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树育种研究进展
1
作者 代丽 刘平 +3 位作者 王玖瑞 王永康 王立新 刘孟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新一代枣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历史或背景、主要进展与成就等,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定、认定的枣品种。在分析育种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对枣树未来的育种目标及下一步重点要突破的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历史 成就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葛立鑫 张强 +3 位作者 宣嘉媛 王玖瑞 刘孟军 闫芬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92,共9页
【目的】探索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特征及变异程度,比较枣不同倍性群组的花粉形态差异,为枣孢粉学倍性鉴定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冬枣(2n=24)×四倍体辰光(2n=48)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子代(13... 【目的】探索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特征及变异程度,比较枣不同倍性群组的花粉形态差异,为枣孢粉学倍性鉴定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冬枣(2n=24)×四倍体辰光(2n=48)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子代(13个)和二倍体子代(8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基于赤道轴长度、极轴长度、极赤比、花粉大小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三倍体子代花粉与二倍体子代花粉及其亲本均为N_(3)P_(4)C_(5)型单粒3沟孔类型,极面均为三角形。三倍体子代赤道轴长度和花粉大小分别为17.36μm和443.27μm^(2),与四倍体父本辰光、二倍体子代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极赤比大小排序依次为二倍体母本冬枣>二倍体子代>三倍体子代>四倍体父本辰光,花粉形状随着倍性的增加呈近圆趋势。三倍体子代外壁纹饰粗糙,大部分呈网状雕纹,极面端小部分网脊平行交叉分布;二倍体子代外壁纹饰较整齐,中部呈网状雕纹,靠近极端呈条状雕纹,亲本与子代萌发孔均出现瘤状物。在欧氏距离为5时,供试枣群体分为4类,其中父本辰光单独聚为一类,母本冬枣和多数二倍体子代聚为一类,多数三倍体子代聚为一类;21个后代群体中出现了4个花粉形态与倍性不一致的株系。【结论】枣亲本和子代花粉的萌发孔与外壁纹饰均为同一类型;三倍体子代群体花粉性状较二倍体子代群体变异程度大;赤道轴长、极赤比、花粉大小可以用于花粉形态倍性的初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性 杂交后代 花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枣树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代丽 刘孟军 +2 位作者 甄文超 刘新云 王亚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刊和核心单位、以及各研究领域论文的重点期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枣树 统计 分析 科技论文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枣 被引量:68
4
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9-1381,共13页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和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五果"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枣科研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枣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要...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和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五果"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枣科研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枣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简要回顾我国枣生产科研历史基础上,分析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的发展演变,并将其分为恢复发展期(1949—1978年)、加速发展期(1979—1999年)和全面发展期(2000—2019年)三个阶段;综述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在10个方面(组学应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病虫防控、采后处理、营养加工、设施生产、技术标准)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重要进展;进而分析了枣科研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枣科研的12项重点任务,可为今后枣业同行和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实生后代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5
作者 吉银中 陈有福 +2 位作者 闫芬芬 王玖瑞 刘孟军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21,共15页
【目的】探究枣实生后代果实性状的分离特点和遗传变异规律,为枣实生选种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枣、雨虹两个枣实生后代群体的112株种质为研究材料,对果实成熟期、丰产性、外观品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抗性等37个性... 【目的】探究枣实生后代果实性状的分离特点和遗传变异规律,为枣实生选种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枣、雨虹两个枣实生后代群体的112株种质为研究材料,对果实成熟期、丰产性、外观品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抗性等37个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结合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枣实生后代两个群体的17个果实描述型性状共分离出57种类型,变异类型丰富。冬枣实生后代扁圆形株系占比为40.79%,雨虹实生后代长圆形株系占比最多,为38.89%,均与母本果形相似。冬枣实生后代果肉酥脆的株系占比达57.89%,鲜食特性明显。两个群体果实大小比较的结果表明,冬枣后代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及可食率均高于雨虹实生后代,出现大果、扁圆形等株系较多。两个后代群体可滴定酸、维生素C、黄酮含量超母本率超过57.89%,其中冬枣后代株系发现极端优系,其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754.27 mg·100 g^(-1),可滴定酸含量为1.68%;雨虹实生后代群体可溶性糖含量变异广泛,变异系数为35.3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49.13%,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1.67%。冬枣实生后代成熟期分布在9月上旬—10月下旬之间,56.58%以上的后代具备较强的抗裂果能力和较强的坐果能力。【结论】通过灰色关联度筛选出综合口感较好的13份优异鲜食枣种质,5份制干率≥42.00%的优异制干种质,12份特异性种质,其中可溶性糖含量≥30.00%的资源占4份,可滴定酸含量≥1.40%的资源占3份,维生素C含量≥591.00 mg·100 g^(-1)的资源占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生后代 果实 变异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及成花的影响
