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京津冀林木碳汇发展潜力探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TOPSIS法
1
作者 王惠 姚天奇 +3 位作者 路怡宁 王笑帅 王晨曦 王楠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在当今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林木碳汇潜力提升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国家生态环境,还是促进“双碳”政策有效落实、推动京津冀地区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 在当今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林木碳汇潜力提升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国家生态环境,还是促进“双碳”政策有效落实、推动京津冀地区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选取2001—202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林木碳汇设定为因变量,从社会经济、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管理以及环境规制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准则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12个具体指标,探究其与林木碳汇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随后,运用熵权法TOPSIS分析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其潜力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在人口、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以及人工林这六个指标上,与林木碳汇之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9,呈现出强相关关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熵权TOPSIS结果显示,河北省林木碳汇潜力的相对接近度指标显著高于北京和天津,其值位于0.8以上,其次是北京、天津。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实现京津冀地区林木碳汇的协同提升,需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挖掘碳汇潜力,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林木碳汇 灰色关联关系 熵权法TOPSIS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燕 孙佳慧 +1 位作者 申琳 李华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9-14,71,共7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采用面源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结果显示,河北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地区发展失衡、工作进度落后等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采用面源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结果显示,河北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地区发展失衡、工作进度落后等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卫生厕所普及 垃圾处理 污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申琳 孙茹雪 +2 位作者 刘海燕 孙佳慧 李华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8,59,共9页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北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农民生活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测度模型,综合运用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耦合协调...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北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农民生活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测度模型,综合运用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展开评价及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1)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准则层,具体表现为饮用水和住房状况共同制约了人居环境质量水平的提高。(2)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呈“以京津为核心,呈现多中心”分布,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3)河北省整体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较大,36.37%的地区处于拮抗阶段,人居环境的各子系统之间还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处于高度耦合阶段地区有石家庄、唐山等。说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具有一致性。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的整治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合理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生态宜居美丽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质量评价 空间分异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优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4
作者 杨莼莼 王志瑞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3期44-46,共3页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主体,它的组织制度建设、共同参与机制以及智慧治理程度均会对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发...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主体,它的组织制度建设、共同参与机制以及智慧治理程度均会对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发现沧州市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过程中存在内部组织不够健全、公众参与渠道有待畅通以及智能平台建设尚不成熟等问题。为此,从现实问题导向出发,结合沧州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党建引领、社会共治与智慧治理三条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沧州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发展。文章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直接助力沧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地区同类问题的解决带来思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建引领 社会共治 智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闲置宅基地管理现状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西部山区为例
5
作者 封佳辛 程子青 +3 位作者 杨康旭 刘嫒霖 吴金录 杨莼莼 《河北农业》 2023年第3期67-69,共3页
闲置宅基地管理是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加强对闲置宅基地管理,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涉及的各方进行调研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闲置宅... 闲置宅基地管理是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加强对闲置宅基地管理,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涉及的各方进行调研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闲置宅基地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闲置宅基地 管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安冬 贾滨羽 +1 位作者 李镓帆 侯卓君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7期34-36,共3页
该文从“海碧、河清、滩净、生多”4个维度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研究。该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四个环渤海省市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运用熵值法进行了测... 该文从“海碧、河清、滩净、生多”4个维度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研究。该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四个环渤海省市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运用熵值法进行了测算。结论如下:2018—202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中缓慢改善的发展趋势。环渤海地区四省市在“海碧”和“生多”两个维度上表现较好,均获得正向得分,但其在“河清”和“滩净”维度得分均为负值。环渤海地区四省市应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合力打赢“碧海保卫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海洋环境质量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价格波动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邵红岭 崔玉姝 +1 位作者 杨晴 路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96,共6页
该文在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国内猪肉价格和猪肉进口价格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与国内猪肉价格以及与猪肉进口价格均存在长期正向均... 该文在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国内猪肉价格和猪肉进口价格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与国内猪肉价格以及与猪肉进口价格均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国内猪肉价格是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而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并不是国内猪肉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猪肉进口价格与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互为格兰杰原因。猪肉价格波动通过对生猪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实现了对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因此,要减少中国生猪养殖业碳排放量,需要稳定猪肉价格、适度扩大猪肉进口和加快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价格 生猪养殖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申琳 刘文超 +1 位作者 刘爱秋 张维霄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1-765,800,共6页
目的: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结果:除厕所粪污治理以外,农村人居环境... 目的: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结果:除厕所粪污治理以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举措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均有显著作用;整治满意度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厕所粪污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其他举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差异化中介效应;农民参与正向调节厕所粪污治理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负向缓和生活污水治理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结论:优化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人居环境整治决策与评价体系;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强化亟待完善的薄弱环节;激活内生主导,完善以观念认同为前提、以村规民约为约束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 厕所粪污治理 整治满意度 农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主产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测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申琳 莫雪莉 +2 位作者 孙茹雪 黄冀楠 刘文超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6-101,104,共7页
科学测度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对实现农业“双碳”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粮食种植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我... 科学测度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对实现农业“双碳”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粮食种植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 10.2软件探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整体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变化缓慢,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变化相对平稳;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轨迹为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扁平“V”型,高效率区域呈现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再逐渐向“连片”分布特征,空间聚集效应逐步显现,空间格局呈区域非均衡化发展特征。提出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因地制宜做好科学规划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粮食主产区 粮食种植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