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立峰 耿立格 +2 位作者 王静华 孟成生 王丽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以43个不同来源的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5个农艺性状中,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86%,其次为百果重、百仁重,分别为19.43%和17.17%,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品质性状中... 以43个不同来源的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5个农艺性状中,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86%,其次为百果重、百仁重,分别为19.43%和17.17%,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品质性状中不同地方品种间在硬脂酸、山嵛酸、花生烯酸、花生酸等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41.94%、39.27%、27.88%、22.87%,而在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上的差异不大。采用最长距离法对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可以将各地方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为普通型花生地方品种,第Ⅱ、Ⅲ类群分别为多粒型花生和珍珠豆型花生地方品种。本文还对类群间和类群内不同品种群间的性状分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志波 王睿辉 +4 位作者 张茶 梁虹 马峙英 赵玉欣 王静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6-442,共7页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的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的变异...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的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高(52.63%),其次为单株粒重和有效分蘖数,每穗小穗数的变异最小;多样性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1.62增加到目前的1.89,平均值为1.76,但略低于其他省份。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125份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80.8%(101个)的品种归入第3大类,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品种。这说明该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遗传基础仍需进一步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璐 汪艳坤 +4 位作者 赵檀 王睿辉 温树敏 刘桂茹 谷俊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亚基组成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蛋白组分,对小麦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148份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历史变...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亚基组成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蛋白组分,对小麦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148份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历史变化。结果表明:在148份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到16种HMW-GS亚基和43种亚基组合。在Glu-A1位点,有3种亚基类型,以null和1亚基为主;Glu-B1位点有7种亚基类型,以"7+9"和"7+8"亚基为主;Glu-D1位点有6种亚基类型,以"2+12"亚基类型为主。在43种亚基组合中,以"null、7+9、2+12"组合为主,其他亚基组合尤其是与品质有关的亚基组合相对较少。从河北省小麦品种HMW-GS的历史演变来看,优质蛋白亚基及其组合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豆地方品种耐低磷种质筛选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英 李喜焕 张彩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8-594,共7页
对97份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在2个磷梯度下的苗期耐低磷特性分析表明,植株总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磷含量、地上部磷含量、总磷含量和根冠比7个指标的相对值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相... 对97份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在2个磷梯度下的苗期耐低磷特性分析表明,植株总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磷含量、地上部磷含量、总磷含量和根冠比7个指标的相对值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相对总生物量和总磷含量与其它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二者比值(植株磷效率)可作为磷胁迫下耐低磷大豆品种的筛选指标。以相对植株磷效率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耐低磷、中间类型和不耐低磷3类,并筛选出"皮狐狸"和"本地黑"2个高耐低磷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耐低磷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大豆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晓艳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利用主要农艺性状以及SSR和AFLP2种分子标记,对河北省41个大豆推广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便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提供依据。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和2个特殊品种,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差悬殊,不能反映材... 利用主要农艺性状以及SSR和AFLP2种分子标记,对河北省41个大豆推广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便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提供依据。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和2个特殊品种,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差悬殊,不能反映材料间亲缘关系。SSR和AFLP数据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4个SAG(SSR and AFLP—basedgroups)分子类群。3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3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上有4.47个等位变异,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impson)分布范围为0.0928~0.7800,平均值为0、6442。10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93个多态性标记,平均每对引物9.3个多态性标记。