6
作者 梁大琦 马荣申 +2 位作者 杜宪臣 刘志国 刘孟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9,276,共11页
【目的】为加快酸枣实生苗生长、阶段转变和成花,实现早果速丰提供参考。【方法】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当年生酸枣实生苗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甲基化抑制剂(5-azaC)、细胞分裂素(6-BA)、多效唑(PP_(333))、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 【目的】为加快酸枣实生苗生长、阶段转变和成花,实现早果速丰提供参考。【方法】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当年生酸枣实生苗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甲基化抑制剂(5-azaC)、细胞分裂素(6-BA)、多效唑(PP_(333))、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对叶片进行喷施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对酸枣实生苗株高、基部干径、二次枝数、最长二次枝长度、根系生长、光合特性、叶绿素质量比及成花的影响。【结果】喷施16.46 mg/L cAMP对增加株高效果最好,播种后第101天时株高可达31.50 cm,显著高于对照(25.50 cm)。喷施5.00 mg/L 5-azaC对酸枣实生苗地下部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根系总长度1382.84 cm、根系总表面积181.96 cm^(2)、根系总体积4.69 cm^(3),均显著高于对照。喷施50.00、100.00 mg/L PP_(333)能分别显著提高酸枣实生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总叶绿素质量比。喷施9.18 mg/L cGMP对促进成花的效果最好,播种后第142天时开花株率达到94.4%,显著高于对照(55.6%)。首次开花的酸枣实生苗植株的童程与株高、始花节位数、主茎总节位数、二次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始花节位数与株高、主茎总节位数、二次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喷施9.18 mg/L cGMP可显著加速酸枣实生苗阶段转变,提早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实生苗 生长 成花 药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二、四倍体间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及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7
作者 刘冠豪 杨松颀 +1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揭示枣二、四倍体间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和叶片性状杂种优势特点,以冬枣(二倍体)×辰光(四倍体)获得的52个二倍体杂交子代和87个三倍体杂交子代以及亲本为材料,测定分析基因组大小和叶片性状,进而分析叶片性状与基因组大小的相关... 为揭示枣二、四倍体间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和叶片性状杂种优势特点,以冬枣(二倍体)×辰光(四倍体)获得的52个二倍体杂交子代和87个三倍体杂交子代以及亲本为材料,测定分析基因组大小和叶片性状,进而分析叶片性状与基因组大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二倍体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为416.40~527.14 Mb,三倍体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为577.83~709.12 Mb,三倍体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相较于二倍体杂交子代变异更加剧烈。从变异程度来看,二倍体杂交子代叶片变异系数为34.16%,三倍体杂交子代叶片变异系数为40.73%,且都是叶面积,三倍体杂交子代群体叶片变异程度相较于二倍体杂交子代群体更高,多样性更加丰富;从杂种优势上来看,三倍体杂交子代叶片比二倍体杂交子代更具有杂种优势。但二、三倍体杂交子代基因组大小与叶片性状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冬枣×辰光杂交子代遗传变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杂种优势 基因组大小 叶片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实生后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鹿金颖 毛永民 +3 位作者 申连英 彭士琪 李鹏丽 马庆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8,67,共7页
对19个枣品种自然授粉后代枝干、叶片、针刺、开花等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同一品种枣实生后代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特别是株高、针刺长度、中心干节间距、枝展、分枝数、基径等性状分离现象明显,变异系数均大于25... 对19个枣品种自然授粉后代枝干、叶片、针刺、开花等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同一品种枣实生后代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特别是株高、针刺长度、中心干节间距、枝展、分枝数、基径等性状分离现象明显,变异系数均大于25%。不同品种间2年生枣实生苗开花株率和花量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 分离 中国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不同品种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刘玲 王玖瑞 +1 位作者 刘孟军 周俊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花粉萌发率和单药花粉量。结果表明,枣不同品种在同一时期及同一品种在不同花期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初花期单花药花粉量最多的品种达5556粒,最少的为0。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枣树...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花粉萌发率和单药花粉量。结果表明,枣不同品种在同一时期及同一品种在不同花期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初花期单花药花粉量最多的品种达5556粒,最少的为0。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枣树的单药花粉量在6月中下旬最高,而花粉萌发率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发现了无花粉、高含仁率的优异雄性不育新种质JMS3,并进一步证明了JMS1的无花粉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量 花粉萌发率 雄性不育 JMS3 JM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和冬枣果实发育过程中低聚糖和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彭艳芳 李洁 +2 位作者 赵仁邦 刘晓光 刘孟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6-850,共5页
