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原鉴定及毒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璐璐 田娇娇 +2 位作者 李娜 张娜 杨文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安全高效地减少由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类型、产毒类型及致病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产毒素类型分析,明确了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 为安全高效地减少由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类型、产毒类型及致病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产毒素类型分析,明确了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及其特点。分子鉴定和形态学鉴定表明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毒类型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类型,其中78株菌株产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1株菌株产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F.graminearum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差异。试验表明病原菌的扩展速度与毒素产生量之间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有效筛选抗病品种、选择防控药剂、生防菌株的筛选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病原鉴定 致病性分析 毒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用抗生素诱导植物对灰霉病的抗性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康 韩兴 +3 位作者 刘海涛 王娇 李亚宁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探索申嗪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3种农用抗生素在诱导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温室条件下对烟草等植物叶片喷雾后,再用离体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的方法检测了这3种抗生素在不同植物上对灰霉病的诱抗效果。另外,采用荧光定量... 为探索申嗪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3种农用抗生素在诱导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温室条件下对烟草等植物叶片喷雾后,再用离体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的方法检测了这3种抗生素在不同植物上对灰霉病的诱抗效果。另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3种抗生素诱抗处理后,烟草植株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基因NPR1、CTR1、ETR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使用申嗪霉素40 mg/L 4 d、多抗霉素5 mg/L 4 d、春雷霉素80 mg/L 3 d诱导处理本氏烟、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草莓等不同植物后,再离体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的病斑直径减小了25.86%~55.56%、25.17%~45.41%、20.17%~51.26%。同时,喷施3种抗生素均可激发烟草系统抗病标志基因NPR1的表达,激活SA和JA/ET信号转导途径,并抑制乙烯(ET)信号转导通路中负调控基因CTR1和ETR1的表达,从而诱导烟草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嗪霉素 多抗霉素 春雷霉素 植物灰霉病 诱导抗病性 信号转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药协同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后蛭石基质微生物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晓颖 杨方岩 +4 位作者 李寿如 贾景丽 于秀梅 刘大群 赵伟全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了探索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对具有不同防效的4个防治处理[生防菌ZWQ-1水剂(简称LNBX1,防效33.26%)、咯菌腈+ZWQ-1水剂(LNBX3,72.60%)、褔美双+ZWQ-1水剂(LNBX5,57.92%)和四霉素(LNBX8,24.75%)]和1个清... 为了探索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对具有不同防效的4个防治处理[生防菌ZWQ-1水剂(简称LNBX1,防效33.26%)、咯菌腈+ZWQ-1水剂(LNBX3,72.60%)、褔美双+ZWQ-1水剂(LNBX5,57.92%)和四霉素(LNBX8,24.75%)]和1个清水处理(对照)的蛭石基质样品定量取样后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4个防治处理蛭石基质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对照;防效较好的LNBX3和LNBX5处理蛭石基质的真菌多样性高于对照,而防效较差的LNBX1和LNBX8处理低于对照。对细菌各分类水平的类群数量进行比较后发现,LNBX3和LNBX5处理蛭石基质细菌在种水平上比对照略有增加,而在门、纲、目、科、属等分类水平上类群数量呈减少趋势;LNBX1和LNBX8处理蛭石基质细菌各分类水平类群数量均呈减少趋势。4个防治处理蛭石基质的真菌类群数量在属和种水平上比对照均有增加。对防效最好的LNBX3处理蛭石基质中优势菌群组成和丰度进行分析发现,防治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增加,其中变形菌门丰度增加31.8%,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8.3%和48.1%;防治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古根菌属(Archaeorhizomycetales)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相对丰度增加,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枝动菌属(Mycoplan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明梭孢属(Monographella)、枝顶孢属(Acremonium)、曲霉属(Aspergillus)的相对丰度呈现不同程度减少。由此可见,菌药协同防治微型薯疮痂病可显著影响蛭石基质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其中假单胞菌属、慢生根瘤菌属、伯克氏菌属、毛壳菌属等生防有益菌的丰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蛭石基质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菌药协同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黄链霉菌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烟草灰霉病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涛 王娇 +1 位作者 刘大群 李亚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0-1567,共8页
【目的】解析温室条件下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活性代谢产物Roflamycoin和Men-myco-A(简称R&M)诱导烟草灰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为利用R&M绿色防控烟草灰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80 mg/L R&M注射4~5叶期本生烟草... 【目的】解析温室条件下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活性代谢产物Roflamycoin和Men-myco-A(简称R&M)诱导烟草灰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为利用R&M绿色防控烟草灰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80 mg/L R&M注射4~5叶期本生烟草叶片后过敏反应(HR)染色验证及100 mg/L R&M注射4~5叶期本生烟草叶片后抗病标志基因hsr203J的表达验证R&M的诱抗作用;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烟草处理(分别为80 mg/L R&M喷雾处理和清水处理)后非药剂接触烟叶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变化,以及防御相关物质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烟草处理(处理1,用80 mg/L R&M溶液灌根处理4~5叶期本生烟草2 d后,于上部第3片叶采用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摩擦接种;处理2,清水灌根处理4~5叶期本生烟草2 d后,于上部第3片叶采用清水摩擦接种)后烟草叶片木质素合成基因PAL及病程相关蛋白(PR)基因PR1、PR5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0 mg/L R&M诱导处理后,烟叶中CAT活性2 d后逐步提高;LOX活性第3 d后显著提高(P<0.05,下同),第7 d达最高值;H_(2)O_(2)含量在第1 d迅速增加后降低;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24 h后显著上调,为清水对照的25.37倍;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5相对表达量分别在24和72 h达最高值,分别为清水对照的11.23和11.17倍。【结论】R&M通过提高烟叶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协调活性氧水平及增强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提高烟草植株的抗病性。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 93-63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R&M具有作为植物病害诱抗剂的潜力,有望应用于植物灰霉病等重要病害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 Roflamycoin Men-myco-A 烟草灰霉病 诱导抗病性 P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疫霉拮抗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巧 王娇 +3 位作者 刘晓宁 李亚宁 何运转 刘大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645,共10页
本文从河北省安国市白术疫病发生地块的健康白术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白术疫霉Phytophthora sansomeana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旨在为白术疫霉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效的生防资源。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得到3... 本文从河北省安国市白术疫病发生地块的健康白术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白术疫霉Phytophthora sansomeana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旨在为白术疫霉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效的生防资源。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得到3株对白术疫霉拮抗效果较好的链霉菌菌株BZX-23、BZX-31、BZX-104。经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将这3株拮抗链霉菌菌株分别鉴定为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包比链霉菌S.bobili、苜蓿链霉菌S.alfalfae,其对白术疫霉的抑制作用均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疫霉 拮抗链霉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