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大豆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晓艳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利用主要农艺性状以及SSR和AFLP2种分子标记,对河北省41个大豆推广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便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提供依据。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和2个特殊品种,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差悬殊,不能反映材... 利用主要农艺性状以及SSR和AFLP2种分子标记,对河北省41个大豆推广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便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提供依据。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和2个特殊品种,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差悬殊,不能反映材料间亲缘关系。SSR和AFLP数据聚类结果将41个材料划分为4个SAG(SSR and AFLP—basedgroups)分子类群。3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3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上有4.47个等位变异,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impson)分布范围为0.0928~0.7800,平均值为0、6442。10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93个多态性标记,平均每对引物9.3个多态性标记。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877~0.9868,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6732~0.7653,总体平均值为0.7237,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说明材料间遗传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SSR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SR标记分析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彩英 李喜焕 +2 位作者 常文锁 李之国 权月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8-314,共7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19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119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5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0个等位变异;河北省农家品种中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17个等位变异,育成品种4.87个,省外品种4.93个,表...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19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119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5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0个等位变异;河北省农家品种中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17个等位变异,育成品种4.87个,省外品种4.93个,表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河北省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和省外育成品种依据SSR数据获得的品种间相似系数总体平均值相近,分别为0.698、0.698、0.672,但河北省农家品种较育成品种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119个品种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在一定程度上能把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开,并反映了一定的品种地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汝美 孟义江 +1 位作者 李文燕 葛淑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4-991,共8页
紫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开展紫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是提高紫菀产量和品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取自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的44份紫菀种质进行性状和品质评价,并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聚... 紫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开展紫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是提高紫菀产量和品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取自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的44份紫菀种质进行性状和品质评价,并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种苗质量三因素的变异程度为茎毛数>茎粗>芽距,室内发芽试验结果同样显示种苗的茎毛数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芽距最小;不同种源紫菀间的叶宽差异不明显,不同种源紫菀间的其他性状如叶长、株高和生长势等性状都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种源间的干重和紫菀酮含量差异明显,都表现出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间叶长、叶宽和株高与生长势呈显著的正相关,干重和生长势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紫菀的干重和紫菀酮的含量呈负相关性;根据相似系数进行的聚类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地区的紫菀为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在遗传上发生了适应性的分化、变异,这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和选育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苏远7235 BAC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省芬 马骏 +2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郑拥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苏远7235是我国利用异常棉等多个野生种创造的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pIndigoBAC-5(HindIII-cloning ready)为载体,构建了苏远723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 苏远7235是我国利用异常棉等多个野生种创造的高纤维强力棉花种质系,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pIndigoBAC-5(HindIII-cloning ready)为载体,构建了苏远723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库,该文库包含30336个BAC克隆。