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重组材单板卷曲辊压成型平台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国梁 沈明哲 +2 位作者 胡继文 邢义虎 李文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281,共11页
低品质木制单板制备重组材是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研发连续式重组材成型技术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促进木材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计一种木制重组材单板卷曲辊压成型平台,并以木质管道制备为例对工... 低品质木制单板制备重组材是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研发连续式重组材成型技术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促进木材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计一种木制重组材单板卷曲辊压成型平台,并以木质管道制备为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以测试平台工作性能。设计单板卷曲辊压成型平台的整机机械结构并描述其工作原理,对辊压机构、卷木轴刹车防滑机构、施胶压紧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和理论计算。对物理样机进行性能试验,以芯轴转速、单板厚度、施加压力为试验因素,木质管道的环刚度和轴向压缩强度为试验指标,运用Box-Benhnken试验方法,建立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回归方程,优化参数组合为芯轴转速16 r/min,单板厚度2.15 mm,施加压力293 N。此时预测木质管道的环刚度为26 016.6 N/m^(2),轴向压缩强度为23.11 MPa验证环刚度与预测值误差为1.07%,轴向压缩强度误差为4.46%。进一步使用优化参数对内径为5.08、7.62、12.70 cm的木质管道进行试验,得到环刚度分别为43 812、32 655、17 532 N/m^(2),轴向压缩强度为25.83、24.71、20.17 MPa。该研究成果可为木质重组材卷曲辊压成型技术及装备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 辊压成型 木质管道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松木表面缺陷检测的改进RT-DETR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继文 张国梁 +1 位作者 沈明哲 李文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18,共9页
为提高松木表面缺陷检测精确度,保证检测速率,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RT-DETR的检测模型RIC-DETR。首先,从木材表面缺陷公开数据集中获取图片,并进行标注及数据增强,构建一个包含13642张图片的表面缺陷数据集;其次,对比VGG11、VGG13、ResNe... 为提高松木表面缺陷检测精确度,保证检测速率,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RT-DETR的检测模型RIC-DETR。首先,从木材表面缺陷公开数据集中获取图片,并进行标注及数据增强,构建一个包含13642张图片的表面缺陷数据集;其次,对比VGG11、VGG13、ResNet18和VanillaNet13等网络架构,选用计算复杂度低且检测精度较高的ResNet18作为主干特征提取基准网络;然后,引入反向残差移动模块更新ResNet18中的基本块,扩展模型的感受野,改善层间的特征交互;最后,使用EfficientViT模型中的级联分组注意力机制对反向残差移动模块进行二次创新改进,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试验结果表明,RIC-DETR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5.4%、96.0%、97.2%,均优于目前主流的YOLO系列模型,对比基准模型RT-DETR,RIC-DETR在保持高精度的情况下,参数量、浮点运算量和内存占用量大幅减少,分别降低了54%、57%、52%,同时检测速度可达63.5帧/s。RIC-DETR模型具有复杂度低、准确率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可为松木的表面缺陷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模型 松木表面缺陷检测 RT-DETR RIC-DETR YO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YOLOv5n的木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继文 张国梁 +1 位作者 李文浩 沈明哲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32,共9页
为解决当前木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计算量大,在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部署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改进YOLOv5n的模型--FCS-YOLOv5n。首先,引入FasterNet替换主干网络,减少计算冗余及内存访问数量。其次,使用采样算子Carafe,进... 为解决当前木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计算量大,在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部署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改进YOLOv5n的模型--FCS-YOLOv5n。首先,引入FasterNet替换主干网络,减少计算冗余及内存访问数量。其次,使用采样算子Carafe,进一步压缩模型参数量,保证语义信息获取的全面性。然后,添加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小的SE注意力机制,提高特征提取和融合效果。最后,用Focal EIou作为损失函数,减少低质量目标框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量化改进后的参数量为287697,浮点运算量为0.7,相比基准及其他模型,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均减少约90%,而检测精度仅下降0.1%。该模型在轻量化的同时能保持了良好的检测效果,为其在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上的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n FCS-YOLOv5n 木材表面缺陷检测 轻量化模型 Fas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单板辊压本构模型构建与力学特性分析
4
作者 沈明哲 张国梁 +1 位作者 胡继文 李文浩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9期102-109,共8页
