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枣果醋酒精发酵过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毛丽衡 毛永民 +3 位作者 王颉 申连英 刘亚琼 王晓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00-202,206,共4页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采用液态酒精-固态醋酸发酵法研制果醋,对酸枣果醋酒精发酵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酒精发酵最佳发酵条件,即含糖量15%,温度29℃,酵母接种量0.08%,pH3.5,磷酸氢二铵添加量4g/L,酒精度可达到8.7%。...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采用液态酒精-固态醋酸发酵法研制果醋,对酸枣果醋酒精发酵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酒精发酵最佳发酵条件,即含糖量15%,温度29℃,酵母接种量0.08%,pH3.5,磷酸氢二铵添加量4g/L,酒精度可达到8.7%。实验结果可以为酸枣果醋饮料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果醋 酒精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酸枣花粉贮藏及其发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孟军 彭建营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本试验以灰枣和小圆酸枣为主要试材,对枣和酸枣花粉的贮藏方法,发芽动态及发芽影响因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枣和酸枣花粉在室温及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存在“短期被迫休眠现象”,其“低潮”出现在贮后11天左右,“复原”发生在... 本试验以灰枣和小圆酸枣为主要试材,对枣和酸枣花粉的贮藏方法,发芽动态及发芽影响因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枣和酸枣花粉在室温及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存在“短期被迫休眠现象”,其“低潮”出现在贮后11天左右,“复原”发生在贮后14天左右,“低潮”和“复原”程度因种而异。酸枣花粉的适宜贮藏方法是在低温(4℃和-8℃)干燥器中带花粉药贮藏,灰枣花粉短期贮藏(11天以内)以4℃带花最好,较找时间贮藏则以低温干燥为佳。酸枣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曲线均呈单“S”形,在含琼脂1%、蔗糖10%、硼酸0.01%的培养基上,于30℃,饱和汨湿度下培养2小时始见个别花粉萌发,2—8小果发芽率一直保持低水平,8小时后迅速上升,26小时后趋于稳定。枣和酸枣花粉发芽的适宜培养基成分为琼佛0.5—1%、蔗糖10~20%、硼酸25~50ppm。低浓度硼酸(100ppm以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花粉管生长,而对发芽影响不大。高浓度硼酸(高于500ppm)抑制花粉发芽,5000ppm以上花粉被全部抑制。枣和酸枣的品种(类型)间花粉发芽率差异悬殊,高者达50%左右,低者在10%以下。单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粉发芽率,枣以萼片展平至花瓣分离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花粉 贮藏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鲜枣1号苹果酸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献辉 刘孟军 +2 位作者 赵智慧 陈奇凌 王东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387-7388,7397,共3页
[目的]探索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试验水浴法、回流法、超声法和冷浸法对苹果酸提取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回流法提取苹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回流法适宜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提取;其最... [目的]探索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试验水浴法、回流法、超声法和冷浸法对苹果酸提取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回流法提取苹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回流法适宜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提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料液比1∶60,提取时间2 h。[结论]回流法简单、高效,适合枣果品中苹果酸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鲜枣1号 苹果酸 回流法 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离体嫁接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光 彭艳芳 李洁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4期66-67,共2页
利用患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作砧木,健康冬枣组培苗作接穗,进行微嫁接。试验采取加入植物生长素调节、暗培养、嫁接口处理的方法改善砧木的茎粗状况,结果表明暗培养可增加茎粗,增长节间,减少后期除萌,更适用于枣树微嫁接;而加入植物生长... 利用患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作砧木,健康冬枣组培苗作接穗,进行微嫁接。试验采取加入植物生长素调节、暗培养、嫁接口处理的方法改善砧木的茎粗状况,结果表明暗培养可增加茎粗,增长节间,减少后期除萌,更适用于枣树微嫁接;而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基本无效。试验进行了"婆枣—冬枣"和"冬枣—冬枣"的不同嫁接组合处理。结果表明,嫁接亲和性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微嫁接 植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枣园炮震松土试验研究简报
5
作者 王永惠 周吉柱 刘孟军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4,共2页
我国北方山区枣园由于干旱缺雨,土壤瘠薄硬实,地表冲刷严重,枣树往往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而不稳。要挖掘这些枣园的生产潜力,必须加强树下土壤管理,促进根系的纵深发展。过去大量研究表明,深翻对活化土壤,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显著。然... 我国北方山区枣园由于干旱缺雨,土壤瘠薄硬实,地表冲刷严重,枣树往往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而不稳。要挖掘这些枣园的生产潜力,必须加强树下土壤管理,促进根系的纵深发展。过去大量研究表明,深翻对活化土壤,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显著。然而在山区枣园,人工深翻难于进行。鉴于此,我们从1986年起,连续4年在太行山区进行了枣园树下炮震松土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枣园 炮震松土 土壤 深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对酸枣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朱英 孙聪 +2 位作者 刘平 刘志国 刘孟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6,123,共7页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年施肥量75 g/袋时,酸枣苗综合表现最好。与CK 1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显著促进苗木生长,株高增加7.26%~29.53%,地径增加10.28%~20.46%,二次枝数量增加1.06%~26.46%,最长二次枝长度增加1.24%~14.40%。除地径外,其余3个指标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年施肥量75 g/袋时,各个指标达最高。与CK 1相比,苗木根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总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3.81%、53.81%、60.85%、82.08%、50.73%、56.82%、53.12%,且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本研究表明,以缓释肥年施用量75 g/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容器苗 缓释肥 叶绿素含量 苗高 根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白熟期枣粉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刘可昕 王勤 +4 位作者 聂馨玙 刘可心 孟辰 赵智慧 敖常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51-157,共7页
