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AQP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满全财 孟姿诺 +5 位作者 李伟 蔡心汝 苏润东 付长青 高顺娟 崔江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3,共13页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水分运输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马铃薯StAQP家族的特性及功能。【方法】对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水分运输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马铃薯StAQP家族的特性及功能。【方法】对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以及基因共线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转录组数据以及RT-qPCR对基因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的44个成员分布在PIP、TIP、NIP、SIP和XIP五个亚族中,相同亚族的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一致,同时马铃薯AQP家族成员大多数分布在质膜上;马铃薯StAQP家族成员中含有大量和光反应以及胁迫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结果表明,马铃薯AQP家族与拟南芥、烟草、番茄和辣椒4个物种的AQP家族之间存在大量同源基因对;转录组和RT-qPCR验证结果表明,马铃薯StAQP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高度表达,不同家族成员表达存在差异,同时相同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也存在差异,其中StAQP7、StAQP28和StAQP31这3个基因是StAQP家族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论】StAQPs基因在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通道蛋白 生物信息学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蔗糖合酶基因AhSuSy的克隆和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何美敬 刘立峰 +3 位作者 穆国俊 侯名语 陈焕英 崔顺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39-2146,共8页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uSy)是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RACE和TAIL-PCR相结合的方法从花生叶片中分离了蔗糖合酶基因,命名为AhSuSy(Gen Bank登录号为JF34...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uSy)是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RACE和TAIL-PCR相结合的方法从花生叶片中分离了蔗糖合酶基因,命名为AhSuSy(Gen Bank登录号为JF346233)。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790bp,包含一个2421bp的开放阅读框(ORF),5′端非编码区57bp,3端非编码区为312bp。根据编码区预测AhSuSy编码806个氨基酸,与大豆、拟南芥、玉米等植物中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5%以上;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hSuSy,在IPTG诱导下得到92kD左右的蛋白,与理论值一致。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hSuSy在花生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利用10%PEG模拟干旱处理花生幼苗,分析胁迫后AhSuSy的转录水平,同时测定蔗糖合酶活性和蔗糖含量,发现三者均表现为处理后4~12h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花生中蔗糖含量与蔗糖合酶活性的相关系数达0.993(P=0.007〈0.01),处理后12~24h逐渐降低。推测该基因响应干旱调控,在花生抗旱胁迫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蔗糖合酶基因 克隆 半定量RT-PCR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苏玉环 赵金锋 +3 位作者 张晓芳 王运杰 李喜焕 段会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60,共4页
以河北省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和亲本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至30℃之间,最低温度是15℃,其中青霜靓仔品种对高温更敏感一些,重茬雄风品种对低温更敏感一些。随着温度... 以河北省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和亲本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至30℃之间,最低温度是15℃,其中青霜靓仔品种对高温更敏感一些,重茬雄风品种对低温更敏感一些。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指数及胚根长均呈上升趋势。8℃低温处理下的西瓜幼苗株高、第3片叶的叶面积以及地上部鲜重都略低于25℃下的各项指标,品种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而8℃和25℃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差异不显著,表明低温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8℃处理下的西瓜各品种SOD、POD活性均比25℃处理的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拥民 王省芬 +2 位作者 张桂寅 李喜焕 马峙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中棉所12号是我国自育的高产、优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品种,其重要创新是使抗性和产量、品质得到结合改良和提高。本研究以plndigoBAC-5为载体,对中棉所12号进行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构建。初步建立的文库含有38800个克隆,覆... 中棉所12号是我国自育的高产、优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品种,其重要创新是使抗性和产量、品质得到结合改良和提高。本研究以plndigoBAC-5为载体,对中棉所12号进行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构建。初步建立的文库含有38800个克隆,覆盖2倍基因组。对文库中132个重组克隆的分析表明:插入片段为50~150kb,平均大小为120kb;大于100kb的克隆占87 7%,大于110kb的克隆占56%;空载率小于1%。该文库的构建为深入开展棉花基因组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棉所12号 细菌人工染色体 文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脂质转运蛋白cDNA结构及相应肽链构造特征的分析
5
作者 孟成生 李爱丽 +2 位作者 王省芬 马峙英 贾继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测序获得的1条261 bp cDNA片段,通过电子延伸、设计引物,从小麦Mardler/7*百农3217(Pm2)的cDNA中扩增获得1条651 bp的cDNA片段,通过同源比对发现其包含小麦LTP1完整的编码序列。该片段包含基因的5′非翻译区42 bp,3′非翻译区261 bp... 根据测序获得的1条261 bp cDNA片段,通过电子延伸、设计引物,从小麦Mardler/7*百农3217(Pm2)的cDNA中扩增获得1条651 bp的cDNA片段,通过同源比对发现其包含小麦LTP1完整的编码序列。该片段包含基因的5′非翻译区42 bp,3′非翻译区261 bp,开放阅读框348 bp,编码115个氨基酸,预计蛋白的分子量为11.2 kD,等电点为9.46。此基因有8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C)残基及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为典型的植物脂质转运蛋白基因。其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AY796184(基因)和AAV65513(蛋白)。通过疏/亲水性分析,发现肽链分子具有较大范围的疏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DNA结构 脂质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鲁豫花生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耿健 刘立峰 +2 位作者 崔顺立 陈焕英 魏新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以冀鲁豫三省不同地域的41个花生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表型鉴定、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对41个花生育成品种进行了扫描,共检测到5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4个,平均2.5个,Shan... 以冀鲁豫三省不同地域的41个花生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表型鉴定、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对41个花生育成品种进行了扫描,共检测到5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4个,平均2.5个,Shannon信息指数变幅为0.21~1.40,平均为0.73,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5.54可将供试品种分为3大类群7个亚类。不同品种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3.16%~186.49%之间,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阈值为5.48时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6大类群11个亚类,各大类群间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育成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高粱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帅 崔江慧 +2 位作者 薛薇 谢登雷 常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利用250mmol/L NaCl溶液对河农16和623B高粱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0h、2h、4h、6h、8h、12h后,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河农16和623B在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有不... 利用250mmol/L NaCl溶液对河农16和623B高粱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0h、2h、4h、6h、8h、12h后,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河农16和623B在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短时间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6h或8h时表现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或最终表现为上升趋势。623B在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河农16;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略低于河农16。相对来说,623B的耐盐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幼苗期 盐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