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中不同硝化抑制剂DCD添加比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文静 马彤彤 +7 位作者 张永江 陈莉 江丹 刘连涛 孙红春 张科 白志英 李存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95-2106,共12页
【目的】棉花生长和品质对氮素施用量十分敏感,研究在氮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提供可行的氮肥管理措施。【方法】以农大棉601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 【目的】棉花生长和品质对氮素施用量十分敏感,研究在氮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提供可行的氮肥管理措施。【方法】以农大棉601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在氮肥中添加双氰胺比例分别为0%(CK)、1.5%(C1.5)和3%(C3)的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棉花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初花期、盛铃期、吐絮期株高,蕾期、盛铃期、吐絮期茎粗,蕾期、盛铃期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棉花形态特征。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蕾期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可溶性糖含量,蕾期和初花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明氮肥配施适量DCD对棉花蕾期生理特征(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以及蛋白质含量)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初花期、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干物质量,初花期和盛铃期果枝叶干物质量,5个生育时期茎干物质量;蕾期、初花期和盛铃期蕾干物质量,表明氮肥配施适量DCD对棉花干物质(茎、叶、蕾)量产生了明显促升作用。但C3与CK相比,以上各指标之间多无显著差异。两年产量结果显示,C1.5处理均显著高于CK,分别增产812和324kg/hm^2;而C3处理理论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C1.5和C3处理的伏桃、伏前桃和秋桃棉铃纤维品质各项指标与CK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在不增加施氮量的前提下,在氮肥中配施1.5%双氰胺(DCD)可以调控氮素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时间,不仅提高了棉花生育前期和中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还增加了蕾期、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棉花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对棉花纤维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而当氮肥中DCD添加比例为3%时,有可能过度抑制了氮素的硝化反应,影响了棉花生育后期氮素的供应,削弱了DCD的有益作用。因此,在常规施氮量不变的前提下,添加1.5%双氰胺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双氰胺 生长发育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旱地减氮增施叶肥对棉花光合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平文超 石学萍 +8 位作者 蒋建勋 赵光辉 刘贞贞 曹平平 薛文 张永江 王长安 王安录 张忠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滨海盐碱旱地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平减施氮肥配合增施叶面肥对棉花光合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增施叶面肥对棉花氮肥减施的补偿效应,研究棉花稳产前提下的氮肥减施补偿策略,为滨海盐碱旱地棉花减肥增效规模化种植提供数据支... 【目的】滨海盐碱旱地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平减施氮肥配合增施叶面肥对棉花光合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增施叶面肥对棉花氮肥减施的补偿效应,研究棉花稳产前提下的氮肥减施补偿策略,为滨海盐碱旱地棉花减肥增效规模化种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设置施氮量分别为0(CK)、60(N1)、90(N2)、120(N3)、150(N4)、180(N5)、225(N6)kg/hm^27个水平,其中N1~N4喷施叶面肥4次,测定处理植株农艺性状、主茎叶SPAD值、光合特征指标、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指标。【结果】花铃期处理棉花主茎叶SPAD值随氮肥施用量的减少而降低,增施叶面肥后各减氮处理主茎叶SPAD值差异不显著;主茎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逐渐增加;施氮量225~60 kg/hm^2时,籽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随氮肥施用量减少而降低,其中施氮量90~150 kg/hm^2增施叶面肥处理与180 kg/hm^2处理间的籽棉产量差异不显著;纤维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随氮肥用量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马克隆值逐渐升高,对纤维长度和伸长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盐碱旱地减施氮肥配合增施叶面肥,对棉花主茎叶片光合速率、籽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负面影响有一定减缓作用,“减氮肥+增叶肥”施肥模式有助于产量稳定,减少氮肥投入,降低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碱旱地 减施氮量 增施叶面肥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3和ABA对小豆种子萌发和苗期生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帅 董伟欣 张月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03-107,共5页