该研究以白熟期婆枣为原材料,研究日光干燥(sunlight drying,S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二流体喷雾干燥(two-fluid spray drying,TS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对枣粉物理性质、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该研究以白熟期婆枣为原材料,研究日光干燥(sunlight drying,S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二流体喷雾干燥(two-fluid spray drying,TS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对枣粉物理性质、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不同干燥方式枣粉的理化指标分为3个主成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结果为VFD>HAD>SD>TSD。根据不同干燥方式枣粉的理化指标,将4种干燥方式聚为2类,HAD、SD、TSD聚为第一类,VFD聚为第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熟期鲜枣 干燥方式 枣粉 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黄骅古贝壳堤濒危酸枣独特性分析
8
作者 尚国丽 刘颖 +1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酸枣种质可作为筛选枣抗盐碱砧木的重要资源,但已处于濒危状态。对这些酸枣种质的挖掘研究,可为其合理利用、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黄骅古贝壳堤36个酸枣类型和来自8个省份的枣属57个种质... 【目的】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酸枣种质可作为筛选枣抗盐碱砧木的重要资源,但已处于濒危状态。对这些酸枣种质的挖掘研究,可为其合理利用、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黄骅古贝壳堤36个酸枣类型和来自8个省份的枣属57个种质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通过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揭示贝壳堤酸枣的特殊性。【结果】20对SSR引物从93份材料共获得13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9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将93份材料可分为9类,I类包含了黄骅古贝壳堤酸枣全部36个基因型,多样性值分别为Na=5.40,Ne=3.18,I=1.30。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得到的9个亚种群与聚类结果相对应。在Q≥0.6、Q≥0.8和Q≥0.9时,黄骅古贝壳堤酸枣种群的基因型数分别占97.4%、92.1%和86.8%。黄骅古贝壳堤酸枣虽然表现出遗传多样性,但它与其他居群遗传成分交流较少。【结论】黄骅古贝壳堤的野生濒危酸枣种质资源独特,应加强保护和评价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古贝壳堤 酸枣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枣及酸枣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被引量:44
9
作者 王向红 崔同 +3 位作者 齐小菊 杜国士 赵靖 刘孟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7-138,共2页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枣和酸枣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建立了枣和酸枣中三萜酸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品种枣和酸枣、枣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色谱条件为:B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0∶10)磷酸调pH值为3...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枣和酸枣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建立了枣和酸枣中三萜酸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品种枣和酸枣、枣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色谱条件为:B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0∶10)磷酸调pH值为3.0;流速∶0.6ml/min;温度∶室温;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5μl。从不同品种中三萜酸含量来看∶酸枣含量明显高于枣,而酸枣仁中几乎不含有齐墩果酸和熊果酸;阜平大枣、骏枣、和牙枣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较高;从阜平大枣不同等级的样品分析结果来看,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似乎与品质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测定 酸枣 齐墩果酸 熊果酸 药用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酸枣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申连英 毛永民 +3 位作者 鹿金颖 彭士琪 李晓林 张福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6-433,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土中加入不同量NaCl条件下 (0、1 5、3 0、4 5gkg-1干土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AMF)Glomusmosseae对盆栽酸枣 (ZizyphusspinosusHu)实生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与否 ,植株的高度、根茎叶的干鲜重均随土壤N... 本文研究了在土中加入不同量NaCl条件下 (0、1 5、3 0、4 5gkg-1干土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AMF)Glomusmosseae对盆栽酸枣 (ZizyphusspinosusHu)实生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与否 ,植株的高度、根茎叶的干鲜重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根、茎、叶和整株的Na浓度及Na全量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土壤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接种AMF植株的生长量 (株高、鲜重、干重等 )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F的植株茎、叶中Na浓度低于不接种植株 ,而根中Na浓度、植株Na总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盐浓度最大的接种处理 ,其植株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加盐不接菌处理。播种时进行盐胁迫处理和播种后 4 0d开始进行盐胁迫处理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上述四种盐浓度播种时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植株的总干重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6 4 %、14 9%、4 8%、35 % ,在播种后 4 0d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的植株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94 %、12 7%、72 %、4 6 %。结果证明 ,酸枣实生苗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其生长对菌根真菌有很强的依赖性 ,接种菌根真菌提高了其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酸枣 实生苗 耐盐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花及枣花蜜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敖常伟 吕姗 +2 位作者 吴香菊 赵智慧 刘孟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2-189,共8页
