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致病基因比较基因组及原核表达分析
1
作者 刘彬 赵斌 +1 位作者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0,共4页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其模式菌株DC3000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试验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将该模式菌株基因组中的致病基因与其他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其模式菌株DC3000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试验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将该模式菌株基因组中的致病基因与其他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病原细菌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得到3个DC3000菌株特有的致病基因PSPTO_4707、PSPTO_4708、PSPTO_4711,并对PSPTO_471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蛋白活力检测,发现其表达的活性蛋白对拟南芥具有很强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基因 比较基因组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勇 郝志敏 +2 位作者 董志平 司贺龙 董金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9-1064,共6页
根据已知病原真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Calcineurin A,CNA)丝苏蛋白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从玉米大斑病菌cDNA中扩增出CNA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手段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 根据已知病原真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Calcineurin A,CNA)丝苏蛋白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从玉米大斑病菌cDNA中扩增出CNA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手段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F407562)。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只有1个拷贝。CNA特异性抑制剂Cyclosporin A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发育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抑制剂浓度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经CsA(5μg/mL)处理后,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不能侵入玉米叶片,初步表明CNA基因参与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钙调磷酸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对灰葡萄孢的抗病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邢继红 班红卫 +1 位作者 瓮巧云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明确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对灰葡萄孢的抗病性,并筛选具有抗性的拟南芥材料,试验通过对拟南芥11个生态型进行接种试验,研究其对21个灰葡萄孢菌株的反应,结果发现,有10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拟南芥的11个生态型表现抗/感差异。其中Col-0、Ws-0和... 为明确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对灰葡萄孢的抗病性,并筛选具有抗性的拟南芥材料,试验通过对拟南芥11个生态型进行接种试验,研究其对21个灰葡萄孢菌株的反应,结果发现,有10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拟南芥的11个生态型表现抗/感差异。其中Col-0、Ws-0和Ler生态型接种灰葡萄孢菌株BC18后表现典型的抗病和感病反应。组织病理学试验进一步确定了Col-0、Ws-0生态型为抗病生态型,而Ler为感病生态型,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的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和相关作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生态型 灰葡萄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探
4
作者 郝志敏 李丽花 +4 位作者 李志勇 韩建民 陆晴 佟文跃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本研究在前期克隆得到的玉米大斑病菌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Stgb-1的基础上,利用pSO-I质粒成功构建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并将反义表达载体用于转化玉...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本研究在前期克隆得到的玉米大斑病菌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Stgb-1的基础上,利用pSO-I质粒成功构建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并将反义表达载体用于转化玉米大斑病菌的原生质体,获得了3个突变体菌株,分别命名为anti-GB-1、anti-GB-2和anti-GB-3。其中,anti-GB-2、anti-GB-3的菌落形态与野生型菌株差异较为明显,anti-GB-1则与野生型菌株没有表型差异。利用anti-GB-1对Stgb-1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发现在反义表达诱导物奎宁酸溶液(15 mmol/L)中,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萌发率为93.7%,而anti-GB-1的孢子萌发率仅为16%。推测Stgb-1基因调控了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异三聚体G蛋白 反义表达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抗灰霉病相关基因BRG2的RNAi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5
作者 郝丛丛 陈展 +1 位作者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研究BRG2基因在拟南芥抗灰霉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理,试验构建了含拟南芥抗灰霉病相关基因BRG2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及潮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获得了3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 为研究BRG2基因在拟南芥抗灰霉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理,试验构建了含拟南芥抗灰霉病相关基因BRG2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及潮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获得了3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检测转基因株系中BRG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转基因株系中BRG2的表达产物比野生型(WT)明显降低,且转基因株系之间差异明显,表明该干扰载体转入拟南芥能特异引起植株中BRG2基因表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灰霉病 BRG2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顶菊对几种作物生长影响的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商闫 韩建民 +3 位作者 时翠平 张金林 王保珽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94,共4页
在室内土壤盆栽条件下,探讨了黄顶菊对附近生长的萝卜、玉米、黄瓜和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黄顶菊对供试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以及株高和鲜重增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萝卜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还发现,生长在黄顶菊附近... 在室内土壤盆栽条件下,探讨了黄顶菊对附近生长的萝卜、玉米、黄瓜和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黄顶菊对供试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以及株高和鲜重增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萝卜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还发现,生长在黄顶菊附近的萝卜、玉米、黄瓜和小麦根系活力明显低于对照,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力均低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结果预示黄顶菊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对附近的作物施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化感作用 盆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β亚基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娇 邢继红 +1 位作者 李志勇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共5页
采用EST标签法快速克隆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β亚基(cnb)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通过基因步行技术扩增得到cnb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nb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25 bp(GenBank登录号ABN... 采用EST标签法快速克隆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β亚基(cnb)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通过基因步行技术扩增得到cnb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nb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25 bp(GenBank登录号ABN54442),编码17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75 kD,等电点为4.28;预测蛋白含约59.77%的α螺旋,7.47%的β转角,4.60%的延伸串,28.16%的不规则卷曲;含有4个高度保守"EF-hand"Ca2+结合区域和几个转录调控元件,如EFI,AP-2,NF-kB和Sp1等。Southern blotting表明,cnb基因在灰葡萄孢基因组中含有1个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钙调磷酸酶β亚基 启动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