅助鉴定。初步明确粗山羊草CN40033和CN30823中可能含有Lr1基因;CN42471中可能含有Lr9基因;CN30942中可能含有Lr21;供试的17个粗山羊草品种中都不含有Lr19、Lr24、Lr28、Lr29和Lr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粗山羊草 抗叶锈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的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士刚 闫红飞 +2 位作者 陈会娜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2,共6页
应用cDNA-AFLP技术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9、TcLr15、TcLr19、TcLr25、TcLr38、TcLr45和感病亲本Thatcher间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共选用226对引物组合对其进行筛选,检测出7 554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获得33条扩增条带。筛选出68... 应用cDNA-AFLP技术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9、TcLr15、TcLr19、TcLr25、TcLr38、TcLr45和感病亲本Thatcher间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共选用226对引物组合对其进行筛选,检测出7 554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获得33条扩增条带。筛选出68对引物能够在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9、TcLr15、TcLr19、TcLr25、TcLr38、TcLr45和感病亲本Thatcher之间扩增出特异表达条带,特异表达检出率为30.1%。68对引物共扩增出84条特异表达条带,并根据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量划分为9种不同的特异表达类型(I^IX)。其中,I、V和VII型特异表达类型为组成型表达,共49条;II、IV、VI和VIII型特异表达类型表达上调,共21条;III和IX型特异表达类型表达下调,共14条。有5种特异表达类型(IV、V、VI、VII、VIII型)可能与小麦的抗病反应相关,并且这5种特异表达类型又分为两类亚型,第一类亚型是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与小麦叶锈菌互作时特异表达(I V型)或者表达量明显增加(VI、VIII型),为诱导性特异表达类型;第二类亚型为组成型特异表达类型(V、VII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 近等基因系 cDNA—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星 李亚宁 +1 位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为了研究与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阐明小麦的抗病机制。以Thatcher和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开展了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共选用18... 为了研究与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阐明小麦的抗病机制。以Thatcher和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开展了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共选用180对引物组合对Lr41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析,获得了61对能够在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41和感病对照Thatcher之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多态性引物。获得5对能够扩增出5条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具有特异性条带的引物,分别是P-AC/M-CAA、P-AG/M-CAT、P-AG/M-CCC、P-CC/M-CCA、P-GA/M-CAA。将重复性好的4条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经序列同源性检索发现了1条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编码蛋白同源性较高的序列,其他的3个序列功能未知,研究结果为探明TcLr41的抗病机制和进行该抗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CDNA-AFLP Lr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8的SRAP-SSR(eSSR)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闫红飞 李令蕊 +3 位作者 康健 刘春燕 王向东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在我国高抗叶锈病,直到目前该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较少,开发其分子标记对于该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594对SRAP-SSR(eSSR)引物组合对以Thatcher为背景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8和Thatcher进行PCR扩...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在我国高抗叶锈病,直到目前该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较少,开发其分子标记对于该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594对SRAP-SSR(eSSR)引物组合对以Thatcher为背景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8和Thatcher进行PCR扩增。引物组合ARBI8-Xcwem8R和ARBI2-Xgwm497F在TcLr38中分别扩增出300和400bp多态性条带。利用47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进一步检测,引物ARBI8-Xcwem8R仅在TcLr38中扩增出特异条带。经TcLr38×Thatcher F2代分离群体验证,该标记与Lr38遗传距离较远。对该片段克隆测序,片段长度为277bp,BLAST比对与GenBank中所收录序列无相似性,该片段为与Lr38相关的新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叶锈基因 LR38 SRAP-SSR(e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 SSH文库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星 于秀梅 +2 位作者 李亚宁 刘大群 杨文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和感病亲本Thatcher的叶片cDNA分别作为试验方和驱动方,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2544个克隆的差减文库。随机提取阳性克隆质粒DNA后经PCR检测,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200~1000bp之间,证明所... 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和感病亲本Thatcher的叶片cDNA分别作为试验方和驱动方,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2544个克隆的差减文库。随机提取阳性克隆质粒DNA后经PCR检测,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200~1000bp之间,证明所构建的文库符合要求。在功能已知的基因中,推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基因、抗秆锈病基因(rust resistance gene)、铜蓝结合蛋白(blue copper-binding protein)基因、锌指蛋白(ring zinc finger protein)基因、胁迫反应蛋白(stress responsive protein)基因等可能是TcLr41中抗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抑制差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推导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文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9-72,共4页