为鉴定枣花中主要香味化合物,比较不同开花时期的枣花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枣花与枣花蜜香气成分的关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并优化提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 为鉴定枣花中主要香味化合物,比较不同开花时期的枣花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枣花与枣花蜜香气成分的关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并优化提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法对提取的挥发物进行分析鉴定。GC-MS-O鉴定枣花的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异戊酸乙酯、(E)-2-甲基-2-丁烯酸乙酯、3-己烯醇乙酯、α-罗勒烯、4,8-二甲基-1,3,7-壬三烯、4-甲基-戊酸乙酯、苯甲酸乙酯、α-法尼烯、月桂酸甲酯和2-甲基-环丁酮。这些成分呈现的枣花气味类型主要有果香味、花香味、酸味和青草味。枣花与枣花蜜共有香气物质为(E)-3-己烯-1-醇、异辛醇、芳樟醇、苯甲醇、乙酸、正己酸、正辛酸、壬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2,6-二甲基-1,3,5,7-辛四烯、苯酚、水杨酸甲酯、甲氧基苯基-肟、萘和3-氰基吡啶。以上共有成分是枣花蜜具有枣花气味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花 枣花蜜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嗅味测量法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数量性状的分布类型及其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平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毕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2,共6页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枣头平均节间长、枣吊长、枣吊花数、果核重等 1 0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 ;而单果重、鲜枣Vc、鲜枣可溶性糖含量、可食率、干枣可滴定酸、果吊率、二次枝节数等 9个性状符合 χ2 分布。正态分布性状可统一用 (X -1 2 81 8S)、(X -0 5 2 46S)、(X +0 5 2 46S)和 (X +1 2 81 8S)分为 5级 ,使 1~ 5级的出现概率分别为 1 0 %、2 0 %、40 %、2 0 %和 1 0 % ,或用中间 2个分点分为 3级。经比较研究 ,χ2 分布性状可近似的按正态分布性状处理。文中给出了枣树主要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数量性状 分布类型 概率分级 指标体系 数理统计理论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干温度对大枣香气成分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吕姗 凌敏 +4 位作者 董浩爽 孟明佳 曹真 刘孟军 敖常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比较不同烘干温度条件下大枣香气成分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测量法对80~160℃烘干大枣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不同烘干温度条件下大枣的总糖、还原糖、氨... 为比较不同烘干温度条件下大枣香气成分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测量法对80~160℃烘干大枣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不同烘干温度条件下大枣的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及色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O共鉴定出99种物质,其中经嗅觉测量法检测出61种。典型的随温度升高相对含量逐渐升高的物质为糠醛、5-甲基呋喃醛、5-羟甲基糠醛、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糠醇、2-乙酰基呋喃、3,5-二氢-2-甲基-4H-吡喃-4-酮、4-环戊烯-1,3-二酮。酸类物质如醋酸、2-甲基丁酸、正己酸、正庚酸、羊脂酸、苯甲酸、正癸酸、月桂酸随温度升高相对含量逐渐降低。糖与氨基酸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色差指数表明当温度超过140℃时,大枣褐变反应剧烈,会产生焦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法 大枣 烘干 还原糖 氨基酸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疯植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周年消长规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锦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代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146,F0003,共4页
Jujube Witches’ Broom (JWB), caused by phytoplasma,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hinese Jujube. The distribution and year_rou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JWB phytoplasma were studied under fluores... Jujube Witches’ Broom (JWB), caused by phytoplasma,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hinese Jujube. The distribution and year_rou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JWB phytoplasma were studi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using DAP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toplasma might exist in the sieve tubes of all organs, phytoplasma contents varied with organs, sides of organs and growing seasons, phytoplasma usually existed in the roots of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diseased branches. The uneven_distribution could be observed much often in lightly diseased trees than in seriously diseased one. In root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was highest in May, relatively low in June, July and August, and lowest in December to March. In branche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rising of the temperature after bud sprouting in April and May, the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reached peak in July and August, thereafter decreased in autumn.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there was still a large amount of phytoplasma in diseased branche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in branches kept higher than in roots throughout a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分布特点 周年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苗利军 刘孟军 +4 位作者 彭红丽 王静 秦子禹 邹磊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60-9461,共2页