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877~0.9868,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6732~0.7653,总体平均值为0.7237,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说明材料间遗传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SSR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SR标记分析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彩英 李喜焕 +2 位作者 常文锁 李之国 权月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8-314,共7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19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119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5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0个等位变异;河北省农家品种中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17个等位变异,育成品种4.87个,省外品种4.93个,表...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19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119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5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0个等位变异;河北省农家品种中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17个等位变异,育成品种4.87个,省外品种4.93个,表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河北省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和省外育成品种依据SSR数据获得的品种间相似系数总体平均值相近,分别为0.698、0.698、0.672,但河北省农家品种较育成品种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119个品种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在一定程度上能把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开,并反映了一定的品种地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苏玉环 王静华 +3 位作者 李文芹 张晓芳 徐婧 段会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发掘和利用西瓜优异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100份西瓜的主要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平均重和千粒重变异系数较大,果皮硬度和含糖量变异较小。基于果实性状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类群I,包括21份材料,主要来自美国... 为发掘和利用西瓜优异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100份西瓜的主要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平均重和千粒重变异系数较大,果皮硬度和含糖量变异较小。基于果实性状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类群I,包括21份材料,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美国的材料占该类群的42.9%,日本材料占38.10%,该类群的特点是果实中等、种子小、含糖量高、硬度高;类群Ⅱ,包括25份材料,16份来自国内,占该类群的64%,其特点为果实大、种子大、含糖量中等、硬度高;类群Ⅲ,包括35份材料,主要来自日本,占该类群的54.28%,该类群特点是果实中等、种子小、含糖量高、硬度差;类群Ⅳ,包括19份材料,主要来自美国的PI系列,占该类群的63%,其特点为果实小、种子中等、含糖量低、硬度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果实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汝美 孟义江 +1 位作者 李文燕 葛淑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4-991,共8页
紫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开展紫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是提高紫菀产量和品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取自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的44份紫菀种质进行性状和品质评价,并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聚... 紫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开展紫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是提高紫菀产量和品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取自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的44份紫菀种质进行性状和品质评价,并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种苗质量三因素的变异程度为茎毛数>茎粗>芽距,室内发芽试验结果同样显示种苗的茎毛数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芽距最小;不同种源紫菀间的叶宽差异不明显,不同种源紫菀间的其他性状如叶长、株高和生长势等性状都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种源间的干重和紫菀酮含量差异明显,都表现出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间叶长、叶宽和株高与生长势呈显著的正相关,干重和生长势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紫菀的干重和紫菀酮的含量呈负相关性;根据相似系数进行的聚类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地区的紫菀为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在遗传上发生了适应性的分化、变异,这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和选育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桂寅 徐领会 +3 位作者 马峙英 刘占国 吴立强 王省芬 《中国棉花》 1999年第8期8-11,共4页
利用田间均一病圃,采用成株期鉴定法对120份陆地棉及海岛棉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共筛选出36个抗黄萎病种质材料。其中9个海岛棉材料均表现抗病;河北省历年审定的品种中以冀棉19号抗性最好,共5个耐病品种,无抗... 利用田间均一病圃,采用成株期鉴定法对120份陆地棉及海岛棉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共筛选出36个抗黄萎病种质材料。其中9个海岛棉材料均表现抗病;河北省历年审定的品种中以冀棉19号抗性最好,共5个耐病品种,无抗病类型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征集材料的鉴定结果与前人鉴定结果不尽一致;河北农业大学新培育的品种,抗病类型占33%,耐病类型占45.5%;河北省各育种单位及外省市参加河北省区试的53个新品种(系)中,抗病类型占26.4%,耐病类型占43.3%。综合分析,新培育的陆地棉品种(系)抗性总体水平不高,未出现高抗类型品种,抗性表现较好的材料有94—703—2、农大96品5、省9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黄萎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和AFLP技术鉴定棉花遗传资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省芬 马峙英 +2 位作者 张桂寅 温小杰 李喜焕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AFLP技术 技术鉴定 SSR 遗传资源 棉花 分子标记技术 品种资源 标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酚棉品种资源的黄萎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桂寅 马峙英 +4 位作者 刘占国 吴立强 许民安 王省芬 徐领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24,共5页