杨木单板通过卷曲辊压方式制备重组材是其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明确杨木单板的卷曲辊压受力特性与本构模型是辊压成型的基础。在可表达杨木受压力学特性的多孔材料力学本构模型基础上,分析杨木单板在辊压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出杨木单... 杨木单板通过卷曲辊压方式制备重组材是其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明确杨木单板的卷曲辊压受力特性与本构模型是辊压成型的基础。在可表达杨木受压力学特性的多孔材料力学本构模型基础上,分析杨木单板在辊压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出杨木单板辊压力学模型。为确定力学模型未知参数并验证模型对杨木单板受压特性的适用性,进行杨木单板受压标定试验,模型与曲线拟合相关系数为0.9941,能够表征应力-应变的对应关系,用于后续测定试验中单板辊压力的表达。通过ADAMS对单板卷曲辊压过程的受力变化进行仿真,并使用东华DH5908无线动态应变测试采集系统对辊压成型的应变信号进行采集,试验值与仿真值的误差在4%~8%之间,验证了力学仿真分析和力学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单板卷曲辊压成型工艺控制和数值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力学模型 辊压 ADAMS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集成薄木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梁 沈明哲 +2 位作者 邢义虎 张栋 李新业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8期8-12,19,共6页
人造集成薄木是人造板和家具表面装饰的重要材料。对人造集成薄木制备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重组装饰材的研发、人造集成薄木的纹理调控、成型过程的力学表征、成型过程的传热传质等方面就其技术特点、问题和拟解决方案等... 人造集成薄木是人造板和家具表面装饰的重要材料。对人造集成薄木制备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重组装饰材的研发、人造集成薄木的纹理调控、成型过程的力学表征、成型过程的传热传质等方面就其技术特点、问题和拟解决方案等进行分析;最后指出逆原木旋切过程的辊压热成型技术可成为进一步推动人造集成薄木制备技术提升的有效手段,为人造集成薄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集成薄木 基材制备 纹理调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用刨花板分步式脉冲喷胶装置设计
6
作者 张国梁 沈明哲 +2 位作者 邢义虎 王茵 张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135,141,共6页
针对现有实验室刨花施胶装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实验室用刨花施胶干燥连续试验平台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分步式脉冲喷胶装置。首先建立分步喷胶的工艺流程并设计其关键部件,然后选用喷胶气流压力、脉冲宽度调制(P... 针对现有实验室刨花施胶装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实验室用刨花施胶干燥连续试验平台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分步式脉冲喷胶装置。首先建立分步喷胶的工艺流程并设计其关键部件,然后选用喷胶气流压力、脉冲宽度调制(PWM)占空比、PWM周期为试验因素,喷胶量为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喷胶量最大的参数组合为:喷胶气流压力0.53 MPa、PWM占空比83%、PWM周期2000 ms,验证试验表明实际喷胶量与回归模型理论喷胶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1%。该装置有效提高了实验室制备刨花板工艺流程中的施胶效率和精度,有助于日常教学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 分步喷胶 脉冲宽度调制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转台式纤维板铺装成型机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若凡 毕占龙 +2 位作者 任燕珍 卢爽 张国梁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第7期36-41,共6页
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尚无适用的试验研发用纤维/刨花铺装设备,笔者研制了基于PLC控制的转台式纤维板铺装成型机构。阐述了机构的总体结构、功能和自动铺装流程;以S7-200 SMART PLC为控制核心,以SMART LINE 700IE触摸屏为人机界面实现操... 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尚无适用的试验研发用纤维/刨花铺装设备,笔者研制了基于PLC控制的转台式纤维板铺装成型机构。阐述了机构的总体结构、功能和自动铺装流程;以S7-200 SMART PLC为控制核心,以SMART LINE 700IE触摸屏为人机界面实现操作者与铺装成型机构之间的交互,以步进电机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为动力,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参数配置以及软件编程设计。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高效、高质量和安全自动铺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台 自动铺装 控制系统 机构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耙辊式纤维铺装机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设计与运动分析
8
作者 任燕珍 张国梁 +2 位作者 杨若凡 毕占龙 卢爽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第6期29-34,37,共7页
为满足实验室纤维铺装的工艺要求,设计耙辊式纤维铺装机构。分析该机构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三维模型。针对关键部件——螺旋耙辊,分析其运动特性及其在旋转主转动和往复运动双重驱动下梳齿顶点的速度变化;建立刚柔... 为满足实验室纤维铺装的工艺要求,设计耙辊式纤维铺装机构。分析该机构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三维模型。针对关键部件——螺旋耙辊,分析其运动特性及其在旋转主转动和往复运动双重驱动下梳齿顶点的速度变化;建立刚柔耦合螺旋耙辊的虚拟样机,分析启动瞬间的运动特点,基于ADAMS/Vibration分析螺旋耙辊的自由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所建样机螺旋耙辊运动特性的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一致,在启动瞬间存在振动,但系统是稳态的且处于欠阻尼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耙辊 纤维铺装 刚柔耦合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