为了探索促进小豆良好生长的适宜激素浓度,采用3个不同熟性的小豆品种,研究不同GA3和ABA浓度对种子萌发及苗期形态指标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2μmol/LGA3可以促进白红2号和冀红9218的萌发,0.1μmol/LGA3可以促进唐山红小豆的萌... 为了探索促进小豆良好生长的适宜激素浓度,采用3个不同熟性的小豆品种,研究不同GA3和ABA浓度对种子萌发及苗期形态指标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2μmol/LGA3可以促进白红2号和冀红9218的萌发,0.1μmol/LGA3可以促进唐山红小豆的萌发;3个品种对0.6μmol/LABA的敏感性最强,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0.6μmol/LABA处理对不同小豆品种的茎粗、茎节数和叶片数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降低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淀粉的含量。可见,适宜的激素浓度对小豆种子萌发以及苗期形态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GA3 ABA 种子萌发 幼苗形态指标 生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对滴灌棉田土壤水分时空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剑 杨北方 +7 位作者 陈焕轩 李鑫 冯璐 雷亚平 熊世武 李小飞 王占彪 李亚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5-1264,共10页
【目的】对比分析覆膜与无膜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时间维度上以及空间维度上的运移规律,为棉花精准灌溉、无膜棉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作为试验处理,采用5TE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棉花全生... 【目的】对比分析覆膜与无膜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时间维度上以及空间维度上的运移规律,为棉花精准灌溉、无膜棉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作为试验处理,采用5TE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数据,采用Voxler和Surfer等软件对土壤水分网格数据进行时空插值、3D可视化以及切片。【结果】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含量整体高于无膜滴灌处理;垂直方向上,膜下滴灌各不同深度土层间的运移加快,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底层土壤(80~100 cm)水分含量最多,而无膜滴灌各土层间的土壤水分交流不活跃,水分主要集中表层土壤(0~20 cm);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时间维度上,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水分消退速率在滴灌前(6月20日)为3×10^(-4) m^(3)/(m^(3)·d),6月20日至8月11日(滴灌后)维持在30×10^(-4) m^(3)/(m^(3)·d),8月11日至8月26日增至30×10^(-4) m^(3)/(m^(3)·d),8月26日(最后1次滴灌)后降低至30×10^(-4) m^(3)/(m^(3)·d),而无膜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稳,滴灌前水分消退速率在0.7×10^(-4) m^(3)/(m^(3)·d),滴灌后为10×10^(-4) m^(3)/(m^(3)·d)。【结论】覆膜处理能使土壤水分从表层向下运移,底层(80~100 cm)水分最多;而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时间维度上,覆膜处理提高了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使其水分消退速率增加,无膜处理的水分消退速率却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土壤水分 时空运移 Voxler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干旱胁迫下棉花气孔表现及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凯丽 高彦钊 +6 位作者 李姗 张梦璐 吴智豪 刘连涛 孙红春 李存东 张永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1-907,共7页
研究气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气孔调节真实行为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国欣9号’为供试棉花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利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加入PEG-6000浓度为0(对照)、1.5%、3.0%和4.5%4个处理,处理后1~7d每隔1d连续测定其气孔... 研究气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气孔调节真实行为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国欣9号’为供试棉花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利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加入PEG-6000浓度为0(对照)、1.5%、3.0%和4.5%4个处理,处理后1~7d每隔1d连续测定其气孔形态、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指标。结果表明:加入PEG-60001d后,随着处理进程的延长,棉花叶片水势、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均呈下降趋势,气孔密度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不同处理之间,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也表现出相似趋势。处理后5d和7d,与正常处理相比,1.5%、3.0%和4.5%处理棉花气孔长度、宽度、水势、Pn、Gs、Tr和Ci均差异显著(P<0.05),气孔长度降低幅度最小(1.17%~2.61%),Gs降低幅度最大(61.62%~69.09%),Tr降低幅度为37.62%~67.48%。相关分析表明,棉花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孔宽度和气孔密度不相关。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与Pn和Yield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PQ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Gs、Tr和Fv/Fm相关不显著。综上,棉花在PEG-6000诱发干旱后,通过降低气孔开度和增大气孔密度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指标Yield和NPQ比Fv/Fm对干旱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气孔形态 气孔密度 光合特性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