对冬枣和金丝小枣的花和不同生育阶段果实中低聚糖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低聚糖出现的时期和种类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在2个品种的花和幼果中未检出低聚糖;金丝小枣在果实白熟期检测到大... 对冬枣和金丝小枣的花和不同生育阶段果实中低聚糖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低聚糖出现的时期和种类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在2个品种的花和幼果中未检出低聚糖;金丝小枣在果实白熟期检测到大量的二糖(蔗糖)并随果实进一步成熟含量持续上升;冬枣则在白熟期前3周即可检测到大量的二糖,并随着枣果的成熟出现了三糖和四糖。多糖含量随枣果发育逐渐增加,其中金丝小枣的多糖在白熟期以前变化平稳,之后呈近直线上升趋势;冬枣的多糖则在整个枣果生育期中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和含量也均随枣果发育呈递增趋势,在枣果半红期以前只检测出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以果糖含量最高;半红期后又检测出了甘露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但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金丝小枣 低聚糖 多糖 动态变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幼胚培养中褐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玖瑞 刘孟军 +1 位作者 祁业凤 代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研究了建立枣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时品种、外植体、活性炭、接种方式和基本培养基对褐化的影响 ,其中 ,外植体是枣幼胚离体培养时褐化的关键因素。取出早脆王胚珠 ,剥去珠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褐化。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褐化不同 ,其结果与品... 研究了建立枣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时品种、外植体、活性炭、接种方式和基本培养基对褐化的影响 ,其中 ,外植体是枣幼胚离体培养时褐化的关键因素。取出早脆王胚珠 ,剥去珠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褐化。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褐化不同 ,其结果与品种及接种方法有关。完整接种的早脆王胚珠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褐化加重 ,但切开远胚端接种金丝丰和冬枣的幼嫩胚珠更容易褐化。加倍的MS培养基可以促进早脆王幼胚褐化 ,附加活性炭可以减轻早脆王完整胚珠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胚培养 褐化 离体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接种方式 品种 胚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势婆枣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毛永民 申莲英 +1 位作者 王永蕙 曲泽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1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婆枣不同树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在生长季的波动有差异,但其年周期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即随叶龄的增加,叶片N、P、K含量呈下降趋势,Ca、Mg、Mn、Fe和Cu则呈上升趋势。旺树叶... 本文研究了婆枣不同树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在生长季的波动有差异,但其年周期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即随叶龄的增加,叶片N、P、K含量呈下降趋势,Ca、Mg、Mn、Fe和Cu则呈上升趋势。旺树叶片含N量最高,中等树次之,弱树最低。叶片K含量高低顺序与N相反。枣树进行叶分析的采样适期为7月初到8月中。本文对树势与叶片N、K含量的关系及枣园施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枣 矿质元素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玖瑞 刘孟军 代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9,共4页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品种的快繁体系,而且,应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脱除枣疯病病原-植原体的无毒苗。应深入研究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叶片培养、胚乳培养及胚培养,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转基因育种和倍性育种。特别是幼胚培养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从而解决因优良品种胚败育难以获得杂种后代的问题,实现枣树的杂交育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茎段培养 花药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Ziziphus jujuba Mill.)品种结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闫超 刘平 +4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代丽 李登科 孔得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20.63%,变幅分别为4.17%~175.00%、0%~163.64%,平均可育率(含仁果实/果实总数×100%)分别为12.10%、3.07%,变幅均为0%~100%;自花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97;供试枣品种可分成自花不实异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异花可育、自花异花均可实不育、自花可实不育异花可育、自花异花都可育等5种结实类型,分别占总品种数的10.27%、16.06%、45.19%、17.15%、11.33%;筛选出稳定表现自花不实或自花可实不育而异花授粉可育率高且种仁饱满的品种2个(小枣4、小墩墩枣),种仁较饱满的5个(洪赵十月红、广东白枣、大荔圆枣、小枣25、圆铃枣),利用这些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可省略去雄程序,有效解决因枣花小去雄难的问题;蛤蟆枣、团枣、无核小枣、马牙枣、核桃纹等自花不实而异花可实的品种,在栽植时应配置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性 可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游离单糖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艳芳 刘孟军 +2 位作者 赵仁邦 李振侠 刘晓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采用HPLC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采用HPLC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很低;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在枣果发育前期逐渐增加,临近白熟期达最高值,随果实着色成熟又有所下降;枣果游离单糖中的酮糖只有果糖,醛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各约占50%,另有少量的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金丝小枣 游离单糖 动态变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不同器官和组织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锦 刘中成 +1 位作者 代丽 刘孟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以田间幼嫩叶片为试材,建立枣RNA改良CTAB提取法,改良之处包括利用巯基乙醇和PVP联合去除多酚、CTAB与异硫酸氰胍联合促进RNA释放及加入糖原提高产率等。改良CTAB法提取液组成:2%CTAB,4mol/L异硫酸氰胍,100mmol/LTris-HCl(pH8.0),20mmol... 以田间幼嫩叶片为试材,建立枣RNA改良CTAB提取法,改良之处包括利用巯基乙醇和PVP联合去除多酚、CTAB与异硫酸氰胍联合促进RNA释放及加入糖原提高产率等。改良CTAB法提取液组成:2%CTAB,4mol/L异硫酸氰胍,100mmol/LTris-HCl(pH8.0),20mmol/LEDTA(pH8.0),2%PVP,4%β-巯基乙醇,250μg/ml糖原。进而采用Trizol试剂法、改良CTAB法、改进SDS-酚法、热硼酸法和异硫氰酸胍法5种方法分别对枣组培苗、幼叶、幼嫩枝皮、根皮和枣果5种器官和组织进行了总RNA提取。结果表明,组培苗RNA提取以Trizol试剂法为最佳,田间幼叶和成熟果实宜采用改良CTAB法,幼嫩枝皮和根皮宜采用改良CTAB法或改进SDS-酚法;本研究建立的改良CTAB法可作为枣不同器官和组织RNA提取的通用方法;根据季节可从不同器官和组织中获得高质量RNA;枣组织RNA含量相差较大,以幼嫩叶片含量最高,其次为组培苗、枝皮、枣果和根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 组织 总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进行治疗枣疯病药物筛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锦 代丽 +1 位作者 薛陈心 刘孟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以婆枣带枣疯病组培苗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的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X)药物,培养40 D后,观察其对病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转健苗进行植原体特异PCR检测,结果表明,25ΜG/ML的... 以婆枣带枣疯病组培苗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的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X)药物,培养40 D后,观察其对病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转健苗进行植原体特异PCR检测,结果表明,25ΜG/ML的药物浓度处理一次可使枣疯病症状消失,并完全杀灭枣疯病病原,达到理想效果;同时本研究中田间和组培条件下相同药物治疗效果的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物筛选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组培苗 植原体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艳荣 赵锦 刘孟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53-57,共5页
枣吊是枣树结果的基本单位,全面了解枣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育,对提高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枣吊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形成发育及与坐果的关系等方面,并对枣吊研究中进一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 枣吊是枣树结果的基本单位,全面了解枣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育,对提高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枣吊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形成发育及与坐果的关系等方面,并对枣吊研究中进一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吊 形成发育 坐果 木质化枣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代丽 刘孟军 +1 位作者 王玖瑞 周俊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休眠芽为试材,建立了酸枣的组培快繁体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BA1 0+IBA0 1或MS+BA2 0+NAA0 1,增殖培养基为MS+BA2 0~3 0,萌芽率和壮芽率均超过了70%。增殖培养时,下部茎段的出芽率高于上部茎段,但萌发壮芽的比率则以上部茎段相对... 以休眠芽为试材,建立了酸枣的组培快繁体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BA1 0+IBA0 1或MS+BA2 0+NAA0 1,增殖培养基为MS+BA2 0~3 0,萌芽率和壮芽率均超过了70%。增殖培养时,下部茎段的出芽率高于上部茎段,但萌发壮芽的比率则以上部茎段相对较高。1 2MS+IBA0 5~1 0是酸枣快繁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生根率最高可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快繁 休眠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和酸枣等14种园艺植物cAMP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7
20
作者 刘孟军 王永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试验借助蛋白结合法对14种园艺植物、44个枣品种、59个酸枣品种和类型的cAM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品种或类型、同一植物不同组织及同一组织不同时期的cAMP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同一植物不同组织cAMP的相对含量因物候期... 本试验借助蛋白结合法对14种园艺植物、44个枣品种、59个酸枣品种和类型的cAM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品种或类型、同一植物不同组织及同一组织不同时期的cAMP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同一植物不同组织cAMP的相对含量因物候期而异;在所测植物材料中,枣和酸枣成熟果肉的cAMP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8.05和23.87nmol/g·fw),其中山西木枣成熟果肉cAMP含量(302.50nmol/g·fw)是迄今己测高等植物中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腺苷 酸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