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性油水分离膜及其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振生 李亮 +2 位作者 张磊 王志英 李柏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82-3089,共8页
油水分离是治理含油废水和含水油液的重要工业过程。本文概括了疏水性油水分离膜的类型与制备方法,包括常规分离膜和高度疏水/超亲油分离膜。前者为常规微滤、超滤及纳滤过程用膜;后者由构筑高度疏水(水滴接触角≥120°)表面方法得... 油水分离是治理含油废水和含水油液的重要工业过程。本文概括了疏水性油水分离膜的类型与制备方法,包括常规分离膜和高度疏水/超亲油分离膜。前者为常规微滤、超滤及纳滤过程用膜;后者由构筑高度疏水(水滴接触角≥120°)表面方法得到,形式有金属网膜、纤维膜、滤纸、复合膜及不对称膜,其为制备耐污染的疏水性油水分离膜提供了新思路。指出了疏水性膜用于油水分离的过程原理及应用现状:含油废水除油中,疏水性膜可实现O/W乳液的破乳、粗粒化油滴、滤除油滴及吸附油分子几方面的功能;含水油液除水中,膜被用来截留水滴,可直接得到净化的油品。最后,指出了其过程规模化应用前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高度疏水/超亲油分离膜的制备、相关过程研究的深入及其规模化试验等方面需着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分离 高度疏水 超亲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多孔膜及其水解后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森 马胜义 +2 位作者 杨振生 王志英 李亮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接枝时间以及水解时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随硝酸浓度增加,接枝度先增后降,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随接枝时间延长,接枝度先增加后几乎不变,水接触... 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接枝时间以及水解时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随硝酸浓度增加,接枝度先增后降,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随接枝时间延长,接枝度先增加后几乎不变,水接触角先减小后趋于恒定;随水解时间延长,接枝度几乎不变,而水接触角先减小后趋于恒定。优选的亲水化改性条件下,PP多孔膜的接枝度为1 147μg/cm2,水接触角由124°降至47°。过膜压差为0.5MPa时,聚酰亚胺/PP纳滤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和对1 g/L的Na2SO4溶液的截留率分别可达11.89 L/(m2·h)和9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多孔膜 亲水化 丙烯酰胺 接枝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镁镍合金的电极循环性能与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3
作者 董小平 杨丽颖 +3 位作者 王青 朱凯宁 徐亚威 王翠表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2,共5页
制备了铸态及热处理La0.80Mg0.20(Ni0.94Co0.06)3.7合金,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电极的循环性能、相成分和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SEM和EDS分析表明,热处理后合金中各相间Mg和Ni元素的浓度差降低。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合金中相邻相间... 制备了铸态及热处理La0.80Mg0.20(Ni0.94Co0.06)3.7合金,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电极的循环性能、相成分和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SEM和EDS分析表明,热处理后合金中各相间Mg和Ni元素的浓度差降低。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合金中相邻相间的腐蚀混合电位较正,二者相邻相间的最大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106.1mA/g和82.4mA/g。热处理后合金相间的电化学腐蚀得到改善,故其循环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镍合金 储氢合金电极 热处理 循环性能 相成分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稀土镁镍系合金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丽颖 王翠表 +2 位作者 徐亚威 李志远 朱凯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研究了铸态合金及退火合金La0.75Mg0.25Ni3.44Co0.2Al0.03Ti0.03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活化过程合金电极的充放电电位差先减小后增大,放电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退火合金的放电比容量均明显高于铸态合金,且1 223K退火... 研究了铸态合金及退火合金La0.75Mg0.25Ni3.44Co0.2Al0.03Ti0.03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活化过程合金电极的充放电电位差先减小后增大,放电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退火合金的放电比容量均明显高于铸态合金,且1 223K退火合金的放电比容量明显大于其他退火合金;随着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铸态合金及退火合金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均降低;退火合金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分析指出,退火合金充放电性能的改善,主要在于合金相结构的改变、组织均匀性的提高和颗粒表面吸氢元素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镍系合金 退火 充放电性能 物相结构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