选用 17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对 1999年河北省使用的 2 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抗叶锈性基因的推导。通过与2 1个抗叶锈单基因系的反应型比较 ,鉴定出Lr1、Lr14a、Lr2 6和Lr37等 4个抗叶锈基因。 890 1含有Lr1;5 10 8和4185可能含有Lr1或含... 选用 17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对 1999年河北省使用的 2 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抗叶锈性基因的推导。通过与2 1个抗叶锈单基因系的反应型比较 ,鉴定出Lr1、Lr14a、Lr2 6和Lr37等 4个抗叶锈基因。 890 1含有Lr1;5 10 8和4185可能含有Lr1或含与Lr1不同的抗性基因 ;中麦 9号含有Lr14a及其它抗性基因 ;842 5 1、邯郸 45 6 4、71- 3、梁麦2、7118- 8、85 9- 34、85 9- 39和矮三共 8个品种 (系 )含有Lr2 6抗性基因 ;2 6 31、北农 8、鲁麦 2 3、高优 5 0 3、97- 11、益麦 1含有与供试的已知基因不同的抗性基因 ;冀麦 38、京 38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菌 抗性基因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Strepto myces spp.)对几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魏艳敏 刘大群 +1 位作者 田世民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5-68,共4页
测定了 2 6株链霉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和大肠杆菌这 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 :在供试的 2 6株链霉菌中 ,菌株Men -myco - 93- 6 3、6 3、Mycostop、GS - 93- 10、GS - 93 - 3和GS - 93- ... 测定了 2 6株链霉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和大肠杆菌这 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 :在供试的 2 6株链霉菌中 ,菌株Men -myco - 93- 6 3、6 3、Mycostop、GS - 93- 10、GS - 93 - 3和GS - 93- 2 3对番茄早疫病菌 ,菌株 15、6 3、GS - 93- 10、93和Mycostop对番茄灰霉病菌 ,菌株 32、GS - 93- 2、GS - 93- 3、GS - 93 - 2 3和 93对甘蓝黑腐病菌 ,菌株GS - 93- 3、GS - 93- 2 31、GS - 93- 10和Men -myco - 93- 38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强 ,它们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化学药剂 ,白菜软腐病菌无抑菌活性强的菌株 ,只有菌株GS - 93 -10和GS - 9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链霉菌 病原菌 生物防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标记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雅辉 闫红飞 +3 位作者 杨文香 孟庆芳 张汀 刘大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的F2植株为材料,首次应用SRAP技术开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一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命名为M73,与目的基... 以Thatcher和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的F2植株为材料,首次应用SRAP技术开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一个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命名为M73,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 cM,为分子辅助育种、构建密集的遗传图谱和最终实现Lr19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SRAP LR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Ⅰ.应用CTAB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 被引量:35
12
作者 安鑫龙 董金皋 韩建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1,共4页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 5省的 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 ,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 ,通过 75 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 ,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环仪PE - 480 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 5省的 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 ,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 ,通过 75 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 ,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环仪PE - 480 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果发现 ,所提取的DNA的OD2 60 /OD2 80 比值介于 1.730~ 1.847之间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 ,从而证明采用的CTAB法是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并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RAPD 分析 DNA提取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4的一个新STS标记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娜 陈玉婷 +5 位作者 李亚宁 张立荣 孟庆芳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来源于长穗偃麦草的基因Lr24对小麦叶锈病具有很高的抗性,本研究旨在开发用于Lr24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的分子标记。从定位于小麦3D染色体的22对SSR、EST-SSR引物中筛选出4对揭示TcLr24多态性的引物,用468株F2抗感群体对这4对引物... 来源于长穗偃麦草的基因Lr24对小麦叶锈病具有很高的抗性,本研究旨在开发用于Lr24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的分子标记。从定位于小麦3D染色体的22对SSR、EST-SSR引物中筛选出4对揭示TcLr24多态性的引物,用468株F2抗感群体对这4对引物进一步检测,得到1个与Lr24共分离的EST-SSR标记Xcwem17。对该标记进行测序,并设计了STS引物。用该STS引物及已知的Lr24SCAR引物对试验群体进行验证,两对引物在该F2群体中均表现共分离,且Xcwem17可在TcLr24单基因系和已知含Lr24的农家品种泰山1号中可扩增出180bp单一条带,感病对照及其余7个近等基因系无扩增。该EST-SSR标记可直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Lr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血清学检测——抗原处理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亚宁 魏艳敏 +2 位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与不同种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用异种抗原黑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吸附这4种抗血清,排除其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专化性明显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表明:经吸附后的4种抗血清可以准确地将大丽轮枝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仍不能区分其生理型和致病类型。另外,当分别使用菌丝研磨物或菌丝蛋白为特异性测定抗原时,ADD检测的结果虽然一致,但前者阳性反应沉淀线粗糙,轮廓不清晰,后者的沉淀线较细,且清晰、明显。因此适宜选择菌丝蛋白为抗原进行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血清学检测 超氧化物歧化酶 e抗原 间接ELISA方法 棉花黄萎病菌 菌丝蛋白 交叉反应 抗血清 尖孢镰刀菌 抗原免疫 阳性反应 非特异性 致病类型 反应沉淀 测定试验 V20 扩散法 专化性 生理型 ADD 研磨 酶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链霉菌对黄瓜白粉病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文香 张汀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3,92,共5页