分析结果表明,重组克隆苏远7235 DNA插入片段为50-140 kb,平均120 kb,空载率2.1%,89.6%的克隆插入片段大于100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资源子粒中磷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喜焕 常文锁 +2 位作者 刘渊 王静华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中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中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 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中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中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24~9.56g/kg,无机磷0.12~0.37g/kg;平均含量分别为7.78g/kg,0.20g/kg;无机磷与全磷含量的比值为1.39%~4.94%,平均为2.56%。同时,筛选出子粒中高全磷、高无机磷含量的大豆品种各5个,其中品种洋黄豆、高家营黑豆、绿75、郭柳条青、大毛角为高全磷材料;品种8012混-1、黄豆、白露快、平顶黄、黑大粒为高无机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粒 全磷含量 无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国新 王省芬 +5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李喜焕 吴立强 迟吉娜 李志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3-588,共6页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钾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叶面积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钾浓度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指标对88个品种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供试品种主要被分为耐低钾基因型、耐低钾中间类型和非耐低钾基因型3类,分别包括21个、58个和6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低钾 筛选指标 枯萎病 黄萎病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鑫雷 王志伟 +5 位作者 张桂寅 潘玉欣 吴立强 李志坤 王省芬 马峙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9-2166,共8页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8号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Pima90-53组配衍生的214个单株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10个SSR标记和65个AFL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括42个连锁群,连锁群长度为4.5~147.3cM,...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8号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Pima90-53组配衍生的214个单株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10个SSR标记和65个AFL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括42个连锁群,连锁群长度为4.5~147.3cM,包括2~22个分子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6cM,总长为2030cM,约占棉花全基因组的40.6%。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该组合的F2单株和F2:3家系纤维品质性状,共得到25个纤维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其中5个与纤维长度相关,分布在Chr.21、Chr.15、LG2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2%~35.8%;4个与整齐度相关,分布在Chr.21、LG9、LG18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2.6%~36.6%;7个与马克隆值相关,分布在Chr.9、LG1、LG9、LG20和LG12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5%~26.1%;7个与断裂比强度相关,分布在Chr.21、Chr12、Chr.8、LG1、LG4和LG10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6.5%~52.8%;2个与伸长率相关,分布在Chr.9和Chr.21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8.1%和27.1%。LG9、LG12和Chr.21上存在QTL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遗传图谱 SSR AFLP 纤维品质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瑞奇 马峙英 +2 位作者 王省芬 张桂寅 李喜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本研究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 2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调查农艺性状、测定纤维品质,基于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分析供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9个农艺性状中,烂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 本研究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 2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调查农艺性状、测定纤维品质,基于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分析供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9个农艺性状中,烂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产量、有效铃数和第一果枝节位高度,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衣分和果枝数。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纤维长度基本能够满足纺织工业需求,2 5 %跨长主要集中在2 8~30mm ;纤维比强度平均值为2 7 1cN/tex ,变幅为2 3 0~31 6cN/tex ;马克隆值的平均值为4 8,变幅为4 0~5 6。成对品种的欧氏距离变化在1 5 3~13 31之间,平均值为4 79,单一品种欧氏距离的平均值分布在3 6 2~10 5 1之间,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可以将供试品种明显地划分为2类,一类为中熟品种,另一类为早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农艺性状 纤维品质 遗传多样性 品种(系) 强度平均值 河北农业大学 欧氏距离 变异系数 抗虫棉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棉花叶片的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雪 马骏 +3 位作者 张桂寅 李喜焕 王省芬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278,共6页