1997~1998年,在以中等致病力菌系为主的田间病圃中,对217价低酚棉品种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类型品种仅占总数的7.4%,且无高抗类型品种;耐病品种占38.9%;感病品种占有较大比例(53.... 1997~1998年,在以中等致病力菌系为主的田间病圃中,对217价低酚棉品种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类型品种仅占总数的7.4%,且无高抗类型品种;耐病品种占38.9%;感病品种占有较大比例(53.7%)。以河北省培育的品种抗黄萎病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16.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抗病品种比例为5.4%,其它省份平均为6.2%;从国外引进的低酚棉资源抗病类型仅为3.6%。河北省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品种耐病类型比例也较高。抗病性突出的材料有省无303、751893-1、中无14-6、豫无620和邯无895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酚棉 种质资源 黄萎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酚棉品种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品种抽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桂寅 王省芬 +1 位作者 刘素娟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对我国低酚棉品种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探讨了核心品种的抽取方法。以116份低酚棉品种为材料,通过16个性状的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树状图,将该低酚棉群体分为5个类群,对各类群品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取样比例,将该群体... 对我国低酚棉品种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探讨了核心品种的抽取方法。以116份低酚棉品种为材料,通过16个性状的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树状图,将该低酚棉群体分为5个类群,对各类群品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取样比例,将该群体分为20个类群,在各类群内,采用随机抽样、按样品间最小遗传距离和最大遗传距离抽样三种方法,构建了3个低酚棉核心种质库,并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最大遗传距离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酚棉 品种资源 聚类分析 抽取方法 核心种质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苏远7235 BAC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省芬 马骏 +2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郑拥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苏远7235是我国利用异常棉等多个野生种创造的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pIndigoBAC-5(HindIII-cloning ready)为载体,构建了苏远723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 苏远7235是我国利用异常棉等多个野生种创造的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pIndigoBAC-5(HindIII-cloning ready)为载体,构建了苏远723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库,该文库包含30336个BAC克隆。分析结果表明,重组克隆苏远7235 DNA插入片段为50-140 kb,平均120 kb,空载率2.1%,89.6%的克隆插入片段大于100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耐低磷种质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士杰 王省芬 +3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李喜焕 吴立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4,共7页
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研究棉花品种耐低磷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88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磷素利用率极端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株高和根冠比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磷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棉苗干物重、地上部鲜重、... 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研究棉花品种耐低磷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88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磷素利用率极端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株高和根冠比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磷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棉苗干物重、地上部鲜重、总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重及磷利用率在不同磷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磷能力的评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了分析。聚类结果将88个品种主要分为耐低磷基因型和非耐低磷基因型两大类,分别包括25个和55个品种。其中,中棉所21、中99和陕棉11属于耐低磷的极端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低磷 筛选指标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资源子粒中磷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喜焕 常文锁 +2 位作者 刘渊 王静华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中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中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 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中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中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24~9.56g/kg,无机磷0.12~0.37g/kg;平均含量分别为7.78g/kg,0.20g/kg;无机磷与全磷含量的比值为1.39%~4.94%,平均为2.56%。同时,筛选出子粒中高全磷、高无机磷含量的大豆品种各5个,其中品种洋黄豆、高家营黑豆、绿75、郭柳条青、大毛角为高全磷材料;品种8012混-1、黄豆、白露快、平顶黄、黑大粒为高无机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粒 全磷含量 无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国新 王省芬 +5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李喜焕 吴立强 迟吉娜 李志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3-588,共6页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钾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叶面积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钾浓度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指标对88个品种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供试品种主要被分为耐低钾基因型、耐低钾中间类型和非耐低钾基因型3类,分别包括21个、58个和6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低钾 筛选指标 枯萎病 黄萎病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AQP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满全财 孟姿诺 +5 位作者 李伟 蔡心汝 苏润东 付长青 高顺娟 崔江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3,共13页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水分运输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马铃薯StAQP家族的特性及功能。