[目的]筛选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枣品种,为枣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测定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枣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0倍。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 [目的]筛选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枣品种,为枣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测定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枣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0倍。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29mg/g,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月光枣,达7.04mg/g,含量较高的有连县木枣、婆枣、临猗梨枣、临汾团枣、夏津妈妈枣、虎枣、保德油枣、冬枣、稷山板枣。40.74%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1.65~2.59mg/g,25.93%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2.81~4.08mg/g。干食枣品种的平均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鲜干兼用枣品种,鲜食枣品种的最低。[结论]月光枣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在开发功能性食品方面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总黄酮 月光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源关系对枣树^(14)C-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平 温陟良 +1 位作者 彭士琪 郭振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2,共6页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8% ;枣吊去叶处理 (均匀去掉一半叶片 )后 ,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增加了 17 0 6 % ,果实获得的标记光合产物增加了 15 2 6 % ;当果实一侧叶片去除时 ,其异侧叶片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 ;并且 ,同一枣股不同枣吊之间也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相互交换。本文从营养学角度对枣树低坐果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源关系 枣树 ^14C-光合产物 运输分配规律 影响因素 果实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软化衰老过程中细胞壁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田寿乐 周俊义 薛晓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冬枣果实的软化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下降缓慢,后期加快;低温下PG活性在贮期末呈上升趋势。Cx- cellulase活性变化与PG相似:PME在果实快速软化衰老之前出现活性高峰,可能与快速软化衰老的启动有关。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甲酯酶 羧甲基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疯病植原体侵染对枣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雅倩 谢南南 +1 位作者 赵锦 刘孟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侵染对枣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田间‘赞皇大枣’健树和患枣疯病病树以及‘婆枣’枣疯病组培苗为材料,测定了健叶、病叶以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枣疯病病...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侵染对枣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田间‘赞皇大枣’健树和患枣疯病病树以及‘婆枣’枣疯病组培苗为材料,测定了健叶、病叶以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枣疯病病树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a/b值显著低于健康叶片;在培养基中添加IBA、6-BA可提高枣疯病组培苗叶片叶绿素a、b含量,明显改善患病组培苗的光合作用,但随着继代时间延长,这种影响逐渐消失。此结果表明枣疯病植原体、激素代谢及叶绿素合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叶片 IBA 6-BA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22个鲜食枣品种的引种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闫芬芬 林敏娟 +1 位作者 王玖瑞 刘志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845,共7页
【目的】筛选适合南疆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方法】以南疆第一师10团种质资源圃引种的22个鲜食枣品种为材料,通过比较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并依据单株产量、鲜枣单果重、VC含量等12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根据不同果型灰... 【目的】筛选适合南疆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方法】以南疆第一师10团种质资源圃引种的22个鲜食枣品种为材料,通过比较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并依据单株产量、鲜枣单果重、VC含量等12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根据不同果型灰色关联排序,小果型蜂蜜罐、月光和无核丰,中果型金芒果、冬枣、六月鲜、冷白玉,大果型梨枣、晋矮3号、溆浦鸡蛋、早脆王品质较好,适宜鲜食发展。其中蜂蜜罐、六月鲜、冷白玉、早脆王、雪枣及冬枣的含仁率均大于等于60%,适宜枣鲜食新品种开发。【结论】综合排序前5名鲜食枣品种依次为金芒果、蜂蜜罐、冬枣、梨枣、晋矮3号。无核丰虽在综合排序占16名,但在小果型中排第3名,其果实品质优良,特别是具有突出的无核性状,应将其列入在南疆考虑发展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枣 品种 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心对垦鲜枣1号生长发育特性及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献辉 陈奇凌 +2 位作者 王东健 刘孟军 赵智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解决密植枣园易造成果园过度郁闭、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较差等问题,以新疆北疆地区主栽品种垦鲜枣1号为试材,对矮密栽培模式下红枣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摘心处理对枣头长度(F=9.218)、二次枝长度(F=3.755)以及Pn、E、C、InT... 为解决密植枣园易造成果园过度郁闭、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较差等问题,以新疆北疆地区主栽品种垦鲜枣1号为试材,对矮密栽培模式下红枣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摘心处理对枣头长度(F=9.218)、二次枝长度(F=3.755)以及Pn、E、C、InTCO2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间枣吊长度(F=0.647)差异不显著,枣头粗度、枣头节间长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摘心处理生物量调查与光合特征参数的分析,得出矮化密植枣园优化的摘心处理技术,为矮化密植枣园的树体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植枣园 垦鲜枣1号摘心 生长发育 光合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