以陆地棉低酚棉品种豫无620为材料,在接种黄萎病菌后24 h、48 h和72 h提取叶片蛋白质,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棉花在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苗在黄萎病菌胁迫下,24 h4、8 h和72 h三个时间的叶片蛋白质图谱与... 以陆地棉低酚棉品种豫无620为材料,在接种黄萎病菌后24 h、48 h和72 h提取叶片蛋白质,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棉花在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苗在黄萎病菌胁迫下,24 h4、8 h和72 h三个时间的叶片蛋白质图谱与未接种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病菌胁迫下的棉苗叶片被诱导产生大量新的蛋白质,而且在三个时间均出现了DB1、DB2和DB3差异蛋白点。通过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发现DB1、DB2和DB3分别与DEAD/H box RNA helicas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ODR-3蛋白具有70%、42%和85%的同源性,推测这些蛋白可能在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蛋白质组 黄萎病 双向电泳 生物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CpTI基因棉花抗虫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瑞奇 马峙英 +3 位作者 王勤英 王省芬 张桂寅 李喜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2个转Bt/CpTI基因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采用室内生物鉴定方法,研究供试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和甜菜夜蛾抗性,并进行抗虫性筛选。结果表明: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危... 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2个转Bt/CpTI基因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采用室内生物鉴定方法,研究供试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和甜菜夜蛾抗性,并进行抗虫性筛选。结果表明: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低于国外引进的品种(系);在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国内育成的品种(系)还略高于国外引进品种。新棉33B对甜菜夜蛾表现高抗,其他品种抗性一般。转Bt和CpTI的双价抗虫棉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抗性不高。根据供试品种(系)的抗虫性鉴定结果,筛选出SGK321等15个在二代、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表现高抗的品种(系)和兼抗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新棉3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棉铃虫 甜菜夜蛾 种质资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精氨酸脱羧酶基因GhADC1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亚栋 默辉娟 +2 位作者 王省芬 孙艳香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1-299,共9页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从陆地棉中克隆出精氨酸脱羧酶基因,命名为GhADC1,GenBank登录号为KC851856。该基因全长2954 bp,其中5'非翻译区477 bp,具有多个参与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和一个...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从陆地棉中克隆出精氨酸脱羧酶基因,命名为GhADC1,GenBank登录号为KC851856。该基因全长2954 bp,其中5'非翻译区477 bp,具有多个参与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和一个编码8个氨基酸的微型编码序列(uORF);主编码区(mORF)2181 bp,共编码726个氨基酸,其中N端具有叶绿体定位信号肽。推测的GhADC1蛋白具有PLP结合位点及Orn/Dap/Arg脱羧酶的信号位点,属于典型的III型PLP依赖型精氨酸脱羧酶家族成员。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GhADC1在叶片中表达量高于茎和根部组织,且在抗黄萎病品种冀棉20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耐病品种中521;黄萎病菌胁迫能够快速诱导抗病品种根部GhADC1表达,而在耐病品种中未见明显差异,推测在抗病品种中GhADC1可能参与根部对黄萎病菌胁迫的早期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精氨酸脱羧酶基因 多胺 黄萎病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品种抗黄萎病基因SSR标记的验证及克隆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省芬 甄瑞 +3 位作者 马峙英 张桂寅 张艳 王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以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组合中棉所8号×Pima90-53 F2群体的100个单株和邯208×Pima90-53 F2的131个单株为材料,在条件可控的培养室鉴定抗病性,进行海岛棉黄萎病抗性基因连锁SSR标记(BNL3255-208)分析,进一步检验该标记的应用价值... 以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组合中棉所8号×Pima90-53 F2群体的100个单株和邯208×Pima90-53 F2的131个单株为材料,在条件可控的培养室鉴定抗病性,进行海岛棉黄萎病抗性基因连锁SSR标记(BNL3255-208)分析,进一步检验该标记的应用价值,并对该标记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F2群体中抗病、感病植株比例经x2c适合性测验均符合3∶1分离比例;中棉所8号×Pima90-53 F2的79个抗病单株中有70株检测出BNL3255-208标记,抗病单株中有该标记的百分率为88.6%,邯208×Pima90-53 F2的100个抗病单株中有85株检测出BNL3255-208标记,抗病单株中有该标记的百分率为85.0%。通过回收BNL3255-208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表明该标记是一条长211bp、含10次TG重复的片段,该标记为辅助选育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标记验证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坤 张艳 +3 位作者 王省芬 刘恒蔚 张桂寅 马峙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与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BNL3255-208,对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Pima90-53’与陆地棉(G.hirsutumL.)品种‘中棉所8号’的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F2植株中,初步筛... 利用与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BNL3255-208,对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Pima90-53’与陆地棉(G.hirsutumL.)品种‘中棉所8号’的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F2植株中,初步筛选到带有抗黄萎病基因分子标记的植株36株;在光温可控的培养室内,BC1F1抗病单株中89.4%的单株扩增出特异的SSR标记,该特异片段的分子长度208bp,且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平均选择符合率达84.0%。表明该分子标记在检测黄萎病抗性基因和辅助选择育种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涉技术与棉花高油育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彦霞 刘正杰 +2 位作者 马峙英 李召虎 华金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棉子脂肪酸既是重要的食用油,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关于棉子遗传改良的研究报道甚少。研究表明,PEPcase和ACCase的相对活性决定种子的蛋白质与油脂的含量,应用RNAi技术抑制PEPcase催化活性,可以提高脂肪酸总量。本文概述了棉花油分... 棉子脂肪酸既是重要的食用油,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关于棉子遗传改良的研究报道甚少。研究表明,PEPcase和ACCase的相对活性决定种子的蛋白质与油脂的含量,应用RNAi技术抑制PEPcase催化活性,可以提高脂肪酸总量。