利用链霉菌防治黄瓜白粉病以及对黄瓜植株生长的温室试验表明,3株链霉菌M63、S15和S93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保护性防治作用,与对照相比,浸种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2.7%、40.3%和56.8%,清水对照的防效为0,M63和S93的防效显著优于S15(P=0.05),3株... 利用链霉菌防治黄瓜白粉病以及对黄瓜植株生长的温室试验表明,3株链霉菌M63、S15和S93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保护性防治作用,与对照相比,浸种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2.7%、40.3%和56.8%,清水对照的防效为0,M63和S93的防效显著优于S15(P=0.05),3株链霉菌在不同时间间隔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且随着叶面喷施后与接种白粉菌时间间隔的缩短,防效有增高趋势,而喷施特谱唑则表现了相反的趋势;3株链霉菌叶面喷施的防效差异不大,M63的防治效果较稳定;3株链霉菌浸种结合预防性叶面喷施的防病效果和变化趋势与单独叶面喷施链霉菌的防效相似。链霉菌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研究还发现,M63和S93浸种处理显著地增加株高,相反S15显著降低了株高。3株链霉菌均显著地增加黄瓜植株的叶片数。总之,链霉菌M63的防效优于S15和S93,是一株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黄瓜白粉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法快速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被引量:26
16
作者 吴志明 朱水芳 +1 位作者 张成良 田文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79,共3页
根据马铃薯卷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从感染PLRV的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的RNA ,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 ,得到一条长度约 6 2 0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 ,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建立了... 根据马铃薯卷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从感染PLRV的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的RNA ,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 ,得到一条长度约 6 2 0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 ,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建立了快速灵敏简便的PLRV检测的新方法 ,其灵敏度要比PLR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高 10 4倍 ,在基因水平上为PLRV的检测提供了更新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卷叶病毒 病毒检测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生物测定与组分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利辉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试验用 3种有机溶剂按极性大小的顺序对玉米大斑病菌 2号小种毒素进行了萃取 ,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对玉米叶片及根冠细胞的毒性最大。故推测特异性组分的极性很大 ,介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 ,且该组分在... 试验用 3种有机溶剂按极性大小的顺序对玉米大斑病菌 2号小种毒素进行了萃取 ,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对玉米叶片及根冠细胞的毒性最大。故推测特异性组分的极性很大 ,介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 ,且该组分在乙酸乙酯和水中溶解度最大。进而将培养滤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并对粗提物进行组分分析 ,得到了含有 5种组分的HPLC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HT-毒素 生物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链霉菌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1 位作者 祁碧菽 王朝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9-82,共4页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法测定桔抗链霉菌 M en-myco- 93- 63(52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T-9和河北省强致病力菌株V-h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霉...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法测定桔抗链霉菌 M en-myco- 93- 63(52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T-9和河北省强致病力菌株V-h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霉菌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体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棉花黄萎菌的生长量。同时发现,拮抗链霉菌及其发酵液对不同致病菌株表现不同的抑菌效果;Men-myco-93-63发酵稀释液可使V.dahliae出现融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链霉菌 发酵液 棉花黄萎病菌 菌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5的RGA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倩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大群 李星 杨文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NBS,LRR等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对小麦全套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进行RGA分析。引物对Pto-kin1IN/XLRR-INV1从近等基因系TcLr35中扩增获得一条747 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小麦基因片段Triticum ur...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NBS,LRR等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对小麦全套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进行RGA分析。引物对Pto-kin1IN/XLRR-INV1从近等基因系TcLr35中扩增获得一条747 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小麦基因片段Triticum urartu clone BAC 210J24,Triticum monococcum DV92的BAC克隆231A16等具有较高同源性,为Lr35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 抗病基因 LR35 抗病基因类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对玉米弯孢霉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祁碧菽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6-79,共4页
用 39株链霉菌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 7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表现一级拮抗作用 ,15株表现二级拮抗作用 ,17株没有表现拮抗作用。其中E17-P、B17-G菌株的抑菌效果达到福美双5 μL·L-1稀释液作用的 6 0 %以... 用 39株链霉菌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 7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表现一级拮抗作用 ,15株表现二级拮抗作用 ,17株没有表现拮抗作用。其中E17-P、B17-G菌株的抑菌效果达到福美双5 μL·L-1稀释液作用的 6 0 %以上 ,并且超过了退菌特 5 μL·L-1稀释液的作用 ,是较好的具有潜力的生防菌。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霉菌 链霉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