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派导演”现实主义影像表达的多元性——曹保平电影风格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古雯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80-83,共4页
曹保平生于山西大同,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早年的编剧尝试为其手执导筒后的创作生涯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曹保平从首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绝对情感》开始,踏上打磨自我艺术风格、寻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统一的探索之路,20年来,... 曹保平生于山西大同,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早年的编剧尝试为其手执导筒后的创作生涯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曹保平从首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绝对情感》开始,踏上打磨自我艺术风格、寻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统一的探索之路,20年来,曹保平陆续推出《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作品,这一系列作品豆瓣评分均为8分左右,从专业影视角度而言,其作品一直保持着上乘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 曹保平 《烈日灼心》 《追凶者也》 影像表达 电影风格 自编自导 山西大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的现实化艺术——以绘画笔触电影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古雯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2-35,共4页
空间特性构成了人类陈述或欣赏某一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基于对自己身体与肢体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空间认知。在电影、绘画等诸多艺术对世界与内心的表达中,艺术家以表现行为等形式将肢体动作融入艺术行为中,在艺术作品中留下诸多肢体... 空间特性构成了人类陈述或欣赏某一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基于对自己身体与肢体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空间认知。在电影、绘画等诸多艺术对世界与内心的表达中,艺术家以表现行为等形式将肢体动作融入艺术行为中,在艺术作品中留下诸多肢体性运作的痕迹,例如绘画中层叠的笔触和色彩,或电影中摄影机的前进和摇摆。尽管这些带有肢体活动痕迹的艺术构成人们理解和构造艺术空间的重要方面,人们却也很难阐释清楚存在于更广阔的时间性存在中的功能性肢体运作行为。本文以在画面中体现明显绘画笔触的电影及相关绘画电影片段为文本,以绘画笔触电影为中心,对现实化空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与人类活动对空间的理解和建构等问题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特性 运作行为 电影片段 空间认知 肢体动作 艺术作品 时间性 现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