本文概述了棉花油分与RNAi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应用RNAi技术改良棉花高油分育种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RNAI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SSR和AFLP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省芬 马峙英 +2 位作者 潘玉欣 李瑞奇 张桂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利用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52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61对SSR引物中,有4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共扩增出102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25个,多态性百分率为24.51%,每对引物的扩增带数变化在17... 利用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52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61对SSR引物中,有4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共扩增出102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25个,多态性百分率为24.51%,每对引物的扩增带数变化在17~30之间;在100对AFLP引物中,有9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产生多态性,共扩增出618个标记,多态性标记33个,占总数的5.34%,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标记数分布于47~81之间。成对品种的欧式距离变化在2.00~5.57之间,平均值为4.21,单一品种欧氏距离的平均值分布在3.73~4.75之间,表明不同品种之间遗传差异不大。基于SSRs和AFLPs多态性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SAGs),但类群划分与品种地理来源不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SSR AFLP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菜用大豆的品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之国 张彩英 常文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对4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进行测定,以发掘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资源,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研究表明,在外观品质中所有品种的荚长、荚宽、荚厚都能达到规定标准,其外观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对4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进行测定,以发掘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资源,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研究表明,在外观品质中所有品种的荚长、荚宽、荚厚都能达到规定标准,其外观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百粒鲜重、百荚鲜重和二粒荚百分比;营养品质中仅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能达到标准,维生素C、氨基酸、钙的含量在各品种间差别较大;在食用品质中只有少数品种的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含量达到了要求。综合评价筛选出绿75、矮脚白毛、天禾早生65、札幌绿4个适于河北省种植的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品质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品种产量性状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喜焕 李之国 +1 位作者 常文锁 张彩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此外,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可作为菜用大豆育种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产量性状 品种筛选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棉品系的SSR分子变异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立强 李志坤 +3 位作者 王志伟 孟成生 张桂寅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12个组合的62份稳定彩色棉新品系进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242对SSR中筛选出的29对多态性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98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15个,占总标记数的58.1%,这些引物能较好地揭示彩色棉的变...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12个组合的62份稳定彩色棉新品系进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242对SSR中筛选出的29对多态性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98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15个,占总标记数的58.1%,这些引物能较好地揭示彩色棉的变异位点。MGHES-6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标记最多,其次为BNL2960、CM43和MGHES-66。29对SSR引物的PIC值变化在0.493~0.938之间,平均0.790,说明彩色棉SSR等位基因丰富度较高。基于SSR数据的聚类分析,可将62份新品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彩色棉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获得的材料,另一类是通过杂交选育获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SSR 分子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系谱组成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海燕 张桂寅 +1 位作者 王省芬 马峙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对我国引进和育成的52个抗枯、黄萎病品种的系谱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岱字棉与斯字棉血统在52个品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次是福字棉,而其他品种的血统较少。根据几个主要种质在不同品种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 对我国引进和育成的52个抗枯、黄萎病品种的系谱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岱字棉与斯字棉血统在52个品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次是福字棉,而其他品种的血统较少。根据几个主要种质在不同品种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2个品种分为4类。系谱组成不同对品种产量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单铃重和子指影响较大。含有较大比例岱字棉血统的第一类品种单铃重明显高于含有较小比例岱字棉血统和部分斯字棉血统的第二类品种;第一类品种的子指也明显高于第二类品种和含有较大比例斯字棉血统的第四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枯、黄萎病 系谱组成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保豆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文龙 靳秋生 +2 位作者 李喜焕 常文锁 张彩英 《大豆科技》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保豆3号"是从中作01-03中选择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培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12003号。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豆 保豆3号 系统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