【方法】对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水分运输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马铃薯StAQP家族的特性及功能。【方法】对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以及基因共线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转录组数据以及RT-qPCR对基因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马铃薯StAQP基因家族的44个成员分布在PIP、TIP、NIP、SIP和XIP五个亚族中,相同亚族的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一致,同时马铃薯AQP家族成员大多数分布在质膜上;马铃薯StAQP家族成员中含有大量和光反应以及胁迫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结果表明,马铃薯AQP家族与拟南芥、烟草、番茄和辣椒4个物种的AQP家族之间存在大量同源基因对;转录组和RT-qPCR验证结果表明,马铃薯StAQP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高度表达,不同家族成员表达存在差异,同时相同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也存在差异,其中StAQP7、StAQP28和StAQP31这3个基因是StAQP家族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论】StAQPs基因在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通道蛋白 生物信息学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鑫雷 王志伟 +5 位作者 张桂寅 潘玉欣 吴立强 李志坤 王省芬 马峙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9-2166,共8页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8号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Pima90-53组配衍生的214个单株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10个SSR标记和65个AFL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括42个连锁群,连锁群长度为4.5~147.3cM,...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8号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Pima90-53组配衍生的214个单株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10个SSR标记和65个AFL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括42个连锁群,连锁群长度为4.5~147.3cM,包括2~22个分子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6cM,总长为2030cM,约占棉花全基因组的40.6%。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该组合的F2单株和F2:3家系纤维品质性状,共得到25个纤维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其中5个与纤维长度相关,分布在Chr.21、Chr.15、LG2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2%~35.8%;4个与整齐度相关,分布在Chr.21、LG9、LG18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2.6%~36.6%;7个与马克隆值相关,分布在Chr.9、LG1、LG9、LG20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5%~26.1%;7个与断裂比强度相关,分布在Chr.21、Chr12、Chr.8、LG1、LG4和LG10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6.5%~52.8%;2个与伸长率相关,分布在Chr.9和Chr.21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8.1%和27.1%。LG9、LG12和Chr.21上存在QTL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遗传图谱 SSR AFLP 纤维品质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低温处理叶片细胞膜透性的QTL定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巨伟 杨彩凤 +3 位作者 张树华 田纪春 海燕 杨学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7-1252,共6页
为探索冬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以168个花培3号×豫麦57的双单倍体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已构建含有324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对电导法测定低温(-18℃)处理后的叶片膜透性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全区间作图法,在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21个与... 为探索冬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以168个花培3号×豫麦57的双单倍体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已构建含有324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对电导法测定低温(-18℃)处理后的叶片膜透性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全区间作图法,在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21个与叶片膜透性相关的加性QTLs,分布于1B、2A、3A、3B、5B、6A、6B、6D、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4个位点(qCMP-1B-1、qCMP-3B-2、qCMP-5B-1和qCMP-5B-4)遗传贡献率大于10%,属主效基因,其余QTL的遗传贡献率较小,属微效基因。3种环境条件下在5B染色体的Xgwm213-Xswes861.2区间检测到共同位点,与Xswes861.2的遗传距离为0cM,其中qCMP-5B-1(环境1)和qCMP-5B-4(环境3)的贡献率高达17.5%和14.0%。研究结果对于小麦抗寒标记选择和抗寒育种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DH群体 细胞膜透性 抗寒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SSR标记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甄瑞 王省芬 +2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王雪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9-272,共4页
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Pima 90-53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8号的182个F2单株为标记群体,在田间病圃中鉴定F2单株,并通过培养室人工接菌法鉴定F2:3家系,以进一步确定相应F2单株的抗病性,经χ2c适合性测验,抗病、感病植株比例符... 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Pima 90-53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8号的182个F2单株为标记群体,在田间病圃中鉴定F2单株,并通过培养室人工接菌法鉴定F2:3家系,以进一步确定相应F2单株的抗病性,经χ2c适合性测验,抗病、感病植株比例符合3∶1。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对768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引物BNL2440和BNL3255在抗、感DNA池呈现多态性,其中BNL3255在抗、感DNA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大小为208bp的多态性片段,定名为BNL3255-208。以Mapmaker/Exp(Version3.0b)软件分析F2单株检测结果,BNL3255-208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位点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混合分组分析法(BSA) 分子标记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